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三章 審結

其實沈溪並不需要江櫟唯提供什麼口供,他讓玉娘去給江櫟唯“機會”,江櫟唯自己不懂得把握,那就怨不得他了。

等再開堂審案時,江櫟唯赫然發現,被他秘密轉移到城外準備押解京城然後半路“處理”掉的幾名惠州府官員,均已被提上堂。這也就意味着,他沒了利用價值,就算現在坦白,似乎也只能讓沈溪加他一條“濫用私刑屈打成招”的罪名,殺他更加有理有據。

江櫟唯正要對沈溪僭越拿人的事提出抗議,身後已有官兵用麻布將他的嘴堵上,嘴裡還罵咧咧地說:“也不看看這裡是什麼地方,犯了事還想咆哮公堂?只有沈大人準允纔可以!”

江櫟唯欲哭無淚,如今事情遠遠超出他的估計,擺明沈溪設下圈套害他。他怒視玉娘,將之前去勸說他“回頭是岸”的玉娘當成沈溪的幫兇,玉娘面對江櫟唯的怒目相向只能無奈苦笑。

“督撫老爺,草民有罪,草民之前給知府老爺送了五百兩銀子……”見到沈溪從內堂出來,府衙大堂裡跪着的士紳以及大商賈緊忙告罪。

七嘴八舌,公堂上異常嘈雜!

沈溪“啪”地拍了一下驚堂木,怒道:“即便有罪,也要待本官審問罪人後再說話,先押到後堂去!”

本來人被押送後堂,基本算是濫用私刑的信號。

在明鏡高懸的大堂上或許要顧忌圍觀民衆,無法亂來,到了後堂打死打殘都是有可能的,何況知府衙門的後院有地牢,那裡面刑具更是齊全。

可對於在場的士紳和大商賈來說,卻巴不得去後堂,趕早不趕晚,能進後堂說明自己的請罪會被督撫大人原諒,且後堂是個能暗中進行操作的好地方,多給這位年輕的督撫大人送點兒禮,指不定自己就沒罪,家族也能得到保全。

就在這些人打着如意算盤時,充當衙役的士卒已經過來,一名官兵押解一人,不是從正堂和後堂的門穿過,而是從大堂外面的月門走。

按照慣例,如果是從側院黑燈瞎火的地方走,非常容易被暴揍一頓,士紳和大商賈對於衙差押人的規矩幾乎都懂,知道到了沒人的地方非常容易捱揍,只有把好處送上才能讓皮肉少受些苦。

但他們又錯估了,這次押送他們的是公事公辦的正規軍人,這些老兵油子或許在戰場上會懈怠,但卻不敢在沈溪眼皮底下毆打士紳和大商賈。

士紳中多數都出身書香門第,那些商賈也幾乎人人會讀書識字。武人雖然對文官不屑,但在重文輕武的時代大背景下,他們在文人面前仍舊有自卑感,也更佩服那些有本事的文人或者文官。

這也是三軍上下對沈溪信奉至極的原因,因爲沈溪具有他們所不具備的智慧和謀略,無關歲數長幼。

但文人之間就非常講究論資排輩了,見到之後先問師承,再問出身,至於本身的才學和見識反而放在最末。

沈溪讓人將知府衙門的官員都押送上來,將衆人所寫“供狀”和“檢舉書”整理後拿到手上,其中只有部分官員願意出來指證,說明宋鄺除了有貪贓的罪行外,還罔顧朝廷法度與賊匪勾連、殺良冒功的大罪。

沈溪也不說誰檢舉誰沒檢舉,微微點頭:“這些供狀,本官很滿意,凡檢舉犯官宋鄺者,本官一概不予追究,革職留任,以觀後效。至於那些知罪不改者,與宋鄺同罪,皆問斬抄家……”

“大人,下官願意認罪,揭發宋知府殺良民以充盜匪,與朝廷表功……”

聽到後果如此嚴重,那些沒指證的官員嚇得臉都白了。

這個時候,他們也不管是否會得罪人了,這會兒保命最重要,既然已經有人出來檢舉宋鄺,那宋鄺貪贓枉法、殺良冒功的罪名就算落實,出來檢舉的屁事沒有,不檢舉的就要與宋鄺陪葬,這是他們最不願見到的結果。

四十多歲的惠州府通判聲嘶力竭地叫道:“大人,下官願意檢舉犯官宋鄺。”

沒在供狀上老實交代的人這會兒全都心慌不已,那些提前認罪指證的官員則暗自慶幸。大堂內下跪磕頭的官員非常多,荊越見狀怒喝一聲:“不得喧譁,否則殺威棍伺候!”

這會兒連命都快沒了,還管什麼殺威棍?官員爭相求饒的聲音越發地淒厲慘烈。

沈溪道:“本官一向賞罰分明,供罪有早晚前後,後供罪者,雖幡然悔悟但其心叵測,死罪可免活罪難饒,一律先杖打五十!”

