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書生誤國

完顏宗翰率領三萬騎兵孤軍深入,殺到了中牟縣,精準地攔截住了從潁昌府北歸的十萬新軍,與此同時,董平也率八萬新軍從蔡州北上,向中牟縣方向疾速趕來,一場中原殲滅大戰正迅速拉開了帷幕。

知政閣議事堂上,白時中、吳敏、孫傅、李邦彥、何慄以及剛替代張邦昌爲相國的唐恪。

談判破裂,宋朝使者全部被扣爲人質,只有耿南仲一人被放回來送最後通牒,要求宋朝再支付五百萬兩白銀爲免戰銀,否則金國將徹底滅了宋朝。

六名相國正在就這場會戰的提案進行投票表決,這是由東京防禦使孫傅發起的提案。

金兵並沒有像預料中的那樣大舉南下,而是隻下來一支三萬人的騎兵,這便激發了孫傅胸中的宏圖壯志,他要將這支孤軍深入三萬金兵全殲於開封府內,激發大宋軍民的抗金士氣。

“金兵驕橫狂妄,孤軍深入,犯下了兵家大忌,我得到的最新消息,黃河那邊並沒有金兵主力集結,到目前爲止,開封府境內就只有這支三萬人的金兵,而我們的兵力除了十八萬新募之軍外,還有七萬守城軍,這就是二十五萬大軍,我提議以二十萬大軍參加這次會戰,將三萬金兵全殲於中牟縣,這將是次扭轉局勢的一場大戰,也是我大宋徹底揚眉吐氣的一場會戰。”

孫傅慷慨激昂,熱血沸騰,很快便感染了所有的參會者,除了五名相國外,還有各部侍郎、樞密院高官等等共計十餘人同堂議事。

“請問孫相公,這次會戰主將何人?”兵部侍郎李梲問道。

“主將由我親自擔任,董平將軍和姚平仲將軍爲左右副將。”

“孫相公出城,那守城軍怎麼辦?”這是樞密院同知鄭望之在提問。

“守城軍就暫由防禦副使何相國統領,有五萬軍隊守城,可保城池無恙。”

孫傅見白時中有話要問,便道:“白相公有什麼疑問?”

白時中緩緩道:“我只是想知道,官家是什麼態度?”

“這個決定由知政堂做出,在提案通過後,我和何相公會向官家稟報,請求官家批准。”

這一次孫傅吸取了從前幾次的教訓,在決策前期不再讓趙桓參與,而是由知政堂、六部以及樞密院共同商定,再報天子趙桓批准。

白時中點點頭,“這個方案我完全贊同,只考慮守城不是爲兵之道,兵者當攻守兼備,攻則爲主動,攻而不勝方爲守勢,象那種只知道一味防守,則是自卑其心,軍心低迷,士氣不振,縱有百萬大軍又如何?”

白時中又忍不住狠狠譏諷李延慶一把,李延慶極力主張守城防禦,堅決反對和金兵在平原對決,讓很多官員都心懷不滿,從前是兵力不如對方,守城不戰還說得過去,現在宋軍幾乎是十倍於金兵,還要強調守城,這就讓羣臣對他的怯弱深感不齒了。

所以孫傅的會戰殲滅方案,得到了參會者的一致贊成,知政堂的五名相國全票通過了孫傅的提案。

孫傅與何慄隨即趕到了御書房,向趙恆提交了知政堂的決議。

趙恆看完了決議,沉思片刻道:“有徵求過李少保的意見嗎?”

提到李延慶,孫傅和何慄的臉色同時陰沉下來,孫傅當然去問過李延慶,李延慶只回給他四個字:‘紙上談兵’,令孫傅大爲惱火。

孫傅和何慄對望一眼,何慄搖搖頭道:“李少保對這個方案持保留意見。”

“爲什麼?”趙桓眉頭一皺,他對這個方案也很贊成,但爲何李延慶不贊成?

孫傅冷冷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李少保是禮部尚書,當然不好對知政堂的軍事決定指手畫腳,如果他出任防禦使,微臣相信他會第一個主張出城拒兵。”

何慄又道:“這不僅是知政堂的決定,保留六部和樞密院我們都徵求了意見,大家都一致同意和金兵會戰。”

趙桓又看了一遍提案,他的滿腔熱血也被會戰的決議點燃起來,他重重一拳砸在桌上,厲聲道:“敵弱我強,此戰可行,若不給金兵一點顏色,他們還真以爲我大宋是待宰之肥羊?”

趙桓提硃筆在決議批覆了一個大大的‘準’字。

“朕期待孫相公的好消息!’

..........

