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

謝遷有着很高的政治智慧,從一些微小的細節便能看出未來朝廷格局變化,表面上似乎一切都風平浪靜,但在謝遷眼裡卻是危機四伏。

回朝後,謝遷看出朝廷人心的變化,很多事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總結起來就是京城內似乎文官集團是以他馬首是瞻,但其實內部格局已發生劇烈變化,有人傾向於沈溪,有人則倒向楊廷和,謀求自身更好的發展。

謝遷被髮配至延綏,看起來是朱厚照胡作非爲,但其實這清楚地表明瞭一個信號,那就是正德皇帝並不認可謝遷文官集團領袖的地位,這也意味着謝遷很可能在未來不久退位讓賢,至於是樑儲還是楊廷和來繼任首輔,對於朝臣們來說區別都不大。

謝遷沒有去文淵閣,那裡現在只有樑儲一個人在辦公,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打下手的翰林,去了他也不知該做些什麼好,根本就無法靜下心去查閱奏疏。

他現在需要做的,是在皇帝回京前先布好局,然後等待形勢變化。

寫信給沈溪當然要做,還有便是給楊廷和去信,讓一切變得緩和起來,不能讓文官內部出現大的矛盾。

本來謝遷對沈溪的意見很大,但在發現文官內部紛爭居然有轉移擴大傾向時,謝遷不想讓情況惡化。

謝遷回到自己位於長安街的小院,將事情處置好,等他擱下筆時,心中的失落更甚,恰好此時下人進來通稟:“大人,吏部何尚書到了。”

“嗯。”

謝遷將寫好的東西收拾妥當,這才起身出門迎接。

剛來到院子裡,就見何鑑已經進了大門,何鑑本來臉上還帶着一抹笑容,但見謝遷神色陰鬱,臉上的笑容也不由淡了下去。

簡單的寒暄過後,何鑑更察覺謝遷有心事。

進了房間,何鑑問及,謝遷才大致將自己去見張太后的事說了一遍,涉及他跟張太后的對話,則基本上是一語帶過。

何鑑有些驚訝地問道:“介夫跟壽寧侯一起去紫荊關迎駕的事情,於喬你竟提前不知?”

謝遷微微點頭:“正是事後知曉此事,我才急急忙忙去了一趟內閣,後來又去見了太后。現在朝廷事情太過繁雜,總感覺抓不到頭緒,但其實不過只有之厚跟應寧不在罷了,卻似乎什麼事情都要操心。”

何鑑嘆道:“那是因爲我沒有出來幫你,再則禮部那邊的事情也懸着,陛下不回朝,司禮監的差事又沒人支應,這不處處都需要你來操心麼?”

謝遷沒說什麼,望着何鑑道:“那你來作何?只是過問介夫去紫荊關之事?”

何鑑湊上前,神神秘秘地道:“這不,剛得知朝中有人蔘劾張家人,想來問問你的意見。按照參劾奏本所提,外戚兄弟仗着掌管京畿防務,又做了許多爲非作歹之事,在城外強佔大量民田,城內許多商賈的商鋪也因戰時管制被其大批沒收,連倉庫都被一併給端了……總歸他們斂財巨大,天怒人怨啊。”

謝遷直皺眉,顯然是不想聽到張氏外戚的斑斑劣跡,本來謝遷就因爲張太后的態度轉變而鬱鬱寡歡,現在掉過頭就讓他去針對張太后及其家族,他做不出來。

謝遷道:“這種事,多爲道聽途說罷了,不可能有什麼真憑實據!”

何鑑笑了笑,搖頭道:“未必沒有,一切就要看朝廷是否有心查證了……估摸這參劾的奏本冒出來,也是因爲於喬你回到京城,言官們知道有人做主,加之要不了多久陛下也要回來了,或許可以制止張氏外戚違法亂紀肆無忌憚的囂張氣焰。”

“除此之外,吏部這邊能做的事情太少,我這次來只是跟你帶個話,免得回頭被問及不知該如何應付。”

謝遷微微搖頭:“這種事,還是不要在朝中提及爲好,如今是什麼時候?誰要是站出來挑頭,不是給自己惹不痛快嗎?”

