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

儘管李延慶提出的極爲苛刻的訓練條件,讓衆人難以適應,但最終,高俅還是拍板接受了李延慶的方案,既然有言在先,他就不好再出爾反爾,況且他也希望能練出一支精銳之軍,這些年,禁軍的戰力保守詬病,他也壓力極大。

在隨後舉行的軍內閉門部署議事上,高俅兌現了他的承諾,將軍隊劃分爲三百小營,每營的部將由李延慶的親兵出任。

做出了這個安排,衆人都明白了這支軍隊的真正指揮者。

“李府尹覺得真沒有希望了嗎?”

大帳內,李綱還是有點不甘心,這支軍隊指揮權如果不在自己人手中,他始終還是有些耿耿於懷,而且回去也沒法向太子交代。

他更擔心一旦官家南撤,很有可能會把這支剛訓練出來的精銳之軍帶走。

李延慶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就在李綱不知道高俅已暗中向太子效忠了,他還認爲高俅是天子趙佶的忠實走狗。

李延慶喝了一口茶,微微笑道:“高太尉已經向太子殿下效忠了。”

李綱一怔,“你說什麼?”

“高太尉把自己的佩劍交給了太子殿下,我是中間人。”

李綱這才明白了李延慶的意思,他頓時大喜,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就是昨天上午,我把他的佩劍親手交給了太子殿下,此事比較隱秘,太子殿下不希望太多人知道。”

李綱頓時長長鬆了口氣,“你怎麼不早點告訴我,昨晚我爲這件事幾乎一夜未睡。”

“你現在知道也不晚!”

李延慶心中也輕快下來,他之前隨口說讓曹儼來當都統制,現在想想也不可能,曹儼現在擔負着整個家族的安危,家族中各種事務都要他親力親爲,他哪有時間來掛這個有名無實的頭銜。

但這只是主觀方面的原因,而更重要的客觀原因是高俅不願意讓出主帥之位,這並不是說高俅不願放權,而是他唯恐放權會引起官家的猜忌,這對他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高俅寧可暗中投靠太子趙桓,也在在明面上維持他在官家心中忠心耿耿的地位,這也是高俅答應李延慶親兵入營的真正原因,他不可能一點利益都不讓出來。

下午時分,演武場上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戰訓練,只見演武場上塵土遮天蔽日,兩千名士兵手執木刀木槍在演武場上廝殺,數十名騎兵則在人羣中裁判,不斷將已‘中槍’或者‘中刀’的士兵清理出去。

在旁邊臨時搭建的木臺上,一羣高官正在旁邊這第一場實戰演練,高俅看得頗爲滿意,這些士兵非常賣力,一個個都是拼了命在和對方廝殺,在他記憶中,已經很多年沒有看見這麼精彩的演練了。

“李府尹感覺如何?”高俅笑着問旁邊的李延慶。

李延慶對兩支軍隊的演練有點不以爲然,他看得出這些士兵故意表現得成分居多,並不是爲了捍衛某種榮譽而戰。

一旦觀戰的高官們都離去,這些士兵還有沒有興致打下去倒成問題了。

其中的原因李延慶心裡也清楚,這些禁軍都是老兵油子了,遠沒有鄉兵單純,單純地靠捍衛集體榮譽估計夠嗆,或許只能靠重賞激勵才能調動一點士兵們的積極性。

“李府尹有什麼建議儘管說!”

高俅看出了李延慶眼中的猶豫,他心中明白,這種猶豫其實就是不滿,只是人家顧及自己面子沒有指出來罷了。

高俅又將徐寧、董平和張清三人叫上來,一起聽李延慶的建議。

李延慶微微一笑問道:“這些弟兄,喝過血沒?”

三人對望一眼,臉上都有點不自然起來,三人中只有張清跟隨高俅去打過樑山,還是大敗而歸。

至於徐寧和董平都是教頭出頭,雖然他們手上也有人命,但和李延慶所說的喝過血完全不是一回事,人家問的是有沒有上過戰場。

連徐寧和董平都沒有上過戰場,更何況這這些士兵,董平要面子,他還在斟酌該怎麼回答,徐寧卻是個爽快人,他搖搖頭道:“沒有,這幫龜兒子都是喝汴河水長大的,滋潤得很,哪裡喝過血?”

‘喝汴河水長大’是京城人的一種自稱,就像後世京城人說自己是皇城根兒長大的一樣。

徐寧這話使董平眼中閃過一絲不快,他們三人雖然都是統制,但論官階卻是董平爲遵,之前高俅介紹也是從董平開始,其實這就是潛意識告訴李延慶,這支軍隊以董平爲首,董平自己也是這樣認爲,官大一級壓死人。

官場有官場的規矩,軍隊也是官場的一部分,該誰說話,該誰開口,都是講究主次尊卑的,高俅是尊重李延慶才把他們三人一起叫來,但不等於就不可不講規矩了。

李府尹詢問士兵的情況,他董平還沒有開口,旁邊的徐寧卻搶走了話頭,明顯破壞了規矩,這讓董平心中極爲不滿,儘管他心中儘量剋制,但眼中一絲不滿還是表露了出來,卻被極爲精明的李延慶看到了。

李延慶微微一笑,目光又轉向了董平,董平心中稍微舒服了一點,別看人家年輕,卻比某些白活了幾十歲的人更懂規矩。

董平這纔不慌不忙道:“雖然他們都沒有上過戰場,但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在京城,相信在危急時刻,他們的熱血一定迸發出來!”

