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

乾清宮寢殿,朱厚照正在會見劉瑾、張苑、魏彬等太監。

朱厚照面前跪着七名太監,除了李興是在督造施家臺泰陵任上被彈劾外,其餘幾人都在宮中任事。

朱厚照道:“……朕做這些都是爲了你們,朕把你們當作股肱之臣,劉公公在司禮監和御馬監任職,高公公負責朕大婚之事……你們別說朕不理解和體諒,以後若是做出什麼忤逆朕的事情,別怪朕加倍懲罰你們……”

劉瑾在幾人中最得寵,跪伏着額頭觸地,哭泣道:“陛下,老奴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陛下有什麼事,老奴爲您上刀山下火海……”

“行了,這些話留着以後說,朕不稀罕聽,換新鮮點兒的來,張公公……”朱厚照打量張苑,問道:“你且說說,沈先生那封信是怎麼來的……”

張苑沒有劉瑾那麼會演,此番死裡逃生,剛從驚嚇虛脫中緩過神來,跪在地上有氣無力地道:

“陛下,之前劉公公吩咐,讓奴婢在安定門設宴爲沈……沈先生餞行,結果那天陛下沒來,劉公公也沒現身,是奴婢親自送沈……沈先生出的城門。沈先生離開前,留了個錦囊給奴婢,說是危急時使用。奴婢身陷絕境,想到沈先生的話,於是打開錦囊,發現裡面的八字箴言……”

朱厚照眼前一亮,連連點頭:“果然不愧是朕的先生,能掐會算,沈先生定然是卜卦預測到有今日之事,所以留下錦囊妙計指點朕。朕越來越覺得,沈先生就是朕的諸葛亮,一定能輔佐朕開創盛世江山。”

說到這裡,朱厚照指着幾名太監道:“行了,今日的事情到此爲止吧……朕留了你們一條命,但麻煩事隨之到來,劉少傅和李大學士,還有吏部馬尚書都致仕了,這纔是第一批,估摸後面要請辭回鄉的大有人在,朝廷上一場風波少不了,朕不能指望你們出來爲朕打理朝政,必須得想個辦法才行……”

劉瑾想說什麼,欲言又止。

朱厚照看到劉瑾,揚了揚下巴:“劉公公,有話直接說。”

劉瑾仍舊跪在地上,道:“陛下,如今翰苑中大多數人都站在劉閣老和李閣老一邊,二位閣老致仕後怕是不肯入閣爲陛下效力……但還是有人被劉閣老他們疏遠,這些人提拔起來後定能盡心盡力幫陛下做事,而不至於行那……黨爭之事。”

劉瑾故意把劉健等人跪諫的行爲,說成結黨營私,以他對朱厚照性格的瞭解,朱厚照在心中必然是這麼想的。

以前朱厚照不提,那是因爲劉健等人在朝中,但現在劉健、李東陽既然致仕,一些事沒必要再藏着掖着了。

朱厚照沒聽出劉瑾話語中隱含的意思,點頭道:“你說的不無道理,劉少傅和李大學士退下來,內閣尚有謝閣老,至於王學士……朕覺得還是不要讓他入閣得了,他以前就幫劉少傅和李大學士做事,朕不覺得他有什麼能力。”

“至於旁人,李學士和焦學士真的能勝任嗎?還是先看看,先從樑學士等東宮講官中選擇,這些人跟劉少傅關係未必親近,在朝中也算德才兼備,入閣沒什麼問題,關鍵是要謝閣老爲朕推薦人選。”

“隨着劉少傅和李大學士致仕,謝閣老現在已經是內閣首輔,他跟沈先生的關係親近,朕要想辦法讓沈先生入閣……”

劉瑾聽說朱厚照準備讓沈溪入閣,別提有多緊張了,暗自琢磨道:“沈溪這小子實在太有能耐了,少年得志三元及第,在朝幾年便立下戰功無數,官運亨通,又得前後兩任皇帝信任。”

“之前他留下錦囊只是說了一句話,就讓陛下改變態度,同時促使劉健和李東陽兩個老匹夫離開朝廷。若是他入閣,有謝遷給他撐腰,我能有好日子過?”

劉瑾想要說什麼,但想到自己剛剛被沈溪救下來,再加上朱厚照現在對沈溪完全是一副盲從的態度,便不敢說什麼了。

……

……

京城,謝遷府邸。

謝遷當日沒打算入朝,稱病不出,留在家裡看書。

謝遷面前擺着份寫了一半的奏疏……這是份請辭的奏本,他準備安心回餘姚老家當個閒散之人。

謝遷拿着筆,一邊琢磨一邊喃喃自語:“在朝當了這麼多年官,身心俱疲,不如早些返鄉養花弄草,享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逍遙自在……唉,以後之厚那小子沒人管,想必在朝堂上只會混日子,老夫實在顧不上他了。”

儘管謝遷想讓自己開心起來,但想到自己就將離開京城,遠離朝廷權力核心,內心還是一陣空落落的。

恰在此時,門房連門都沒敲便匆忙進來,顯得非常着急。

謝遷心情不佳,見此情形立即喝斥:“一點規矩都沒有,你可是我謝府的門子,說出去都丟人現眼!”

那門房道:“老爺,劉尚書來了,好像有緊急朝事相商。”

謝遷冷笑一聲:“想必朝會散了吧?不用說也知道他爲何而來,告訴他,老夫正在病中,拒不見客!”

