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

沈溪準備組建一支完全由他指揮調度的兵馬。

雖然士兵的俸祿不用操心,但養活這支部隊需用到的兵器、裝備等,則要他全權負責,使得沈溪不想把規模搞得太大……有兩千左右常備兵,再加上聽從調度的四五千衛所兵馬,基本上來說,任何戰事都可以輕鬆應付。

連土木堡之戰,沈溪都只用不到一萬兵馬跟韃靼人周旋,在這湖廣之地,栽培兩千精銳官兵足以應對一切挑戰。

沈溪計劃在自己的侍衛中招聘軍事骨幹,先把他們訓練好,再把湖廣素質最好的士兵劃撥到自己麾下,配備火槍和火炮,按照後世的方法打造出一支鐵軍,不打仗的時候保護自己的安全,打仗的時候則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沈溪的想法得到蘇敬楊的大力支持,之前蘇敬楊已經給沈溪提供了一部分官兵,還將武昌府周邊衛所衛指揮使、千戶所千戶叫來拜會沈溪,順帶讓人回去選拔士兵,送到武昌府來聽從沈溪調遣。

在標兵未正式成軍前,沈溪的主要心思還是放在工業園區。

經過多次試驗,燧發槍正在逐步成型。這槍說白了就是把引燃火藥的火信,變成扣動扳機打火的火石,雖然火石濺出的火星要點燃黑火藥不是每一次都奏效,但多扣兩下扳機總會把火槍內的火藥點燃。

如今,鐵匠們正在想辦法,給燧發槍上刺刀,這樣即便沒有火藥了,部隊已經有再戰之力。

下一步,便是抓緊時間生產燧發槍。

沈溪打算用一年的時間,生產出兩千支燧發槍,然後裝備部隊……這將是大明歷史上第一支全部裝備火器的軍隊,如果再輔以忠君愛國的思想,沈溪相信將會成爲自己手上的一把利劍。

……

……

送走朱厚照後,沈溪一直處在工業園區和總督衙門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中。

布政使司衙門已經多番來信,催促沈溪主動肩負起防洪事宜。

都指揮使蘇敬楊想的是讓沈溪領軍平息地方少數民族叛亂,而馬中錫則一心念着讓沈溪幫忙防洪治災。

馬中錫之前從沈溪手中得到的那批錢糧,已悉數運往京城,用以補充京師保衛戰後空空如也的國庫。

馬中錫當了好人,可他手頭上就沒了治理江河急需的銀兩。

就算地方上人手充足,但購買麻袋和砂石料總是需要花錢的,不給錢先欠着也行,但老百姓前來抗洪救災,總需要管飯吧?這購買糧食的錢從何而來?

沈溪原本不想理會防洪治災的事情,但他人在武昌府,就住在長江邊上,一旦潰堤他自己跑不掉不說,工業園區也會跟着遭殃。

事關自己的安穩,同時還關係到大明科技進步,沈溪只能親自上長江大堤視察,對長江防洪情況進行更進一步的瞭解。

沈溪視察過江堤之後,發現這時代的堤壩質量很低,堤基爲沙礫基礎,堤背有歷次潰堤形成的淵塘,堤基覆蓋破壞嚴重。臨水面無灘或少灘堤段,白蟻、蛇、獾、鼠等打了許多洞,對堤壩造成極大威脅。

一旦發生潰口,堤壩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洪水無可阻擋。

因爲夏汛即將到來,作爲湖廣總督的沈溪,不能不把防洪擺到第一要務上,他暫時只能寄希望於這一年的洪水別來得太兇猛,給他一定的時間加固堤壩,防洪治災。

大明對河道疏浚、洪災應對處置,以黃河爲第一要務,畢竟黃河年年鬧水災,而長江則在大多數時候都“循規蹈矩”,因而大明只是在齊魯設立河道總督衙門,並未在長江沿岸設置相應的治河衙門。

