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

或許是酒精催發的作用,今晚吳敏很爽快,絲毫沒有官員的架子,很快就和李大器熟識起來。

但吳敏卻始終牢牢把握着朝官特有的分寸,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他沒有一點失口,而且他的聲音也恰到好處,不那麼神神秘秘的低聲說話,卻又讓鄰座的酒客聽不清楚他在說什麼?

“十天前是朝廷規定發起北攻的日子,延慶在第一天便立下了大功,接受了郭藥師的投降.......”

“這個郭藥師是什麼人?”李大器忍不住小聲插話問道。

“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遼國軍隊中漢人的最高將領,統帥八千漢軍,他的投降無論對遼國的朝廷還是軍隊都是一次沉重打擊,所以天子在延春殿親自召見他,封官加爵,還在京中賜他美宅一棟。”

旁邊中書舍人顧遷補充笑道:“這個郭藥師很會說話,他說自己雖是漢人,卻忠心於遼國,一心爲遼國抗金,絕無二心,但遼國高層因爲李處溫案件一定要殺他絕後患,他走投無路,這才投降大宋,說得聲淚俱下,連天子都被他感動了。”

李大器輕輕嘆了口氣,“此人若不是大忠就是大奸,希望延慶不要和他有太多瓜葛!”

顧遷端起酒杯微微一笑,“就算延慶想和他有瓜葛,他還看不上呢!”

李大器呆了一下,“這話是什麼意思?”

旁邊吳敏也有點好奇了,他知道顧遷經常在天子身邊,郭藥師受封時他也在一旁,吳敏也笑道:“顧兄不妨說說看。”

顧遷將杯中一飲而盡,這纔不慌不忙道:“郭藥師希望自己能率舊部爲大宋攻滅遼國,天子欣然同意了,準備封他爲副都統,跟隨种師道,但郭藥師卻說他希望跟隨童貫.......”

說到這,顧遷故意停了一下,他望着李大器驚愕的表情淡淡道:“什麼樣的廟就供什麼樣的神,种師道的土地廟怎麼供得了郭藥師這條過江猛龍呢?所以他最終還是去跟隨童貫,與种師道無緣.”

李大器默默點頭,他聽明白了,就應了那句古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也好,兒子也就可以遠離郭藥師這種趨炎附勢之人。

這時,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湯正宗忍不住問道:“市井裡傳言,說遼國太后已經決定投降大宋,是真的嗎?”

吳敏笑着點了點頭,“這倒是真的,今天上午朝廷和遼國特使已經達成了協議,接受遼國投降,以宋朝的官職封遼國貴族,遼國交出幽雲十六州。”

“那金國呢?”李大器覺得有點不妥,宋遼達成這樣的協議,金國豈能置身事外?

“這應該和金國無關,宋金同盟中說得很清楚,宋金以長城爲界,那麼幽雲十六州就應該屬於大宋。”

李大器本身是商人,又受兒子的影響很深,對吳敏的話有些不以爲然,他輕輕搖頭道:“金國費錢費糧攻打幽州,最後卻什麼也沒有撈到,它怎麼可能答應?”

吳敏笑道:“這可不是買屋買地可以隨時反悔,這是兩國的協議,有兩國君主的簽章,怎麼可能輕易廢除,放心吧!金國不會一無所獲,至少他們能得到從前遼國的歲賦,我覺得應該問題不大。”

李大器不再說什麼,他只是一介商人,朝廷大事和他沒有關係,他只關心自己兒子的安全,既然宋遼已經達成協議,那麼兒子應該很快就回家了。

想到這,李大器一顆心徹底放下了,他舉杯笑道:“今天算我請客,來!我再敬二位官人一杯。”

.........

宋遼兩國的談判經歷了整整七天,兩國最終達成了協議,宋朝答應保留遼國貴族官爵,以大宋之爵對等封賞,並同意繼續尊蕭太后爲遼王妃,恩養於宋宮,契丹人則安置在河西,而遼國必須取消國號,並交還幽雲十六州給大宋。

這個結果令天子趙佶大喜,雖然協議還需要遼國蕭太后簽章後才正式生效,但趙佶已經迫不及待,他當即下旨,將遼國的析津府正式改名爲燕京府,將遼國京城改名爲燕京。

同時,趙佶派兩路金字急腳遞趕赴易州和涿州,通知童貫和种師道接收燕京府。

.........

