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

成都府這兩天鞭炮聲不斷,砰砰地在全城上空迴響,事實上,成都府近半個月來一直便處於一種慶祝狀態,當曾門十虎的人頭被掛在城門時,整個城內都沸騰了,人們載歌載舞歡慶了三天。

而茶酒鹽糖等榷賣制度改革,使無數的商人喜上眉梢,用舞獅和放鞭炮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的喜悅之情。

正店和大鹽商的特權被取消,由榷賣司統一發售鹽引、酒引、茶引、鐵引、糖引、香引等等榷賣券,只要在官府註冊的專業商人都可以購買榷賣券去提貨,這是源頭放開,沒有了中間商的暴利盤剝,使茶酒鹽糖生鐵香料的最終售價立刻降了三成,而專賣司的收入卻增加了五成,可謂皆大歡喜。

但另一方面專賣品的管理卻變得十分嚴格,嚴禁私人釀酒、採鹽、炒茶,違令者以數量多少進行嚴懲,從鞭刑乃至死刑不等。

新成立的三路鹽茶提舉司位於西城附近,旁邊就是三路倉漕提舉司,這兩座官衙隸屬於川陝都轉運使司,李延慶兼任都轉運使,趙開出任副使,李延慶不管具體事務,大權實際上是在趙開手中。

川陝都轉運使司權力範圍極大,管轄着巴蜀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夔州路以及西北的河東路、陝西路、秦鳳路以及熙河路等等七路的物資倉儲轉運以及榷賣,幾乎大宋的西南和西北都被囊括進了這個龐大的體系之中。

但它的戰略意圖卻又十分明確,將巴蜀的賦稅、糧食、物資源源不斷運往西北進行擴軍備戰。

十二月初,李延慶返回了京兆府,這時,北方又進入了寒冬季節,但對於軍隊卻是訓練備戰的黃金季節。

攻打西夏的國策已經確定,就目前而言,它依舊屬於絕密狀態,只有天子趙構,太上皇趙佶、知政堂六相以及李延慶四方知曉,不過在李延慶從成都府回來沒有多久,便在川陝經略府內舉行了一次重要軍政議事。

這天上午,一支從東面過來的隊伍緩緩進入了京兆城西門,這支隊伍由五十人組成,幾乎都是騎兵,他們簇擁着一輛馬車,在馬車旁還跟隨着一員大將,他長一張方臉,年約三十餘歲,兩道劍眉下,目光格外銳利,此人叫做徐徽言,現任河東路沿邊安撫使,率一萬軍駐守在嵐州、麟州、府州以及晉寧軍一線,主要是防禦西夏對河東路的侵擾。

馬車內坐着的官員正是太原府尹張叔夜,他們得到李延慶的邀請,趕來京兆府參加重要軍政議事,而河東路南部宣撫使張浚卻已經在一天前抵達京兆府。

“徐將軍,你聽到沒有,大街上好多人都是我們太原那邊口音。”張叔夜望着大街略有感觸地對徐徽言道。

徐徽言點點頭,“這很正常,太原府原本有百萬人口,現在只剩下二十萬,被金兵屠殺也只是少數,大部分都逃到關中了,在這裡聽到太原口音,卑職倒不奇怪。”

張叔夜嘆了口氣,“只是希望戰爭早日結束,人民能夠回到自己家鄉,太原府也就能一點點恢復往日的繁榮了。”

“會的,只要李經略能一直坐鎮西北,卑職感覺五年之內,我們能收復河北。”

“但願吧!”

徐徽言沉吟一下又問道:“請問府君,這次我們來京兆府,不知是爲了何事?”

“這個他在文牒中倒沒有說,只是邀請了西北各路的重要官員和將領,張都統應該已經到了,我們算是最晚到達,或許今天就知道了。”

兩人正說着,隊伍便抵達了經略府大門前,早已士兵奔進去稟報,李延慶迎了出來,抱拳笑道:“不知張府君到來,有失遠迎啊!”

張叔夜呵呵一笑,“我說城門處怎麼沒有人迎接,原來李經略已經準備好了道歉!”

兩人大笑起來,張叔夜隨即又給李延慶介紹徐徽言,“這位是河東路西北的沿邊防禦使徐統制!”

徐徽言連忙上前單膝跪下抱拳道:“卑職參見經略使!”

李延慶連忙扶起他笑道:“徐將軍快快請起,當年我也是在張府君麾下,咱們都是同僚。”

張叔夜哈哈一笑,“延慶這是在捧殺我呢,回頭又想折扣我的軍糧,我可不答應啊!”

李延慶指着張叔夜對徐徽言笑道:“你看看,什麼叫爲老不尊,這就是了。”

徐徽言感受到了李經略和張府君之間的深厚情誼,他心中也大爲快慰,他也開笑道:“你們神仙打架,我們凡人只能瞻仰,可不敢參與。”

三人說說笑笑向府中走去,這時,張叔夜低聲問道:“這次商議是爲何事?”

