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

朱厚照聽到“陛下”的稱呼,臉上涌現一抹笑意……他已經等這一天很久了。雖然父親突然去世心情哀慟,但可以登上皇位,獨掌大權,以後不再受人管束,想到這裡哀傷就不自覺減少幾分。

熊孩子有些發呆,開始憧憬起以後的“美好生活”。

“咳——”

謝遷清了一下嗓子,提醒朱厚照注意儀態,熊孩子這才反應過來,眼珠子骨碌碌一轉,恭敬問道:

“謝先生,那我幾時可以登基?莫非要等國喪結束?”

謝遷躬身道:“回陛下,不用等那麼久,如今正逢國喪,國無長君難安,經內閣協商,陛下今夜便在奉天殿行登基禮,屆時便將以九五之尊臨朝,處理國喪及朝中大小事項!”

朱厚照聽說自己馬上要登基,迅速將失去父親的悲痛拋到一邊,瞪大眼睛,感興趣地問道:

“具體流程是什麼,你先給我……給朕講講,朕不太清楚這些事情!提前瞭解一下,免得一會兒做錯事情出糗!”

對於朱厚照虛心好學的態度,謝遷無可指責,他不滿意的是朱厚照這種急着當皇帝而將先皇拋到一邊的心態。

一個皇帝連起碼的孝順都做不到,就更不懂爲人君治理天下了。

謝遷覺得,大明一向以孝義治國,作爲皇帝更是要以身作則。謝遷對朱厚照充滿擔心,畢竟這是個在糖罐中長大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危機意識,更不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謝遷心道:“先皇剛病故,太子就以朕自稱,看來將來當了皇帝也不會因循守舊,很多事恐怕會做得很出格……難怪先皇對他有諸多不放心!”

謝遷道:“陛下不必擔心,稍後會有專人對您將要做的事情進行指點,流程較爲繁瑣,老臣便不在這裡詳加解釋了!等劉少傅前來,一切就會按部就班完成!”

這會兒謝遷不想惹麻煩,因爲他對劉健和李東陽做出的安排不瞭解,不方便裝好人先期進行指導。

朱厚照若有所思:“謝先生之後是否也會參與這次典禮?”

謝遷點頭,意思是自己責無旁貸,朱厚照馬上又追問,“謝先生,從今天晚上開始,我……朕是不是就可以以皇帝的名義,想提拔誰就提拔誰,想讓誰當什麼官便當什麼官?”

謝遷心說:“太子剛當上皇帝,甚至連登基儀式都沒進行,便想着如何提拔官員?這絕對是任人唯親的表現!我該怎麼杜絕他這樣的想法?不行不行,回頭要跟劉少傅和賓之說說,不能讓這小子胡來!”

因爲朱厚照這幾年胡作非爲沒多少威信,連朱祐樘臨終時也都說太子年少頑劣的話,謝遷自然也就不把太子當回事,至於劉健和李東陽,更是把太子當成孩子,從來沒想過該如何幫朱厚照樹立權威。

謝遷道:“陛下,一切還是等您登上皇位後再說吧,您得在乾清宮等上一段時間,之後會有人前來請陛下往奉天殿……”

此時謝遷已有些不耐煩,不想再跟朱厚照過多糾纏,準備去奉天殿那邊看看登基典禮準備的情況。關鍵是他不像沈溪,不知道該怎麼跟朱厚照交流,告訴熊孩子如何才能當一個好皇帝。

朱厚照有些失望:“那意思就是,即便朕當上皇帝,之後什麼事還不是完全由朕來做主咯?以後朝事都要你們作決定,甚至朕要跟父皇一樣,像個泥菩薩一樣坐在乾清宮裡,等你們把事情處理好,直接在奏本上蓋個印是吧?哼哼,這皇帝當得可沒什麼勁!”

謝遷聽到這話,有些哭笑不得。

朱厚照到底有多胡鬧,他比誰都清楚,熊孩子居然一個人跑到江南幾個月,這還是去年年中的事情,此時謝遷暗自慶幸:“好在這小子回來得及時,如果再讓他在外面胡鬧半年,朝堂上就要亂了,那時真不知該如何跟天下人交代!”

看着朱厚照返回乾清宮時蹦蹦跳跳的背影,謝遷不禁皺眉:

“這哪裡有天子的風采?根本就是個不開竅的孩子,如果讓他執掌國政,指不定要做出什麼荒唐的事情。”

“不過……除了他也沒旁人能登上皇位,就連襁褓中的嬰孩都能當天子,他這樣已經算快要成年的,已經不錯了。只要我跟劉少傅幾個好好輔佐,想來不至於會出亂子。朝堂上能人異士還是不少的!”

