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

三月二十七這天,沈溪有很多事要做,只能走出府門。

會見工部尚書李鐩只是衆多事情中的一件,此番出征他要帶上部分之前軍事學堂栽培的中下層將領,這些人曾跟隨朱厚照往宣府去了一趟,因皇帝在人馬調配上出現重大失誤,使其難以施展在軍事學堂中學到的東西。

這次沈溪特地跟朱厚照申請,讓這些學員跟他一同往南邊走一趟。

之前軍事學堂一共招收了三期學員,其中第一期跟第二期很多學員是重疊的,一直到第三期時才形成輪換之態,不過在對韃靼戰爭結束後,第四期學員卻難以補上,這也跟謝遷卡緊兵部財政預算,以及朱厚照對此事漠不關心有關。

在正德皇帝看來,大明最大的隱患……北方邊患已平息,雖然巴圖蒙克沒死,但一二十年內韃靼已不可能對大明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韃靼鐵騎侵擾大明邊境的勢頭不復存在,朱厚照對於軍事的關注度也就沒那麼高了,畢竟在朱厚照看來,光靠平內亂或者倭寇,不足以讓他名留青史,接下啦需要在文治上下功夫,所以沒心思督促軍事學堂繼續辦下去。

因爲這些軍事學堂畢業的人,多數未曾跟沈溪上戰場,沈溪需提前跟他們見一面,會面地點就選在學堂校址。

王陵之作爲前軍事學堂武術和騎術教官,也是朝中赫赫有名的猛將,這次陪同沈溪一同前去學堂,但因王陵之不太善於言辭,更多是當個陪襯。

沈溪沒講太多,本身這些人中有武舉人,武進士,都屬於“科班出身”,再加上軍事學堂上沈溪講了很多軍事策略和帶兵方略,以及在實戰中的運用,還進行過幾次演練,這些人對於沈溪最爲推崇的作戰方式,也就是盾兵、長槍兵跟火銃、火炮結陣作戰的模式非常清楚。

沈溪告訴學員們,馬上要用實戰來檢驗他們的能力,並且表明其中一些表現突出的人將會得到提拔和重用,算是畫了一張大餅。

而後沈溪將這些人歸到王陵之麾下,當天下午他還準備見從宣府過來的舊部,沒時間在軍事學堂停留太久。

沈溪留下王陵之,讓他這個教官好好給這些人“補補課”,自己卻出了校門,剛要乘轎離開,對面有馬車過來。

沈溪站在轎子前看了看,認出是英國公張懋的車駕。

“之厚,哈哈!”

馬車近前,張懋從車廂裡跳下來,臉上帶着笑容,就像個笑面虎。

隨後從馬車上下來的是夏皇后的父親夏儒。

作爲新老外戚,沈溪其實不太想在出徵前跟夏儒見面。

正德皇帝和張太后違背大明傳統,一次立兩個皇后,讓夏家人顏面掃地,民間多有議論,要說沈家跟夏家間沒有絲毫矛盾,顯然是不可能的,沈溪對此有些歉意,這件事雖然不是他主導,但現實卻是沈家是受益者。

“見過二位。”

沈溪沒有具體稱呼哪一個,過去後拱手行禮。

夏儒回了禮,神色平靜,看起來對沈溪沒有太大敵意。

張懋笑容滿面:“幾日不見,之厚你都當上國公,跟老朽平起平坐了……如今你在朝中兼任兩部尚書,僅吏部天官一職便掌管天下文官考覈任免,實在了不得!以後大明就要靠你這樣的英才支撐了。”

這話言不由衷。

沈溪很清楚,張懋不可能對他沒有防備心理,他這個所謂的英才,畢竟只是個年輕後進,這些老傢伙肯定會防備沈溪亂來……一個人手裡的權力越集中,對大明運行了一百多年的體制的威脅也就越大。

沈溪拱手道:“張老謬讚了,爲朝廷效命乃臣子本分,在下很多事要跟張老和夏老學習……”

“不必不必。”

夏儒有些手足無措,趕緊擺手,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張懋卻笑道:“走,咱進去說話?”

