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

劉瑾依靠對朱厚照的瞭解,在徹查京城周邊田畝之事上取得主動,首輔謝遷只能被迫接受。

剛從朝堂上下來,謝遷便被一堆文臣圍住,這些人都想讓謝遷再去找皇帝陳情,其中有幾名官員名下寄掛的京師周邊土地被錢寧查獲並劃撥走,屬於直接受害者。

“……老夫難道想讓劉瑾得逞?有意見只管自己去跟陛下提,找老夫有何意義?這件事,暫時只能如此,有陛下御旨,內閣無能爲力,最多跟戶部打聲招呼。”

話是這麼說,但謝遷知道跟戶部打招呼其實是徒勞無功,劉瑾查稅畝根本不走戶部,是以廠衛和順天府名義辦事,而負責人又是皇帝非常寵信的錢寧,謝遷感覺這次恐怕要讓劉瑾得逞了。

但謝遷轉念一想,就算劉瑾得逞,也只是增加幾處皇莊,收入爲皇室所有,或許還能減少朝廷開支,況且這件事對普通百姓無太大影響,事情倒是在可控範圍內。

回去的路上,謝遷臉色陰沉,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劉瑾就算沒有完全掌控六部,卻可以繞開六部行事。現在很多大臣已開始暗中依附,且他手上有廠衛行事,若不能限制此人的權力,後果不堪設想。”

謝遷擔心至極,剛回到家門口,人沒從馬車上下來,就有家僕過來奏稟:“老爺,壽寧侯府派人給您送了封信來,說是務必請您一閱。”

“壽寧侯府?”

謝遷雖然還沒看到信的內容,大概已猜到是什麼回事。現如今劉瑾當政,又沒有依附外戚,而張延齡、張鶴齡不可能自降身價投入劉瑾陣營,現在雙方已成抗衡之勢。

謝遷跟劉瑾關係緊張,卻與張氏兄弟沒有大的衝突,所以現在張鶴齡和張延齡準備向謝遷示好,爭取在對付劉瑾這件事上展開合作。

下了馬車,謝遷將信捏在手中,進入府門,想了想將信拿出來,拆開後邊走邊看。

確定信上張鶴齡有收攬之意,謝遷有些不屑一顧,以他的出身和朝中地位,壓根兒就看不起憑藉裙帶關係上位的張鶴齡和張延齡。

“先皇賓天,陛下登基,外戚一黨已式微,只是陛下沒有拿兩個國舅開刀罷了,現在他二人還想借助我的力量跟劉瑾鬥,簡直不知天高地厚。”

謝遷想到劉瑾擅權就一陣頭疼,但不論怎麼樣都不可能跟外戚合作,他非常顧忌自己的名聲。

再次看了看張鶴齡的信函,謝遷搖搖頭:“現在京城局勢就算有所惡化,但至少在可控範圍內,尚未到阿諛外戚的地步。卻不知現如今三邊情況如何……沈溪小兒行事剛愎自用,若不能順利處理好錢糧虧空問題,怕是劉瑾會在陛下面前攻訐。人長期滯留於外,即便陛下再信任,久而久之也會出問題。”

……

……

壽寧侯府,書房。

張鶴齡和張延齡兩兄弟相對而坐,商議如何對付劉瑾。

張延齡顯得很惱火:“姓劉的閹人真不知好歹,以前見了面還知道問候,現如今即便面對面路過也連招呼都不打,就當沒看到,甚至我主動跟他打招呼也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

“大哥,斷不能容許此人繼續放肆下去,此番他清查稅畝居然查到我們名下,僅順義一地我便損失五百多畝上等水田。我親自派人前去打招呼,他也不加理會,實在氣煞人也……”

張鶴齡眉頭緊皺:“肉進了豺狼的嘴還想它吐出來?你未免太過天真了!劉瑾自打上位以來,看似胡作非爲,但每件事都得到陛下準允,你想把土地要回來,要麼讓陛下爲你做主,要麼去威逼錢寧,跟劉瑾正面衝突怕是討不了好!”

兄弟二人說到劉瑾的時候,都帶着極大的憤慨,只是張鶴齡年長些,說話做事更有頭腦,而張延齡只是一味憑藉自己的身份蠻幹。

張延齡怒道:“本以爲東廠和錦衣衛在我們手上,不至於讓劉瑾橫行不法,沒想到他跟陛下提出,建立西廠和內行廠,而且錦衣衛中有錢寧幫他做事,這次清查稅畝,已經觸及我們兄弟的利益,難道任其繼續囂張下去?”

張鶴齡正色道:“所以現在必須聯合其它力量打壓劉瑾,之前我已致信謝閣老,讓他知道我們兄弟的態度。另外,咱們在宮內有張苑配合,最近張苑很得陛下信任,發言權逐步加大,劉瑾則因朝事繁忙,已不能時刻留在陛下跟前……”

“陛下血氣方剛,好美色,聽張苑之意,陛下最好婦人,若尋幾名婦人進宮,讓張苑進一步得到陛下寵信,那我們就可以試着請太后跟陛下進言,讓張苑進司禮監,奪過劉瑾手中的權柄!”

