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

韃靼營中,韃靼國師亦思馬因站在中軍大帳中央桌案前,一臉凝重地看着根據斥候匯攏的情報繪製而成的土木堡地圖。

“國師,怎麼未到外面的門樓上觀戰?難道是覺得這小小的土木堡,不會成爲我大軍的阻礙?”

一個女子的聲音從門口傳來,說的是漢語而非蒙語,亦思馬因擡起頭,最近時常浮現在腦海中的美麗面龐出現在眼前,正是達延可汗巴圖蒙克的妃子,跟隨他作戰的“昭使”阿武祿。

阿武祿神色疲憊,前一日明人援軍增援土木堡,她寢食難安,此時亦思馬因和亦不剌兵馬雲集土木堡外,她怕被追究責任,所以來亦思馬因的中軍大帳試探口風。

亦思馬因從未想過追究阿武祿的責任。

畢竟阿武祿是達延汗的妃子,即便偶爾犯些錯誤,也是可以理解的。把過錯歸咎到女人身上,在亦思馬因看來是無能的表現。

亦思馬因具有強烈的大男子主義作風,但心底裡也佩服阿武祿這樣的聰明女人,當下搖頭:

“昭使說錯了,在下並非成竹在胸,相反對於此次攻城有些憂心。土木堡一戰,今夜只是個開端,想在一夜間攻陷城池不太可能……”

阿武祿稍微驚訝一下,問道:“哦?連國師也對拿下土木堡沒有十足的把握?”

亦思馬因正色道:“土木堡駐兵不多,但其主帥卻是多次與我草原部族爲難的沈溪,此子詭計多端,非一般明軍將領可比,如果我們強行攻城,必然折損大量兵馬。所以要對付沈溪,最好是穩紮穩打,逐步發現其防守上的漏洞,一擊而下。”

“其實,在整個居庸關以西的防禦體系中,土木堡作用不大,只要明朝不再派援軍前來,眼前的城池就是一座孤城,久而久之不攻自破!”

阿武祿有些失望:“原來國師要等的是……不攻自破,那是否覺得會折損面子?”

被一個女人指責,亦思馬因沒覺得丟臉,反而坦然接受,因爲他深受儒家文化影響,最喜歡納諫,當下道:

“昭使可有想過?一個困守孤城的少年,能做的選擇是什麼?無非是穩固城防,固守待援……在下到土木堡後,看過城防佈局,此子在防守上的造詣非同小可,即便是我也無法做到眼前這一切!”

“嘖嘖,能將土木堡城防延伸到城外五里,還是在短時間內完成,換作他人,即便有如此想法,也會因工程量巨大而選擇放棄。”

阿武祿深以爲然:“是啊,但他最終還是完成了。”

“這便是我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

亦思馬因輕嘆,“小小的土木堡,本不會對我軍形成威脅,但如今城外多了這麼多溝壑,攻城器械無法順利運達城牆下,同時城內火炮數量劇增,隨時威脅到我進攻將士的安全……這一戰,土木堡內明人佔據天時和地利,唯獨欠缺人和,這是我們獲勝的唯一契機。”

“可是——”

阿武祿思考一下,不解地問道:“天時地利人和不應該在我們一方嗎?”

亦思馬因笑而不語,此時他心中已經有了較爲完善的計劃,揮揮手道:“昭使安心回去,等攻破土木堡,抓到沈溪,到時候我會派人通知你。”

“大汗要統治天下,必須要有文臣來輔佐,沈溪此子年紀輕輕便三元及第,文武雙全,比之當年薛禪汗帳下的董大還要優秀,是輔佐大汗的不二人選。如此少年,在對明朝朝廷死心後,只有效忠大汗一途。”

щщщ•тт kΛn•C〇

阿武祿羞惱不已。

在她看來,將沈溪殺掉方能解心頭之恨,最好是一刀刀凌遲,因爲她干涉軍務後在沈溪手中吃了大虧,如今城中那些火炮有大半是因爲她麻痹大意丟失的,現在反倒成爲韃靼兵馬攻城的阻礙。

阿武祿道:“若能一夜間攻破土木堡自然最好不過,以沈溪的聰明才智,依然不是國師之敵,大汗必會對國師心悅誠服,將來大汗入主中原,國師可爲宰相,天下臣民皆要對國師頂禮膜拜!”

亦思馬因搖頭苦笑,他本想說出“兔死狗烹”一詞,但卻忍住了。

此番入寇大明,亦思馬因算無遺策,草原各部族稱頌不已,已爲巴圖蒙克忌憚,原本就非同一部族,亦思馬因不指望巴圖蒙克一直善待他,只希望拿下土木堡和居庸關,兵臨大明京師,能夠將草原各部族矛盾化解,爲瓜分大明財富攜手合作,重現當初薛禪汗建立大元盛世的輝煌。

……

……

土木堡外,喊殺聲驚天動地。

韃靼人動用一萬兵馬,自土木堡城西方向,分南北兩路往土木堡西城門進發。

之前韃靼人在張家口和宣府鎮俘虜的明軍降兵先行,隨後是步兵和騎兵,最後纔是攻城器具,行進中,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快速前進,而是對付一道道不規則的塹壕。

城外五里這些塹壕,都是些斷頭坑,兩邊無坑道連接,唯一的作用便是延緩韃靼人前進,但由於挖得到處都是,工作量無比巨大,填平的事只能放到後面來做。如今攻城要緊,韃靼人只能用攻城的梯子鋪上去,然後再搭上木板,形成一座橋樑,韃靼騎兵只能下馬,牽着馬過橋再上馬,然後又下馬、過橋,循環往復。

但由於人多勢衆,韃靼兵馬推進速度依然很快,短短一個時辰,便推進到靠近土木堡大約三裡遠的地方。

這個時候,韃靼人終於遇到麻煩,沈溪安排掩埋的地雷相繼被觸發,形成一次又一次爆炸,許多負責開路的明朝戰俘被炸飛。

隨着爆炸的密度越來越大,韃靼人感覺到了強烈的危機,進攻速度自然放緩下來。

此時朱烈已經率領民夫回城,上城樓跟沈溪覆命,到了城頭見到遠處轟然炸開的火光,興奮地說道:“大人,看來咱們的埋伏有效果啊!”

