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

剛纔李綱只是說左藏的存錢只剩下七十萬貫,這只是指錢,那黃金白銀呢?朝廷發行會子需要用黃金和白銀做抵押,那這筆黃金白銀一定還在左藏內。

另外左藏沒有錢,還有內庫,還有皇宮存放的數十萬件各種財寶,如果趙桓真有點誠意,怎麼可能付不了軍費?

現在李綱卻把球踢給自己,不用說,這是趙桓的意思,應該是李綱也想動用內庫,卻被趙桓否定的結果。

李延慶心中暗暗冷笑,他索性一攤手道:“讓我來解決!我能怎麼辦?朝廷是想讓我自己掏錢給士兵付薪俸嗎?”

“不!不!不!絕沒有這個意思。”李綱連忙否認。

“那是什麼意思?”李延慶的語氣明顯有些不悅了。

李綱當然聽出了李延慶語氣中的不滿,他心中也着實有點苦澀,朝廷財政困境已不是一天兩天,上一次是把各銀礦的庫銀提回朝廷後才臨時解決了財源危機,現在又面臨這個問題,其實現在倒也不是朝廷沒錢,而是各地稅錢運不回京城,應該是運輸危機。

李綱本來也希望用內庫先墊付軍費,卻被官家一口回絕,着實讓他難辦。

李綱吞吞吐吐道:“官家的意思是先欠着,等戰爭結束後一併支付給士兵,而且再加一成的利息,由官家親自作保,都統看這樣是否可行?”

“難道戰爭結束後就有錢了?”

“各地的賦稅都有,只是無法運到京城來,而且現在軍費開支不大,應該盈餘很多,朝廷足以支付軍費。”

李延慶點點頭,如果趙桓願意作保,這倒可以考慮,不過一成的利息似乎太低了一點。

“這樣吧!我會給將士們說明情況,讓士兵們自己選擇,願意戰後一併拿錢,那就先欠着,如果現在就要,我希望朝廷還是及時支付,當然,我也知道朝廷目前財政困難,只要朝廷肯答應兩成的利息,我可以保證絕大部分士兵都會選擇戰後拿錢。”

李綱想了想,“那好吧!就兩成的利息,我來說服官家。”

這時,李延慶又道:“還有陣亡撫卹,這關係到軍隊士氣,決不能拖延,這次需要拿出雙倍撫卹,那也要一百萬貫以上,我知道朝廷財政困難,所以我提一個方案,看看朝廷能不能接受。”

剛剛纔解決軍費問題,又冒出一個雙倍撫卹,着實令李綱頭疼不已,不過既然李延慶有不掏錢的方案,他也願意聽一聽,李綱連忙道:“你說,我聽着就是了。”

“我知道朝廷手中有大量官田,尤其南方的官田更多,其實我覺得可以用農田來支付陣亡士兵的撫卹,這樣既解決了士兵們的後顧之憂,也解決了朝廷的財政困難,可謂一舉兩得,希望朝廷能好好考慮這個方案。”

李綱也頗爲心動,現在江淮荊襄一帶的上田是每畝十貫錢,一名士兵陣亡的雙倍撫卹是一千貫錢,那就是一頃上田,兩千多名士兵陣亡也才兩千多頃官田,對於官府掌握的數萬頃農田而言,實在是不多,這個方案可以考慮。

“那三軍將士能接受這個撫卹方案嗎?”

李延慶笑着點頭道:“我覺得可以接受!”

李延慶當然是替軍隊着想,金兵入侵導致大量北方農民逃到南方,南方的農田也值錢了,與其撫卹一千貫錢,還不如拿一頃上田,租佃出去後,年邁父母的養老就有了着落,相信很多士兵都願意接受農田,甚至軍功獎勵也願意以農田的方式。

既然李延慶給了承諾,李綱便不再久等,他急於回去向官家彙報,便抱拳行一禮,先一步走了。

沉思片刻,李延慶吩咐親兵道:“去通知張虎來見我!”

親兵騎馬奔走了,李延慶這纔回頭問一名等候已久的報信兵,“有什麼事情?”

“回稟都統,王統制派人回來報信。”

李延慶大喜,他現在就是想知道王貴的消息,他連忙問道:“人在哪裡?”

“人在南薰門!”

李延慶立刻調轉馬頭向南城奔去.........