府、州、縣三級衙門,是湖廣以及江南之地防洪主要機構,地方徵調民夫,裝填沙包、調運護堤等事項,都由各級衙門負責組織。

總督府作爲兩省最高行政和軍事機關,並不負責具體事項,但沈溪可以利用他的“聲望”,在民間募集賑災資金,用在江防上。

總督府這邊把風放出去,湖廣地方豪門大戶都捂緊了錢袋子。

都知道這位新任總督不好惹,之前沈溪只是輕描淡寫要追查毒害馬中錫的奸人,就從湖廣官紳手中坑走八十萬兩銀子,讓各世家大族苦不堪言。

現在沈溪一句治河,指不定要地方捐贈多少銀子,很多之前沒來得及離開湖廣遷徙去別處的家族,這會兒都後悔起來。

“當時沒想開,以爲留下來能逐步恢復往日的風光,結果生意被人搶了不說,現在還要被人坑一大筆!真是命苦!”

沈溪雖然把風放了出去,但他還算客氣,沒打算讓地方士紳掏銀子,因爲他知道士紳們如今的日子不好過,尤其許多世家在失去專營權後,已經從生意人變成地主,靠土地、店面維持生計。

沈溪的意思,由宋小城和惠娘拿出一筆銀子,完成地方防洪工作,順帶爲宋小城和惠娘在地方上的生意順利鋪開奠定政治人脈。

如今宋小城在湖廣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而惠娘也已經抵達江贛,如果沈溪不能從政策上給予二人更多幫助,下一步兩家要發展壯大很困難。

沈溪初步算了下,初期拿出兩萬兩銀子賑災即可。

這筆銀子大半可以從總督府賬面上支取,剩下的則由宋小城、惠娘各承擔一部分,如果再有不足,則由地方士紳填補。

惠娘抵達南昌,沈溪想去探視……這會兒家眷已從京城起行,如果等謝韻兒等女到了武昌府後,他再去南昌府可能更不方便。

在這種情況下,沈溪終於決定,趁着自家女眷到來之前,先到南昌走一趟。

……

……

沈溪要到南昌視察的消息很快傳開,可把江贛官紳給嚇壞了。

這位新任兩省總督做事雷厲風行,“斑斑劣跡”早就傳遍官場,人人都把沈溪當做瘟神,在沈溪提前通風,說自己要去南昌視察軍務,順帶督導防洪事宜時,地方上很多士紳已經嚇得要開溜。

湖廣佈政使司這邊有馬中錫充當沈溪的排頭兵,而江贛那邊暫時沒有馬文升、劉大夏派系的人,甚至連劉健、李東陽一派的人都沒有。

連跟沈溪接洽說得上話的官員都沒一個,地方各級衙門更是提心吊膽,生怕沈溪又來之前“大清洗”的那套。

沈溪東行,隨行的人不多,他要沿江而下到九江府,再進鄱陽湖登岸陸行到南昌府,這一路雖然不算很長,但也要走個六七天。

沈溪不會急着趕路,重點是考察沿江大堤的情況,順帶找地方官府問一下防洪治災的事情,主要還是瞭解各地的實際情況。

沈溪上任後一直待在武昌府,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在武昌城紮了根,但江贛那邊各級官府、士紳早就有了覺悟,沈溪出任兩省總督,絕對不可能只在一地停留,這次來江贛,必然打着別的旗號來完成地方專營制度改革,順帶“與民爭利”,要跟士紳過不去。

沈溪在武昌府還沒出發,江贛那邊的線報就接踵而至,許多消息都暗藏殺機,說是地方上有人準備刺殺,讓他永遠沒命回武昌府。也有消息說,刺客有幾十人,會在不同的地方對他行刺,連驛館中人都有可能被收買,或許會下毒,又或許趁夜殺進房中,更有甚者乾脆把驛館一把火燒了。

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六十五章 老孃的閨名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十四章 風箱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六七五章 替代軍功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一九九二章 翻臉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二二五〇章 又見刺客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一六八八章 蛀蟲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三九九章 相思夢中人(第九更)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四六五章 封號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
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六十五章 老孃的閨名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十四章 風箱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六七五章 替代軍功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一九九二章 翻臉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二二五〇章 又見刺客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一六八八章 蛀蟲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三九九章 相思夢中人(第九更)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四六五章 封號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