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九章 沈溪很重要

朱厚照跟張懋討要小花狗,完全是天馬行空毫無規律可言,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正因爲發自本心,才真情流露。

不但張懋哭笑不得,就連旁邊的劉健等大臣臉色都不太好看,弘治皇帝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隨時都有可能傳位給太子,但現在太子完全是個不諳世事的頑童,哪裡有一點人君的模樣?

張懋沒有立即回答,朱厚照迅速嘟起嘴,不滿地問道:“張老公爺,你到底肯不肯給啊,不會是心疼一隻小花狗吧?”

“呃……”張懋遲疑半晌,纔回答,“老臣回去後便做安排,太子稍安勿躁,見陛下要緊……嗯。”

朱厚照咧嘴一笑,點頭:“那就說好了,回頭記得把小花狗送到擷芳殿來,哈哈,我見過大狗,就是沒見過小花狗,不知道好不好玩。回頭讓它們對着咬一下……”

說着,朱厚照興沖沖進了乾清宮,而在場的老臣則面面相覷,均能看到對方臉上的無奈之色。

弘治皇帝和張皇后就這麼一個兒子,寵出來的毛病,但也有認爲是天性使然的。無論如何,此時的朱厚照在衆老臣眼中可沒有絲毫明君的樣子,以後教導的路還很漫長。

因爲已是日落時分,各位大臣從皇宮出來便各自回府。

謝遷跟劉大夏並肩而行。

最近幾年兩人走得很近,劉大夏從三邊總督調任兵部尚書後,跟謝遷經常在私底下走動。弘治皇帝清楚二人的情況,但並沒有過問,主要原因在於謝遷和劉大夏在弘治皇帝眼中都是良臣典範,而且他們也沒有爭權奪利的心思,說是結黨,還不如說是湊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免費加班。

在朱祐樘眼中,誰能爲他做事,誰可以託付重任,十分清楚。有這樣一個開明的皇帝,自然也應運而生謝遷、李東陽、馬文升和劉大夏這樣留名青史的大臣。

“於喬,陛下如今的身體,可是大不如前。”

兩人並肩而行,劉大夏小聲對謝遷說道。

之前面聖時,謝遷站得更靠前,看的明白,皇帝臉色慘白,不斷咳嗽,就算如此還是招大臣進宮商討軍政大事,重點是年後西北邊防事宜。

三位內閣大學士同時出席,英國公張懋本就是掌兵重臣,劉大夏則是兵部尚書,張升和吳寬則負責制誥。本來談得好好的,偏偏出來時見到不修邊幅的太子,給這次面聖的大臣心中蒙下一層陰影。

謝遷無奈地說道:“聖上龍體有恙,不正是我等報效皇恩之時?”

劉大夏不由搖頭一笑,謝遷永遠都能說會道,如今他要強調的是皇帝可能命不久矣,要傳位太子的問題,謝遷則避重就輕。

這種問題沒什麼好爭論的,劉大夏轉變了個話題,問道:“於喬近來可有沈溪在地方上的消息?”

“唉!那小子有何動向,與我何干?”謝遷面帶不屑之色,“聽說他年初將領兵北上,這次從廣東到浙南,沿途上千裡,沒個一年半載,這仗打不完。怕是等打完後,他能功過相抵就不錯了。”

劉大夏笑道:“於喬對沈溪就這般沒信心?”

謝遷一嘆:“倒並非是對他沒信心,只是覺得這小子吃點虧碰碰壁總是好的,你說他爲官這幾年,可曾遇到過挫折?總是一帆風順,對他的前途未必是好事!”

道理是這麼講,可劉大夏聽了卻覺得一陣彆扭……難道你現在希望沈溪打敗仗?

劉大夏突然道:“陛下之前與我商定西北領兵人選,偶提沈溪,於喬對此如何看待?”

“什麼?”

謝遷聽到這消息,着實吃了一驚。

西北領兵,那可不是誰都能幹的活,楊一清和王瓊是什麼人,他們在官場上歷練幾十年才奉調西北,西北光是有爵位的總兵官就有六七位,誰能壓得住?

沈溪是絕對沒這資格的!

謝遷道:“如今他正在東南用兵,陛下卻要將他調往西北?難道是劉尚書跟陛下舉薦的?”

劉大夏聽謝遷稱呼自己爲“劉尚書”,就知道謝遷對這件事有不同看法。劉大夏回道:“陛下只是偶然一提,你說這幾年來,除了沈溪在泉州、西北和東南的這三場仗之外,再往前推,恐怕就是負圖對西北一戰了吧?”

謝遷一怔,想了想,臉上露出苦笑。

不是皇帝非要提,而是不得不提。

如今世人稱之爲弘治中興,雖然各地小災小亂不斷,但大體上算得上國泰民安,弘治一朝數得上號的戰事也就那麼幾場,馬文升打哈密、沈溪在泉州打佛郎機、劉大夏打韃靼以及沈溪在東南平匪。

雖然沈溪主導的兩場戰事在馬文升和劉大夏的軍功面前不值一提,但劉大夏已經據實奏明弘治皇帝,與韃靼人一戰,主要功勞在沈溪親率的火炮營,正是沈溪用佛郎機炮在西北打出名堂,大明才下定決心在三邊建立火炮營,負責的將領便是延綏總兵官。

而沈溪所率牛車陣,就是火炮營的前身,這讓弘治皇帝記住沈溪有真本事,特地派沈溪前往廣東“歷練”,如今只是小試牛刀,沈溪就已做出名堂來,皇帝一看,你小子行啊,簡直是朕的福將,走到哪兒都有捷報傳來。

殺雞焉用牛刀?