何鑑道:“既然你不想管,那最好是去勸說告一下,讓那些仗義執言的官員略作收斂,不要拿雞蛋去碰石頭……你作爲首輔,不主動一點,難道還要讓我這把老骨頭東奔西走?”

“之厚那邊的事情懸而未決,聽說這次太后和介夫攜手,跟之厚鬧得很不愉快,居然先後派了三批人去防着他,之厚再怎麼豁達,到底也是個年輕人,血氣方剛,你就不怕他真的翻臉?”

“嗯!?”

謝遷望着何鑑,不明白爲何對方會把話說得如此直白。

何鑑嘆了口氣道:“有些事,本來得過且過,但以後朝中的情況能跟以前一樣嗎?我這把老骨頭在朝留不了幾天了,可你謝於喬不同,太后這次直接找介夫做事,你心裡能一點想法都沒有?”

謝遷黑着臉反問道:“我能有何想法?”

“最好你沒有。”

何鑑搖頭,淡淡一笑,“不過之厚那邊一定會有意見,現在朝中參劾這個參劾那個,鬧得是不亦樂乎,有沒有人在背後搗亂說不好,但現在朝中一些人蠢蠢欲動卻是不爭的事實。過去這半年多來,京城太安靜了,太平日子過久了,總會有些人耐不住寂寞,要跳出來搞事。於喬,你該拿出負責任的態度,當機立斷,莫要遇到事情總想着迴避,這樣不好!”

謝遷瞪着何鑑,半天沒有言語,顯然是心中有所觸動。

……

……

張太后頒發懿旨讓沈溪去居庸關整頓兵馬,實際上她並沒有直接調撥朝中大員的權限,尤其是沈溪一直跟在皇帝身邊的情況下。

當沈溪一行抵達紫荊關,京城內派楊廷和跟張鶴齡來紫荊關迎駕的消息隨之傳來,不過此時兵馬還在半道上,同時抵達關城的還有張太后調沈溪去居庸關整頓兵馬的諭旨。

朱厚照聽說這件事情後,臉上滿是不悅,因爲他覺得自己是皇帝,別人無權繞過自己下達調遣文武官員的命令,就算是親生母親也不行。

尤其此番涉及沈溪這位他信任的大臣,朱厚照當着沈溪、小擰子、江彬的面,氣呼呼地表達了他強烈的不滿:

“……到底誰是皇帝,朕雖然沒回京城,但已公開露面,照理京師那邊就該停止種種僭越之舉,爲何命令還要不停地下達?難道說朕現在已退位讓賢了嗎?”

因爲朱厚照生氣,小擰子跟江彬都不敢接茬,朱厚照看了幾人一眼,最後目光落在沈溪身上,問道:“沈先生,你怎麼看待這件事?”

沈溪道:“陛下不在京城,很多事無法做出決定,或許朝中有人體諒陛下對局勢不瞭解,想主動替陛下分憂吧。”

沈溪不會直接攻擊誰,無論是楊廷和,或者張太后在背後針對他,他都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與世無爭。

當然,這只是他表現出的一種高姿態,到底爭還是不爭,沈溪真實的想法沒人能說得清,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朱厚照已被激發逆反心理,誰做一些讓朱厚照不爽的事情,誰就會成爲朱厚照的敵人。

沈溪於靈丘見到朱厚照前,沈溪就是這個假想敵,但現在明顯沈溪已經跟朱厚照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新的靶子已在不知不覺間豎立起來。

朱厚照瞪着小擰子:“小擰子,太后那邊有說過什麼嗎?”

小擰子有些懼怕,無論張太后做過什麼,到底是皇帝的母親,他作爲奴才不敢隨便非議,但現在朱厚照逼問得緊,他只能如實回答:

“陛下,太后娘娘懿旨,沈大人必須即刻啓程前往居庸關,將出徵大軍整理後調遣至他處,不得接近京城一步。”

朱厚照黑着臉喝問:“你說什麼?朕統領的兵馬要全部調走,意思是連起碼的論功請賞環節都沒了?朕帶的兵馬不少都出自京營,連這些也都需要遣散?如此跟卸磨殺驢有何區別?簡直不可理喻!”

