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九章 奉調

沈溪之前一直覺得,宋小城在掌權後變得心浮氣躁,或許會貪戀手上的權力而逐漸背離,但見宋小城在福州城盡心盡力做事,頓時放下心來。

宋小城如今已是兩個兒子的父親,有了責任心,手下弟兄逐漸多了起來。此時宋小城應該也意識到,他離開沈溪什麼都不是,甚至連當個混混都沒資格,當初也就是運氣好,跟絮蓮一起做了沈家茶鋪子的夥計,纔有今天的出息。

越是在社會中混得久,宋小城越能真切感受到權力的重要。

沈溪身爲翰林,又是東宮講官,在宋小城眼中已是很大的官,可汀州商會還是說垮就垮,只有如今沈溪身爲三省督撫,閩粵地方各級衙門纔對他大開方便之門,這些政治上的便利,他身爲車馬幫當家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大人,這裡有夫人的信函。”宋小城把一封信交給沈溪,語氣恭恭敬敬。

“嗯。”

沈溪點了點頭,將信接過來。

原來是謝韻兒代表家人寫給他的信,信函內容跟他在南澳島上收到的那封信一模一樣,應該是謝韻兒怕他在出征途中收不到信,所以寫了兩封內容相當的信函。這一封之所以送到福州城,也是知道他北上途中會途徑福州,怎麼都會收到。

匆匆看過信函,沈溪沒看到有新內容,便隨手放到了一邊。實際上,此時他更關心惠孃的情況。

算算日子,孩子應該已經出生,作爲惠娘腹中胎兒的父親,他很想知道惠娘和孩子的情況,是否大小平安,是男是女?

惠娘可不敢明目張膽給沈溪寫信,他只能去之前約定好的聯絡點,看看是否有通知的信函。

照理說就算惠娘怕打擾他,李衿卻是個慧黠的女孩子,知道什麼是沈溪出征在外所關心的,說什麼話才能讓沈溪覺得她是惠孃的好幫手,而不是令沈溪覺得她不堪大用,逐漸對她失去寵愛。

沈溪道:“今晚派個人過來,我把家信寫好,找專人將信送回去。記得做事別太張揚。”

宋小城連忙應是,在得到沈溪一番囑咐後,便帶着人離開。

沈溪並沒有急着進房寫家信,也沒想接見福建三司衙門的人,他此時無比牽掛惠孃的情況。

難得到了福州,可能未來幾個月都要帶兵打仗,在消息閉塞的閩北和浙南的崇山峻嶺以及荒涼的島嶼上渡過,再也沒有福州這樣優越的信息獲取條件。

宋小城帶着人離開後,沈溪把荊越叫進來,簡單交待幾句。

荊越皺着眉頭,不解地溫道:“大人,爲什麼要去渡頭拿信函?難道……信函中有什麼秘密情報?”

沈溪嚴肅地道:“老荊,具體情況別問,路上小心些,別讓人跟蹤,若被人發覺,導致信函內容外泄,很可能影響接下來的戰局!”

沈溪知道,不危言聳聽一番,荊越不會慎重對待,只有嚇唬他一下,纔不敢拿事情到軍中吹牛。

如今沈溪不知這封通知信函或者是口信是怎麼說的,全看惠娘和李衿如何行事。話說得隱晦些還好,若是把話挑明,而他又由於目標太大不能親自前往,事情泄露出去會對他的聲名造成很大影響。

畢竟惠娘是朝廷欽犯,李衿也是罪犯家屬,都是罪籍不說,原本還都不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了。

大明法度森嚴,沈溪從刑部撈人的舉動,罪無可赦,甚至可能抄家滅族,不小心謹慎可不行……

沈溪派荊越去了渡頭,一直定不下心來,沒過多久夜色便籠罩下來,他正要吩咐準備晚餐,侍衛進來通稟,說是福建按察使陶琰來訪。

沈溪之前看過來往公文,知道陶琰已在月前升遷爲浙江右布政使,即將前往赴任,這比歷史上陶琰升任浙江右布政使提前了一年。

沈溪對陶琰不算陌生,史書上大名鼎鼎的“青菜陶”,清正自守那自不用說,在沈溪頭年途徑福州城辦尚應魁和訾倩案子時,陶琰對他幫助很大,事後上報朝廷,沈溪着重提到陶琰在這案子中的剛正不阿。

畢竟尚應魁官品比陶琰高,陶琰屬於下級彈劾上司,最終彈劾成功,最後尚應魁罪名坐實,陶琰提前獲得升遷是情理中的事情。

說起來,沈溪算是對陶琰升遷有幫助,陶琰在啓程趕赴浙江履職前,過來跟沈溪這個三省督撫見面,算是禮貌上的照會。

官驛正堂,沈溪見到了陶琰。

此時的陶琰,官品甚至在沈溪之上,儒學界的地位也遠比沈溪高,但跟沈溪見面還是要客客氣氣,平輩論交。

雙方拱手行禮,各自安坐。

在大明中期,巡撫和總督在各省的卓然地位沒有得到完全確立,地方行政、司法的最高長官並不把自己和總督、巡撫視爲上下級關係,只是把總督、巡撫當成朝廷臨時委派的欽差,心存敷衍。

“沈中丞,老夫先在這裡對您說聲恭喜。”陶琰坐下後上來便說了句讓沈溪摸不着頭腦的話。

沈溪微微皺眉,要說之前他認識的陶琰,可不是一個溜鬚拍馬之輩,說話中肯,就算老奸巨猾那也是儒者一貫作風,可這次陶琰上來就道恭喜,他只當陶琰恭喜他在這一年時間裡剿匪的成就。

沈溪問道:“陶臬臺……不對,應該稱呼一聲陶藩臺,在下領兵在外執行皇命,喜從何來啊?”