張延齡皺眉:“大哥的意思是……咱那大外甥,年紀輕輕毛都沒長齊,居然……好美……婦?這可……真是稀奇了,他是怎麼想的,我們從何處找婦人?”

張延齡說這番話的時候,張鶴齡側頭打量他,目光中含着深意,好似在說,你問我從何處找婦人,難道你不知道?

“大哥,你的意思不會是……讓我把府內的女人送給陛下吧?”張延齡不滿地嚷嚷起來。

張鶴齡冷冷一笑:“你府上的女人,沒有四十個,也有三十好幾吧……這幾年你胡鬧夠了,那些年老色衰的女人本來就不該再留在你府上,既然你連名分都吝惜給她們,送進宮去又如何?”

“再者,去西北公幹的江櫟唯年前不是才送了你幾個美人麼?你一併給陛下送去吧……我收到風聲,說是去年劉瑾回京時,江櫟唯曾試圖殺掉劉瑾,且事情已爲劉瑾所知,此番江櫟唯去西北,看似是我們指使他去聯絡沈之厚,但其實是劉瑾以司禮監名義委派,其中定有深意……我們最好撇清跟江櫟唯的關係……”

張延齡聽兄長提到江櫟唯送來的美人,還讓他轉贈朱厚照,越發不滿:“大哥,別的事我都可以答應你,唯獨這不行。江櫟唯剛送來的幾個美人兒我都還沒玩夠,若就這麼送進宮去,弟弟我心有不甘。”

“這樣吧,我回去後想辦法選幾名玩膩了的婦人出來,趕這兩天送入皇宮,就當是隨了大外甥的喜好……”

見張鶴齡點頭,張延齡心中別提有多不自在了。

“你這混小子,就算玩女人,也是玩別人剩下的,真是有夠下賤!不過你這小子跟你老爹脾性真不一樣,眼看大婚在即,還如此胡鬧,怕是將來你的皇后都得不到你的寵愛,現在我把玩剩下的女人送給你,如果其中有哪個懷孕,那更有趣了,我豈不是做了奇貨可居的呂不韋?”

張延齡胡思亂想,卻不敢真送懷孕的女人進宮,更不會把自己身邊最得寵的女人送給朱厚照。

要送,也是送那些曾被他寵愛,但後來逐漸失去他關注的女人。

這些女人中,有一位他曾迷戀過大半年,這也是當初他答應幫江櫟唯的最主要原因,此番也準備將其一併送入宮中。

……

……

京經形成劉瑾、外戚張氏兄弟和內閣首輔謝遷三方分庭抗禮之勢。

而在西北,沈溪境況則要好很多,無論是江櫟唯,還是王守仁,都無法對他形成實質性的威脅。

尤其是江櫟唯,此番江櫟唯到西北前便知道沈溪如今在朝中地位如何,以三邊錢糧虧空爲名要把沈溪扳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江櫟唯又帶了張鶴齡和張延齡的囑託,想要拉攏沈溪一起對付劉瑾。

這讓江櫟唯很不滿。

江櫟唯不知道自己已被劉瑾憎恨上了,他在離京前,嘗試向劉瑾送了一份禮,結果劉瑾二話不說就收下了,之後便派人對他西北之行做出交待,江櫟唯感覺自己已經無需再投靠外戚。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江櫟唯安插在張延齡身邊幫他說話的女人,已慢慢失去張延齡的寵愛。

江櫟唯雖然之後又送了些女人給張延齡,這些女人也很得寵,但她們對沈溪沒有切骨的仇恨,不能指望這些女人幫他傳遞建昌侯府的消息,在張延齡耳邊吹枕邊風幫他對付沈溪。

江櫟唯一心要扳倒沈溪,所以此番他到西北來,準備按照劉瑾的想法,羅織罪名讓沈溪下獄。

至於張氏兄弟對他的交待,已被拋諸腦後。

“良禽擇木而棲,如今國舅張氏兄弟其實已大不如前,還自我感覺良好,試圖對付劉瑾,簡直不自量力。”

“不過,如此說起來,劉瑾在朝中豈非已到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地步?劉瑾在很短的時間內便佔據高位,手頭必然缺人,我此時賣身投靠,稍微立下功勞,說不得也能成爲一方督撫。”

……

……

榆林衛城,過了正月十五上元節,城中各衙門逐漸恢復運作,此時王守仁依然沒理出頭緒,如何才能拎出貪污侵佔朝廷下撥錢糧的官員。

正月十九,沈溪從鎮羌堡歸來,二人終於得見。

此次會面地點不在總督府衙門,也不在王守仁下榻的驛館內,而是在一個不知名的酒肆。

二人都很低調,沈溪只是帶了幾名侍從,王守仁則是獨身赴會。

酒肆二樓,沈溪直接包了下來,二人見面沒多少廢話,酒菜上齊後,王守仁無心吃喝,直接說出自己的目的:

“之厚,與你有些日子未見了,此番朝廷派在下前來西北,是爲調查這幾年三邊錢糧虧空一事。”

“哦!?”

沈溪笑了笑,問道,“在下之前不是已將三邊錢糧賬冊派人送給你了麼?”