這下小擰子更不敢隨便接話了,正德皇帝非常憤怒,連小擰子都沒想到張太后做的一些安排,會讓朱厚照產生這麼大的反應,照理說當兒子的應該能理解孃的苦心纔對。

朱厚照黑着臉道:“沈先生乃是陪朕出來公幹的,朕既然決定不讓他離開身邊一步,他就必須留下來,朕倒要看看,誰敢繞過朕隨便下聖旨。朕到底是皇帝,除非他們把朕的皇位給褫奪,否則天下就該是由朕來做主!小擰子,你馬上替朕草擬一份詔書,就說沈先生陪同朕一起回京,誰都不許更改……另外前來迎駕的國舅和內閣楊大學士,讓他們不用來了,朕有你們護送,已經足夠!”

小擰子爲難地道:“陛下,奴婢沒這資格啊!”

朱厚照這纔想起來,小擰子只是在司禮監掛職,從未有過擬詔書和硃批的經驗,讓小擰子做這些事無異於爲難人。

當然,最主要還是小擰子連秉筆太監都不是,手裡沒有權限,貿然行事的話會有問題。

朱厚照一擺手:“有沈先生在,不用你操心,沈先生會替你將詔書擬好……沈先生,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處理吧。”

沈溪行禮:“回陛下,臣認爲此事不可。”

“啊?”

朱厚照驚訝地問道,“先生,你草擬一份詔書有何困難?朕知道原本應該交由翰苑草擬,但現在朕微服私訪,身邊沒有此等官員存在,你本就是翰苑出身,又是朕的先生,替朕草擬詔書應無不可,朕最後御批用印,一切都順理成章,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沈溪道:“陛下要微臣草擬的詔書,跟臣多有牽扯,若爲人所知的話,就等於說是微臣自己調遣自己辦差,到時候非議聲會更多,於陛下不利!”

朱厚照有些不耐煩了,手一揮:“那就讓朕自己來……小擰子,你拿紙筆來,朕說什麼你寫什麼就可,這樣總該沒問題了吧?”

小擰子看了看沈溪,又看看朱厚照,最後趕緊道:“奴婢這就去。”

說完,小擰子拿來文房四寶,旁邊江彬一直在觀望,就像是個局外人,但其實江彬是在冷靜觀察,因爲眼前經歷的事情跟他以往的見聞有極大不同,他在努力學習,從中汲取營養。此番涉及詔書草擬等事,他感覺自己已躋身權力核心,雖然現在還不能參與其中,但能親眼見證便是成功的第一步。

江彬心想:“雖然現在我不太懂這些,但陛下這麼信任我,只要將來陛下身邊沒人可用時,我只要建議得當,那我便可替陛下發號施令,那我不就跟以前的劉瑾一樣,權傾天下?”

想到這裡,江彬胸中突然涌起萬丈豪情,好像自己已從一個小人物變成炙手可熱的權臣。

……

……

朱厚照的所作所爲等於是故意對抗張太后的命令,就算御旨纔剛發出去,沈溪大概也能料想楊廷和跟張鶴齡將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沈大人,現在朝廷上下對您很防備啊。”

夜宿紫荊關當晚,張永來訪,神秘兮兮的好像是來跟沈溪分析局勢,但怎麼看他都是來挑撥離間。

沈溪道:“張公公的話,實在讓人費解,本官行事素來光明磊落,怎會有人對本官戒備?他們需要提防本官什麼?”

張永嘆道:“沈大人建立的功勳,自大明開國以來都屬少有,旁人防備沈大人乃理所當然之事。呵呵,其實防備什麼,不就是沈大人在朝呼風喚雨,讓一些人的日子不好過麼?”

沈溪搖頭道:“清者自清,本官不需要回應什麼。張公公若只是爲說這個而來,那在下勸你免開尊口。”

張永道:“沈大人,其實咱家理解您的苦衷,咱家何嘗不是常常被人非議?眼看就要到京城了,回朝後沈大人是想做一個與世無爭的閒人,還是更進一步登上高位,跟那些非議您的人好好理論一番,讓他們知道沈大人的決心和勇氣呢?以咱家看來,其實很多人未必有那心思,但若被逼着走入死衚衕,就不如順着來路回去。”

“哦!?”沈溪眯眼打量張永,問道,“張公公說話,不必如此拐彎抹角吧?本官怎麼越聽越糊塗了呢?”

