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

兩天後,李延慶川陝經略府以及西北三路都元帥的命令下達了戰爭動員令,向西北三路以及河東路各州縣徵集十萬民夫,大車三萬輛,這個命令立刻震動了西北各路,頓時成爲大街小巷談論的焦點,命令並沒有提到戰爭方向,幾乎所有人都慣性地將目光投向中原地區。

就連得到消息的齊王劉豫也恐慌起來,急忙以八百里加急快報方式向燕山府的完顏斜也彙報,懇求軍隊支援。

完顏斜也在數日後便得到了消息,這個消息令他大吃一驚,如果真是這樣,不僅中原地區危險,就連河北恐怕也守不住了,目前金兵在中原地區不足萬人,在河北地區約兩萬人。在燕山府駐兵五萬人,而漢軍卻有二十萬,但這二十萬也是從去年開始剛剛纔招募,戰鬥力比較薄弱,一旦李延慶大舉向中原進軍,後果不堪設想。

完顏斜也也知道金兵主力都在漠北草原,但他還是從兩方面採取措施,一方面緊急向黃龍府求援,希望留守黃龍府的十萬金兵趕來支援自己,另一方面派使者火速趕赴臨安,質問大宋爲什麼要撕毀停戰協議。

齊王劉豫也開始大舉調動兵力,他將部署在汴京和京東兩路的十餘萬大軍立刻調往洛陽,由他兒子劉麟坐鎮,死守函谷關。

且不說李延慶的戰爭動員令給中原地區帶來軒然大波,就在李延慶頒佈戰爭動員令的同時,一支三千人的宋軍卻進入橫山大峽谷,迅速向虎嘯峽方向進軍。

橫山大峽谷是宋夏之間的東路通道,李延慶第一次參加征伐西夏的戰爭就是從這裡北上,而前年冬天李延慶率軍反攻西夏,走的卻是西線的葫蘆水大峽谷,在那邊先後攻克的賞移口和踏割寨兩處險關要隘。

在隨後的宋夏談判中,雙方關於賞移口和踏割寨的歸屬進行了激烈的交鋒,西夏堅決不肯把這兩座險關割讓給宋朝,最後雙方達成妥協,宋軍從賞移口和踏割寨撤軍,並徹底退出葫蘆水大峽谷。

而西夏則將東線的橫山大峽谷讓給宋軍,雙方以大峽谷最北面的青崗峽入口爲界,這樣一來,宋軍最北面的軍寨就變成了青崗峽軍寨,並在軍寨中駐軍一千人。

而西夏軍則在數裡外的薄樂城駐軍三千人,和宋軍對峙。

這支進入橫山大峽谷的宋軍便是趕去增援青崗峽軍寨,一旦西夏發現宋軍戰爭動員令的目標是指向西夏,他們必然會先下手爲強,搶奪青崗峽軍寨和橫山大峽谷,宋軍必須要搶先支援青崗峽軍寨。

率領這支三千人隊伍的大將是統制吳璘,吳璘是副都統吳階的兄弟,也是一員文武雙全的勇將,深得李延慶器重,任命他爲豹韜衛副將。

在清冷的月光中,隊伍沒有休息,而是在月色中疾速行軍,他們還帶來了數十輛大車,裡面滿載着震天雷,這將是他們守住青崗峽軍寨的倚憑。

“青崗峽軍寨還有多遠?”吳璘問道。

“啓稟將軍,還有三十里!”

“傳我的命令,讓弟兄們加把勁,爭取天亮前抵達軍寨,那時大家再好好休息。”

軍隊加快了速度,向三十里外的軍寨疾速行軍而去。

...........

二月二十七日,李延慶下達的戰爭動員令已進行了十天。

興慶府,一支數百人的騎兵正從遠處風馳電掣般奔馳而來,在官道上激起滾滾黃塵。

爲首大將頭戴金盔,正是西夏都元帥李察哥,李察哥此時正率領兩萬軍隊在西涼府鎮壓羌人造反,他接到了天子李乾順的緊急鷹信,從西涼府疾速趕回來。

戰馬在官道上疾速奔馳,嚇得路上的行人紛紛向兩邊躲閃,守西城門的士兵認出了李察哥,他們不敢阻攔,連忙催促城內的行人讓道。

數百騎兵一陣風似的衝進了城內,馬蹄聲如雷,向皇宮疾奔而去,只片刻便抵達了皇宮前。

李察哥翻身下馬,一名侍衛快步從宮內奔出來,“皇帝剛纔還在問王爺到了沒有?”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李察哥一邊走,一邊問道。

“陝西路那邊情況不多,數十萬宋軍在延安府集結了,熙河路那邊也有集結。”

李察哥一驚,停住腳步問道:“怎麼在延安府集結才發現不對,之前沒有任何消息嗎?”

