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

謝遷是個對大明江山社稷有責任心的人,當意識到留沈溪在京城可能是個錯誤,便打定主意不能一錯再錯,就算會被劉大夏奚落,他也必須將信寫出來送往邊關。

信中謝遷重複了沈溪所提觀點,讓劉大夏防備韃靼人突然內部罷戰,攜手合作,繞道對我出塞大軍發起突襲,最好是見好就收,一定不能戀戰而讓三軍深入草原腹地,以致腹背受敵。

謝遷寫完信,側頭問道:“晚上有事情嗎?”

沈溪皺眉:“閣老不是說要回文淵閣?”

謝遷沒好氣地道:“就是讓你一同去文淵閣,老夫近來身體不適,今日值夜支撐不了太晚,讓你來替老夫做事!”

聽到這樣的說法,沈溪目瞪口呆,不解地看向謝遷,心裡琢磨開了:“你謝老兒開什麼玩笑?文淵閣是我說進就能進的地方麼?如果我能在內閣值夜,那是否意味着我這就正式入閣了?”

謝遷似乎也發覺自己說法不妥。

內閣平章軍國大事,《明會典》記載:“凡一應官員、閒雜人等,不許擅入內閣,違者治罪”。誥敕房、制敕房雖然隸屬內閣,但兩房分列內閣左右,在兩房辦公的中書舍人,不得準允亦不得踏入內閣一步。

嘉靖年以前,內閣除內侍,不會有人從旁協助,翰林到內閣辦差,其實通常安排在誥敕房寫詔書。

但嘉靖年後,禁令鬆弛,內閣安排大量吏員充實內閣,方便閣老工作和生活,又從翰林院抽調人手參預樞務,對奏本提出建議,如此便大大減輕了大學士的工作壓力。但由始至終,大學士從來不會將票擬大權假手於人。

當然,在弘治年間,大學士還沒有如此好的福利,什麼事情大學士都得親力親爲,雖然有內侍幫忙,但工作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你不是有進出宮門便宜行事的權限嗎?”謝遷問了一句。

沈溪點了點頭。

謝遷道:“那就是了,你毋須擔心,今日內閣只有老夫一人值夜,若有人問及,老夫便說你是到文淵閣詢問老夫關於皇后祈福事宜,初時你在旁邊,與老夫一些參考奏本便可,待夜深後,老夫去安歇,事情交由你來做。”

“你可先將意見擬好,老夫明早參考後再做票擬,你早些出宮便是!”

儘管此話聽起來有些荒唐,不過沈溪心中還是隱隱中有種“一步登天”的感覺。

以前謝遷拿奏本回來,詢問他的意見,然後作出票擬,但沈溪並沒有太當回事,可這次不同,謝遷直接讓他一起去文淵閣,在文淵閣中堂而皇之地“批閱”奏本。

說好聽的兒是說讓他寫下參考意見,第二天由謝遷根據意見作出票擬,但以沈溪對謝遷脾性的瞭解,謝遷如今年老,喜歡偷懶,對他又極爲信任,翌日謝遷根本無工夫一本一本奏本去看,斟酌後再寫票擬,而是直接拿他的“意見”來作爲最後票擬的內容。

沈溪道:“閣老,此事……是否先跟陛下請示一下?”

“請示?請示後你有機會幫老夫做事?就知道你小子喜歡推諉,老夫將寶貝孫女嫁給你,難道讓你辦點兒小事也推三阻四?老夫這是信任你!”

謝遷臉色難看,你這小子分明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沈溪恰好也想去嘗試一下做閣臣的感覺,而且就如同謝遷所言,既然皇帝給了自己自由進出宮門的權限,他又沒去皇宮內苑做違法犯紀的事情,只是以翰林的身份去內閣“瞻仰”一下,順帶求教謝遷關於皇后祈福的一些事,結果誤了宮門關閉時間而滯留文淵閣,這事說得通。

即便皇帝要追究他的責任,也得考慮究竟定什麼罪名才合適。

在有進出宮門權限的情況下,滯留宮闈,並非什麼大罪,留在文淵閣,卻是跟謝遷商討皇后祈福儀式的問題,這是沈溪辦事用心的體現,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沈溪這才行禮:“那晚輩就隨閣老往皇宮一趟!”

“嗯。”

謝遷捋着鬍子,微微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好似說算你小子識相,心裡卻在暗忖:“臭小子,以爲老夫把不住你的脈?估摸你也早就想試試位極人臣,代天子行事、匡扶社稷的感覺吧!”

……

……

大明內閣制度,嚴格來說是從成祖開始,朱棣繼位後,特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史稱內閣。

內閣臣工各領大學士名頭,有華蓋殿、謹身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雖然各有不同,但辦公地點皆在皇宮東側的文淵閣內。

沈溪前世曾到過故宮的文淵閣參觀,但那是清朝乾隆年間在聖濟殿的原址上建起來的,而明朝的文淵閣,則是永樂年間修建,位於皇宮東側,與沈溪之前辦公的衙所詹事府相距不遠。

沈溪空着肚子,在謝府沒顧得上吃晚飯,就跟謝遷進宮。路上,沈溪鄭重提出這個問題,謝遷沒好氣地責備:“難得進宮,就不能提前有所準備?”

沈溪委屈地道:“閣老說的輕巧,中午滯留禮部,下午到您老府上,本準備晚上回去用飯,誰曾想被您招呼到宮中來,莫不是要空腹熬一晚?”

現在他被謝遷臨時抓壯丁,說話就不那麼客氣了……既然讓我幫忙做事,請我吃頓飯總沒問題吧?

