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

車門打開,童貫被兩名士兵押了下來,他的頭套已經被摘掉,口中的破布也被掏出,只見他面如死灰,雙腿顫慄,有點站不穩了。

趙桓看了一眼童貫,又對李延慶笑道:“讓府尹費心了,不過孤現在還是東宮,不能隨意僭越,請府尹還是以東宮相稱!”

李延慶點點頭,“微臣遵旨!”

李延慶隨即又令道:“給他鬆綁!”

兩名士兵上前給童貫鬆了綁,童貫稍微活動一下手臂,上前跪下,“微臣叩見太子殿下!”

趙桓點點頭,“童太尉可知孤爲何把你請來東宮?”

“微臣知罪,微臣願全力支持殿下登基,以贖微臣過去對殿下不敬之罪!”

童貫只是表示他願意支持趙桓登基,卻不肯表態他願放棄軍權,着實令李綱心中不滿,死到臨頭了還這樣嘴硬,他看了看李延慶,李延慶給他使個眼色,李綱這才發現太子趙桓沉思不語,他便知道趙桓有點動心了。

李綱心中大急,李延慶費盡心力才把童貫抓來東宮,如果放了他,那真是放虎歸山了。

李綱連忙上前對趙桓附耳低聲道:“此人不可相信,不如等殿下登基後再處置!”

趙桓畢竟不是蠢人,他也知道童貫不能相信,尤其在童貫手握軍權之時,必須剝奪了他的軍權後再考慮,他便點點頭對侍衛道:“先把童太尉帶去別宮休息,好生看護,不得怠慢!”

幾名侍衛答應一聲,上前扶起童貫,“太尉請吧!”

童貫被士兵強迫起身,不甘心的跟隨他們離去,路過李延慶面前,慢慢擡起頭,一雙三角眼無比惡毒地盯着李延慶。

李延慶冷冷哼了一聲,不屑一顧道:“童延嗣突圍失敗,已被當場射殺!”

童貫臉色刷地變得蒼白,渾身顫抖起來,頓時癱倒在地上,放聲痛哭,幾名侍衛強行扶起他,帶着他走了。

這時,趙桓不解地問道:“李府尹,出了什麼事?”

李延慶將一面調兵金牌遞給趙桓,“微臣抓捕童貫後,童延嗣拿着調兵金牌趕往北兵營準備圍攻東宮,結果被微臣手下攔截住了,雙方發生了激戰,童延嗣突圍時被殺。”

趙桓接過調兵金牌,半晌說不出話來,他本意還真想收攏童貫爲自己所用,但沒想到童貫這麼絕然,聽到父皇退位的消息就要動兵,讓趙桓心中象吞了只蒼蠅一樣,直泛噁心。

這時,李延慶上前對趙桓道:“啓稟殿下,微臣依舊兼任京兆府同知,就在前天上午,微臣得知燕山府金兵有異動的消息,便下令駐陝縣的三萬京兆軍趕往京城抗擊金兵,只是怕走露消息,有人會提前發難,所以微臣沒有暫時沒有上報,請殿下見諒!”

雖然李延慶這種做法在平時絕對大忌,但在這個時候卻是一個救命消息,頓時將趙桓驚喜得聲音都發顫了,“李府尹,這....這是真的嗎?”

“微臣不敢隱瞞殿下,官家應該也有這個想法,所以才保留了微臣京兆府同知的職務,使微臣能夠順利調西軍入京。”

趙桓此時欣喜若狂,哪裡還在意李延慶一些細節上的不當,就在李延慶到來之前,他剛剛得到消息,高俅率領三萬禁軍追趕父皇去了,這樣一來,京城中的軍隊就只剩下三萬廂軍和三萬新北軍,廂軍不堪大用,而新北軍人數太少,加上皇宮的一萬御前禁軍也不夠,如果李延慶的三萬西軍及時趕到,那守住京城就有希望了,怎麼能不讓趙桓驚喜交集。

“殿下,當務之急是要收廂軍軍權,防止軍隊出意外。”

趙桓看了看手中金牌,把金牌遞給李延慶,“這件事朕交給你了。”

“殿下,如果童貫還在,恐怕光憑金牌還不行,必須斷了他們的想念。”

趙桓當然明白李延慶的意思,李延慶是要自己殺掉童貫呢!只是趙桓略略有些猶豫,畢竟是重臣,李延慶又注視着趙桓的眼睛緩緩道:“殿下要想坐穩這個位子,心慈不得!”

