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

十月二十九。

天色大亮,京師從昨夜便下起了小雪,城垣與街道變得銀裝素裹,一片白茫茫的景象,朱厚照的車駕,已然在羽林右衛兵馬護送下,往城南正陽門而去。

在明朝,上直親衛一共有二十六衛,均爲天子親軍,負責統籌提調上直二十六衛的正是壽寧侯張鶴齡,朱厚照作爲主兵之人,道理上二十六衛人馬均歸他調遣。

馬九擔任朱厚照親隨,騎馬陪同車駕之側,馬九從未想過自己會有如此風光,能陪伴於太子身旁。

朱厚照一行,從午門出發,途徑大明門。

等出了大明門,正陽門赫然在望。

車駕抵達正陽門城頭下,朱厚照從馬車車廂裡下來,一股雪風吹來,小身板忍不住哆嗦兩下,然後在張苑的侍候下裹緊了衣領。

朱厚照擡起頭來,看着巍峨聳立的城樓,發出由衷的感慨:“這門樓可真高,這麼高的城牆,韃子應該殺不進來吧?”

想到這裡,朱厚照爲自己是大明王朝的儲君而感覺欣慰和自豪,但隨即心中有些悲哀,暗忖:

“空有如此強大的國家,卻被韃靼人恣意踐踏,將來若找到機會,我一定領兵將韃子打得滿地找牙,彰顯我們大明國威!”

朱厚照信心滿滿,與張懋、張鶴齡、熊繡等人登上正陽門城頭……謝遷並未遵守諾言,陪同太子出來,原因是幾名閣臣商議太晚,大約卯時才睡下,朱厚照沒心思等謝遷起來,匆匆吃過早餐便啓程了,

朱厚照登高望遠尚是第一次,當他站在城牆上,回頭望向威嚴的紫禁城和整齊的京師街道,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豪邁之氣。

“吼吼!”

朱厚照興奮地朝身後的京城招了招手,大聲發出吆喝,其手舞足蹈的樣子令張懋等人大惑不解。

張苑勸誡:“太子殿下,您小心些,從城牆上摔下去可就不好了!”

“怕什麼?”

朱厚照一臉不屑,“本宮在這上面,真能掉下去不成?你們幾個讓開,別擋着本宮的去路!”

朱厚照左後看了看,決定再登上四層高的門樓看看,一馬當先向樓梯口衝去,張懋有些擔心,生怕太子在門樓上做出什麼過分的舉動,影響軍心士氣。

但見朱厚照一往無前,到後面步子越走越快,一次邁過兩級階梯依然不過癮,非要三五級階梯地走。

等到了門樓頂部,通過瞭望口往下面一看,一覽衆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

朱厚照探出腦袋,環視正陽門城頭以及城牆上駐守的官兵,旌旗如林,兵馬齊整,眼睛都看直了,嘴裡嘟噥:“怪不得古往今來人們都想當大將軍,原來帶兵這麼爽,能站在高處看這麼遠!張老公爺,那邊是什麼地方?”

張懋湊了過來,順着朱厚照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回答:“回太子,那裡便是天地壇。”

“哈哈,原來那裡就是天地壇,有趣有趣,本宮以前跟父皇去過一次,但跟這次看到的完全不一樣。那邊又是什麼?”

朱厚照又指向城樓右側方向,那邊也有門樓。

張懋道:“那裡是宣武門!”

“原來那兒就是宣武門,左邊就是崇文門了吧?”朱厚照眨着眼睛問道。

張懋行禮:“正是!”

朱厚照興奮不已:“本宮早就聽說這些地方,卻都無緣親自看過,現在算是長見識了……對了,我能從城牆上,直接前往宣武門和崇文門嗎?”

張鶴齡跟着爬了一刻鐘的樓梯,累得氣喘吁吁,此時聽到熊孩子還要瞎走,趕緊上前提醒:“太子殿下,您來是爲巡視城門,如今看過了,就該擺駕回宮。您是大明儲君,當以安全爲第一要務!”

朱厚照生氣地說:“本宮走在大明京師的城牆上,就算韃子殺來,他們不可能直接攻進來,前方不是還有護城河保護麼?來人,本宮這就下樓,接下來巡查崇文門!”

朱厚照出了紫禁城就好像撒開腿的兔子,想追回極爲困難,在場人中,也就張懋和張鶴齡有一定話語權,可他二人都不太想管熊孩子的事情。張懋心道:“如今京師防備之事,皆出內閣,至於太子要如何個巡查法,由着他就是!”

張懋和張鶴齡正準備繼續陪同朱厚照“胡鬧”,突然警訊傳來:“報……韃靼兵馬距離正陽門已不足八里!”

聲音從城樓下一道道傳來,讓在場官兵忍不住一個激靈……這消息太過突然,京營兵普遍都沒做好打硬仗的準備,韃靼先鋒兵馬這就往城下殺來了?

朱厚照從城門樓上下來,正在喘氣,聞言嘀咕道:“怎麼這麼快?張老公爺,本宮昨日調撥兵馬駐守天地壇,即便後來取消這道命令,但正陽門乃京師防守重中之重,目前正陽門有多少兵馬?”

張懋顧左右而言他:“太子,如今北寇兵馬不知虛實,是佯攻亦或者虛張聲勢,無法得到有用的訊息,還是等查明北寇兵馬虛實再出兵!”