門房領命而去,過了一會兒,又折返回來,滿臉爲難:“老爺,劉尚書不肯走,說朝廷發生大事……”

謝遷怒不可遏:“什麼大事也抵不上老夫身體要緊,難道老夫病倒了也要管朝事?”

門房期期艾艾地道:“劉尚書說,是……劉少傅等人辭官了……”

“什麼?你再說一遍!”

謝遷霍然起身,瞪着門房喝問。

門房老老實實地稟告:“老爺,說是劉少傅、李大學士等俱已辭官。”

謝遷將筆往硯臺上一擱,連連搖頭:“胡鬧,胡鬧!說辭官就辭官了?這上疏請辭還有搶着來的?陛下怎麼說?”

門房道:“老爺,您還是親自問劉尚書吧,劉尚書正在府門外等着,他說了,今日不見到老爺不會走。”

謝遷沒好氣地道:“好個劉時雍,就是喜歡給我找麻煩,讓他進來吧……算了,我親自去迎接好了……”

……

……

謝遷在謝府門前見到劉大夏。

劉大夏見了謝遷,顧不上禮數,上來便着急地道:“於喬,朝中發生大事了,劉少傅、李大學士還有馬尚書俱已請辭,陛下當場恩准,他們就要離開朝堂迴歸故里,蕭公公今日也要出宮……”

謝遷聽得頭都大了,趕忙道:“先慢些,進去再說吧……這都是什麼事兒,還讓不讓人安生了?”

二人進入謝府,路上劉大夏將之前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說給謝遷聽。

謝遷聽完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他顧不得想別的,皺眉問道:“陛下意氣用事,難道無人勸諫陛下收回成命?”

劉大夏一臉苦澀:“於喬也知道昨日宮裡鬧出的那些事情……跪諫沒了效果,劉少傅和李大學士請辭,陛下一一恩准,這個節骨眼兒上誰還敢站出來說話?”

此時二人進入書房,剛剛分賓主坐下。

謝遷聽到劉大夏這番說辭,立即瞪大眼:“你不會站出來說話嗎?怎麼,劉時雍,你別說擔心自己官位不保,連一句公允話都不捨得站出來說……”

劉大夏沒好氣地看了謝遷一眼:“在這件事上,我從來就沒發表過意見,昨日聯名上奏我也未曾署名,怎麼現在你倒責怪起我來了?”

“若是聯名上奏的人說話,陛下肯定不會採納,而你……戰功卓著,跟劉少傅等人關係又不是很親近,你說句話,陛下指不定就應允了。現在劉少傅和李大學士都致仕,朝堂豈不亂成一鍋粥?”

謝遷把自己擺在行將致仕的立場上,氣呼呼地說道。

劉大夏打量謝遷,道:“於喬,這不是還有你麼?”

“我?”

謝遷突然意識到,如果劉健和李東陽請辭,那他就成爲內閣碩果僅存的大學士,自然而然就是首輔了。

謝遷心想:“我就這麼成了首輔?”

他苦笑着搖了搖頭,起身把劉大夏引到桌案前,指着寫了小半篇的奏疏道:“你看,老夫正在做請辭的準備,這乞骸骨的上疏我已草擬一半……”

劉大夏道:“於喬,此時你可千萬別出來添亂,朝廷已亂成一鍋粥,你若再辭官,那內閣就真的一個人都沒了,難道你讓奏本直接進司禮監,給現任司禮監掌印劉瑾票擬和硃批?這位可不是蕭公公,若其一意孤行,不顧朝廷法度,責任誰來承擔?”

謝遷指了指劉大夏,想破口大罵,卻找不到理由,最後氣沖沖地道:“誰來承擔責任也不該我來擔,我不過病休一日,朝廷便發生這麼多事情,可不是我造成的……連劉少傅和賓之都退了,我留在朝中算什麼事兒?之前上疏我還猶豫,看來得儘快完成。”

謝遷說完,繞到書桌後面,拿起毛筆便要繼續寫。

劉大夏在一旁看着卻不阻攔,扁着嘴道:“你寫也好,不寫也罷,陛下絕對不會準你這份奏疏,不信你上疏看看!”

謝遷眉頭緊鎖:“我就不信陛下以兩種標準待人,憑什麼別人乞骸骨能得準允,我就不行?我倒是要試試看!”

寫了半天,最後謝遷一把將毛筆丟在地上,帶着幾分懊惱坐回椅子上,此時劉大夏依然氣定神閒。

謝遷道:“虧你沉得住氣!”

劉大夏道:“我來找你,是要跟你商議事情,陛下明擺着要以你爲首輔大臣,至於提拔新閣臣人選,估摸也要跟你商議,現在那些內監跟陛下走得近,你不會想陛下身邊都是蠅營狗苟之人,或者你辭官後內閣烏煙瘴氣吧?”

謝遷耷拉着頭,許久說不出話來。

“於喬,我看你到了進宮之時,這會兒你不站出來說話,怕是無人跟陛下進言。陛下正在氣頭上,說話能進他耳之人太少,恰好你就是其中之一。”劉大夏道,“若你進言得當,那一切事情便可迎刃而解,若進言失敗,朝堂將來變成什麼樣子,就不是你我能控制的了!”

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三五一章 誰給的自信?第二六三七章 廢后?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二二〇七章 勝負之機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七〇〇章 你計劃,我拆臺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一七一九章 日常彈劾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一二一三章 注意你的言辭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
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三五一章 誰給的自信?第二六三七章 廢后?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二二〇七章 勝負之機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七〇〇章 你計劃,我拆臺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一七一九章 日常彈劾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一二一三章 注意你的言辭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