王守仁嘆道:“賬冊讓人做過手腳,很多地方一看就不對勁,但具體覈對過數字卻又無從發現端倪……之厚,你不會不清楚吧?”

沈溪道:“這些賬冊都是保國公卸任三邊總督後交託的,是否有做假賬不好說,你也知道在下軍務繁忙,日日爲韃靼人犯邊之事操心,加上手頭沒有經驗老道的賬房,讓本督親自核對賬目怕是幾年都查不出來……”

王守仁聽出沈溪言中有敷衍之意,不滿地問道:“之厚,你到西北好幾個月了,丁點兒問題都沒發現?”

沈溪聳聳肩:“要說問題,肯定是有的,否則長城不可能歷時兩年仍舊未建好,督造工程的人中必然有蛀蟲,但到底是誰,尚需徹查。”

“年前在下曾在總督府設宴,明確指出,若誰肯自首,將之前貪墨銀錢如數交出來,可以向朝廷申請寬大處理,但如今已經過去二十多天,還是沒人出來認罪,這件事……在下也很爲難啊!”

王守仁苦笑:“看來在下的差事很難完成了。”

沈溪問道:“不知朝廷給伯安兄的查案時限是多久?再就是要查出怎樣的結果纔可以回去交差?”

王守仁道:“朝廷未定下具體期限,但最好是月底前返京。三邊之地大半庫房都空着,若說這中間沒貓膩誰都不會相信。若讓貪贓枉法之人逍遙法外,在下實在過不了心裡那道坎!”

沈溪點頭:“在下會盡量幫忙,不過伯安兄見諒,這西北……在下也是初來乍到,大多數地方都未去實地考察,地方文武官員都對我這個三邊總制陽奉陰違。而西北錢糧弊政根由,在於官場整體腐敗,在下雖然也在查,但一兩月內怕是難以有結果。”

沈溪對王守仁強調困難,王守仁就算心裡有所不滿,也無計可施。

王守仁來到沈溪的地盤辦差,配合與否全看沈溪的心情。兩人目的雖不同,卻都是爲了能夠順利完成差事,在沈溪而言必須維持三邊平穩,就算要除貪官也得步步進行,而王守仁則想在有限的時間查出更多貪官。

王守仁好不容易纔與沈溪會面,結果發現自己沒有得到任何幫助,難免着急,喃喃道:“這可如何是好?若在下空手而歸,不知如何向朝廷交待!”

沈溪卻不慌不忙:“伯安兄要查何人只管跟在下通個氣,在下會努力幫你,若伯安兄找不到突破口,或許求見保國公也是不錯的選擇。”

王守仁聽到沈溪讓他去見朱暉,不由皺眉。

但細細一想,卻發現很有道理。沈溪將情況說明,貪污腐敗不是發生在我這一任上,你要問,也要問前幾任三邊總制,比如朱暉,他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罪責,你去一抓一個準兒。

王守仁點頭:“爲了完成差事,只能如此了,稍後在下就去拜訪保國公。”

其實,王守仁和沈溪都知道三邊錢糧虧空根源在於朱暉,但知道以朱暉在朝中的地位,很難將此人扳倒,與其跟朱暉正面相鬥,不如讓朱暉主動指認幾個人出來頂罪,將這次財政審查了結。

沈溪料想,朱暉爲了自己的安全,必然懂得“棄車保帥”的道理。

如果是朱暉把三邊官員和將領給賣了,跟沈溪沒有任何關係,手下不至於出現離心離德的情況,不會因衆叛親離無法在西北立足。

沈溪提議道:“伯安兄去見保國公時,最好大張旗鼓,如此才能讓那些貪污受賄的官員懼怕,若保國公主動檢舉部分官員,在下會不惜一切代價幫伯安兄徹查清楚,這也是在下對你的承諾……”

王守仁可不是一般的文臣,此人頭腦非同一般,在做官上也極有天賦。

其實王守仁到西北後便發現僅僅靠自己的力量調查錢糧虧空不現實,畢竟人生地不熟,而讓沈溪幫忙也不合適,因爲沈溪作爲三邊總制不能做損害下屬的事情,他一直覺得這是個難解的問題。

但現在經沈溪提醒,他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整個事件的突破口就在朱暉身上,誰都不願意來做這壞人,那就讓朱暉來當。

朱暉不得不當,因爲錢糧虧空活生生擺在那兒,朱暉不檢舉別人,責任就需要他自己來承擔。

而朱暉本身就要離開西北官場,就算檢舉幾個人當替罪羊也無妨,不會影響他在朝中的地位。

這壞人,一定要讓朱暉來當,沈溪則可以在旁幫忙唱黑臉。

朱暉檢舉誰,我幫你查誰。

否則我就裝糊塗,休想我配合你。

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一二七四章 找藉口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三五一章 誰給的自信?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九〇八章 封侯不易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二二五一章 搶位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二〇〇三章 決戰朝堂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
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一二七四章 找藉口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三五一章 誰給的自信?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九〇八章 封侯不易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二二五一章 搶位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二〇〇三章 決戰朝堂第一五四二章 緊急軍情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