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

戰報官在高聲宣讀兩軍的戰績,“第七營陣亡一百五十五人,陣亡人數少於第六營,但第七營主將被挑,必須再扣一百人,第七營陣亡就是兩百五十五人,第六營最終獲勝!”

第六營士兵頓時歡呼起來,四周響起一片遺憾地嘆息聲,第七營士兵垂頭喪氣,曹猛更是氣得滿臉通紅,狠狠捶了一拳戰馬,戰馬委屈地低鳴一聲。

李延慶高聲宣佈道:“這次十營軍陣比武正式結束了,第六營贏得最後的勝利,賞錢兩千貫,大家鼓掌祝賀!”

四周響起一片鼓掌聲,高寵和他的手下激動得緊緊擁抱在一起,再一次歡呼起來。

這時,遠處也傳來了鼓掌聲,竟然是主帥种師道和副都統張叔夜來了,李延慶連忙跑下看臺迎了上去。

“卑職參見大帥!”

种師道讚許地笑道:“這個比武的辦法很好啊!既提高了士氣,又實戰鍛鍊了隊伍,是誰想出來的點子?”

“卑職在嘉魚縣用這個辦法訓練水軍,短時間內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所以現在又如法炮製。”

“我倒想知道,你手下和河東軍和河北軍是怎麼融合在一起的?居然會沒有矛盾。”

李延慶躬身道:“啓稟大帥,河北軍都是剛剛招募的青壯,從軍時間不長,卑職讓河東軍帶着他們,他們並沒有牴觸,而且大帥也親眼看到了,他們並肩作戰,爲了共同的榮譽和對手激戰,所有矛盾和摩擦都會在戰鬥中消失。”

种師道暗暗點頭,這就是右軍和前軍整合得好的原因了,他們得到的都是劉韐的河北募軍,而不是京東路的廂軍。

不過种師道也承認,李延慶讓各營之間比武,讓士兵們產生共同的榮耀感,這是鍛鍊新兵的好辦法,看來他確實能獨當一面了。

种師道嘆了口氣,便對李延慶道:“我是特地來通知你,明天大軍暫時還無法北上,但我需要有人替我堵住朝廷那幫文官的嘴,讓童貫找不到彈劾我的藉口,你們右軍和前軍整合得最好,你們明天可以先一步北上,爭取在八月初一前抵達霸州,按照朝廷規定的時間出兵遼國。”

說到這,种師道又將一封信遞給李延慶,“怎麼出兵遼國,我已經仔細考慮過了,詳細方案就在信中,關鍵是你要和高世宣的前軍密切配合,切不可單獨行動。”

“卑職遵令!”

次日天不亮,李延慶率領的右軍和高世宣率領的前軍在吃過早飯後,便浩浩蕩蕩啓程出發了。

與此同時,种師道發佈了整軍令,以不服軍令的理由將左衛將軍、殿前步兵都兵馬使、鄆州軍使裘兆和斬首示衆,一時間,京東各州廂軍皆被震懾,終於開始接受种師道的整合。

..........

霸州和雄州一樣也是大宋和遼軍作戰的主要邊境州,一條拒馬河將它和對岸的涿州一分爲二,南面是大宋地界,拒馬河的北面便是遼軍地界。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雖然宋遼兩國在整體上保持平靜,但小規模的摩擦依舊不斷,尤其在雄州和霸州,宋遼兩軍互相打草谷,侵入對方邊境,洗劫村莊,搶掠百姓,給邊境的百姓帶來深重災難。

此時霸州約有一千廂軍,由一名指揮使率領,維護着大宋最微弱的防禦,可對岸的遼軍也同樣因新皇帝之死而陷入混亂中,根本無力南侵,使霸州在宋軍第一次北伐慘敗後居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平靜。

七月二十九日,李延慶率領一萬右軍率先抵達了霸州城,霸州城緊靠拒馬河,不過拒馬河是遼國的稱呼,宋朝將它稱爲白溝,大軍抵達城下,城中的知州趙霖和指揮使張傑出城迎接大軍到來。

“兩位不必多禮,現在我想知道霸州城內的糧草軍資情況,報告上說還有不少,應該沒有錯吧!”

李延慶是輕兵北上,並沒有攜帶輜重,結果一路北上,各州的軍倉裡都是空空蕩蕩,官倉內雖有糧食,但也不能隨意動用,他們沒有得到任何補給,使李延慶心中有點焦急,他們攜帶的乾糧只能支持一天了。

霸州是第一次北伐時,東路軍的補給後勤重地,辛興宗率領的五萬軍隊是在涿縣被蕭幹殺得大敗,遼軍將他們一路追殺到白溝,辛興宗下令放火燒了河面上的浮橋,才使遼軍停住了追殺腳步,所以東路的遼軍並沒有過白溝,霸州城的倉庫內應該還有不少糧草物資。

“啓稟李統制,霸州倉庫內確實還有些糧草和軍資,但李統制應該也知道,河北的軍資糧草主要在真定府。”

李延慶前年底率軍監使來河北監察,當然很清楚河北的糧草物資情況,而這一次北伐還是太急了,大量糧草物資才運送到大名府,八月初一根本到不了前敵第一線。

李延慶隨即命令軍隊入城休息,他則帶着十幾個親兵趕赴倉庫,霸州的倉庫由二十幾座大倉房組成,知州趙霖親自陪同他視察。

他們走進一座糧食裝得滿滿的倉庫,趙霖笑道:“也幸虧辛興宗是童太尉的心腹,所以運來的糧草物資十分充足,兵敗后辛興宗只帶了少量糧食就南下了。”

“這座倉庫的糧食有多少?”李延慶望着堆積如山的糧食問道。

“這裡有八千五百袋糧食,大概九千石糧食。”

“一共有多少糧食?”