張永笑呵呵地道:“沈大人是聰明人,現在朝廷對你盯着防着,還不是因爲沈大人在陛下心目中地位太高?旁人妒忌您哪!”

“咱家就不同了,咱家一直想幫沈大人您做事,誰讓咱家現在朝中取得的地位,有很多都是沈大人賜予的呢?若非有沈大人提點,咱家或許只在宮裡當差,哪會跟現在一樣,走到哪兒都有人尊重?”

沈溪道:“說來說去,你還是爲了司禮監掌印的位子吧?本官此前已經說過,這個位子,本官可做不了主。”

“但是沈大人您有參議權,之前擰公公已答應,全力支持咱家爭取,只要再有沈大人您鼎力支持,咱家便可說毫無壓力。”

張永陪着笑臉道,“沈大人是否能幫上忙先不說,咱家就想得到沈大人您一句肯定的話……沈大人,您是否支持咱家呢?”

沈溪眯眼打量張永,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擰公公願意支持你?他自己不想當司禮監掌印?”

張永笑道:“擰公公年紀尚輕,他就算當上司禮監掌印,旁人也不會心服,還不如由咱家來。咱家雖然能力未必比得上司禮監的戴公公跟高公公,但至少咱家人脈寬廣,而且咱家不會跟什麼國舅、閣臣走得太近,反而是沈大人的吩咐,咱家謹記於心,但凡有事一定會先來請示沈大人。”

沈溪似笑非笑,盯着張永,好像對張永說的話抱有一定懷疑。

張永急了:“現在馬上就要回到京城,很多事需要即刻定下來,沈大人您若是不想讓咱家當這位子,到底屬意誰?還是說已經有人暗地裡跟沈大人您達成某種約定?咱家表達的誠意尚還不足嗎?”

沈溪道:“身爲外臣,本官本不該牽扯進司禮監掌印人選選拔,但若擰公公都表示要支持張公公,本官自然也無話可說。所以張公公現在要做的,便是得到其他管事太監的支持,這比得到本官支持,要重要得多。”

張永沒好氣地道:“沈大人您不表態,旁人誰敢隨便亂定?就連擰公公支持咱家,也是看在沈大人的面子上。沈大人您要知道,現在朝中很多人都盯着您,不但太后娘娘和內閣那幫人,還有六部七卿,翰林院的人……總歸沈大人現在只是兵部尚書,未來可能執掌吏部,但終歸沒有入閣啊!”

“多謝張公公提醒。”

沈溪拱手道,“可是本官爲朝廷辦事,並不看是否入閣。”

張永道:“不入閣,意味着缺少話語權,咱家可以幫沈大人得到您不需要入閣便得到的便利,甚至比入閣還要管用……咱家這麼說吧,若是將來不聽從沈大人的號令,便天打五雷轟!”

沈溪搖頭道:“怎麼張公公還賭咒發誓起來了?”

張永嘆道:“不然沒辦法讓人相信啊!沈大人幫咱家一把,其實就是幫您自己一把,將來咱家定會將您當作上司,一切都聽從您的安排。”

馬上要回京城,沈溪知道很多事的確到了佈局的時候了。

旁人總針對他,若他什麼都不做的話,實在太過被動,涉及司禮監掌印人選,可說是他反擊的最好機會。

至於張永這邊是否可信,暫時不是沈溪需要考慮的問題,總歸有人上位,要麼這個人跟太后一派親近,要麼跟謝遷親近,最後便是他沈溪推舉出來的人,不管誰當上司禮監掌印,都可能涉及擅權的問題,但現在朝中這麼多派系,就算所有司禮監掌印備選中勢力最強的小擰子,似乎也難以撼動現在的格局。

也就是說,再想出來一個跟劉瑾一樣權傾朝野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要跟張苑勢力相當,那也有很大的難度。

若張永有小擰子在背後合作,那的確由張永來出任司禮監掌印最合適不過,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張永從來未進入過司禮監,他也並非是皇宮執筆體系,一下子就坐上司禮監掌印的位置是否能服衆存在巨大疑問。

沈溪望着張永那真誠的目光,笑了笑道:“看來本官沒有回絕張公公的理由。”