沈溪看了二人一眼。

對方這副架勢充分表明張懋是有意帶着夏儒來“堵”他門的,要知道他長期請病假在家,就算出門也有吏部、兵部等多個地方可去,張懋怎麼知道他到了軍事學堂且正巧在門口“遇到”?

本來沈溪離開是想打道回府,等候昔日部將來見,現在被張懋和夏儒堵住去路,只能暫時帶二人回軍事學堂說話。

“請!”

沈溪側過身,請張懋和夏儒先行。

但張懋和夏儒都沒有在沈溪面前拿喬,禮讓一番,最後三人幾乎並行着跨進校門。

路上張懋轉頭問道:“之厚你過來,是要見從這裡畢業的軍官吧?他們少有上陣鍛鍊的機會,不過能力都不俗,老朽之前便跟下面的人說,從軍事學堂出來的將領都要優先提拔。唉!可惜啊,今年好像沒有再錄取學生了。”

沈溪道:“對韃靼之戰結束後,在下上呈過重開軍事學堂的奏疏,不過朝廷現在都沒回復。”

張懋疑惑地問道:“之厚,你多次面聖,就沒跟陛下當面提過?”

沈溪笑了笑,道:“提是提過,陛下對此並不上心,所以暫且只能把事情押後,或許要等在下領兵回來後軍事學堂纔會重啓。”

“哦。”

張懋笑着點頭,道,“事情總歸有個輕重緩急,現在最重要的是將中原亂事平定,別的事情都可以往後放放。”

進到學堂公事房,沈溪招呼二人坐下,馬上有僕役進來奉上香茗。

張懋將自己的來意說明:“知道之厚你明天就要出兵,所以今日老朽跟國丈過來看看,是否有需要我等幫忙的地方。”

聽起來理由很充分,但沈溪卻認定張懋一定有事,只是張懋臉上那老狐狸一般的笑容讓人實在難以琢磨。

沈溪有些厭煩揣測張懋到底在想什麼,道:“出兵準備工作基本已完成,明日一早在下便會出城統領兵馬出發,先謝過兩位好意。”

“太見外了。”

張懋笑眯眯地說了一句,隨後往夏儒身上看一眼,但夏儒在這種場合總是放不開,坐在一邊訥訥不言。

張懋只好接着說道,“之厚,你跟於喬見過,想來後續朝事應該安排得差不多了吧?比如說,出兵後京城守備問題……”

沈溪微微眯眼,道:“張老不會是想說,現在京營提調,也就是駙馬都尉不能勝任現在的差事吧?”

張懋一怔,隨即笑道:“之厚你說話就是直接。其實是這樣的,宮裡邊有話傳出來,要讓張氏兄弟回五軍都督府辦差。”

張懋說到這裡,夏儒望着沈溪的目光中帶着幾分熱切,似乎對張氏兄弟是否回朝的問題非常在意。

哪怕朱厚照對兩個舅舅下了狠手,但張太后在朝中的影響力還是在的,現在無論是謝遷又或者是楊廷和等人,都會覺得正德皇帝不靠譜,潛移默化中都往張太后那邊靠攏,張太后想要藉助大臣的力量讓兩個弟弟重回朝堂執掌權柄,便有意識向五軍都督府施壓。

沈溪搖頭:“在下從未聽聞此事。”

張懋嘆道:“老朽不是說對張氏兄弟有何偏見,但他們做事……的確難以服衆,你馬上就要領兵出征,你走後這兩位指不定如何折騰……就怕到時候沒人壓得住!”

“不是有謝閣老麼?”

沈溪故意提了下謝遷的名字,想看看張懋的反應。

張懋爲何來找他,沈溪已基本明瞭。

這種事張懋本來應該去找內閣首輔謝遷想辦法,來找他說明張懋覺得謝遷在立場上有偏狹。

以沈溪知道的情況,現在非但謝遷,連楊廷和都開始往張太后靠攏,如此一來那些跟張氏兄弟有利益衝突、不想看到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回朝之人,只能將着眼點放到沈溪身上。

張懋道:“謝閣老是何脾氣,其實之厚你該明白,不需要老朽贅述吧?”