趙桓心中一激靈,殺機沛然,他冷然道:“孤知道該怎麼辦了!”

他給旁邊一名心腹侍衛交代幾句,侍衛立刻去了,趙桓決定除掉童貫,那就是一杯酒的問題。

就在這時,頭頂上的侍衛哨兵大喊道:“殿下,外面來了很多大臣!”

趙桓看了一眼李延慶,李延慶點點頭,“童貫在我們手上,三萬廂軍暫時不會有什麼動靜!”

“開啓宮門!”

隨着宮門緩緩打開,數百名朝官在蔡京的帶領下走進東宮,蔡京率先跪下,衆人也一起跪了下來,蔡京高聲道:“先帝已下退位詔書,臣等恭迎陛下登基!”

“恭迎陛下登基!”

趙桓點點頭,舉起手中的退位詔書高聲道:“父皇身體有恙,無法再承擔國事,便將社稷託付給孤,孤才微德薄,實在擔當不起這份重擔,只是現在大敵當前,孤也只能以大局爲重,暫時登基穩住全局,待局勢平定後,孤一定會呈稟父皇,請父皇另立明君!”

按理,趙桓要推卻三次才勉強接受登基,但趙桓現在沒有掌握局勢,外面有太多變故,他也怕夜長夢多,便稍稍謙虛一下便答應登基了,只要名份定下來,很多宵小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衆臣大喜,蔡京高聲喊道:“懇請陛下進殿登基!”

趙桓微微點點頭,“就依衆愛卿吧!”

宣和六年十二月中,趙佶在金兵南下中倉皇退位,太子趙桓終於登上了期待已久的皇位,他遙尊已經南下的父皇趙佶爲太上皇,尊封自己生母惠恭皇后王氏以及現在的皇后鄭氏爲皇太后,同時冊封太子妃朱氏爲皇后。

爲了穩住局勢,趙佶並沒有對百官進行大規模調整,只是免去王黼和蔡攸的相國之位,改封爲龍圖閣大學士,同時封李綱和孫傅爲左右僕射、知政事,入知政堂爲相,又封李延慶爲特進、籤樞密院事,出任東京兵馬大元帥。

..........

入夜,在京城以北約五十里外的一條小河邊,一百餘士兵正在緊張地打撈河裡的物品,河面上的冰被敲碎一大片,河底堆滿了軟泥,使河水結冰不厚,其實這也正常,中原地區結冰都不會太厚,而黃河之水是從高寒地區而來,本身就帶有深沉的寒氣,一旦結冰就會凍得十分厚重結實。

燕青蹲在一塊大石上,眯眼盯着漸漸出水的物什,白雪映照着月光,夜晚看得格外清晰,是一隻大箱子,足有五尺見方,重達三四百斤。

“出來了!出來了!”士兵們驚呼起來。

燕青吐掉口中草根,快步走了過去,從水裡撈起一隻大木箱子,燕青擺擺手,“第一隊留下,其他人去周圍警戒!”

士兵們紛紛散去,燕青這才命令幾名士兵用鐵棒撬開大木箱,裡面竟是一口大鐵皮箱子,上面還有銅鎖,燕青敲掉銅鎖,打開鐵箱蓋子,裡面的物品被幾層油布密密嚴嚴包裹着,此時燕青也沒有耐心在去剝開油布,他隨手抽出劍,在油布上劃開一個大口子,用力撕開,一片金燦燦的耀眼光芒頓時讓衆人睜不開眼。

“是黃金!”衆人驚呼起來。

燕青掂起一塊金燦燦的黃金,至少重十斤,燕青迅速估算,這一箱大概有三十塊左右,那就是三百斤,五千兩黃金。

燕青又問幾名水鬼道:“下面有多少這樣的大箱子?”

“回稟將軍,下面大概有十三艘沉船,每艘沉船內裝了四箱,這樣算起來大概有五十箱左右。”

當然不可能全部都是黃金,但至少有四十箱,這就是二十萬兩黃金啊!這就是童貫的寶藏嗎?燕青着實有點激動。

這時,一名士兵快步奔來,“啓稟將軍,大名府的探子回來了,說有緊急情報要稟報。”

燕青點點頭,“帶他上來!”

片刻,一名士兵被領上來,單膝跪下稟報道:“啓稟燕統領,大名府金兵正在集結兵力,有南下跡象!”

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五百七十六章 京城來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甕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軍譁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
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軍殺至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五百七十六章 京城來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甕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冀軍譁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四十四章 不戰屈人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會 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