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

李延慶立馬在黃河岸邊,默默注視着滔滔黃河,和上一次渡河相比,秋天的黃河水勢稍緩,卻更加深沉厚重,裹夾着人類難以抗拒的大自然力量,向南方逶迤而去。

一支數十艘大船組成的船隊正停泊在定胡縣碼頭上,等待運載宋軍過河,幾隻蒼鷹在黃河上空盤旋,迅速掠過黃河,向東南方向飛去。

“李參軍很擔憂這次戰役嗎?”身後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

李延慶回頭,卻是楊再興站在自己身後,雖然在汴京時,楊再興和自己關係十分密切,但到了河東路,李延慶卻明顯感到了楊再興和自己疏遠了。

當然,李延慶能理解楊再興的抱負,他肩負着楊家復興的責任,必須牢牢跟隨种師道,他也擔心和自己關係太深,影響到种師道對他的信任。

“當然會有點擔心,我是情報司主管,對西夏卻一無所知,心中有愧啊!”

“李參軍做得非常好,大帥都讚不絕口,對西夏情報不足是因爲情報司成立太晚,並非李參軍之過,李參軍不必自責。”

李延慶淡淡一笑,笑問道:“楊兄找我有事嗎?”

楊再興點點頭,“大帥有事找參軍,請隨我來!”

兩人調轉馬頭,一前一後向定胡城外大營奔去,不多時,兩人進了大營,來到中軍大帳前。

“啓稟大帥,李參軍到了!”楊再興在帳前稟報道。

“請他進來!”

楊再興轉身對李延慶一擺手,“李參軍請吧!”

李延慶快步走進大帳,只見种師道站在地圖前負手沉思不語,在思考着什麼,李延慶不敢打斷主帥的沉思,便安靜地站在一旁,良久,种師道從沉思中醒來,他回頭看了一眼李延慶,歉然笑道:“人年紀大了就是這樣,很容易走神,我要先恭喜李參軍了。”

种師道過一份文書,遞給李延慶,“這是剛剛從太原送來的朝廷吏部牒文,升賞了一批官員,你抓捕河東路細作有功,升一級爲宣奉郎。”

宣奉郎是從七品,原來的給事郎是正八品,這着實出乎李延慶的意料,自己入仕才半年就升了一級,一般的地方官至少要三年纔有升遷機會。

种師道笑眯眯道:“我早就說過,在軍隊中容易升職,一般是一年後能升一級,象你半年就升遷,確實比較少見,一般是天子特批纔有這個機會,看來天子對你情報司的成效非常滿意。”

“沒有大帥爲卑職表功,天子也不會知道這些小事,卑職要感謝大帥的厚愛。”

李延慶心裡明白,軍中功勞並不是每樣都向天子彙報,一般都是記功,最後一併升賞,种師道是爲了提拔自己才特地給自己表功,他心中着實感激种師道的厚愛。

种師道微微笑道:“如果你沒有繳獲那麼多財富,我也找不到藉口上書天子,還是你自己立功的結果。”

李延慶點點頭,又問道:“大帥現在有難處嗎?”

种師道走到地圖前,指着無定河道:“你昨天送的一份情報,說無定河水量和往年相比嚴重不足,我懷疑西夏人在無定河上游築壩了,我擔心大軍進入山區峽谷後,西夏軍開壩放水,宋軍恐怕要全軍覆滅啊!”

“大帥說得不錯,確實有這個可能。”

“我很瞭解西夏軍,他們一向陰狠毒辣,宋軍喜歡以勢取勝,西夏軍卻相反,擅長以術取勝,各種陰狠計謀層出不窮,稍有不慎宋軍就會死傷慘重。”

“卑職也深有體會!”

“是啊!和西夏軍作戰須格外警惕,你注意一下最近的情報,或許前面探子會有消息傳來。”

........