難得見到圓滑世故的張老頭在自己面前開誠佈公說事,沈溪也就不再兜兜轉轉,直接道:“張老既提到謝閣老,那在下便說一句,其實近來謝老在出兵以及偏幫張氏兄弟之事上,思想已有轉變,不然的話太后爲何不通過謝閣老想辦法?若謝閣老在朝中發動朝臣聯名上奏,或許陛下一念仁慈便既往不咎了呢?”

張懋皺眉:“之厚的意思是說……老朽不該來找你?”

沈溪道:“此事涉及朝中外戚間的爭端,在下如今身份不像從前那般中立,很難出面,畢竟舍妹如今就在皇宮裡……”

說話間,沈溪特意看了夏儒一眼,大概意思是說,有關張氏兄弟的問題,最好他跟夏儒都不要出面,由得張太后去折騰。

如今問題的關鍵已不是朝中大臣支持誰的問題,而在於皇帝跟太后間越來越不可調和的矛盾。

“呵呵,之厚的想法就是跟常人不同。”張懋笑呵呵地說道,眼神裡閃過一絲恍然之色。

沈溪再道:“有關張氏兄弟回朝的問題,在下態度堅決,絕不贊同此事,但也不會在任何聯名上奏上發表支持意見……既然張老來見,在下在此表明立場,今日給陛下的上奏中會提到此事。”

“如此甚好,甚好!”

張懋非常滿意。

只要沈溪出面,很多事都會變得順利,畢竟皇帝心目中最信任之人是沈溪而非張太后。

至於張氏兄弟的能耐,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張懋不覺得朱厚照會在這種原則問題上犯錯誤。

沈溪道:“兩位還有別的事情嗎?”

“不過是來閒聊兩句,就當是爲之厚踐行。”

張懋一臉笑容,老奸巨猾地說道,“若非這幾年你總在外領兵,回朝後又出任兩部尚書,忙得不可開交,老朽真該跟你多聚聚,至今還未見識過你下棋的本事,有機會咱爺兒倆對弈幾盤?”

沈溪笑道:“肯定有機會!相信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

……

沈溪送走張懋,沒有在軍事學堂停留,直接上了轎子往大街另一邊去了。

坐在轎子裡,沈溪回想張懋和夏儒前來拜訪一事,並不覺得對方只是單純反對張鶴齡和張延齡復出,更像是一種試探。

“張老頭年歲不小了,他就不考慮接班人的問題?他自己在少年時得成化帝欣賞而掌兵,不想長子早喪,如今自己也該知道時日無多,長孫就算襲爵英國公,能在朝中撐起門面來?他擔心軍權旁落,所以才跑來試探我吧!”

沈溪對張懋的意圖大致能看透,便在於他設身處地考慮現在張懋最大擔心所在。

“他孫子張侖到現在依然不顯山不露水,在朝中全無聲望不說,更是寸功未立。陛下信任身邊佞臣,怎會輕易將軍權交給他那毫無建樹的孫子?而他考慮的必是將來誰接替他在五軍都督府的位置,他擔心我,卻又知我作爲文官不可能同時兼領文職和武職,所以他現想知道我更傾向於支持誰,或者乾脆前來做出暗示,掛口不提卻讓我明白一切。”

轎子在行進中,沈溪越想心中越明朗,英國公在他這裡已不算秘密。

但沈溪顯然沒法在接班人問題上幫到張懋,本身兩人也存在一定利益衝突,張懋不可能完全信任他,而沈溪大概也明白,張懋現在更希望孫子張侖在軍中積累軍功和聲望,就差提一句讓張侖跟他出兵,到他手下當差了。