張永一聽有戲,就好像是堅硬的磐石終於打開了缺口,一旦沈溪首肯,那比任何人都有效,畢竟這次司禮監掌印選拔是由沈溪提出的,最後決定權就算不是沈溪,也八九不離十,沈溪越是拿出公事公辦的態度來,張永心裡越就沒底。

張永道:“沈大人只要能體諒咱家便好,咱家以後會多幫沈大人做事,沈大人即便不在內閣,也能支配咱家做事。”

沈溪搖頭道:“司禮監負責的,乃是替陛下硃批用印,那是陛下意志的體現,照張公公的說法,本官成什麼了?其實本官根本想不到能幫張公公你什麼忙,但既然張公公覺得本官有這個本事,那本官暫且答應下來,站在你這邊。”

“好,好!”

張永非常欣慰,這麼一來他多了幾分跟小擰子談判的資本,原本因爲出來找尋皇帝而有些破損的關係也可以修補。

誰能得到沈溪的點頭認可,司禮監掌印的位置就算坐穩了一半,張永覺得自己成功在即,整個人有些飄飄然。

張永道:“咱家還爲沈大人準備了一份厚禮,等回到京城後便送到沈大人府上,必不會讓沈大人失望。”

沈溪搖頭道:“禮物便罷,無功不受祿,本官不覺得能幫到張公公多大忙,張公公想坐上司禮監掌印的位置,還是多去獲得宮裡那些管事太監的支持,比本官的支持更有效,說到底本官不過是局外人。擰公公那邊,你最好多去說說。”

張永笑道:“其實有沈大人的支持,擰公公絕對會站在咱家一邊。咱家感激沈大人的信任,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爲沈大人辦事。以後司禮監遇到任何要緊事,咱家都會親自跟沈大人您知會……”

到最後張永也一直在強調他對沈溪的忠誠,儼然將沈溪當作頂頭上司看待。

沈溪神色平淡,似乎並未將張永說的話太當回事。

……

……

張永見沈溪,可說是神神秘秘而來,偷偷摸摸而去。

這次他直接去見小擰子,在得到沈溪支持後,他便覺得自己有恃無恐,不需要再跟小擰子講什麼道理。

此時的小擰子本想到作爲臨時行在的守備衙門後院伺候朱厚照,但朱厚照卻根本不需要有人在旁侍奉,到了紫荊關這樣相對繁華的關城,沉迷於酒色不能自拔,就連江彬也只能在外面守着。

自從朱厚照帶着江彬出遊後,小擰子便發現自己成爲了個可有可無的人物,讓他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寒意。

等人進來通稟張永求見的消息,小擰子這纔回過身,垂頭喪氣地走出官衙門口,但見寒風中的張永正搓着手,縮着頭在外面屋檐下等他。

“擰公公,您可算出來了。”張永笑着迎過去。

紫荊關內,到處都是崗哨,這裡的險峻程度不如居庸關,但城內的居民數量比居庸關多一些,民用設施也較多,朱厚照住的守備衙門佔地有好幾十畝地,比起出徵時入住的居庸關隆慶衛指揮使衙門大多了。

小擰子皺眉,隨張永走到一邊,用懷疑的目光望着對方:“張公公有事?”

“有事,有很重要的事。”

張永眉飛色舞地道,“咱家之前去見過沈大人,沈大人已首肯,支持咱家坐上司禮監掌印的位置……不知擰公公您如何看?”

小擰子不耐煩地道:“沈大人會答應支持你?你可別在這裡胡說八道!”

張永道:“擰公公若是不信的話,不妨去問問沈大人,這件事千真萬確,擰公公覺得咱家敢拿這麼大的事情信口開河?”

小擰子的臉色多少有些不好看,心想:“之前不管我怎麼求沈大人,沈大人都選擇袖手旁觀,爲何張公公去求見卻如此管用?莫不是沈大人從開始就未曾打算提拔我,而一直就想提拔張永?”

小擰子道:“沈大人答應又如何,他終歸不是最終做決定之人,爲何張公公看上去如此高興?”

張永道:“擰公公,咱們之前不是商議好了麼,你我結盟,以後有什麼事咱家都聽你的,若遇到懸而不見的大事,便聽沈大人的吩咐,如此一來,咱們不就利益捆綁,同氣連枝了麼?”