想到“能人異士”,謝遷自然聯想起之前在皇宮中興風作浪的司馬真人,不由長長地嘆了口氣。

……

……

朱祐樘駕崩當晚,紫禁城奉天殿內便舉行新皇加冕儀式。

朱厚照今年十四周歲,虛歲不過十五,匆匆忙忙被擁立爲皇帝,如此做一來是爲穩定人心,二來是爲方便接下來開展工作,三來是爲便宜內閣掌權。

朱祐樘臨終時已委命四位顧命大臣,分別是劉健、李東陽、謝遷,以及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

當然在內閣首輔劉健眼中,太監焉能躋身顧命大臣之列?但以目前的情況看,今後一段時間跟新皇接觸最多之人非蕭敬莫屬。

登基大典開始。

因爲只是簡單的加冕儀式,一應步驟都從簡,正式的登基大典要等朱祐樘的葬禮結束,那時還會商定改元事宜,就算朱祐樘死在大年初一,這一年也鐵定是弘治十八年不會再作變更,朱厚照的年號則要等商定後來年實施。

劉健作爲百官之首,帶領文武百官先去乾清宮迎接新皇,太后張氏隨行。

此時朱祐樘的屍體已在乾清宮大殿內,棺槨尚未準備好,入殮要在喪事快要結束時進行,列席大典的文臣武將都要先過來哭一遍靈,由新皇朱厚照率領跪拜。

衆大臣跪在地上哭喪,謝遷位列第一排最左邊,他屬於在場人中相對冷靜的一個,發現對於皇帝駕崩朝廷上下似乎都已有所預見,並未出現因過於悲傷暈厥的場面,細細一想能進乾清宮來哭喪的,基本都是半身入土的老臣,喪禮參加多了,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經歷,自然沒那麼傷感。

不由得謝遷想到自己的長子,隨即又想到自己的長孫女,開始牽掛遠在廣西的沈溪,他覺得事情來得太過突然,事前一點兒思想準備都沒有。

謝遷心道:“先皇駕崩,對沈溪小兒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如今朝政基本爲劉少傅把持,就算不剷除異己,沈溪小兒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不過,既然劉少傅無意將沈溪小兒徵調回京,留在南方倒是好事,受到的影響不大,想幹什麼都可以由着他!”

新皇登基儀式有條不紊進行。

哭靈結束,朱厚照被人攙扶着上了鑾駕,張皇后則登上鳳駕,因爲太皇太后王氏並未出席喪禮,以至於現在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都在張皇后和朱厚照母子身上。

劉健道:“請太后和陛下往奉天殿升座!”

張皇后沒說什麼,此時坐在鑾駕上的朱厚照顯得非常興奮,他擺擺手道:“勞煩諸位卿家,朕知道了。”

說話間顯得頗爲成熟老練,但熊孩子完全是虛張聲勢,其實此時他最應該做的反而是保持沉默,以顯示他對先皇的哀悼。

衆大臣緊隨鑾駕,一同往奉天殿而去,抵達奉天殿時,那些沒資格去乾清宮哭靈的中層官員已等候多時,遠遠看到鑾駕,齊刷刷跪下叩拜行禮。

朱厚照從鑾駕下來,擡手道:“衆卿家免禮!”

衆大臣起身,低下頭不敢跟朱厚照平視。

朱厚照在劉健等人陪同下往奉天殿正殿行去,等朱厚照到了奉天殿正門前,大臣們分成兩列入內,隨即,兩列變成四列,文臣武將分站一邊。等站好後,衆大臣行禮下跪,朱厚照這纔在劉健和蕭敬陪同下,往正殿高處龍椅上而去。

至於張皇后,則從側門進,她畢竟是女兒身,除了皇帝升座這一天她會過來參加朝會外,其餘時候她都不能進入奉天殿。

這裡是大明最神聖的殿堂,大明向來沒有太后垂簾聽政的傳統,況且以朱厚照虛歲十五的狀況,張皇后也沒資格垂簾聽政,劉健和李東陽等強勢的文官不會允許。

等朱厚照到了玉階前,劉健停下,列在文臣一邊,而蕭敬則繼續陪同朱厚照凳上玉階,到了龍椅前,他還不能轉身,而是要先去迎接從側門進來的張皇后,以示他有足夠的孝心。

龍椅旁,會爲張皇后特別準備鳳座,讓她親自見證自己兒子登上皇位。

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一四四九章 官場一家人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八六六章 皮扒兩層(第三更)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
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四六六章 牌局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一四四九章 官場一家人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八六六章 皮扒兩層(第三更)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二四四七章 不睦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