……

……

三月二十七,午時剛過,沈溪在府中會見從宣府調來京城的老部下,全都是中下層將領,曾追隨他在草原上建功立業。

這些人見到沈溪後非常親熱,紛紛簇擁過來,爭先恐後套近乎。

沈溪記憶力很好,基本上每個將領他都能準確地說出名字,然後指出什麼時候立下什麼功勞,家中又是個什麼情況,所有人都滿臉紅光,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沈溪設宴款待這些武將,席間基本上是敘舊情,沒有涉及此番平叛任務。

由於出征在即,宴席沒有上酒水,全都是以茶代酒,等吃得差不多了,沈溪藉口時間不早宣佈散席,然後親自把人送出府門,他自己也沒留下來,到街口分開後就隱蔽行蹤,去見了惠娘和李衿。

因沈溪早就讓惠娘和李衿收拾東西,此時二女已將家當收拾好,大件東西都留在京城這邊,隨從和婢女也都留下來,看守生意和宅子,不過東喜和隨安會跟在身邊,路上好有個照應。

“沒想到老爺會親自過來……明日一早就該出發了吧?”惠娘很意外,迎接沈溪時,大概明白沈溪只是過來看看而非要在這裡過夜。

所以惠娘沒有吩咐廚房備酒菜招待沈溪的意思。

沈溪道:“明日起行,今天本該好好陪陪家人,不過惦記着你們,實在放心不下,所以特意過來看看。”

李衿抿嘴一笑:“咱們跟老爺一起走,老爺還擔心什麼?”

惠娘白了李衿一眼,“沒大沒小的,老爺是怕我們沒準備好。不過老爺儘管放心,該收拾的已收拾齊備,隨時可以出發……不過我們知道無法留在軍中陪伴老爺,所以準備好了馬車,這一兩天便動身,可能跟老爺統領兵馬的行進速度有偏差。”

“這正是我必須過來跟你們見面的原因。”沈溪道,“本想讓你們跟糧草和輜重隊伍一起走,不過考慮到賊寇可能會對大軍糧道進行襲擾,危險性大增,所以我決定讓你們跟我同行。”

“啊!?”

這個回答讓惠娘和李衿很意外。

沈溪輕鬆地道:“隨安和東喜就讓她們留在京城吧,你們姐妹跟我一起便可,不過平時要換上男裝,我軍中有女兵,全都是斥候,加上平時基本都是行軍,你們在我身邊也不會太過顯眼。”

惠娘搖頭:“妾身隨軍多有不便,老爺最好別這麼做!”

沈溪板起臉:“怎麼,你不想跟我一起?”

惠娘再次搖頭,顯得很爲難,一邊想拒絕,卻又知道這是沈溪放心不下她跟李衿,不知該如何解釋。

沈溪笑了笑,道:“大軍南下,走的是官道,可以通行馬車,你們坐在車廂裡神不知鬼不覺,我現在就算不是權傾朝野,至少也是位極人臣,根本不怕別人向朝廷彈劾我!再者,以前你們又不是沒跟兵馬同行過,現在有何不便的?你們該知道,這段路可比西南時好走許多……衿兒,把那些沒用的家當放好,留在京城,這次你跟你姐姐便是我所帶家當!”

“姐姐,這……”

李衿雖然得到沈溪命令,知道應該無條件聽從,但不知惠娘如何想,只能無助地望向惠娘。

惠娘沉默不語,沈溪一瞪眼:“怎麼,我說的話不好使麼?”

惠娘道:“老爺讓重新整理,便聽從吩咐行事吧。是老爺自己要折騰,怪不得咱,隨在軍中出了什麼差錯,那也是老爺做的選擇,咱出了事,心疼的只能是老爺自己!”

這話更像是在嗆沈溪,不過卻充分體現出女兒家的不甘和俏皮。

沈溪笑道:“也是,出了事心疼的人是我自己,所以我會拼命保證你們在軍中的安全。”

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一三一五章 添女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一五〇五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八三五章 大勢漸去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二六一章 告狀
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一三一五章 添女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一五〇五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八三五章 大勢漸去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二六一章 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