朱厚照不滿地說:“張老公爺,本宮現在只問你,正陽門目前有多少兵馬,能不能跟韃子一戰!”

聽說韃靼人殺往正陽門,朱厚照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領兵跟韃靼人一戰,在他看來,只要有勇氣就一定能取勝,他覺得大明官兵跟他一樣有跟韃靼人血戰到底的勇氣。

張懋不想作答,倒是張鶴齡說出真相:“回太子殿下,正陽門駐守兵馬,共兩個衛,約兩千兵馬!”

朱厚照一聽,驚訝地問道:“爲什麼會這麼少?這麼點兒人夠用嗎?”

張鶴齡不知該如何回答,張懋板起面孔:“回殿下,京城九門防務,均不能懈怠,北寇進犯京師,主攻方向尚未確定,各處城門都得有足夠兵馬駐防。京師兵力有限,若不能合理分配,必造成某個方向防守空虛,爲北寇所趁!”

朱厚照怒不可遏:“什麼被韃子所趁?正陽門乃是我大明京城門戶,其外便是天地壇,韃子兵馬肯定會從正陽門發起進攻,只派駐兩千兵馬,那韃子殺來,不什麼都完了?不行不行,馬上傳本宮的命令,立即調撥兩萬兵馬過來!”

張懋想了想,回道:“太子領兵,所出旨意老臣不敢不從。但問太子殿下,城中各處兵馬分配都已完成,不知從何徵調兵馬過來駐守?”

一句話,把朱厚照給問懵了。

朱厚照對於軍事的瞭解,基本屬於紙上談兵,沈溪所出題目,僅僅涉及戰略層面,朱厚照從未考慮過兵馬從何而來這麼現實的問題。

朱厚照不解地問道:“京師兵馬都安排完了?本宮不信,本宮命令必須儘快抽調兩萬兵馬到正陽門來,最好都是騎兵,本宮要親自領軍出城與韃子一戰!”

如果說之前張懋還想妥協,但他聽說朱厚照要親自領兵出城,立即就打定主意拒不合作。明擺着的事情,他不想眼睜睜看着大明江山葬送在朱厚照手上,以京城的牢固程度,韃靼人豈是短時間內能夠攻取的?但若被朱厚照折騰一番,說不定京城旦夕被破,那時他張懋恐怕會被作爲千古笑談而被後人諷刺。

張懋板起臉:“太子要調兵,請跟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協調,老臣無調兵權限!”

朱厚照氣憤不已,他打量張懋許久,最後不得不妥協,一甩袖,暗忖:“父皇安排我主持大局,但下面這些老臣都不給我面子。史書說的沒錯,這些大臣都不可信,如果是太平年景,或者人人都爭當諫臣和忠臣,可到戰亂時,他們只顧自己安危,甚至在外夷入侵時想着獻降投誠,換取功名富貴。還是太監聽話老實,就好像張苑、劉瑾這樣的,雖然有時候他們確實讓人很討厭,但至少對我忠心耿耿!”

朱厚照道:“國舅,你們京營也沒多餘兵馬可調度?”

“呃……”

張鶴齡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但見張懋盯着自己,那目光有殺人的跡象,張鶴齡知道必須要跟張懋站在同一條陣線,因爲自己的小外甥的確屬於無理取腦,聽從他的安排絕對會出大事。

張鶴齡、張延齡兩兄弟,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堅守京城不出對他們來說纔是唯一正確的決定,若聽從朱厚照的吩咐,出兵跟韃靼人在曠野上作戰,連張鶴齡也覺得有獲勝的希望。

朱厚照見自己舅舅不搭腔,怒從心頭起,喝道:“本宮算是看出來了,你們當本宮是小孩子,是嗎?那讓本宮來正陽門做什麼,陪你們表演耍猴戲?”

在場衆人噤若寒蟬,太子發威,雖然不能對張懋和張鶴齡怎麼樣,但對下面的人,朱厚照可就未必會客氣了,誰也不想自己成爲殺雞駭猴的對象。

“報……”

斥候告急的聲音再度傳來,“韃靼兵馬,在正陽門南五里處駐紮,數量不詳!”

朱厚照冷冰冰地說:“聽到了吧,韃子殺到家門口了,在城外五里駐紮,讓我看看……應該就在那邊,氣死本宮了,本宮要見劉少傅,還有馬尚書,他們當初是怎麼答應本宮的?還有蕭公公,讓他們一起來見本宮!”

張懋道:“太子殿下,閣臣和六部部堂不便上正陽門,請太子移駕別處,再行傳召!”

“爲什麼不行?怕被一鍋端,是嗎?現在正陽門危在旦夕,有什麼好害怕的?本宮……算了,本宮這就回大明門,讓他們去那兒見本宮,本宮要好好問問他們,爲什麼對本宮如此敷衍,說話不算數,讓本宮充當他們的傀儡,就跟耍猴似的?”

說完,朱厚照憤懣不已地下了正陽門城頭,乘車駕往大明門而去。

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當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三二二章 驚天秘密(第六更)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二三八二章 勢力之爭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
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二一三七章 皇差不好當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三二二章 驚天秘密(第六更)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二三八二章 勢力之爭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