東南的疥癩之患你不用管了,朕派別人去,你到******朕解決那些韃靼蠻夷,給朕傳位太子留下良好的邊疆環境!

謝遷倒吸一口涼氣,道:“這小子沒學會爬,就讓他跑,步子是否太大了些?時雍兄,你可要跟陛下說清楚啊。”

關鍵時刻謝遷又改變了稱呼。

劉大夏笑道:“我豈能不跟陛下提及這一茬?但陛下如今苦無合適的領兵人選,其實就算陛下中意沈溪,始終他的年紀是個問題,在東南尚且不能做到人心皆服,西北就更不要說了……唉!”

東南只是地方文官給沈溪找麻煩,到了西北則是有世代鎮守邊陲的勳貴公侯,之前劉大夏去西北,就差點兒被朱暉害死在榆溪河北岸,劉大夏還是三朝老臣。

沈溪去,別說是文官,就連武將也會扯皮。無利不起早,沈溪無法用軍功和提拔這些事來收攏那些武將,因爲這些武將已是公侯,升無可升,他們求的不是建功立業,而是守住現在的地位。

……

……

劉大夏和謝遷出宮去了,乾清宮這邊,朱厚照見到了老爹,被老爹問了一些學問上的事,然後留下來一家三口吃飯。

朱厚照悶悶不樂,心想:“母后肚子比上次見面時又大了不少,是不是快要生了?生個妹妹還好,如果生個弟弟,那就麻煩了,父皇可能會廢了我太子之位,把皇位傳給弟弟。什麼楊勇、李承乾的事都可能發生在我身上。”

張皇后此時身上滿是母愛的光輝。近來她休息得很好,肚子一天天變大,所有人都希望她能再生個皇子,如此一來皇嗣的問題就可得到根除,連張家的地位也會跟着穩固。

飯桌上,張皇后對朱祐樘噓寒問暖,夫妻情深,朱厚照則坐在旁邊無精打采。

朱祐樘發些端倪,板着臉問道:“皇兒,你爲何不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飯也要有吃飯的樣子,知道嗎?”

張皇后笑道:“是啊,皇兒,你正是長身體之時,多吃點兒才能長高,有充沛的精力學習。”

朱厚照擡頭打量冷着臉的老爹,還有滿臉笑容的老孃,道:“父皇母后,孩兒近來學業繁重,平日無甚消遣……”

聽到“消遣”,張皇后的臉色迅速冷了下來。

你個臭小子,天天在擷芳殿裡打牌,踢蹴鞠,玩女人,你當老孃不知道還是怎麼着?要不是你爹在,老孃非把你給揭破,讓你屁股遭殃!

朱祐樘眯眼打量兒子,問道:“你想如何?”

朱厚照嘻嘻一笑,站起來道:“父皇,孩兒想要回之前的說本,那些都是孩兒花了好大力氣弄來的。要不這樣,父皇再出題考校孩兒,若孩兒能通過考覈,父皇就還給我如何?”

“胡鬧!”

朱祐樘怒從心起,猛地拍一下桌子,桌上好幾道菜的湯水頓時灑了出來。

只是一聲,朱厚照便老老實實坐下,看着老爹使勁兒咳嗽,而老孃在旁不斷安撫勸說。

等朱佑樘氣消了些,張皇后向朱厚照使了個眼色:“太子,快給你父皇賠罪。”

朱厚照心有不甘,我只是想把武俠小說要回來而已,又不是沒學習,你哪次考校我沒通過?

獎罰分明,不是你崇尚的嗎?

朱厚照委屈地起身,昂着頭道:“孩兒沒錯。”

“你說什麼?”朱祐樘厲聲喝問。

朱厚照一字一句地說道:“孩兒沒錯!”

朱祐樘怒道:“你個孽子,真是膽大妄爲,朕怎就生了你這樣的孽障?朕於你這般年歲時,一心向學,生怕記不住先生的教誨,而你呢?”

朱厚照心想,那是你怕被兄弟搶了皇位,可我不怕啊,你有本事就給我生個弟弟啊。

張皇后在一旁苦勸:“皇上,您消消氣。”

“咳咳。”

朱祐樘繼續咳嗽,喘息了好一會兒才又接着說道,“遠的不說,就說你的先生東宮講官沈溪,你看看人家十三歲時,已經考中狀元,位列朝班,開始給你授課,而你呢?”

朱厚照心有不服:“讓我去考,我也能考中狀元。”

朱祐樘怒道:“不自量力,讓你寫一篇四書文,你能寫得出來嗎?”

朱厚照嘴巴張了張,還是老實閉上了。不過,最後他還是表明自己的態度:“既然父皇覺得沈先生有本事,就不該調走他,孩兒平日裡最喜歡聽沈先生講課。現在的那些先生,都太迂腐,孩兒不想聽他們的課!”

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一四一八章 競爭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二三四四章 不稀罕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二一三〇章 不搞特殊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章 桃村有雨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見(第五更,送書友)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
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一四一八章 競爭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二三四四章 不稀罕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二一三〇章 不搞特殊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章 桃村有雨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見(第五更,送書友)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