清晨,易州以南的官道上,三名騎兵騎着雙馬正疾速狂奔,今天的秋天來得格外早,一陣狂風捲起滿地的枯葉,如黃蝶般在空中紛飛,三名騎兵絲毫沒有停留,穿過紛飛的枯葉,繼續向北疾奔。

一個時辰後,三名騎兵終於抵達了易州城外的宋軍西路大營。

易州大營內的宋軍西路大軍共有十二萬人馬,這是童貫的作戰風格,集中所有兵力全線壓上,儘管保州、真定府一線只剩下少數廂兵,但童貫也並不在意。

童貫是在六天前接到了天子的緊急旨意,令他暫時不要攻打燕京府,等待宋遼兩國的談判結果出來後再行動。

儘管童貫已經急不可耐,一心率軍直搗燕京府,但童貫畢竟是朝廷高官,天子的聖旨他不敢輕易違抗,否則他就算奪取了燕京,也是有過無功。

這幾天童貫一直心急如焚,等待着宋遼談判的結果,雖然种師道憑藉李延慶的突襲涿州搶到了先機,但隨着宋遼談判開始,童貫又和种師道處於同一起跑線了。

誰能先奪下燕京,就意味着誰能得到神宗的遺詔封王,這讓童貫怎麼能不焦急?幾天來他一直坐立不安,苦苦等候京城的消息。

就在這時,有親兵在帳外稟報,“啓稟太尉,保州有急信送至!”

童貫幾乎是跳了起來,“快.....快讓報信人進來!”

京城的鴿信是送不到易州,最北只能送到保州,再由保州派人給他送來,童貫立刻意識到,一定是京城有消息了。

片刻,三名送信騎兵中爲首之人走進大帳,單膝跪下道:“卑職奉命給太尉送信!”

“信在哪裡?”

騎兵立刻取出一隻封筒遞給童貫,童貫顫抖着手撕開封紙,從裡面倒出一隻小竹筒,又從竹筒裡抽出一卷小小的白帛,正是他心腹從京城送來的鴿信,他小心展開鴿信,正如他所料,宋遼兩國已經達成了協議,天子趙佶已下旨,令他和种師道立刻向燕京府進軍。

童貫是何等精明,他一下子便看出天子的焦急,這種談判可是要兩國君主加印並交換文本才能生效,剛剛談判結束天子便迫不及待地下旨要他們去接收燕京府,這是何等急切?

當然,燕京城此時應該也知道了談判結果,遼使一定會用鷹信及時通知燕京.

童貫沉吟片刻問道:“你們從保州過來花了多少時間?”

“回稟太尉,我們三人騎六馬,只用了一夜時間便趕到了大營。”

童貫心中迅速估算時間,鴿信是昨天中午發出,傍晚抵達保州,再奔一夜到自己這裡,而京城送旨一般是午後出發,就算用金字急腳遞,最快也要兩天半的時間才能抵達涿州范陽縣。

實際上自己比种師道多了近兩天時間,雖然范陽縣比自己離燕京更近,但自己卻有兩天時間趕路,應該可以比种師道快一步趕到燕京。

想到這,童貫立刻走出大帳喝令道:“傳我的命令,中軍和前軍集結,準備出發!”

僅僅半個時辰後,童貫親自統帥五萬大軍出營北上了,他們沒有攜帶輜重,每人只攜帶五天的乾糧,浩浩蕩蕩向東北方向的燕京府疾奔而去,童貫相信京城遼使已經將談判結果用鷹信告訴了蕭太后,自己只要趕到燕京,蕭太后一定會出城投降。

其實任何一個大將都會看出這樣輕兵北上並不妥,藏有極大的隱患,作爲領兵三十年的太尉童貫更應該知道不宜冒險,只可惜童貫是當局者迷,他已經被期盼了十年的王爵衝昏了頭腦,唯恐被种師道搶了先,便不顧一切地出兵北上了。

就在童貫大軍剛剛離去,幾隻信鷹便從附近的山林中騰空而起,盤旋着向東北方向飛去。

...........

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須之罪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
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無奈妥協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轉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須之罪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