小擰子沒好氣道:“司禮監掌印做事,需要三個人蔘議不成?誰坐上這個位置,誰就有話語權,況且司禮監掌印不過是幫陛下辦事,你還真打算跟劉公公一樣,把所有權力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張永聽出小擰子不配合,趕緊道:“擰公公切勿着急,若有不妥的話咱們可以從長計議。其實咱家來就是通知您一聲,也好讓您有個心理準備。”

“行了,咱家知道了!”小擰子不耐煩道。

張永問道:“那擰公公,之前咱商議好的,關於合作的事情……?”

小擰子板着臉道:“只要你張公公不背信棄義,咱家就不會違背之前的諾言,但前提是沈大人必須支持你,否則的話……哼哼!”

小擰子表現得很強勢,說完後頭都不回往衙門內去了,留下張永半天沒回過神來。

……

……

小擰子非常鬱悶,覺得自己很難相信誰。

“在陛下面前辦事可真累,沒一個值得信任的,沈大人之前說誰都不幫,但一轉眼卻又跑去支持張公公。”

小擰子非常懊惱,隨即想道,“倒是麗妃那邊,似乎一直都有扶持利用我的心思,我若是聽從她的意思行事會如何?”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有隨從進來,到了小擰子跟前道:“擰公公,沈大人派人請您過去,說是有要緊事商議。”

小擰子一怔,本想直接拒絕,但想到沈溪不會無緣無故找他,若沈溪真要請他過去的話,很可能涉及司禮監掌印人選的問題。

“知道了。”

小擰子往朱厚照住的後院看了一眼,知道難以靠近,在沒有機會面聖的情況下便收拾心情出門去見沈溪。

到了沈溪住的小院外,由朱鴻引路,帶着小擰子入內,沒等進屋便見裡面亮着燈,似乎沈溪還在處理公事。

小擰子未等往裡走,沈溪已主動迎出來,小擰子趕緊上前行禮:“見過沈大人。”

說話時,小擰子聲音有些哽咽,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樣,沈溪詫異地問道:“擰公公爲何如此沮喪?”

小擰子望着沈溪,悲從中來,問道:“沈大人,您之前說了,不參與司禮監掌印人選的角逐中來,爲何現在食言了呢?小人聽張公公說,您選擇支持他競爭司禮監掌印之位!”

說話時,小擰子越發難受,眼淚都流下來了。

沈溪有些詫異:“張公公不是說擰公公你選擇站在他這邊,支持他登上司禮監掌印之位的嗎?既如此,那我又何不做個順水人情支持他呢?這不,我心存疑慮,便請擰公公過來問個清楚。”

“哼,他就是個騙子,當時小人是想支持他,但之後他便吹鬍子瞪眼,不把小人放在眼裡,當時便覺得他可能被什麼人挑唆,以爲找到到沈大人作靠山,纔會如此,現在看來他就是招搖撞騙之徒!沈大人,您怎能相信這種信口雌黃的傢伙呢?”

小擰子一個勁兒地攻擊張永有多無恥,但卻忽略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從一開始選擇支持張永的人就是他。

當初在蔚州城時,小擰子權衡利弊後選擇支持張永,可一旦涉及具體扶張永上位的問題,又有些不甘心了。

說到捨棄這個問題,小擰子無法做到灑脫面對。

沈溪道:“如此說來,擰公公未曾給張永定下任何盟約,然後他就在本官面前信口開河?”

“這……”

小擰子見沈溪臉色轉冷,隱現怒容,馬上想到其實自己是跟張永談過具體細節,連忙道,“小人說了,之前是有意支持他,只是後來他先反悔……”

“他如何個反悔法?”沈溪問道。

小擰子支支吾吾:“在找尋陛下途中,他給小人甩臉色。”

沈溪嘆了口氣,搖頭道:“如果只是一點小小的恩怨糾葛,擰公公實在不必往心裡去。若擰公公你想自己來當這司禮監掌印,怕是沒人能搶,如同之前本官所說,你擰公公真的想坐上這個位子?”

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懷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〇〇六章 儲相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
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懷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〇三三章 一片赤誠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〇〇六章 儲相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