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

謝遷開始時對沈溪咋咋呼呼,故作姿態,可當聽到沈溪說到“守住城塞”爲主要應對方針時,頗爲欣賞。

關鍵在於謝遷的想法與沈溪相似,連弘治皇帝也暫時採納這個意見,準備等韃靼人撤兵後再行追擊。

謝遷雖然得到滿意的答案,但還是滿懷憂慮。

沈溪判斷韃靼人是否會撤兵時,堅信韃靼人不會輕易言撤。

沈溪的理據並不複雜,這是一個誰先出手誰佔先機的局面,韃靼人既然搶得先手,怎會輕易將到手的大好局勢拱手相送?

就連大明君臣也做好“追擊”的準備,韃靼人不傻,就是不撤,或者等到入冬後再撤,那大明的計劃自然就全盤落空。

除非大明準備讓將士冒着嚴寒出兵塞北,跟韃靼人在茫茫大雪覆蓋的草原上激戰,那時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將會是韃靼人,擁有先進的火器也是白搭。

“你且說,有何策略,能讓北夷在半月內撤出我大明疆土?”謝遷的問題,讓沈溪怔了怔。

謝遷已經默認沈溪所說屬實,所以不問沈溪對他自己的觀點有幾成可信,而是問沈溪有什麼策略能讓韃靼人撤兵。

這讓沈溪非常無奈,當下道:“閣老,您這是在給晚輩出難題……晚輩不過是京城一庸碌後生,至今連官缺都未遞補,便說令北夷撤兵?就算晚輩是兵部尚書,也沒這等本事吧?”

謝遷羞惱道:“你既不知,爲何要給老夫出難題?老夫上奏陛下,說是預見西北有戰事發生,陛下采納老夫的提議,待北夷撤兵後再尾隨追擊,如今北夷不撤兵,到頭來你不是讓老夫立於兩難之境地?”

沈溪笑了笑:“閣老是否埋怨錯人了?晚輩只是想借閣老之口提醒朝廷,防備韃靼人主動出擊,但閣老卻自行將話說滿……晚輩尚且不知韃靼幾時出兵,只是分析韃靼可能會寇邊,又如何敢斷定韃靼一定會撤走,甚至有計策令韃靼提前退兵?”

謝遷啞口無言。

想想也是,沈溪並沒有讓他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說什麼等韃靼撤兵後再追擊,當時謝遷只是順着奏本票擬內容,說出皇帝和朝臣喜聞樂見的話,說韃靼人是強弩之末搶完就跑,事後他就有些後悔,來跟沈溪商討過後,更覺得韃靼撤兵不太可能發生。

說白了,這一切都是謝遷自己逞強造成的,沈溪雖是始作俑者,但後續事情可真不是他的主意。

謝遷自己也覺得冤枉,他是因爲沈溪幫他寫出的票擬,而被皇帝高看一眼,又在朝會上被架到一個下不來臺的境地,在那種情況下,他若說自己沒見地,或者說出一些不符合皇帝心意的話,那會很丟面子。

爲了保住面子,謝遷吞下苦果!

韃靼如同謝遷料想的那樣撤兵還好,滿朝上下都會稱讚他英明神武,仿若諸葛孔明在世,但若韃靼賴在邊關就是不走,久而久之皇帝就會懷疑他,朝臣會奚落他,讓他知道在軍國大事上吹牛有多麼可怕。

謝遷越想越心煩,指着沈溪道:“你小子,就會給老夫添亂……昨晚奏本基本票擬完畢,恐怕這兩天都可以清閒一下。等三日後,你再隨老夫進宮!”

“什麼?還去文淵閣?”沈溪見謝遷起身要走,連忙問道。

謝遷回頭看了沈溪一眼,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那是自然,既然幫老夫做了一次,那也不差下一次,老夫對你辦事能力倒是有幾分欣賞。這可是老夫刻意栽培,難道你不感念老夫恩德?”

沈溪暗忖:“幫你打白工居然跟我說感念恩德?你這是鍛鍊我當閣臣,還是用我來當苦力?你這個內閣大學士臉皮可真厚!”

沈溪一口回絕:“閣老請見諒,學生這幾日要全力準備宮廷賜福祈禮事宜,不能再去文淵閣,閣老若有奏本無法自行處置,可另請高明!”

有些事沈溪可以順着謝遷,畢竟謝遷是自己嬌妻的祖父,身爲晚輩自然要對長輩尊敬有加,就算謝遷胡攪蠻纏,那也是老人家有些自負和小脾氣,可以容忍和謙讓。

不過,有些事一次兩次就可以了,多了就會把人慣出毛病來了,自己不過是個卸職等候朝廷調配的前任東宮講官,是掛有翰林的頭銜,但跟入閣相差十萬八千里……你沒事讓我去幫你批閱奏本,本身這就是僭越,被皇帝知道那腦袋絕對不能再留在脖子上。

這麼冒險的事還要經常做,偶爾哪天皇帝心血來潮,親自駕臨文淵閣,又或者派個人到內閣慰勞一下肱骨大臣,那不是什麼都穿幫了?