“之前也有消息,但大家都以爲宋軍要攻打中原,直到前幾天他們在延安府集結,我們才發現不對。”

李察哥的心中緊張起來,現在是西夏內憂外患之時,有吐蕃、回鶻以及羌人的造反,又有党項其他七部聯合起來要求降稅,雙方至今僵持不下,去年的稅羊還沒有上繳,西夏財力困窘之極,偏偏這個時候宋軍北侵,他們顯然很瞭解西夏的內部情況。

“在延安府集結究竟有幾天了?”

“大概五天!”

李察哥心中迅速盤算,一般先是軍隊集結,然後是後勤物資運送集結,從京兆府和延安府的距離來看,大概需要十天左右。那麼五天後宋軍很可能就要大舉北上了。

李察哥心急如焚,就不知他的皇兄有沒有采取什麼緊急應對措施?

片刻,他走進御書房,只見皇兄坐在桌案後,旁邊還有七八名大臣,尚書令曹價、副相國王連鳳、濮王李仁忠、衛王李至忠、樑王樑安仁以及兵部尚書英貴和戶部尚書焦彥堅,他們似乎正在商議重要事情。

“微臣參見陛下!”李察哥上前行一禮。

“元帥來得正好,我們也正在緊急商議對策,你坐下吧!”

“陛下,情況微臣已知道一點,但微臣想知道,有沒有采取緊急應對措施?”

“元帥的緊急應對措施是指什麼?”

“微臣是指青崗峽和橫山大峽谷,尤其是青崗峽軍寨,戰略意義極爲重要。”

旁邊英貴道:“我們已經令夏州都督撒金率五千軍隊前去攻打青崗峽,但現在還沒有消息傳來。”

李乾順擺了擺手道:“現在不是考慮一城一寨得失的時候,而是西夏的危亡,李延慶出兵二十萬北上,顯然是爲了滅國而來,尤其現在我們內憂外患,正是國力最羸弱之時,我們該怎麼應對這個滅國的危局?”

戶部尚書焦彥堅出列道:“陛下還記得遼宋燕山府之戰嗎?遼國已近滅國之際,卻仍以數萬哀兵一舉擊潰了數十萬宋朝禁軍,我們還有七萬軍隊,還有最精銳的三萬鐵鷂子軍,我們還可以和各部妥協,答應他們的條件,讓他們出兵,在短時間內我們也能湊足二十萬大軍,陛下,我們形勢雖然不利,但還遠不到滅國之時。”

焦彥堅的意見得到了衆臣的紛紛響應,李察哥道:“微臣也支持焦尚書的觀點,我們只是面臨前所未有的不利局面,但還遠不到滅國之時,微臣提出四個緊急應對方案,可以立刻實施。”

“元帥請說!”

“第一,立刻和各部達成和解,同意他們的減稅要求,並讓他們明白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必須讓他們出兵;第二,立刻派大軍趕赴邊疆,阻擊宋軍北上,目前我們還有七萬常備軍,微臣建議留一萬守京城,其餘六萬全部趕赴邊疆,其中西涼府的兩萬軍隊,令副將英挺率領趕往會州,阻擊熙河路的宋軍,微臣率領其餘四萬軍南下,分別駐守韋州和夏州;第三,立刻向金國求援,懇求金國出兵支援我們;第四,全面搜查興慶府,嚴厲打擊宋朝的斥候探子,不能讓我們的情報再流失出去,以上四點,請陛下立刻批准!”

李乾順看了看其他大臣,衆人都緩緩點頭,同意李察哥的四個緊急應對方案,李乾順便毅然道:“就這麼決定,立刻實施四個方案。”

.........

衆人散去,李察哥刻意留下,他低聲對李乾順道:“臣弟懷疑樑王可能私通宋軍。”

“你爲什麼會這樣認爲?”李乾順不解問道。

“臣弟去年調查過幾年來大量牛羊脂流失事件,後來我發現,這些牛羊脂全部被樑王低價買下,然後又高價賣到宋朝。”

李乾順道:“這件事其實朕也知道,只能說他在利用職權謀私利,應該談不上和宋軍私通。”

“問題不在這裡,和他做生意的商家是寶妍齋,他的牛羊脂全部賣給了寶妍齋,而寶妍齋的大東主正是李延慶的父親。”

這個消息讓李乾順極爲震驚,“這是真的嗎?寶妍齋是李延慶父親開的?”

李察哥點點頭,“這在宋朝京城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秘密,只是我們情報極爲落後,才一直不知道李延慶和寶妍齋的關係,樑王從寶妍齋得了大量利益,他怎會不私通李延慶?”

李乾順負手走了幾步,忽然回頭道:“你應該是看中了樑安仁的財富吧!”

“這也是一方面,我們急需軍費。”

李乾順沉思良久,國庫空虛的危機終於戰勝了感情,他點了點頭,“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了,只樑安仁肯交出全部錢財,就可以饒他一命,把他流放去北方戈壁。”

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
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細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七百零六章 江夏消息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決戰蘇州 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八百八十九章 風險測試 上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