陶琰露出吃驚之色,問道:“沈中丞難道尚未聽聞,朝廷已有旨意要徵調你回京,出任延綏巡撫?”

沈溪聽到這消息,腦海中的第一個念頭是:“謝老兒,你不會坑人坑上癮了吧?”

以陶琰的性格,絕對不會無的放矢來這兒說沒譜的話。

陶琰說有,那就一定如此,只是因爲信息渠道的關係,這消息或許接下來幾日內就傳達到沈溪手裡,陶琰只是順帶過來提醒他一聲,別讓他錯過消息。

這消息對沈溪來說,根本接受不了。

延綏巡撫是什麼職位,沈溪比誰都清楚,這是個勳貴可以當但自己卻萬萬當不得的職務,他在榆林衛時就跟當時的延綏巡撫保國公朱暉扯皮,這會兒朱暉雖然人不在三邊,但他的勢力卻遍及三邊各處。

如果沈溪去西北,下面隨便一個總兵、參將都可能擁有侯、伯的爵位,能令他無法招架。跟誰鬥都好,就是別跟這些勳貴玩,因爲這些人鬥法不講規矩,而是論拳頭,自己拳頭本就不大,跟人比拼的結果就是自取其辱,黯淡收場。

“陶藩臺,在下並未聽聞此事,怕是道聽途說吧?”沈溪含笑問了一句。

沈溪嘴上說的輕鬆,但心中依然在大罵謝遷,連劉大夏、馬文升也沒放過,在他看來,謝遷、劉大夏和馬文升等人聯名向弘治皇帝舉薦讓他來東南履職,已經是在折騰他,他一介乳臭未乾的少年,一副小身板卻要扛起剿匪的大任,說是皇帝寵信有加,誰會相信?

擺明是折騰人,美其名曰磨礪!

結果閩粵這邊剛剛打開局面,沈溪有了剿匪的功績,眼看可以進一步擴大戰果,朝廷又要把他調往西北,難道是覺得東南剿匪沒起到“鍛鍊”的效果,準備換個地方繼續折騰……哦不對,是磨礪!

陶琰沒想到沈溪並無欣然之色,倒好似新差事有多艱鉅一般,他抱着謹慎的態度回道: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沈中丞還是在福州城多停留幾日爲好,朝廷旨意已在路上,只是老夫聽聞沈中丞是先調回京城,再行敘用,至於是否補延綏巡撫的缺額,老夫也不敢確定,一切以朝廷最終任命爲準。”

沈溪琢磨了一下,說道:“在下如今所領差事,理應迅速領兵北上,及早撲滅賊寇。若在福州城耽擱太久,而令盜寇肆虐地方,致未完成陛下交託之責,恐……”

陶琰打斷沈溪的話:“沈中丞還是酌情停留一兩日爲宜,東南雖有匪患,但屬纖芥之疾,怎及西北用兵來得緊要?若因沈中丞錯過消息而令西北生變,這責任沈中丞怕是承擔不起!”

話雖說得中肯,但沈溪聽了心裡卻不那麼舒服。

朝廷的公文尚未下達,你陶琰作爲福建按察使,就算如今升任浙江右布政使,憑什麼老早就知道朝廷的人事任免情況?瞭解還如此詳細,就好像你在京城安插有眼線,而且眼線傳遞消息的速度比朝廷驛馬還要快。

這很不正常。

但陶琰既然專程前來提醒,安的還不是壞心,這讓沈溪非常氣惱。

你說你陶琰不來說,我直接領兵北上,當作什麼都不知道,什麼延綏巡撫、西北用兵的事情跟我沒關係,我平我的匪,西北那邊出兵,兩不耽擱。

現在倒好,根本就沒法裝作什麼都不知道離開,只能在這兒等壞消息。就算如同陶琰所說,他這次奉調是先回京城,他最終難逃往西北一行。

沈溪心想:“難道我少年成名,在朝中光華耀眼,就必須做到死而後已,才能爲大明的統治者接受?”

“不讓我掛掉,你們心裡就不舒服,是嗎?”

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二五四二章 一團糟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一九六〇章 沈溪掛帥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五八章 他們是要私奔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懷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四〇〇章 千里尋夫(第十更)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四四九章 官場一家人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三四章夜半相會無人時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四八八章 生日禮物(第一更)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見(第五更,送書友)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論(第三更)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一六二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
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二五四二章 一團糟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一九六〇章 沈溪掛帥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五八章 他們是要私奔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懷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四〇〇章 千里尋夫(第十更)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四四九章 官場一家人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三四章夜半相會無人時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四八八章 生日禮物(第一更)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見(第五更,送書友)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論(第三更)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一六二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