“具體準確的數字沒有,因爲這兩個月廂軍也在耗用,兩個月前盤點是九萬石,現在應該還有八萬石左右,另外還有草料十五萬擔,戰刀三萬口,長矛五萬四千根,盔甲八千副,帳篷兩千頂,神臂弩三千副,弩箭三十萬支,大概就是這麼多糧草軍資。”

李延慶感覺盔甲偏少了一點,應該在一萬副左右,估計守城廂兵也趁機換裝了。

“帶我去看看盔甲。”

李延慶來到了盔甲倉庫,都是裝在麻袋裡,一捆一捆還沒有拆開過,他抽出匕首挑開一隻麻袋,裡面全部是笠子帽和鐵甲,是標準的禁軍裝備,他連挑十幾只麻袋,都是一樣的盔甲。

“所有盔甲都一樣嗎?”李延慶指着倉庫裡數百隻大麻袋問道。

“有少量山字甲,大概幾百套,其他全部都是一樣。”

李延慶隨即對身後的楊再興道:“取五千副盔甲,給咱們的廂軍全部換裝,剩下的三千副盔甲留給前軍。”

高世宣率領的前軍雖然和他們同時出發,但行軍速度沒有他們快,要比他們至少晚到一天。

“末將遵令!”

楊再興抱拳行一禮,連忙去召集士兵搬運盔甲。

這時,李延慶離開了倉庫,向城牆走去,走上北城,李延慶望着一里外滔滔的白溝水,再向遠處是起伏的低矮丘陵,那裡就是遼國的涿州了。

李延慶注視着遠方問道:“對面還是蕭乾的軍隊嗎?”

指揮使張傑連忙道:“蕭乾的軍隊已經撤回燕京了,對面是郭藥師的常勝軍,大概有八千人,卑職知道上個月涿州這裡有六千,易州那邊有兩千,最近就不知道了。”

“郭藥師?”

李延慶倒吸一口冷氣,他倒不是畏懼郭藥師,而是隱隱記得郭藥師似乎投降大宋了,李延慶對這段歷史只記得重要事件,比如宋軍大敗,比如童貫用百萬貫錢買一座燕京空城,但細節他並不清楚,他深知這種似是而非的記憶會誤導自己,會讓自己犯下致命錯誤。

比如郭藥師投降大宋一定會有前因後果,一定有什麼事情觸發,滿足了某個條件,才使他決定投降大宋,如果不知道這些細節,貿貿然跑過去受降,很可能會被郭藥師的軍隊全殲。

所以李延慶寧可把這些記憶拋開,就當自己不知道郭藥師會投降大宋,這樣纔不會鑄下大錯。

張傑卻以爲李延慶是畏懼郭藥師,他嘆口氣又繼續道:“郭藥師的常勝軍就是從前遼國的怨軍,是遼軍中唯一的漢兒軍,戰鬥力頗強,好在他們的新皇帝死了,使他們軍心不穩,否則郭藥師率軍南下,可以輕易地奪取霸州,這些糧草軍資也都沒了。”

“你怎麼知道他們軍心不穩?你怎麼知道有八千軍,還有它們的分佈情況?”李延慶奇怪地望着他問道。

張傑臉一紅,“這兩個月時有遼軍漢兒士兵泅水過來投降,所以卑職也多少了解一點。”

“這些投降的遼軍士兵還在嗎?”

張傑搖搖頭,“卑職怕他們有詐,不敢留他們在軍中,都打發走了。”

他見李延慶臉色不好,連忙又道:“如果統制需要,卑職可以派人去對岸打探消息。”

李延慶想到今天是七月二十九,後天就是朝廷規定的進軍時間,若他們不有所行動,种師道必然會被童貫彈劾,否則种師道也不會派自己先行了。

想到這,李延慶隨即道:“我派幾個斥候和你的人一起過去,不用探得太深,探查一下北岸三十里內的情況就行了,必須要明天晚上前給我情報。”

“卑職遵令!”

張傑匆匆去安排人了,李延慶命人去把燕青找來,片刻,穿着一身小號盔甲的燕青跑了過來,單膝跪下行禮,“卑職參見統制!”

李延慶請他起來,指着對岸道:“八月初一我要出兵過白溝,你帶幾個弟兄和廂軍嚮導一起去對岸探查一下敵軍情報,只要三十里範圍的情況便可,必須明天晚上給我消息,你現在去準備吧!”

“遵令!”

燕青匆匆去了,李延慶又對劉錡令道:“現在就開始打造浮橋,明天晚上之前要給我造出兩座浮橋!”

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一百零一章 縣試初考 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誠摯道歉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感謝大家支持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
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一百零一章 縣試初考 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誠摯道歉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難測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感謝大家支持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