‘高!這才叫高明!’李延慶暗暗稱讚,同一個意思,但董平卻能說得更圓滿,雖然董平也承認這些士兵沒有上過戰場,但他卻能把這個漏洞補上,父母妻兒都在京城,不就是保家衛國嗎?

徐寧心中卻有點不以爲然,董平只是說得好聽罷了,真的戰爭慘烈了,這羣龜兒子會不會脫掉軍服逃回家裡去還真說不定。

但徐寧也要面子,他不能太貶低自己的手下,況且旁邊這位的不滿他也能體會到呢!他只是心中冷哼了一聲,便什麼也沒有說了。

李延慶笑着點點頭,“回頭我會安排工匠在軍營內修築一段訓練城牆,讓弟兄們進行守城訓練。”

這時,旁邊一直沒有吭聲的張清忽然道:“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老汴城來訓練?”

李延慶心中一動,這確實是個很好的建議,自己居然沒有想到,他這個訓練方案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修建模擬城牆,至少需要耗費十天半個月,如果工程量較大,甚至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如果有現成的城牆當然最好。

張清提到的老汴城位於京城西北二十里處,距離他們現在的大營也只有十里,原本是東京的外圍防禦軍城,但已經在二十年前放棄了,李延慶是知道那座軍城,城牆高度只比京城矮三尺,完全可以用來作爲模擬守城訓練。

李延慶欣然道:“這是一個好主意,這樣就不用等城牆修好後再訓練了,明天就可以把軍隊拉過去輪訓。”

高俅也同意了這個方案,他隨即要求三位統制制定一個細則,他看過後便可以執行。

下午時分,李延慶和李綱以及高深一起返回京城,一路上,三人都比較沉默,快到新封丘門時,李延慶低聲問今天一直很沉默的高深道:“城頭缺乏大型守城武器,聽說庫存也不足,這怎麼解決?”

高深微微一笑,“這個你不需要擔心,太子殿下兩個月前就提到這個問題了,目前庫存大型投石機爲五十二架,火砲只有十架,軍器監會在三個月內造出大型投石機一百五十架,火砲一百架,另外應天府那邊還有一部分大型防禦武器,樞密院已經下了調令,這幾天就應該到了。”

“那什麼時候安裝上城?”

“這個就要問李侍郎了。”

李綱也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他便接口道:“等應天府的防禦武器到來後,立刻就上城安裝,最多十天就能安裝完成,我們一直打算訓練目前的三萬廂軍爲操控手,負責操控這些守城武器,只是......哎!指揮不動這支廂軍啊!”

李延慶微微一笑道:“讓廂軍負責操縱大型攻城武器倒是一個好辦法,根據我的經驗,最多訓練三天他們就能熟練掌握了,所以我建議暫時維持現狀,就像我之前所言,把一切都準備好,一旦形勢改變,就可以立刻順勢而爲,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李綱點點頭,“說到準備,在火器準備方面,我還真有點不足。”

“哦!火器哪方面不足,是原料不夠,還是......”

“原料足夠了,關鍵是火器匠,軍器監也造了鐵火雷,但之前在試驗時,試驗了五個,結果一個都沒有爆炸,現在還在尋找原因,我就怕到結冰還是找到原因,鐵火雷就來不及了。” шшш▪T Tκan▪Сo

李延慶當然知道造鐵火雷的難度要遠大於震天雷,關鍵是需要找到那個微妙平衡,藥少鐵厚則炸不開,藥多鐵薄則沒有什麼殺傷力,他當初在嘉魚縣成功率也極低,直到去京兆府後才完全突破成功,目前製造鐵火雷最優秀的工匠都在京兆,包括四名火藥匠和十名鐵匠。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這樣吧!我明天一早就發信給京兆城,最晚七天,製造鐵火雷最好的工匠會趕來京城。”

李綱頓時大喜,“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李延慶進京城後沒有回曹府休息,而是來到了開封府衙,他並不是很在意開封府會出什事情,他只關心自己的兩個幕僚能否順利替代自己發揮幕僚的職能,這是李延慶早就打的主意,他沒有時間過問開封府的瑣碎雜事,他便想把開封府尹的職責和權力分解,交給自己的兩位幕僚。

李延慶來到了,開封府衙大門前,他翻身下馬,快步向府衙走去,剛走進梅花堂後院,只見曹英滿臉焦急地迎了上來,急聲對李延慶道:“府尹,出事了!”

李延慶輕輕一擺手,“別急,進房內再說!”

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須之罪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緊急部署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
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須之罪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緊急部署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