李延慶回到自己大帳,雖然官升一級,但實際意義並不大,最多俸祿增加一點點,但手中權力卻不會有實質性的變化。

這就是軍隊文官和地方文官的一個重要區別,軍隊文官容易在短期內升官,升官也比較容易,但很可能十年八年都不會改變職務,宗澤就給他說過,有官員當了二十年的錄事參軍,官階早已從九品升到五品,但實際職官卻始終不變,這就叫升而不遷。

而地方文官就不同,他們很難升官,可一旦升了官,官職就會跟着變動,從縣丞到知縣,從小縣到大縣等等,這才叫升遷。

只能說各有利弊,不過無論如何,李延慶還是很感激种師道對自己的厚愛。

因爲是臨時紮營,情報司只有一座大帳,大帳內十名參軍從事正忙碌地整理着各路探子送來的情報,李延慶在自己的小桌前坐下,參軍武賢良便送幾份整理好的情報,“這是前軍剛剛送來,幾隊探子從不同的角度說一件事,我們把它合併起來,發現了西夏軍一個重大企圖。”

“是不是西夏軍在攔河築壩?”

武賢良愕然,“正是!主管怎麼知道?”

“是大帥憑經驗推斷的,不過他不知道築壩的具體地點。”

“在虎嘯峽北入口!”

李延慶快步走到地圖旁,很快在地圖上找到了虎嘯峽,在橫山中段,宋軍必須要沿着峽谷河牀深入七十餘里才能抵達那裡,一旦西夏軍放水,數萬宋軍必然會面臨滅頂之災。

這時,李延慶若有所思,虎嘯峽這個名字讓他似乎想到了什麼?

李延慶隨即對情報做了批示,還給武賢良道:“立刻抄譽一份給大帥送去。”

武賢良匆匆走了,李延慶立刻從隨身攜帶的小箱子取出一幅宋夏邊境地圖,這份地圖是趙源最後吐露的秘密之一,是趙源親手製作,李延慶從趙源妻子手中得到,他還沒有仔細研究,但已經大致看了看,他發現這幅地圖上有很多地方和現在用的地圖不一樣。

地圖很大,他只能將一部分攤在小桌上,很快便在地圖上找到了虎嘯峽,趙源在虎嘯峽的位置上畫了一對交叉的雙劍,表示此處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不過在旁邊山上,趙源又畫了一條細細的紅線,紅線的終點正是虎嘯峽,標註了一個小小的箭頭。

李延慶就依稀記得在哪裡見過虎嘯峽這個名字,果然是在趙源的地圖裡,可這條小小的紅線是什麼意思?難道是一條小路,從山上繞過虎嘯峽,或者是抵達虎嘯峽的上方。

李延慶沉思片刻,隨即令道:“讓王貴速來見我!”

.........

次日上午,宋軍開始大規模渡過黃河,五萬大軍加上各種後勤輜重以及後勤支援軍隊、民夫等等,至少要三天三夜才能完成渡河。

但在第一批渡河士兵中,一支十人組成的騎兵隊過了黃河後,便疾速向綏德軍北部奔去。

這支十人騎兵隊由五名情報營士兵和五名斥候士兵組成,他們的任務是去確認地圖上的那條小道,情報司本身也有斥候的功能,只是它的作用更廣泛,幾乎涉及到軍隊的方方面面,李延慶之所以派情報營士兵和斥候一同前往,是因爲這條小路是情報司提出的方案,他必須要自己的手下一同前去確認。

宋軍在綏德軍最北面的一座軍寨叫做嗣武寨,已經位於莽莽橫山之中,是一座修建在半山腰的險峻軍寨,駐紮軍隊約兩千人。

這是前一次宋夏戰爭留下來的爲數不多戰爭成果之一,雖然以西夏的軍力拔掉這座軍寨是易如反掌,但西夏受國力所困,不想再和宋朝發生戰爭,這座深入橫山的軍寨便保留了下來。

十名宋軍士兵在嗣武寨存了馬匹,他們便離開了河谷大道,而是尋路上了山,沿着山路向數十里外的虎嘯峽方向艱難而去。

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亂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誠摯道歉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
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清河大戰 上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題求解 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亂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誠摯道歉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戰石州 下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務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