李延慶此時卻在宗澤的府上,宗澤受李綱案的連累也被貶黜爲閒職,賦閒於家中,不過由於金國失信,談判破裂,趙桓漸漸轉爲主戰派,他又被趙桓啓用,被封爲京東兩路都兵馬使,接替种師中執掌京東兩路的廂軍。

宗澤已經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李延慶特地趕來送他。

“李少保真不看好這次會戰?”宗澤沉聲問道。

李延慶搖搖頭,“孫傅是典型的書生誤國,不懂兵還自以爲懂兵,他把金兵當做箭靶子了,以爲金兵會蹲在那裡等他調兵遣將去包圍,殊不知這是金人誘兵之計,故意示弱,引宋軍上鉤。”

宗澤也嘆口氣,“金兵可是三萬騎兵啊!怎麼可能真和宋軍會戰,他們高速機動,等宋軍集結時,他們早已跳出了包圍圈,不知所蹤了。”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恐怕宗老將軍還是小看金兵了。”

宗澤一怔,“此話是何意?”

“我認爲這是金國精心策劃的一場誅心之戰,以最精銳的三萬女真鐵騎來徹底摧毀大宋抵抗的意志,我很瞭解完顏斜也,此人常用一句話,攻城爲下,攻心爲上,這一戰就是他這句話的具體體現了。”

宗澤頓時有點急了,“李少保,不如我們聯名上書官家,要求官家取消這次會戰!”

李延慶還是搖了搖頭,“孫傅之所以把六部和樞密院都拉去參與知政堂議事,就是要得到最廣泛的支持,事實上,他也實現了圖謀,幾乎沒有人反對他的會戰方案,而且官家也批准了,我們反對非但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使大宋少了兩個收拾殘局之人。

我已想通了,鳳凰浴火方能重生,大宋百年積弊,一定要將各種桎梏徹底打碎後才能重新站立,這是歷史的必然軌跡,我們不必過於干涉,只要我們有一顆重建山河之心就足夠了。”

宗澤默默點頭,他忽然擡頭注視着李延慶道:“延慶,跟我一起去京東西路吧!留在京城,你會成爲最終的替罪羊,若孫傅兵敗,投降派必然會捲土重來,我擔心你會被他們交給金人求和。”

李延慶淡淡道:“這些我都想到了,我已經留了後手,絕不會讓他們奸計得逞。”

“就怕官家也同意他們混帳意見!”

“我的後手不是一般的後手,就算官家答應他們也沒有用。”

宗澤隱隱猜到了李延慶的後手,但有也沒有說破,便笑道:“既然你這樣說,我就放心了!”

這時,大羣百姓推着糧車匆匆從大門前走過,宗澤望着這些百姓,忍不住長長嘆口氣,“戰爭打到最後,可憐的都是百姓啊!”

李延慶沉默片刻道:“我之所以決定留在京城並非爲我自己,就是爲了京城的七十萬百姓,只要我李延慶在京城一日,就絕不會讓他們淪爲金人肆意屠宰的魚肉。”

宗澤重重拍了拍李延慶肩膀,“國破山河在,就像你說的,大宋還是需要我們這些願意挺身而出收拾殘局之人,你自己保重吧!”

說完,宗澤走出大門,翻身上馬,對十幾名手下道:“我們走!”

宗澤帶着隨從催馬向東城門疾奔而去,李延慶默默地注視他遠去,雙手抱拳,向他的背影深深行了一禮。

.........

次日五更時分,孫傅便親率兩萬軍隊出了西面的新鄭門,浩浩蕩蕩殺向中牟縣,而董平率領的八萬大軍也抵達了京城以南一百二十里外的鹹平縣,正加速向中牟縣趕去。

按照孫傅的方案,這次會戰,將以中牟縣西面的白倉鎮爲中心,金兵背後是汴河,不怕他們北上突圍,姚平仲的軍隊負責西面和南面,自己和董平的軍隊負責東面以及南面一部分,這樣三面夾擊,在狹窄的範圍內,金兵根本就施展不出騎兵的優勢。

孫傅有信心一戰將三萬金兵全殲。

孫傅率領的兩萬軍隊是原來姚平仲的軍隊,最初是陳州、蔡州和開封府的廂軍,在第一次東京圍城戰中,姚平仲被封爲四壁巡檢使,率領三萬軍隊負責城內的治安和維持秩序,並沒有參與守城戰,守城戰是李延慶的京兆軍和董平的新北軍負責。

這次姚平仲率一萬軍隊去潁昌府訓練新兵,另外兩萬人由部將張曲率領留在城內,正好被孫傅帶出來參與中牟會戰。

兩萬大軍一路疾奔,中午時分,距離中牟縣還三十里,大地忽然震動起來,只見遠處天空已變成了黃黑色,儼如沙塵暴來臨,士兵們放慢了腳步,驚恐地望着遠方一條黑線向這邊迅速翻滾而來。

孫傅忽然明白了,“我的天啊!”他忍不住驚叫一聲,回頭大喊道:“準備迎戰!迎戰!”

但沒有士兵聽他的命令,兩萬軍隊調頭狂奔,部將張曲拉着孫傅的戰馬向北面的汴河方向逃去。

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軍譁變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
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軍譁變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