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

昌國公張巒過世很早,但因朱祐樘六宮獨寵張皇后一人,張氏外戚張鶴齡和張延齡又受到皇帝寵信,張家在朝中地位如日中天,即便滿朝都知道張氏兄弟不是什麼好東西,可就是沒人能把兩兄弟扳倒,就連劉健、李東陽這樣的名臣對張氏兄弟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之前金夫人一直住在皇宮,跟王太后住得很近,皇帝把老丈母孃接進宮中長住的也只有朱祐樘能做到,歷朝歷代因爲後宮嬪妃、太妃多,皇帝從來沒有把丈母孃接進皇宮裡住的,只有朱祐樘這裡,六宮唯獨一個張皇后,把妻子寡母接到宮中來,別人只會說朱祐樘孝敬,而不會有其他非議。

因爲朱祐樘從來都生性謹慎,那些想抹黑的人都找不到這位仁孝皇帝的污點。

金夫人過世,從道理上來說,算不上大事,但皇帝非要慎重對待,朝廷上下也不會說什麼。

誰都知道皇帝的生母紀氏過世得早,皇帝對自己的丈母孃盡孝,那是爲天下人稱頌的事情。

如今金夫人逝世,皇帝正在病中,猶自不忘表達自己的悲慟之情,要以國喪之禮待之,朝廷自然要慎重對待。

消息傳到湖廣,地方上毋須做太多事,只需訓誡一下百姓,別在最近這段時間操辦喜慶之事便可。

即便有什麼喜事也往後拖拖,或者是一切從簡辦理。

馬中錫過來只是通知一聲,具體事項,布政使司衙門自然會妥當處理。

沈溪看了馬車一眼,不知朱厚照是否有聽見,他耐着性子跟馬中錫寒暄兩句,然後將其送走。

由始至終,馬中錫都沒問沈溪送的客人是誰。

人剛走,朱厚照從馬車上跳了下來,緊張地拉着沈溪的袖子問道:“先生,剛纔那位馬藩臺是說,我外祖母過世了,是嗎?”

沈溪打量一下週圍的人,確定沒人聽到這話後,微微點頭。

朱厚照泫然欲泣,但他強忍着沒有哭出聲來,眼眶內霧濛濛的,看得出來熊孩子跟金夫人的關係很不錯。

朱厚照面帶悲慟之色:“也許先生說的對,我不該在武昌府多停留,必須要回京城去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都還年輕,來日總有機會跟先生見面,那時先生一定要多教給我些本事!”

一瞬間,熊孩子好似成長不少,讓沈溪頗感意外。

送朱厚照上了馬車,沈溪又跟以車馬幫弟兄爲主的送行隊伍仔細交待一番,這才送由前後四輛馬車組成的車隊上路。

沈溪沒有親自送車隊出城的打算,他自信手下人能看住朱厚照,不令其再次私逃。至於朱厚照這會兒是否誠心實意,已無關緊要,反正沈溪前後派了三撥人馬護送朱厚照北上,有直接護送的,還有兩撥是暗地裡跟蹤和監視。

沈溪派楊文招與朱厚照同乘以車,一路服侍照顧,此番自己這小表弟要辛苦一下了,既算是對他的一次歷練,如果他能巴結好朱厚照,未來未嘗不是一樁造化。

至於沈永祺,因爲性格相對懦弱一些,遇事瞻前顧後,沈溪將其留在身邊,平日多多提點,力求早日開竅,能獨當一面。

馬九不在湖廣,不然沈溪肯定會讓馬九具體負責此事。

沈溪身邊這麼多人中,最信任的就是馬九,甚至連宋小城,沈溪都未必推心置腹,畢竟馬九一直以謹言慎行、任勞任怨立身,事情交給他基本能辦得妥妥當當。至於雲柳和熙兒,雖然辦事能力也很強,但沈溪卻不敢讓她二人陪同朱厚照北上,防止廠衛那邊獲得風聲。

……

……

金夫人畢竟已年邁,此時過世不會讓沈溪覺得有多意外。

沈溪現在更關心的是朱祐樘是否會按照既定的歷史發展,於弘治十八年過世,畢竟他穿越形成的蝴蝶效應,已造成不小的影響,朝中很多事已經跟歷史有一定偏差。

如果朱祐樘一直拖着半條命不死,對朱厚照來說或許是好事,對沈溪來說,卻未必如此了。對朱厚照而言,他可以等幾年登基,那時性格可能趨於完善和穩定,不會寵信閹黨打壓文官集團。

當然,也不一定會如此,沈溪之前聽了朱厚照的心底話,熊孩子對文官集團反感的種子早已種下,即便他不寵信劉瑾,或許也會寵信谷大用、張永,甚至是張苑等人來對抗文官集團。

這是總的歷史趨勢,大方向改不了。

沈溪心想:“歷史上劉瑾之所以能將盤踞朝中多年的劉健、謝遷等人給打壓下去,不是文官集團有多窩囊,而是正德皇帝在背後鼎力支持,同時也與文官集團恰好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當口有關。”

“劉健、李東陽、謝遷鐵三角執掌朝政多年,未曾變過,朱祐樘未給兒子準備新的閣臣人選,再加上文官集團自負任性,說甩手就甩手,即便有李東陽留在朝中,但奈何孤掌難鳴,這才令劉瑾鑽了空子!”

沈溪很希望一切按照原來的歷史發展,最好朱祐樘能在弘治十八年病故,那時他正好可以在封疆大吏的位子上,坐山觀虎鬥,等朝廷內鬥完了,他再爭取調回京城,那時無論是進內閣,還是履職六部,都比他在湖廣時更有前途。

那時他要掌握的,將會是朝廷的權柄,這是一種類似於最高權力的存在。如今沈溪在地方即便有一些成績,類似於小打小鬧,並不足以影響華夏文明進程。

對沈溪來說,朱厚照是否留在武昌府,對他影響不大,他平日做什麼,在朱厚照來去前後仍舊沒有變化,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不斷地健全工業園區配置,力爭早日把科技樹的基礎給打牢。

但有件事,沈溪必須要在朱厚照走了後便進行處置,那就是湖廣西部和南部愈演愈烈的地方少數民族叛亂。

因爲這幾年有天下糧倉地位的湖廣頻頻遭災,造成糧食大面積減產,百姓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處於邊遠高山丘陵地區的地方少數民族部落的日子不好過,各村寨餓死的人不在少數。在這種暗流洶涌的情況下,地方土司衙門應對不力,州、府衙門也是自顧自,封閉縣城不管城外百姓死活,導致民怨沸騰。

隨着叛亂頻繁發生,各村寨的少數民族武裝有合流的跡象,即便湖廣行都指揮使司已派出兵馬前去平叛,但效果非常差。

地方少數民族對地形地貌非常熟悉,利用春夏之交山雨連綿道路難行的特點,叛軍跟官軍打起了遊擊,在連續出擊八方襲擾的情況下,官軍首尾難顧,在付出上百人傷亡的代價後,最後不得不躲進城池中,等候沈溪這個兩省總督進一步的指示。

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一八五章 鬥氣小蘿莉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二三九八章 調邊軍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親家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一三九六章 逼宮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九〇九章 時間差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
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一八五章 鬥氣小蘿莉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二三九八章 調邊軍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親家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一三九六章 逼宮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九〇九章 時間差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