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

一早,高俅便匆匆來到了延福宮大門前,他顯得興致很高,自從在京城公開處斬京兆軍都統領後,童貫的氣焰便被徹底打壓下去了。

尤其官家已經對童貫的屢屢闖禍已經失去了耐心,終於在十天前免去了童貫樞密使之職,任命自己爲樞密院正職,使自己在軍權方面再上一層,連蔡京都有意向自己拋來繡球,暗示支持自己入相。

樞密使由副相兼任一直是慣例,但由於十年前官家有壓縮相位,將兩正四副壓縮爲兩正兩副,樞密院便和相位脫了鉤,現在官家似乎又決定要恢復兩正四副,已經有無數雙眼睛盯着新增的兩個副相,高俅當然也不例外。

今天高俅是來向天子趙佶彙報慶州大捷一事,李延慶已經平息了黑党項之亂,報告一式兩份交給朝廷,一份作爲京兆府同知交給了兵部,再由兵部呈給知政堂,另外一份報告作爲京兆軍統制將交給了樞密院。

但蔡京爲了拉攏高俅,便暗示由樞密院先向天子彙報,他在知政堂把這份報告壓一壓,當然,這裡面也有牽制王黼的意思,王黼主管邊境異族,這份報告應該是他向天子彙報,但必須在知政堂通過後才能彙報,蔡京便拖延了半天時間,給這個機會讓給了樞密院。

高俅豈能不明白蔡京的示好,作爲投桃報李,他就得適當保一保慶州知州林德了,好在李延慶在報告中給了林德很多美言,他也能做了一個順水人情。

高俅尤其對李延慶滿意,劉延慶被貶黜後,他手下缺乏得力的干將,李延慶原本是种師道的人,种師道徹底退仕,李延慶上面就沒有了人,而且高俅也知道河東路總管姚平仲是童貫的人,和李延慶關係一直不佳,這個時候正是拉攏李延慶之時,尤其李延慶給自己寫了一封信,這裡面的含義不言而喻。

雖然高俅也知道李延慶和樑師成的關係不一般,但高俅瞭解樑師成,以樑師成的陰冷,他不會把任何當做自己的心腹,他和李延慶不過是彼此利用關係,自己和李延慶也何嘗不是如此,即使李延慶當不了自己的心腹,拉到一條戰線上來也不錯,說到底,李延慶是太子的人,這樣的人怎麼可能蟄伏於自己之下,結爲同盟還差不多。

尤其燕山府同知郭藥師投靠了童貫後,高俅也覺得自己必須在外圍州府發力了。

在宮門前等了片刻,一名老宦官出來陪笑道:“高太尉,官家召見,請跟我來!”

“麻煩王公公了!”

高俅跟隨這名叫做王安的老宦官進了宮,走到一處人少之地,高俅手一滑,將一顆明珠塞進了老宦官手中,老宦官心知肚明,手指一轉,明珠就消失了。

“高太尉運氣不錯,這兩天官家心情還好,就是昨天吃了冰飲,肚子有點受涼,還有前兩天的參茶淡了一點,官家有點不滿。”

老宦官王安是天子趙佶的貼身宦官,對趙佶的飲食情況瞭如指掌。

高俅立刻心領神會,“王公公,我府中正好有一棵千年人蔘,既然官家身體稍虛,不如我孝敬給官家!”

“呵呵!太尉這麼關心官家身體,官家知道一定會很高興,太尉有心了。”

“哪裡,是公公照顧我纔對。”

高俅當然不會當面把人蔘獻給天子,那樣會適得其反,這種事情必須做得委婉一點,由官家身邊人替自己美言,那樣纔會有效果,最好再加上一句,‘太尉叮囑我們千萬不要說’,效果就出來了,至於宦官肯不肯說這句話,就看那顆明珠的作用了。

不多時,高俅被領到了麒麟殿內書房,這裡是趙佶休息養性之處,他在門口等了片刻,王安出來笑道:“太尉,請吧!”

高俅快步走進了書房,只見趙佶手中端一杯茶,正全神貫注地看一卷佛經,高俅不敢打擾,只得垂手站在一旁。

好一會兒,趙佶擡頭看了一眼高俅,見高俅臉上有興奮之色,便笑道:“太尉要給朕帶來什麼好消息嗎?”

“陛下,陝西路快報,黑党項的暴亂已經完全平定了!”

“啊!”趙佶手中一滑,差點把茶水灑到佛經上,但他也顧不得佛經,連忙放下茶杯問道:“報告在哪裡?”

