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

土木堡戰事,並未到一觸即發的地步,雙方主帥沈溪和火綾都在儘量避免開戰。

沈溪不會主動出擊,而火綾則不會主動發起攻城,都在等對方先有所行動。

在這次戰事中,明軍明顯落於下風,雖然有土木堡作爲屏障,但城中卻無法補充水源,這跟當初在南澳島一戰的情況相似,只是如今沈溪作爲防守的一方,很可能會最終飲恨土木堡。

但戰事尚未開啓,戰局走向是個未知數,沈溪連夜組織人手在城塞中開鑿水井,而城中難民開始鼓譟起來,本來就是背離家園一無所有的災民,此時突然處在明軍和韃靼的夾縫中,他們已經聒噪着要出城,渾然不顧外面虎視眈眈的韃靼騎兵。

胡嵩躍搶水失敗回來,心有不甘,向沈溪抱怨道:“大人,難民出城對我等或許是好事,可讓步兵夾雜在難民隊伍中,韃靼人兵馬數量不多,如果我們裹挾難民發起突然進攻,或許會一戰功成!”

沈溪聽了半晌,沒聽懂胡嵩躍得出“一戰功成”這個結果的邏輯是什麼,讓步兵混在出城難民隊伍中,就一定能得勝?

沈溪此時正在監督開鑿水井,雖然已過了凌晨,但沈溪了無睏意,小命都快沒了,睡覺已是無關緊要的事,沈溪年輕氣盛精力本來就很旺盛。

沈溪道:“胡將軍,就算你說的有幾分道理,本官也不會允許城中百姓出城。西北之戰,重在安民,讓百姓做擋箭牌,這可是我大明將士應該做的事情?”

胡嵩躍臉上帶着幾分慚愧,行禮道:“大人說的是,末將出師未捷,請您降罪!”

沈溪道:“與其計較你的罪過,還不如清算一下我派你出城搶水的失誤……誰也未曾料到韃靼人對土木堡周邊地形如此熟悉,如今水源被斷,只能努力找水,否則土木堡將成爲死地。”

“這裡幾十年前發生過什麼,胡將軍你不會不知曉吧?”

原本胡嵩躍等人對土木堡不太熟悉,可在聽了軍中諸多傳聞後,他們已經明白,當初英宗就是在這裡被俘,瓦剌人也是在這裡打敗大明數十萬大軍,現在他們已知曉城內沒有水源,不用幾天就會自亂陣腳,這個時候終於弄明白爲何韃靼人只是在遠距離圍城而不發起攻城……

胡嵩躍額頭全都是冷汗,這比之前他遭遇韃靼騎兵突襲還要覺得恐怖,趕緊勸道:“大人,您趕緊拿個主意,城中無水,若不能兩三日內挫敗韃子兵馬,撤回居庸關,恐怕……我們將因缺水而失去戰力,後續韃子人馬也會更多!”

沈溪道:“好消息是,韃靼人目前主攻方向必然不在我們腳下的孤堡,而是我們北面的宣府,又或者是外長城的哪座關隘。壞消息是,我們現在只能被動挨打,城塞出不去,我們還要兼顧這城堡內上萬百姓的吃喝拉撒。”

“若韃靼圍城的兵馬不在這兩三日攻城,我們很快就會陷入無水可飲的境地。現在我們只有火炮和火銃方面佔有一定優勢,但韃靼人對此有所防備,後續戰事將不會如我們所願!”

空有佛郎機炮架在城頭,可韃靼人就是不主動來攻城,這纔是讓人鬱悶的地方,韃靼人把城外所有道路都控制了,沈溪在城內駐守人馬又不能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往哪個方向突圍,都敵不過韃靼人。

或許韃靼人要分兵駐守四面圍牆,但土木堡狹小,而韃靼兵馬全都是騎兵,一人兩馬到三馬,機動性極高,而沈溪這邊即便靠優勢兵力從一個方向突圍成功,韃靼人也會在極快的時間內馳援到位。

正面戰場相遇,沈溪所部獲勝的機率近乎於零。

這會兒沈溪已經顧不上去想怎麼突圍的問題,重點是要找到城內潛在的水源地,如今的儲存用水只能堅持兩天,如果找不到水進行補給,意味着兩天後城內將陷入缺水的困境。

沈溪對胡嵩躍吩咐:“傳令三軍,在沒有發現水源地的情況下,城內所有將士一律不得用乾糧果腹,免得口渴!”

胡嵩躍有些不滿:“大人,這口中乾渴就很難受了,難道還要讓肚子一直餓着,受兩份罪?”

沈溪道:“這不是兩份罪,是進食尤其是進乾糧必須伴隨用水,按照我的吩咐傳令,不得有違!”

胡嵩躍聽得不是很明白,但還是依言去了,等他走遠,回過身看到沈溪還在指揮士兵連夜鑿井,便感覺死神降臨。

胡嵩躍心道:“若之前聽從沈大人吩咐,往城南十五里外搶水,或許不會遇到韃靼騎兵。下次再想找到那麼好的突圍機會,不知要何時!”

原來之前沈溪讓胡嵩躍出城搶水,胡嵩躍帶着兩百騎兵想逃逃跑,結果剛上官道不久就遇韃靼人的騎兵,這才落敗,若他老老實實按照沈溪的交待,摸黑前往盡是荒野的城南搶水,或許可以在韃靼人反應過來前將水送回城裡。

胡嵩躍怎麼都想不明白,爲什麼沈溪對土木堡周邊地勢瞭如指掌,還是換不來一場戰事的先機?

