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

看樣子,要讓沈溪改座已不可能!

作爲新任總督,沈溪一上來就給在場的官員和士紳出了道難題,就算在場每一位都“久經戰陣”,也架不住沈溪給予的強大壓力。

好在郭少恆有頭腦,招呼了一下,讓兩桌客人對調,就此落座,至於誰靠得沈溪近一些誰又離得遠一些都沒太大關係。

以前想盡量坐得接近沈溪的,現在反而想保持距離,免得因爲觸怒沈大人,而遭致無妄之災。

郭少恆作爲宴席主持人,等所有人都落座後,便讓布政使司衙門自武昌府教坊司請來的歌姬給賓客倒酒,等滿上後他舉起酒杯,道:“沈中丞,在下謹代表湖廣官紳百姓,恭迎您駕臨,先乾爲敬!”

沈溪這邊酒杯還沒拿起,郭少恆那頭已經仰面幹下,只能搖搖頭,苦笑着飲下一杯。

到第二杯上,郭少恆才與在場官員和士紳,一起爲沈溪敬酒。

沈溪擡頭看了看,本不想再喝酒,但爲了應酬,他不得不又飲下一杯。

酒過三巡,衆人相繼坐下,郭少恆仍舊站在那兒,笑着說道:“沈中丞,您新到地方,對湖廣的風土人情不甚瞭解,在下不及跟您詳加介紹,且在下非湖廣人,若以後您對地方上的情況有何不解,只管問詢在座士紳便可!”

郭少恆自稱“在下”,意思是他今日不是以官員身份出席,而是把自己當成了普通人。

但沈溪卻不會跟着自降身價,他如果太過平易近人,地方官員和士紳就不會怕他,甚至可能給他使絆子。

這年頭,就是比誰的拳頭大,沈溪當過督撫,從閩粵之地得來的經驗教訓,官員多有敷衍上司和欺善怕惡的心態。

沈溪道:“本官履任地方,該知道的自然會知道,如果真有什麼情況不清不楚的話,本官也不會客氣!”

郭少恆笑着點頭,又爲沈溪引薦同桌中並非官員的二位:“沈中丞,單獨爲您介紹一下,這位是武昌府文家家主,文琴竹文老先生。這位是襄陽府鍾安鍾老先生……如果您有什麼事情,可向二位老先生求教,必有所收穫!”

兩名鶴髮童顏的老者,慌忙站起來給沈溪行禮。在場這麼多人中,沒有官職在身還能列入首席足見身份地位不一般。

沈溪細細一想,大概便明白了,他沒有起身,而是擡頭看向二人,問道:“二位中哪一個的家族經手茶葉生意?”

文琴竹和鍾安明顯一怔,郭少恆已代爲回答:“回大人,是文家!”

沈溪再次問道:“那鍾家就是經營官鹽買賣的咯?”

郭少恆苦笑一下,解釋道:“中丞大人,很多事並非如此界定,地方士紳多少都有經營柴米油鹽買賣,爲朝廷課賦增收,安定一方做出了傑出貢獻。在場士紳中有許多其實也在做這些買賣,並非文家和鍾家專營!”

沈溪點頭,一些事其實不用別人點撥,他在官場多年履歷豐富,當然明白其中的奧秘。

在粵省時沈溪就清楚,大明鹽茶經營由朝廷壟斷,施行的是引鹽法和引茶法,除了特定官商外,沒人能經營這一行當。

地方上經營鹽、茶的官商大多屬於世襲,幾代人都負責一地的鹽茶買賣,一級壓一級,就好像傳銷,頂層利潤最豐厚,逐級攤薄,到底層的鹽商、茶商基本已經沒什麼利潤可言,因爲官府在地方上有鹽茶指導價,街面上商賈賺的都是辛苦錢。

像文家和鍾家這樣作爲湖廣一省鹽、茶買賣頂層的大商賈,利潤極爲驚人,由於長期紮根地方,廣羅關係,可謂貨真價實的地頭蛇,手頭的權力不小,甚至可以用銀錢和財貨到京城或者南京走動,左右地方官的任命。