土木堡地勢較高,站在城西城頭上更是居高臨下,沈溪手持望遠鏡,邊看邊說:“這只是開胃菜,大餐還沒上呢。你還不能休息,帶人去其他三個城門巡察,一定不能讓韃靼人從別的方向偷襲得手!”

沈溪判斷韃靼人進攻的主要方向在城西,但不代表韃靼人不會從別的方向進行包抄作戰。尤其當正面戰場戰事激烈時,韃靼人很可能會採取繞後的方式,選擇從別的方向打開土木堡防禦的缺口。

如今明軍總兵力只有八千,而韃靼兵馬僅保守估計就有六萬,在兵馬數量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防守方一旦採取側重防禦,就可能出現防守上的盲區,被韃靼人抓住破綻一舉攻入城中,導致前功盡棄。

朱烈領命後離去,此時城西戰事仍舊在持續。

韃靼人不斷地用俘虜和牲畜趟路,繼續小心翼翼往城牆下進發,此時地面上已是陷阱重重,被鐵蒺藜扎到腳的戰馬和人比比皆是,地雷被觸發後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在夜空中被炸開的一瞬間,便會帶走一片殘肢斷臂。

雖然黑火藥製造的地雷的爆炸威力相對一般,有許多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對韃靼兵馬的心理影響還是很大的。

韃靼兵馬付出一定的傷亡後,終於殺到城外兩裡左右,此時地面上的塹壕已經是那種寬而深的戰壕,同時地面上還有高矮不等的防禦工事,就好像城牆從內向外延伸兩裡。

面對前方拒馬後面的深坑,韃靼人不知道該如何着手,此時匍匐在第一道戰壕裡的兩百名火銃兵,站在木梯子上,向拒馬後面的韃靼人射擊。

“砰砰砰——”

密集的火銃射擊聲響起,隨着槍口噴發出一道道火光,韃靼人一批批倒下。

在火銃兵射擊的間隙,塹壕後面的射擊巖體裡,弓弩兵開始射箭,一道道利箭穿越夜空,落入韃靼軍隊列中,慘叫聲此起彼伏。

等韃靼人推開拒馬衝到戰壕前,大明的火銃兵已經扛着梯子,順着坑道撤離了戰壕。

面對三米深的塹壕,韃靼人茫然不知所措,就在這時,城頭以及部署在幾道塹壕間的火佛朗機炮,開始發聲。

“轟轟——”

先是一聲接着一聲的悶響,緊接着在戰壕外的區域,火光沖天而起,隨着一枚枚炮彈炸開,被塹壕攔住的韃靼人,頓時如同割麥子一般以片片栽倒。由於在狹小的地段擁擠太多人,每一枚炮彈都可以帶走幾十條生命,讓被打懵了的韃靼人感覺心裡一寒。

這幾年來,火炮對韃靼人而言儼然一場又一場噩夢。

沈溪從弘治十三年開始,接連給韃靼人上“軍事課”,韃靼最近兵敗,都跟沈溪以及他引進的佛郎機炮有很大關係,韃靼人這會兒聽到火炮的響聲,便會有一種不自覺的心理暗示,應該馬上逃走,而不是奮勇上前。

隨着一聲聲火炮響起,後續火炮聲不絕於耳。

沈溪手頭有大批佛郎機炮和炮彈,這要歸功於韃靼人“送貨”上門,韃靼人原本想利用明人的火炮來攻城,結果沈溪的“馬雷戰”令韃靼人棄營而逃,這些佛郎機炮和炮彈,都落到了沈溪手裡。

沈溪有了這批佛郎機炮助戰,防守輕省了許多。

防禦工事修築到城外後,沈溪把各個方向都編好了序號,即便是晚上,只要告訴向哪個區域開炮,炮手便會按照相應的射擊諸元調整炮口,炮火覆蓋不再有盲區,韃靼人想通過土木堡防禦體系,必須要經過彈雨的洗禮。

明軍出動了佛郎機炮,而韃靼人面對守軍又寬又深的戰壕束手無策,不得不考慮撤兵的問題。

要知道韃靼兵馬在攻破張家口、宣府鎮城和保安衛城後連續出兵,士兵們已經高度疲勞,如今又是夜戰,他們對於地形極爲陌生,只知道前面是一座孤城,自己還是從山下往山上仰攻,如今遇到火銃、弓弩和火炮的接踵攻擊,衝在前面的韃子兵死的死,傷的傷,損失非常慘重。

“鳴金收兵!”

亦思馬因在獲得前線急報後,馬上下達後撤的命令。

其實不用亦思馬因下令,前線的韃靼兵早就開始潰逃,沒人願意留在明軍的陣地前充當活靶子。

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二一七七章 堅持,穩住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一五一五章 一團糟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三七六章 周胖子(求訂閱)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二一七七章 堅持,穩住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一五一五章 一團糟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三七六章 周胖子(求訂閱)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