謝遷惱火地道:“人不大,惡習不少,這是你跟閣臣說話的態度嗎?”

沉默了片刻,謝遷續道,“也罷,待到了文淵閣,讓內侍送些飯菜來,你先用過,再協同老夫辦工即可!”

沈溪心想,你這老傢伙總算有點兒良心,請人辦事沒讓人餓着肚子熬一宿。

到了金水河南岸的文淵閣,沈溪沒發覺裡面有多奢華,普普通通的二層建築,進入閣門後,迎面而來的大堂上豎立着的孔子雕像。雕像左右兩側加起來擺放五張椅子,東三張西二張,卻是閣老的位置。

雕像前面的香案上,竟然有香燭明滅,可見有專人負責供奉孔聖。

環首四顧,文淵閣的殿門、牆壁、窗戶以及陳設都顯得老舊不堪,與其大明最高衙門的地位並不相符。

大廳兩側各有一個走廊,西側的走廊通向制敕房,東面的走廊通向誥敕房。孔子雕像東側有個月門,月門進去是一個小廳,小廳裡同樣擺放五張椅子,椅子前面設有茶几,但上面茶壺、茶碗一概沒有。

小廳靠南的位置擺着幾個書架,架子上擺着一些卷宗。北方又是一道月門,月門往裡走則是一個幽靜的院子,五間廂房並排而立,這裡便是大明閣臣辦公之所。

廂房的門口,均設有長條靠背座椅,供平日前來辦事的大臣坐。

沈溪跟隨在謝遷身後,進入第一間廂房,發現這房子也有內外兩進,外間呈書房打扮,書架上擺放許多典籍。外間與內間之間,有門簾隔離,此時簾子拉了起來,可以清楚地看到內間的擺設,三張書桌,三張椅子,裡側靠牆的位置有一排書櫃,另一側則是幾扇窗戶,這便是內閣大學士辦事之所。

以往內閣人員多的時候,大家分別在各自的值房辦公,但弘治朝中期後只剩下三位閣臣,其中兩位還經常請假,於是三人便把辦公場所湊在了一起,這樣既方便討論,又顯得熱鬧一些。

在這個院子的後面,還有一個偏院,裡面有裝飾豪華的客房,那兒便是內閣大學士平日休息的地方,通常中午飯後或者是值夜困頓了,便到偏院休息,如果遇到軍國大事,內侍會前往把人叫醒,耽誤不了公事。

沈溪第一次光顧內閣大學士辦公的所在,給他的印象,明明擁有宰相的權限,但大學士辦公之所卻是如此儉樸,或許是因爲辦公衙所在皇宮大內,爲了表示對皇帝的尊重,閣臣有意識地不讓自己辦公和休息的地方太過浮華。

佈置簡單,也是爲了皇帝過來視察時知道幾位閣臣辛苦,感念功勞。

謝遷直接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來,內侍跟着進來,謝遷交待道:“沈翰林今日前來問詢老夫關於宮廷祈福禮儀之事,誤了出宮時辰,今日在這裡借宿一宿,且先準備兩份餐點,另外晚上多備一些熱水!”

“是,謝閣部!”

內侍領命而去,謝遷坐下來,先扭了扭胳膊,這纔拿起桌案上的黑色毛筆,道,“記得,你所寫意見,都用條子夾在奏本的下緣,如此老夫明日看起來方便一些。”

沈溪點頭會意,但謝遷坐着他只能站在一旁,始終有些彆扭。謝遷擡頭打量沈溪一眼,道:“你自己找地方坐,旁邊辦公桌後的椅子,你可以搬過來,但記得明日離開前放歸原處。老夫暫時用不着你,你在旁邊自己翻看奏本,待夜深後,再來接替老夫!”

沈溪心想,你謝老兒承認是我“接替”你批閱奏本,那還說什麼提出意見供你參考,簡直是欲蓋彌彰。

沈溪不願揭破謝遷,他知道謝遷最好面子,其實謝遷巴不得一晚上都由沈溪來代替他坐那位子,可畢竟在二更天前,內侍偶爾會過來,謝遷定要裝作一切事都是他自己來完成的假象。

不多久,內侍送來晚飯。

一共兩份,謝遷是南方人,以米飯爲主,三個菜,一葷二素,其中葷菜是蘇浙名菜紅燒獅子頭,就着米飯吃非常開胃,畢竟這是出自皇宮的御膳房,可以說跟皇帝吃同一個廚子炒出來的菜,味道當然不是普通民家菜餚可比。

謝遷對內侍道:“將這幾日羈押的奏本、題本一次都搬過來。”

等幾名內侍將奏本搬到值房,足足有三口箱子,沈溪在旁邊大致看了一下,估計至少有四五百本奏本。

謝遷道:“今晚老夫跟沈翰林有話說,你們不用過來打攪了!”

“是!”

謝遷又道:“若通政使司再有奏本、題本過來,一律截留,邊關加急公文除外!”

“是!”

內侍點頭應是就退出值房,離開院子的時候還順手將院門關好。

見左右無人,謝遷打了個哈欠:“你先找些奏本來看,餓的話只管進食,老夫回去前用過,要是半夜裡餓了,你便將老夫那份吃了便是!”

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二六二章 大獲全勝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一九五七章 定局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一一〇一章 出使的女人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親家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一八二五章 絕不客氣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二五二二章 謀逆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
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二六二章 大獲全勝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一九五七章 定局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一一〇一章 出使的女人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親家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一八二五章 絕不客氣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二五二二章 謀逆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