……

……

沈溪在備戰,火綾也在備戰。

韃靼人一向擅長打平原地區的正面遭遇戰,但當火綾發現沈溪很可能會堅守不出後,她擔心沈溪會選擇突圍,所以她採取明人一向喜歡用的戰略,就是在土木堡往各處官道的路上設置陷馬坑和絆馬索等物,阻住明軍撤兵的路線。

火綾比普通韃靼人思維更開闊,採用明軍中一些合理的手段,用到韃靼兵馬的作戰中,頗見成效。火綾對自己信心十足,認爲沈溪這次屬於甕中之鱉,只要城中斷水,要不了三天時間,沈溪兵馬就會不攻自破。

現在唯一要防備的就是沈溪領兵突圍。

火綾覺得自己取得這場戰事的勝利並不困難,唯一可慮的是如何才能生擒沈溪。

“如果生擒不了,殺了他未嘗不可,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藏起來?如果他會飛天遁地,那就壞了!”

火綾以前聽說過中原人中的智者通常都會一些邪術,比如說什麼豬哥亮,可以呼風喚雨,還有個什麼牛伯溫,可以觀地氣斬龍脈,她本來不信,但傳這些話的人多半都很篤定,信誓旦旦表示確實有這種人,久而久之她也就相信了。

火綾不能確定沈溪是否具有這種神通,甚至在她心中,寧願相信沈溪真有這本事,因爲這能讓她心裡好過一些:

“沈溪不是靠他的才華和智慧取得弘治十三年的勝利,而是靠一些鬼神之力,如果我們韃靼人也會,可以取得同樣的效果,明人並沒有那麼神乎其神!”

……

……

同樣是二十三日夜,京師,紫禁城,文淵閣。

這天謝遷在家中吃過晚飯,便回到皇宮值夜,剛進入文淵閣,就見到李東陽在批閱奏本。

平日輪值換班時,李東陽通常都是遲到早退,謝遷從來不跟老友計較,這次難得遇到李東陽居然等到他到來還沒走。

“於喬,這都快上更了,宮門已經關閉許久,怎纔到內閣值守?”李東陽面帶怨責之色問道。

謝遷遲到被抓了個現行,有些不好意思,道:“今日家中設宴,不知不覺多飲了幾杯,小寐後方才入宮。”

李東陽微微頷首:“軍國大事要緊,此等時候,還是莫貪杯爲宜。於喬,這裡是西北剛過來的幾分奏本,你看過後,擬好票擬連夜送往司禮監!“

之前謝遷還對老友“體諒”心存感激,這會兒謝遷心裡略微不爽,你李東陽留在文淵閣,手裡拿着重要的戰報,居然不親自批閱,非要等到我來讓我完成?那你守在這裡算什麼意思,監督我做事?

還要連夜送去司禮監,那是多重要的戰報,莫不是西北戰端又開啓?

趁着李東陽沒走,謝遷將奏本拿過來,詳細看過,發現戰報大多很普通,基本是太原、大同鎮的公文,表示周邊風平浪靜,請京師安心,只是其間多了份寧夏衛奏報遇到韃靼主力的急報,這算不上什麼好消息。

之前韃靼主力的消息,久未出現在西北各邊塞要隘發往京城的戰報中,此時突然見到,不由讓人一驚。

“於喬如何看待此事?”

李東陽發覺謝遷拿着寧夏衛的戰報皺眉思索,不由好奇地問道。

謝遷組織了一下語言,道:“既然發覺北夷主力西進,不若趁勢收復延綏各城塞和要隘,此奏本應儘快呈遞陛下。可有跟司禮監打過招呼?”

“嗯。”

李東陽點頭,“已跟蕭公公知會過,稍後他便會親自過來,我三人先商定好我再出宮。後面若再有關於韃靼中軍動向的戰報傳來,就全靠於喬你了!”

謝遷苦笑不已,他本想說自己精力不夠,不可能天天晚上熬夜,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他自問在很多事上要求助於李東陽,如今李東陽老來喪子身後事沒個着落,他只能儘量體諒這位老友。

很快,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出現在文淵閣。

蕭敬顯得很緊張,聽聞西北戰事有變,他生怕是戰敗的戰報。等得知是寧夏衛遇到韃靼主力,他連忙問道:“寧夏衛可有失守?”

“並未失守!”李東陽道。

謝遷仔細看過題本,點了點頭道:“暫且不知,但若有失守,後續會有詳細奏報傳來!”

相比之下,蕭敬更願意採納李東陽的回答,因爲他若連夜進獻戰報給弘治皇帝,必然要面臨同樣問題,若由他自己來說,無論說對說錯都可能會有過錯,但若是“轉達閣臣之意”,那他就可以不用揹負任何責任。

有什麼事,那也是“李大學士說”云云。

蕭敬欣慰地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啊,現在韃靼主力方向基本確定,也是該收復失地了……西北這半年內戰局多舛,該消停一下,兩位閣老,若來日面聖,一定要記得跟陛下說及啊!”

************

ps:第三更!

中午省作協打電話來叫去開會,天子只好參加,等下午開完會回來已經是六點,吃過飯碼到現在終於趕出一章!看在天子如此勤勞的份兒上,大家來一波訂閱和月票鼓勵!

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一五〇二章 糧食危機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五六六章 ****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壯志”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一〇三五章 是爲上策(第二更)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
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一五〇二章 糧食危機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五六六章 ****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壯志”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一〇三五章 是爲上策(第二更)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