沈溪的原則很簡單,偶爾幫忙可以,長此以往,絕對不行。

謝遷生氣地打量沈溪,別的事他能以權壓人,但這件事本身就是他破壞朝廷法度在先,沈溪自有拒絕的道理,勉強不得。最後謝遷一咬牙:“那這幾日,你閒來無事,便往老夫府上,督促丕兒溫書。老夫若有閒暇,會每日回府,若無閒暇,也會派人送信回去……你知道怎麼做了吧?”

沈溪心想:“謝遷分明是退而求其次,我不願進宮去文淵閣幫他熬夜擬定奏本票擬,他就讓我去他府上,遇到那種難以定奪的奏本,就將奏本內容大致抄寫下來送回家中,讓我給他作票擬!”

“我進宮本來就是爲了防止被抓現行,兩人同在文淵閣,票擬都是謝老兒的筆跡,別人不會料想是我擬定,但現如今有紙片流出……宮裡送出來的紙片,被查獲的可能性非常高,那不是比我進宮還要危險?”

“不可!”

沈溪又是回絕,“若閣老有事相問,可到晚輩府上,或者晚輩到閣老府上,怎麼商討都可,但若是想以書信來往奏本內容,晚輩說什麼都不會答應!”

謝遷半晌沒言語,最後神情蕭瑟地擺擺手,邁開步子往門口去:“隨你便吧,老夫需要你的時候,能瞧見你的面就是!”

目送謝遷略顯佝僂的背影,沈溪嘆了口氣,不禁想到歷史上位極人臣的嚴嵩。嚴嵩擅專國政,竊權罔利,卻嚴重倚賴兒子嚴世藩做事,這和謝遷重用他這個孫女婿有點兒相似。

但問題是嚴嵩碰上的是以刁鑽和無厘頭而聞名的嘉靖帝,謝遷侍奉的卻是勤於政事勵精圖治的弘治皇帝,二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

……

沈溪送謝遷出府,回來時發現雲伯神色惴惴不安地站在院子裡。

雲伯先前因爲沒認出謝遷有所冒犯,心裡一陣後怕。等送完茶水,雲伯本想在旁侍候,但發現謝遷跟沈溪說話的語氣不太對,趕緊撤走……他以爲謝遷是因府上人怠慢而遷怒於沈溪。

“老爺,老奴有錯,未曾想謝閣老會親自登門拜訪!”雲伯帶着深深的自責。

“沒事,你跟謝閣老又不熟,就算有所冒犯也沒人說什麼。”沈溪隨口安慰,“放心吧,謝閣老不會經常來,以後待人接物小心些,別太懈怠就是。”

“是,是,老爺。”

雲伯跟着沈溪到了正堂,又問道,“老爺,您之前不是說,府上修繕後,需要添置幾個丫頭?老奴去問過牙婆,給舉薦了幾個,都是十二三歲的年紀,雖不太懂事,但府上教的好的話,能做個十來年……”

大戶人家選擇丫鬟的標準,一般是選擇八九歲到十一二歲之間,籤二十年的賣身契,三十歲左右送走,主人家就算是仁至義盡。

沈溪之前特地交待讓雲伯選幾個年歲大一點的,能做事的丫鬟,雲伯就找十二三歲的……話說這十二三歲的小丫頭,比之尹文和謝恆奴還要小兩三歲,買回來後能做什麼?

小玉和寧兒有了歸宿,但秀兒、紅兒、綠兒這三個陸沈兩家的老丫頭都還沒嫁出去,那邊還有個逐漸年長的大塊頭朱山,回頭這批丫鬟陸續就會找婆家,必須要有新一批血脈補充進來。

“找十五六歲的吧。”沈溪道,“不用做十幾二十年,我們可以到普通民戶人家去請丫鬟,未必需要籤賣身契,做幾年算幾年,就算有賣身契,也籤個五六年便可,在賣身銀和工錢上不虧待就是。”

雲伯有些疑問:“老爺,咱請丫頭,回來只做五六年……是否虧大了?”

“沒什麼虧不虧的,別把丫鬟不當人,包括雲伯你自己在內,把沈家當成自己家裡就好,以後府上一些小事,你自行拿主意,不用事事問我,朝事已經夠讓我心煩,家事你們得主動承擔起責任!”

沈溪的確有些兼顧不過來。如今修繕院子的事,他一點兒都不想插手,現在只希望謝韻兒早些回京,幫他把家撐起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家中空蕩蕩的,連個對等說話的人都沒有。

*************

ps:第三更!

一覺睡到十點,然後趕緊起牀漱洗,隨便用微波爐打個蒸蛋吃了,便趕緊碼字,到現在才趕出一章!

接下來天子不會懈怠,會一直碼下去,有多少發多少!大家來一波保底月票支持吧!謝謝!

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宮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二六三七章 廢后?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三十四章 惠孃的危機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六三七章 比較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
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二〇五五章 不可一世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宮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二六三七章 廢后?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三十四章 惠孃的危機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六三七章 比較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