沈溪把沒有據實交待的官員供狀挑出來,交給荊越,荊越每喊一名官員,那官員出來不是求饒,而是謝恩:“謝大人,謝大人……”

被打五十棍子還似乎很光榮,這在旁人看來非常難以理解,只有當事者才明白,可以通過屁股受罪的方式來換自己和全家人的安寧,千值萬值。

沈溪所說的“賞罰分明”,也爲這些官員所接受,之前猶豫不決才未把握住免罪的機會,現在能保住命就屬不易,至於屁股是否被打開花已無關緊要。

大堂前面的院子裡,圍觀百姓自動讓開一塊空地,就見這些官員輪番捱打,那邊還在行刑,沈溪這邊已經開始審問隋築等人。

這些被錦衣衛拘押的惠州府官員,本來就是爲宋鄺陷害,雖然他們自己屁股也不那麼幹淨,但跟沈溪的立場一樣,要置宋鄺於死地,以免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因此這些人提供的罪證更加詳盡。

有了這些人的口供,幾時殺了多少人,跟朝廷報瞭如何的功勞,朝廷賞賜之物如何分配,利益關係等等,皆都一目瞭然。

宋鄺在惠州任上三年,殺害普通百姓多達三百六十九人,其中有不少婦孺,而這一切不過是爲了讓他頭上的烏紗帽變得穩固,有機會升遷,同時能以剿匪的名義,從朝廷得到獎賞,從士紳和商家那裡徵集錢糧,可以養更多的女人。

……

……

玉娘花了近一年時間都沒搞定的案子,被沈溪一個晚上便審結,而且證據確鑿。

最後,沈溪一拍驚堂木,厲聲道:“罪臣宋鄺、胡楚等人貪贓枉法,殺平民趙四、孫坤、劉富貴等人,以良冒匪,罪大惡極,如今本官將此案審結,據實以陳,明日正午於街市口,連同象頭山賊匪二十五人,斬首示衆!”

“宋鄺家產抄沒,妻妾外宅問明來路,發路銀歸鄉,明日午時三刻,本官親自監督問斬!”

“威武!”

兩旁充當衙役的官兵的號子喊得更加賣力。

被定了死罪的宋鄺還想斥責沈溪濫用職權,草菅人命,但士兵已經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將他的頭死死按在地上,就好像馬上要動刀斧手一般。

圍觀百姓發出巨大的歡呼聲,他們眼中的公堂是最神聖的地方,沈溪定下宋鄺有罪,還有那麼多人鼎證,連賊匪自己都承認,由不得宋鄺狡辯。

一個惡貫滿盈的贓官,在地方上爲惡多年,如今被朝廷正三品欽差大人定下死罪,在百姓看來非常解恨,百姓恨不能上去活剝宋鄺的皮,生啖他身上的肉。

而沈溪,正好需要宋鄺等人的人頭來爲此番出征祭旗。

“退堂!”

沈溪高喝一聲,站起身,還沒等他進到內堂,外面已經是一片讚美之聲。

“沈大人公正廉明啊。”

“沈大人乃是包青天在世。”

“沈大人爲我大明第一功臣……”

沈溪沒去理會這些溢美之詞,他知道百姓最容易被輿論蠱惑,以前宋鄺在公堂上收黑錢定良民死罪,圍觀百姓所喊也不過如此。

進到內堂,玉娘行禮道:“沈大人一路辛勞,卻能爲惠州地方百姓做主,奴家佩服。”

沈溪坐下來,笑道:“外面那麼多稱頌之言,卻只有玉當家的這句話說得最中聽。本官這幾日爲了平匪和斷案,可真是連一個囫圇覺都沒睡好。”

玉娘這才知道看似輕鬆的沈溪,其實用了極大的精力來調查案子,並且抽絲剝繭,最後再利用宋鄺貪污受賄爲突破口,一舉將惠州地方几年來殺良冒功的案子查了個水落石出。

“沈大人,您既然累了,應早些休息,明日還要監斬……”玉娘提醒道。

沈溪擡手打斷玉孃的話:“不可,宋鄺的案子雖然審結,但必須做到善始善終,尚且還有地方士紳和商賈未曾過問!”

玉娘暗自揣度,難道沈溪也要跟宋鄺一樣,向地方士紳和商賈伸手要錢?

沈溪好像知道玉娘心中所想,讓玉娘跟他往後院去。

那些士紳和商賈見到沈溪,皆都下跪表示願意作證,他們不知前面大堂已將案子審結,連髒銀也全都充公。

熊熊火把之下,沈溪滿臉堅毅之色,朗聲說道:“本官言出必行,凡坦白者一律從寬免罪,之後本官會派人查問行賄之人,若有藏匿隱瞞者,一律抄家發配!”

玉娘聽到沈溪這話,身體不由一個激靈。

在她心中,對於“抄家”是有陰影的,因爲正是抄家讓她變成罪籍,令她淪落風塵漂泊這麼多年仍舊是孤家寡人。

後院的士紳和商賈這時才鬆了口大氣,沈溪說饒恕他們的罪過,那就是說他們自己和家人安全了,但那些沒來認罪的家族可就要倒大黴。沈溪對荊越吩咐道:“立即翻閱卷宗,但凡有行賄六十貫以上者,一律派兵抄家!”

荊越領命道:“是,大人!”

官兵全副武裝,一支支被派了出去……只要在卷宗中查到城裡那些士紳家族行賄而未來檢舉,一律被抄家問罪。

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二四二五章 大勢所趨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九六二章 將軍明鑑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四六八章 麻煩人一雙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八四六章 談合作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一八二五章 絕不客氣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
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二四二五章 大勢所趨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九六二章 將軍明鑑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四六八章 麻煩人一雙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八四六章 談合作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一八二五章 絕不客氣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