李延慶在他耳邊小聲說了兩個字,張叔夜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張叔夜和徐徽言到來,基本上都到齊了,川陝經略使李延慶、熙河路經略使劉韐、太原府尹兼同知張叔夜、河東南路都統制張浚、川陝轉運副使趙開、京兆知府李光、陝北防禦使吳階、秦鳳北路防禦使劉子羽、河東路沿邊防禦使徐徽言,以及京兆軍副都統王貴、劉錡、劉子羽、曹性等等軍政重臣齊聚經略府。

在戒備森嚴的議事堂內,李延慶起身對衆人道:“這次請各位過來是要宣佈一個重大決策,目前這個決定已經得到官家和太上皇的批准,相信有的同僚已經猜到了,就是對西夏的用兵。”

議事堂內一片譁然,大家都以爲是準備對金兵採取措施,不料卻是對西夏用兵。

李延慶舉起雙手壓了壓,衆人又安靜下來,他取出一隻卷軸道:“下面宣讀聖諭!”

衆人紛紛站起身,李延慶展開卷軸緩緩讀道:“經朕再三斟酌,決定採納川陝李經略使的建議,抓住戰略時機對西夏用兵,朕特封李經略爲徵夏都元帥,全權負責徵夏軍政要務,節制四川三路和西北四路,以上決定經朕批准及中書門下頒佈,即刻生效,欽此!”

李延慶將聖旨交給衆人傳閱,上面有天子趙構和太上皇趙佶的寶印,以及知政堂的門下中書大印,這也是李延慶深感憂慮之處,太上皇趙佶已經全面介入大宋的軍政事務,像這種重大決策必須要得到他的同意才能施行。

衆人都默默點頭,既然已經形成了朝廷的最高決議,那麼就必須執行了。

這時劉韐問道:“準備什麼時候發動西夏戰役?”

“時間初步定在明年三月,具體北征時間我會在二月通知,今天召集各位前來,就是爲商議戰備之事,距離現在已不到四個月,時間上稍微倉促一點,不過我之前就有所準備,在河東路和陝西路戰役中,我們一共繳獲盔甲七萬套,戰馬八千匹,長矛十二萬支,戰刀九萬把,另外還有火油三萬桶、帳篷一萬四千頂,軍毯十三萬張,可謂收穫豐盛,另外我們雖然從葫蘆水大峽谷撤軍,把賞移口和踏歌寨讓給了西夏軍,但橫山東線的虎嘯峽依然在我們手中,大峽谷最北面的青崗峽軍寨還是由宋軍佔領,這便爲我們北攻西夏留了一扇門。”

說到這,李延慶看了一眼衆人,又緩緩道:“至於兵力,現在太原府方向有三萬人,陝西路和秦鳳路有十五萬人,熙河路也有三萬人,巴蜀有兩萬駐軍,其中騎兵三萬人,在物質錢糧方面,我手中有糧食一百二十萬石,軍費三千萬貫,震天雷三千三百枚,庫存盔甲八萬套,帳篷三萬頂,我準備再招募十萬軍隊,使總兵力達到三十萬人,其中十三萬人留守,二十萬人分東、中、西三錢進攻西夏。”

李延慶的一席話使在座的軍政大員都熱血沸騰起來,劉韐又問道:“西夏的情況如何?”

李延慶微微一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已經部署了情報人員,目前已經掌握了部分情報,這麼說吧!西夏目前的常備軍不足五萬人,其中三萬人在興慶府,其餘兩萬人分佈在邊疆,去年金國大災,向西夏勒索羊一百萬只,導致西夏內部矛盾尖銳,就在上個月,李乾順剛剛平息一場叛亂,可以說現在是西夏建國以來國力最虛弱之時,也是我們攻打西夏的良機。”

“那金國方面呢?”

張叔夜有點擔心地問道:“據我所知,金夏結有盟約,金國會不會派兵支援西夏?”

李延慶令人取來一幅地圖展開,對衆人道:“在金國攻宋以前,金國對漠北草原只佔領了東南部的臨璜府一帶,也就是上京,而對北部和西面以及最富庶的中部都沒有徵服,所以宋金締結停戰合約後,三十萬金兵開始征討漠北草原,他們的對手是北面的梅里急部、西面的乃蠻部以及中部達旦九部,到目前爲止,他們只征服了達旦九部,在達旦部的王城設立了西北路招討司,並建立了維州、鎮州和招州,現在大軍依舊留在那裡,開春後會繼續西征勢力最大的乃蠻部,這個時候,金國是顧及不到西夏,如果要提防,那就是駐紮在大同府的兩萬金兵,如果金兵進攻河東路,那就意味着撕毀了宋軍停戰協議,宋軍便可大軍進攻中原,這種傻事金兵不會做,不過大同府的兩萬金兵可能會進入西夏和我們作戰。”

劉韐微微嘆息道:“西夏其實就是他們三萬鐵鷂子騎兵難以對付,如果找到破敵之策,那麼西夏就不足爲慮了。”

“鐵鷂子騎兵名義上是三萬人,但實際上披掛冷鍛甲的精銳只有三千人,其他都是普通鐵甲,這三千人戰鬥力確實很強悍,曾橫掃大宋精銳禁軍,但自從神臂弩發明後,對付普通鐵甲已經完全可行,但對付冷鍛甲,神臂弩還不行,不過京兆軍剛剛發明了一種新式火器,或許能對付冷鍛甲。”

說到這,李延慶神秘一笑,“下午我就帶大夥去親眼目睹!”

衆人精神一振,眼睛裡都充滿期待。

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月末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上架感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九百五十一章 滅國之戰 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門要債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
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月末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上架感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九百五十一章 滅國之戰 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門要債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爲上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