高俅連忙將報告交給了趙佶,趙佶接過報告便翻看起來,看到最後,他忍不住一拍桌子讚道:“處理得好!”

他又對高俅笑眯眯道:“朕昨天得到消息,西夏派使者和我們談判,想簽訂一份宋夏邊境靖安協議,同時答應取消歲幣,朕還一直納悶,西夏怎麼突然對大宋示好了,現在朕明白了,是黑党項的暴亂被平息了,西夏無法牽制宋軍,只好在歲幣上讓步了。”

“這是前敵將士爲陛下分憂啊!”

“也是你們樞密院指揮有方嘛!”

趙佶心情大好,又仔細看了一遍報告笑道:“李延慶居然還在爲林德求情?”

“陛下,其實黑党項暴亂也不全是林知州的責任,一百多年來黑党項從未動過刀兵,作爲知州沒有這個心理準備也是情理之中,但暴亂髮生後,林德能夠及時將數十萬慶州逃民收進安化縣,並能頂住黑党項一個多月的攻城,他應該還是比較盡職的父母官,至於兩萬軍隊潰敗,那個和州衙無關,是指揮使的問題,微臣和林德沒有什麼交情,只是就事論事。”

趙佶點點頭,“你說得有幾分道理,李延慶也在報告中說,他積極參加談判,對最終促成黑党項的徹底認輸有功勞,也罷,這次就不追究他了,只希望他能好好收拾慶州殘局,吸取教訓。”

“陛下寬宏大量,是臣子的福氣啊!”

“你少在這裡奉承,朕可不是沒有底線的人!”

雖然這樣說,趙佶臉上還是笑開了花,他沉吟一下又問道:“太尉覺得李延慶如何?”

“陛下,微臣說句心裡話,此人是大宋的棟樑之才,無論文武都很厲害,尤其在攻克燕山府以及前幾年擊敗西夏上他都立下了赫赫戰功,可堪大用。”

“可王相國卻認爲他野心勃勃,不可重用,朕有點糊塗了。”

高俅心中冷笑一聲,又道:“王相國這樣說可以理解,李延慶是範黨案十三成員之一嘛!王相國怎麼可能說好話,再說王相國對李延慶也有一點個人情緒。”

“哦?”趙佶好奇地問道:“他們有什麼個人恩怨?”

“也談不上恩怨,微臣聽說王相國的兄長也要做胭脂生意,一個月內在天下各地開了五十家玉錦樓,結果競爭不過寶妍齋,店鋪倒掉了,王相國兄長虧了十幾萬貫錢,所以......”

趙佶點點頭,“朕明白了,一個月內居然開五十家店鋪,這分明是被噎死的,不過寶妍齋的東西確實好,朕這段時間用寶妍齋的發***發洗得非常舒服,頭上的皮屑也沒有了,不得不承認人家東西就是好。”

“那這份報告樞密院該怎麼批覆,請陛下指示!”

趙佶想了想道:“等一等吧!等知政堂的報告上來後,讓相國好好商議一下,太尉也可以參與商議,發表一下樞密院的意見嘛!”

高俅心中‘怦!’的一跳,參加知政堂議事,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暗示自己......

趙佶迅速看了他一眼,擺擺手道:“去吧!這份報告朕再好好看一看。”

“微臣告退!”

高俅退下去了,趙佶望着他的背影走遠,心中也在想着知政堂之事,他之所以決定恢復兩正四副的相國格局,很多程度上是爲分相國的權,也想把自己的心腹安插進去,他原本是打算把童貫作爲樞密使出任相位,但偏偏童貫北伐的兩次慘敗使他在朝中聲名狼藉,再讓他當相國就是對自己名聲的損害了,儘管童貫還忠心耿耿,但趙佶在考慮了幾個月後,還是決定把童貫作爲棄子,至於楊麟事件,不過是童貫被拋棄的導火索而已。

童貫被冷藏,那麼誰來接替童貫進入知政堂,趙佶着實費了一番考量,他原本是考慮譚稹,但譚稹過於陰柔,遠不如童貫的剛硬,趙佶的目光便轉到了高俅身上,高俅也算是自己的心腹,同樣掌握軍權,又出任權樞密院事,他接替童貫的知樞密院事後,進入知政堂出任副相也順理成章了。

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聊聊新書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四百六十五章 遠方來客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
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聊聊新書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四百六十五章 遠方來客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