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二章 四子造詣考題(第十二更)

“策問”的題目,每一道題都是以“問”來開頭,就好像高考中“閱讀下列材料寫出自己理解”題目相類似,你要知道他問的是什麼,更要明白材料的內容。

恰恰,這弘治十二年己未科禮部會試卻出了一道讓天下士子都頭疼不已的偏題。

這道題開篇,“問:學者於前賢之所造詣,非問之審、辨之明,則無所據以得師而歸宿之地矣。”

意思是,讀書人對於先賢的觀念思想造詣,若不能仔細審讀推敲加以辨明,則不能領略他們的思想核心,自己會無所依從。

繼而引出下面的四子學說。

用四個“先賢”的理論,來說明同一個問題,就是程朱理學的核心思想,這四子的學說各不相同,在題目中只是引用四子所說的各一個觀點,來讓考生判斷這四子是誰,他們的理論中心思想是什麼。

題目中所引用內容,各自引述了一些人的觀點,都是來自於典籍之中,從典籍上別人的一句評價的話,來判斷是哪四子,這四人有什麼造詣。

題目的冷僻就不用說了,所引用的四個觀點,乍一看你還真不知道是哪位“賢人”所持。

但一次會試,出現一道偏題並不爲過,要引用古代名人的理論,考生到底也算是博古通今,不知曉只能說你造詣不夠。

這道題目也被稱之爲“四子造詣考題”,四子分別是張載、楊時、陸九淵、許衡,這四子都是研究程朱理學的,他們的核心思想都圍繞着理學,但在題目中,可沒指出這四子的名字,要考生自己去“猜”。

這個題目,主要是圍繞四子對於程朱理學的來源的探討,有的說是來自伯夷,有的說來自老莊,有的說源於禪宗。

張載、楊時、陸九淵三人,那也算是一代名人,他們的理論思想爲很多人所熟知,雖然題目有些偏,但還不至於偏到太離譜,讀一遍大概也知道這話是誰說的,可最後一人許衡,他的思想就很少爲人所知了。

但最後“有從事於《小學》、《大學》,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於老”,考生一看頭就大了,這話出自哪裡,是誰說的,沒人知曉,也不會因此聯想到許衡。

這句話其實出自前朝劉因的《退齋記》。

許衡是元朝人,算是一個精通思想、教育、曆法、哲學、政治、文學、醫學、歷史、經濟、數學、民俗等等的“通儒”,這年頭書本可是很金貴的,一些前人的著作,又或者是名人,必須要通過書本來獲得知識,這許衡就算在前朝有名,但哪個舉子會閒的沒事去買本市面上難尋的書,去研究前朝一個通儒有什麼核心思想?

一次禮部會試考題,看上去沒什麼紕漏,僅僅是在第三場策問考試,第三道題,題目中第四個人物的理論主張上相對冷僻,就讓相對中正的禮部會試出現了偏頗。

所有考生見到這種想挖了程敏政祖宗十八代祖墳的題目,心裡除了痛罵,就只能往偏激處想。

你程敏政出這麼難的題目刁難我們,肯定背後有什麼貓膩,你是怕出個簡單的題目大家都能答出來,讓你鬻題不會得到利益吧?

雖然考前已有不少關於泄題的傳聞,但程敏政還沒見到那兩份對答工整的文章,所以他也沒發出這就是徐經和唐伯虎答卷的感慨,衆舉子一時間都沒往唐、徐二人身上聯想。

衆考生這會兒都被鎖在號舍裡,即便大部分應試舉子都不會,他們卻不知別人會不會,這題目到底有多難。

所以,眼下的當務之急,卻是要先把這次的題目給完成,就算不太清楚是誰,可也不能空着卷子。不過按照以前的例子,在會試中哪個小環節出現紕漏,最後肯定與中進士無緣。

整個貢院內都是一片唉聲嘆氣聲,只是有苦自己吃,之前沒抄寫上試卷的題目,還要加緊時間去抄,畢竟第二天就要交卷了,沒多少時間可耽擱。

但也有人不死心,他們想盡量從那句不知出自何經何典的話裡找出些端倪,但這基本屬於白費氣力。

沒讀過就是沒讀過,不知道就只能靠蒙,但就算蒙中了,你也不會聯想到許衡身上。

題目問的就是四子造詣,你卻只能答出三子來,甚至有的連三子都答不出,這就屬於出現重大紕漏。

考生越想越急,越急便越容易影響發揮。

但此時,考場之內卻有人並不會爲這道偏題而感覺到驚訝和感慨。

沈溪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至少有兩個人能把這道題目做好,或者有他這第三份對答如流的試卷在,程敏政就不會發出那般自取其禍的感慨了?