而新官到任地方後,不敢公然得罪他們,甚至要刻意巴結,求一個相安無事。

而這些大商賈作爲回報,每年都會在三節兩壽爲官員送去財禮,求的是心照不宣,幾代人經營下來,關係網可謂錯綜複雜。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些世家大族就好像營盤一樣,迎來送往,接待形形色色的官員,就算有清官不收受財禮,也不會跟這些官商作對,因爲按照儒家的中庸處世態度,大家相安無事,沒必要撕破臉皮,最後鬧出個魚死網破。

鹽茶專營制度乃是太祖欽定,官員想改變的話困難重重,世家大族也不怕官員到地方後亂來,他們隨時可以請動御史言官到朝廷彈劾官員。

如此一來,官員們誰都不敢貿然對這些官商下手。

可沈溪卻不同。

沈溪在粵省時,爲籌措剿匪軍費,一意孤行,改引鹽法爲票鹽法,大小商賈有鹽引就可以運銷食鹽,如此一來專營便改爲公營。

沈溪此舉遭遇了極大的阻力,但他有改革的魄力,當然主要還是因爲當時他實在被逼得走投無路,實屬破釜沉舟的無奈之舉。

當時地方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以及朝中御史也曾向朝廷彈劾,但沈溪掌握了鹽課提舉司官員的貪腐證據,加之朝中有謝遷、馬文升等人保駕護航,朱祐樘考慮到手頭沒銀子調撥給沈溪用以地方平匪,最後默認了沈溪的改革。

票鹽法仍舊使用鹽引提鹽,以這時代人們的見識,意識不到這是對鹽茶專營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朝中官員多以爲二者沒有本質的區別,認爲只是提鹽提茶的形式不同,結果鹽茶公營制度便在東南三省保存下來。

雖然東南三省並非大明鹽茶主要產地,但這卻極大震動了地方上世襲壟斷鹽茶買賣的官商,當湖廣和江贛的地方官員以及官商聽說沈溪擔任兩省總督,首先想到的便是朝廷對戰時兩省捐納錢糧數目不滿,讓沈溪這位對韃靼之戰的大功臣前來地方改革稅收,而沈溪到來後一副拒不合作的態度,更是讓地方勢力戰戰兢兢。

如果是別人還好說,大不了多花些銀子在朝廷走動,讓不識相的官員早點兒滾蛋。

可沈溪是誰?西北之戰次功之臣,朝廷最年輕的封疆大吏,以小小年紀便三元及第的曠世奇才,皇帝欽命的兩省總督!

論文治,沈溪有東南改革鹽茶專營制度,增加國庫稅收、改善民生之功;論武功,沈溪有領兵東南、西北,蕩平地方匪寇,驅除韃虜的曠世奇功。

沈溪對於引鹽法的改革,觸動了相關集團的利益,很多人怕沈溪當上戶部侍郎,直接會改革鹽茶專營制度,很多人前去朝中重臣那裡誹謗和中傷,這也是劉健、李東陽等人竭力反對沈溪擔任戶部侍郎的重要原因。

但地方勢力再強大,有韃靼人難對付?韃靼人再怎麼厲害,還不是在這位狀元公的淫威下,夾着尾巴灰溜溜逃回草原去了?

跟沈溪對着幹,沒有好下場!

所以知道沈溪要來,地方勢力早就繳械投降了,只等着給沈溪表達忠誠,求他手下留情。

地方勢力就差跪着跟沈溪說:“沈大人,求您高擡貴手,您要軍餉我們提供軍餉,要政績我們給您創造政績,您到地方視察,我們可以跟在您背後給百姓撒錢,您要打仗我們負責給您徵兵徵糧,就求您別改了地方的鹽茶專營制度。”

感覺現場氣氛有些不對,沈溪突然站起來,原本就惴惴不安坐着的一衆官紳,趕緊站了起來,因爲慌張,倒下一片凳子和椅子。

沈溪道:“本官履任湖廣和江贛兩省總督,不想多過問地方之事,如果諸位好生合作,配合本官改善地方民生,本官承諾絕對不會給諸位找麻煩,你們只管放心便可!”

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六五七章 血戰(上)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八八三章 行船難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九〇三章 狼來了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六十五章 老孃的閨名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
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六五七章 血戰(上)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八八三章 行船難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九〇三章 狼來了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六十五章 老孃的閨名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