南薰門是南城牆的主城門,還有一座副城門,叫做戴樓門,另外還有兩座水門,一座是蔡河水門,一個是四里橋水門,由於南面地形比較坎坷不平,難以行走大型攻城武器,所以金兵基本上不會攻打南城,南城上的守軍也不多,只有一萬人,投石機和火砲都沒有安裝,但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臨時移動投石機。

李延慶來到南薰門的甕城,在這裡見到了王貴派來的報信士兵,這名報信兵李延慶認識,是王貴的親兵,名叫陳鐸,也是湯陰縣孝和鄉人,目前出任都頭一職。

“卑職參見都統!”陳鐸單膝跪下向李延慶行一禮。

李延慶在一隻大木箱上坐下,擺手笑道:“陳都頭請起!”

“謝都統!”

陳鐸站起身,將王貴的信件呈給李延慶,親兵上前將信轉給李延慶,李延慶打開了王貴的信。

在此之前,李延慶已經知道王貴襲擊金兵位於黃河南岸的臨時中轉倉庫得手,並殲滅了五百金兵,繳獲了幾百匹戰馬,導致完顏斜也不得不分出兩萬騎兵去護衛糧道安全。

但在這封信中,王貴提出他打算北上河北的想法,這是一個非常大膽而且極有創意的方案,金國佔領河北後,幾乎所有重要的城池都會留下少量的金兵,少則百人,多則上千人,這些金兵聚集起來足有一兩萬人,但如果分散開,卻有利於宋軍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了,所以王貴騎兵北上,正好擊中了金兵的這個軟肋。

當然,偷襲燕山府卻不現實,金國狼主就在燕山府,那裡有金兵最精銳的三萬鐵騎護衛,王貴北上燕山府,只能是飛蛾撲火。

“王將軍現在在哪裡?”李延慶問道。

“現在在酸棗縣!”

酸棗縣也是開封府的屬縣,也在黃河南岸,對岸是河北西路的衛州,李延慶記得酸棗縣官倉內有不少糧食,王貴駐軍在那邊也能得到補充。

李延慶沉思片刻,便讓人拿來紙筆,給王貴回一封信。

他將信封好,交給了陳鐸,這時,陳鐸又躬身道:“卑職還有一個情報要告訴都統。”

“什麼情報?”

“卑職過來時發現,金兵在大量徵發民夫,不知道他們要做什麼?”

李延慶眉頭一皺,大量徵發民夫,金兵要修築什麼工程嗎?

李延慶想不通,也不再想,又令人取十兩銀子賞給了陳鐸,陳鐸感謝了李延慶,便騎馬離開京城,繞遠道向酸棗縣奔去。

..........

當天晚上,城外便出現了異動,數萬民夫被金兵押解着來到北城外的西北角,這裡地勢稍微高,民夫扛着泥沙袋如螞蟻一樣,絡繹不絕地在一里外採砂地和西北角之間來回穿梭,將一袋袋泥沙堆積起來。

夜越來越深,但被金兵押來的民夫也越來越多,他們被押解來後便立刻投入了搬運泥沙的隊伍,到天亮時,已有近二十萬從各縣押解來的青壯民夫投入到金兵的建設工程之中。

李延慶和一羣將領站在城牆西北角注視着不遠處金兵的工程,金兵已經修建了一圈周長約四里的城牆基礎,在城牆內,用大量泥沙袋進行填充。

金兵的用意是如此明顯,令很多將領都倒吸一口冷氣,這分明是在堆土成山,金兵是想居高臨下進行攻擊,一旦土山建成,金兵的巨型投石機在山頂發射,籠罩整個西北角,西北角一帶就將無險可守,出現長達半里的防禦漏洞,而且這種居高臨下的威脅,會嚴重影響守城軍隊的士氣。

“這樣堆積土山最多隻能維持兩三個月!”

新北軍統制董平緩緩道:“他們直接用沙袋堆砌而沒有夯實,基礎非常不牢,現在是冬天結冰還是可以支撐,一旦到了春天,底層的沙袋就會因爲壓力太大而破裂,那時整座泥土山都會坍塌,只要我們扛過三個月,這座沙土山就會自然消失。”

衆人默默點頭,現在的問題是,他們能否扛過這三個月。

這時,李延慶淡淡笑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他們有張良計,我們就有過牆梯,不用太擔心,一定會有應對的辦法。”

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
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禮 上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