二月十五這天下了一場小雨,天氣驟然變得寒冷,於日落前,沈溪已經完成了自己會試的所有答卷,只等第二天收卷後離開貢院。

當晚北風呼嘯,氣溫降到了零下十多度,但沈溪卻不能生火,畢竟卷子都已經作答完畢,若生火而不小心燒着卷子,之前的努力就等於白費了。他只能裹緊衣服,蜷縮在號舍的角落裡睡覺。

大風颳了一夜,吹過號舍頂棚,發出嗚咽的聲音,偶爾外面還會傳來一些怪響,就好似鬼哭狼嚎一般。

沈溪不知道別的考生整的什麼幺蛾子,或者是因爲會試考題太難,有的人已經神經錯亂了。

因爲極度寒冷,溼氣又重,沈溪一宿都沒怎麼睡着,第二天早晨醒來時天仍舊沒有放晴,不過貢院內多了許多巡查的軍士。

沈溪猜想,或者是因爲考題太難,有考生昨晚鬧事,貢院內加強了安保。

不過這已經跟沈溪沒多少關係了。

到中午時,號舍開始收卷,沈溪把自己的卷子整理好,交了上去,然後拿起自己的考籃就要出號舍。剛推開門,卻發覺自己腿腳發軟。或者是在號舍裡窩了幾天沒走路,腳踩在地上都有些站不穩。

“小舉人公,可需要攙扶您出貢院?”跟沈溪算是朝夕相伴了八天,但卻從未說過一句話的監場兵士笑着跟沈溪打招呼。

監場的兵士不知道沈溪叫什麼,只知道自己的差事很特殊,居然監考的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郎。

這樣的年紀便參加會試,將來肯定大有作爲!

沈溪先是相謝,但還是斷然回絕:“我自己能走。”

沈溪腳步緩慢地走出貢院,因爲天上還下着小雨,出了貢院他只想早點兒回家,大魚大肉吃上一頓,然後美美地睡上一覺,至於睡多久已經沒關係了,最好是睡他個兩天兩夜。

從考場出來後,神經突然鬆弛下來,沈溪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

……

……

回到家中,沈溪第一件事就是一頭栽倒到牀上,矇頭大睡,連飯都不吃了。

林黛盼了八、九天,心裡正牽掛得緊,見到沈溪回來,還沒等她獻上殷勤,沈溪就已經倒頭大睡,令她稍微有些怨懟。

但她畢竟想做個賢內助,知道沈溪累,不太想把沈溪吵醒,不過每過一會兒就會去沈溪房裡看看,想讓沈溪醒來第一個見到的人是她。

這次沈溪睡了足足十二個時辰才醒過來,醒來時,肚子都已經快餓扁了。狼吞虎嚥吃過飯,沈溪纔想起來問問是什麼時辰。

“……你都睡了一天!哼!”林黛撅着嘴,好像深閨怨婦一樣望着沈溪。

“一天?那今天就是十七了。”

弘治十二年會試鬻題案於二月二十七正式案發,之前城裡已多有傳聞,沈溪知道該出去問問風聲了。

沈溪放下碗筷,正要起身,卻被林黛一把拉住。

“你要去哪兒?”

林黛昨夜就等着成就好事,一晚上都沒睡好,現在沈溪醒來,雖然不至於跟沈溪在大白天發生什麼,可她心裡還是有些鬱悶,因爲這會兒她身上穿着大紅的衣裳,精心梳洗打扮過,沈溪連句讚美的話都沒有。

沈溪道:“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現在就做,中午不用等我回來。”

沈溪沒法跟林黛解釋,他現在必須要將鬻題案搞清楚。

可在他與唐伯虎鬥畫之後,京城士子就開始對他有所非議,就怕案發後,有人會往他頭上扣屎盆子。

林黛見沈溪這般不解風情,氣得直跺腳,不過卻沒轍,誰叫男兒郎天生就要做大事,而女子只能守在閨房等相公回來呢?見沈溪執意要走,林黛趕緊問道:“那你……你晚上回來嗎?”

沈溪重重點了點頭:“嗯。”

聽到這個回答,林黛的臉色總算好了一些,語氣轉而有些輕柔:“那我等你。”

一句“等你”,話語中透出濃濃的情意,沈溪就算看得明白,但此時他也只能先不去管,因爲還有棘手的事情等着他。

沈溪離開家門,匆忙到了蘇通下榻的客棧,蘇通顯然也沒休息好,不過他昨天已經跟一些士子交流過會試考題的事情。

“沈老弟,或許情況有些嚴重啊,第一場論語題,你記得吧?聽說在考試前,就已泄露了,有人拿着這道題去請教別人。”

蘇通臉色帶着幾分緊張,倒不是因爲他提前得到考題,至於什麼論語題提前泄露,也不過是外面傳的風聲,沒誰能直接說出到底是誰拿着題目去問人。

這一屆會試的論語題,“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出自《論語·衛靈公》,題目算不得刁鑽,沈溪並不覺得考生在這道題目上會有什麼論述上的偏差。

“唐寅和徐經那邊有什麼消息?”沈溪趕忙問道。

*************

ps:第十二更!

精疲力盡,啥都不說了,天子不管是精神還是體力都已經到了極限,現在腦子裡一片混沌,手指頭連動彈一下都困難了!

也請大家多多支持,用訂閱、、和把天子淹沒吧!

嗚嗚嗚,求一切支持!

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七〇〇章 你計劃,我拆臺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九三九章 沈溪很重要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
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七〇〇章 你計劃,我拆臺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九三九章 沈溪很重要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