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

此時的沈溪,正站在中軍大陣中央位置的七八米高望樓上,一邊查看戰場局勢變化,一邊進行臨場指揮調度。

站高的目的是爲了看遠,歸根結底還是防止韃靼人耍花招……

沈溪眼下佈置的陣型顯得兵力太過集中,如果韃子在其騎兵掩護下,利用火炮發起突襲,那他麾下的勤王兵馬會損失慘重。

沈溪在望樓上,用望遠鏡隨時觀察,韃靼人的一舉一動都落入眼底,遭到偷襲的可能很低。爲防萬一,沈溪還在中軍外圍部署大量騎兵,隨時待命,防備韃靼人模仿他之前施展過的招數,先用“馬雷”打亂防守陣型,再趁亂用火炮襲擊。

但顯而易見,韃靼人面對堅不可摧的明軍軍陣時,想到的並不是“偷師學藝”,而是採用了他們最擅長的戰術,用騎兵強大的衝擊力來破陣,結果正好落進沈溪的算計中。

沈溪大概估計了一下,在之前的戰事中,不算韃子在城牆上下損失的兵馬,光是在與他率領的勤王兵馬的交鋒中,就讓韃靼人折損超過六千。

這是大明與韃子開戰以來,在平原地帶正面交鋒中取得的最大戰果,加上西直門一天內兩次守城斬殺的韃子數量,這一天下來總計斬殺韃子上萬,大明朝廷根本就沒想過西直門之戰會如此慘烈。

明軍自身損失的兵馬也有四五千,但主要集中在西直門城頭上,因爲沈溪所率勤王軍戰陣嚴密,由始至終步兵都未直接暴露在韃子鐵騎的鋒芒下,損失的只是三四百騎兵,以及被流矢和衝陣時短暫短兵相接折損的一百餘盾兵、槍兵,而韃子那邊,各兵種損失都極爲慘重。

“沈大人,韃子撤兵了!”

胡嵩躍在這一戰中,主要負責中軍防守,當看到韃子開始陸續撤離西直門時,趕緊到中央向沈溪稟告……在他看來,這一戰大獲全勝,意味着勤王行動大功告成,接下來兵馬就可以進城,衣錦還鄉。

但沈溪卻沒有胡嵩躍這樣樂觀的想法。

之前沈溪非常期待城中能派出援軍,跟他裡應外合,徹底把韃子打垮,但慢慢地他發現,無論他把韃子主力拖出城外多遠,守軍就是沒有出城之意。

這讓沈溪意識到一件事,想取得這一戰勝利,根本就不能指望城內保守的守軍或者是劉大夏的三邊兵馬,能憑靠的只有自己和他麾下這一萬五千精銳。

所以,沈溪並無在韃靼撤兵後,馬上就班師回城的打算。

沈溪沒理會胡嵩躍的傳報,他冷靜地站在高臺上,不時變換手上令旗的姿勢,讓傳令兵把他的意圖迅速傳達出去。

很快,一萬五千兵馬再次變陣,這次騎兵隊前出兩裡,五個步兵方陣進到五百米外,做出一副隨時會發起進攻的態勢,之前被嚴重壓縮防守陣型,突然向外擴張。

沈溪沒有讓騎兵發起追擊,防備韃靼人留有後手,導致不必要的損失,接下來他所做決定不但讓韃子和城中的守軍意想不到,連麾下官兵也是一頭霧水。

沈溪發佈的具體命令是:“原地紮營!”

“大人,您……”

胡嵩躍剛爬到望樓上,便見沈溪打出旗語,整個人都快瘋了。

這是什麼地方?

京城的西直門外!

距離京城只有六七裡,沈溪麾下兵馬完全可以在韃子撤兵後選擇進城,這既符合城中守軍的意願,也是韃靼人的殷切期望,還能滿足沈溪軍中長期在外征戰將士的心願。

城中守軍,希望多些兵馬一同幫忙駐守。

韃靼人希望沈溪這樣強勁的對手,趕緊帶兵進城……京城高官雲集,沈溪資歷終歸不足,如此自然就成爲籠中鳥,處處受到掣肘,不可能再有之前鬼斧神工的表現。

沈溪麾下官兵,都想趕緊進城,能見到妻兒自然再好不過,就算妻兒在外地,也希望能有高大的城牆作爲屏障,不用再風餐露宿。

唯獨沈溪認爲,自己進城是在爲韃靼人奪取京城製造獲勝的契機,他這一路兵馬進了城,如同鹽巴融入水,不會對整體局勢有太大幫助,還不如把兵馬留在城外,繼續成爲韃靼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

……

西直門戰事,以明軍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而告終,韃靼人撤出西直門外十里,但以其騎兵的機動靈活,仍舊對沈溪所部造成巨大的威脅。

沈溪駐兵於京城西北角,距離西直門僅有六七裡,其間並無韃靼人阻隔,此舉讓城裡的守軍看不明白,李東陽、張懋等人一頭霧水,能進城而放棄,選擇守候在城外,這不是方便韃靼人發動下一輪圍攻麼?

西直門城頭上,大明將士看到韃靼人撤兵,無不歡欣鼓舞,就在他們認爲朝廷應該發動追擊一舉破敵時,才發現兵部根本就未下達出城作戰的調令,連城外援軍,也選擇原地駐紮而非發起銜尾追擊。

張懋眺望開始紮營的援軍,皺眉問道:“這是在幹什麼?既然回援京師,眼下爲何不進城?”

李東陽打量張懋一眼,同樣迷惑不解。

二人感到困惑的還有這路兵馬是否爲沈溪所部,他們清楚,沈溪軍中不可能有這麼多騎兵,就算把居庸關周邊駐軍算在內,也不可能湊出這麼多馬匹。

而且他們判斷,這支援軍中的步兵和騎兵必然是邊軍將士,因爲大明京營和京畿周邊地區的衛所兵,根本達不到之前表現出的驍勇善戰。

朱厚照卻嗤之以鼻,得意洋洋地說道:“這都看不懂?沈先生這是要駐兵城外,與京城互成犄角,拱衛京師安全。他根本就不怕韃子發起進攻!”

張鶴齡看着城外令行禁止的勤王軍,眼裡滿是羨慕,湊過來問道:“太子可看仔細了,下面領兵之人,果真是延綏巡撫沈溪?”

朱厚照不滿地打量自己的舅舅,道:“怎麼,不相信本宮?如果舅舅有疑問的話,大可親自帶人去軍中一趟,求證一番!”

張鶴齡慚愧地說:“我……微臣看還是不必了吧,想來軍中帶兵之人,必會派人至城下,向朝廷報訊,到時候便知道這領兵之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了!”

城頭尚在小聲議論,張懋無意識地扭頭看了一眼,一驚不老小,外面的軍營居然已經快紮好了,帳篷緊鄰着西直門西北角的一片民居,就在連通護城河的南長河東岸,如此一來水源問題便解決了。

援軍營地位於南長河的河灣處,河面寬二三十米,雖然現在氣溫很低,但河面並未徹底封凍,所以韃子很難從西面和南面發起突襲。

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一四七四章 兩條路徑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二五六一章 宿將之哀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二一八五章 內訌第一四五三章 迴光返照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二六五一章 棄車保帥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八六〇章 朕沒錯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九九八章 根基
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一四七四章 兩條路徑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二五六一章 宿將之哀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二一八五章 內訌第一四五三章 迴光返照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二六五一章 棄車保帥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八六〇章 朕沒錯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九九八章 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