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

.ttκa n .¢ ○ 沈溪初爲人父,總算在學業、事業有成後,家庭方面也開始有所成就,儘管這頭一胎不太好養活。

福建,汀州府,寧化縣,沈家,此時亂糟糟的。

除了要不了多久沈明文就要跟沈元一起去福州參加鄉試外,還有一個重大的事情需要解決,那就是誰出來當家的問題。

老太太李氏辛苦了一輩子,就好像緊繃的弦突然鬆開,不朽的鬥士終於倒下,伴隨着的便是她在沈家霸權的徹底崩塌,接下來的問題是要民主地商討一些事情,總結起來不外乎兩點:

要不要分家;分家如何分配財產,若不分家誰來當家?

李氏已得了嚴重的“癔症”,多數時候連眼前是誰都認不清,她嘴上只是一個勁兒地念叨:

我兒子是秀才,我孫子是狀元,我另一個孫子又是秀才,回頭就會有舉人,舉人去考狀元,我沈家就會有兩個狀元,會有第三個狀元……

培養出沈溪,是老太太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可她也因爲沈溪中狀元的驚喜衝擊太大,埋下了病根。

不過,就算李氏老年癡呆後,仍舊清楚地記得一些事情。

可到底她是怎麼得的這個病,或者這個病要持續多久,沒人知曉,沈家人經過一番努力後,發覺老太太的癔症不可挽回,於是趕緊寫信給京城的沈明鈞夫婦,讓他們回來商討分家與否的問題。

“還好回來得及時,不然沈家就沒了。”這是周氏在回到寧化縣城,得知具體情況後說的第一句話。

在京城時,死活都不想走,可回來後,周氏便覺得寧化纔是她施展拳腳的地方,她生來就是要在沈家這個大舞臺上展現自己的風采。

回到寧化後,周氏第一件事就是擔負起家裡所有柴米油鹽的事情,照顧老太太比其他人都勤快,做事總會有她出來挑頭,剛贖回來不到一年的王家大宅重新修繕,原來的院子也重新整理,出錢又出力。

不知道的還以爲周氏轉了性,此番回寧化是來做善事的。只有知道底細的人才知道,周氏這是準備繼承老太太的衣鉢,當沈家的家。

沈家在分家與否之上,分成兩個派系,一個派系主張分家,另一個派系主張仍舊保持原樣。

主張分家的是大房,準確地說是王氏。

因爲除了王氏堅持要分家外,沈明文對此事漠不關心,而王氏的兒子沈永卓和夫人沈呂氏則更傾向於保持原來家庭的構架。

沈永卓夫妻比王氏有頭腦,他們清楚,無論分家與否,他們都不能當家,以前是老太太管事,就算分了家那也是王氏說了算,小倆口沒有話語權。而大房這邊的收入,全靠沈明文廩生的那點兒銀子,根本不夠養活一家老小。

二房由於沈明有夫婦不在,二郎和三郎如今都已經成婚,可如今門第不同,他們不想再做苦力辛辛苦苦討生活,如今最希望的是能保持原樣,吃大鍋飯,這樣就算平日不工作,也能過上舒心日子。

至於三房人則更加務實,他們雖然能憑藉雙手養活自己,但不主張分家,因爲五房出了狀元,這時候誰分家誰是傻子,他們希望兒女將來能得到狀元公的庇護。

至於四房,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大兒子中了秀才,而且是十五歲中秀才,十六歲即考鄉試,老四沈明新有一手木匠活能養家。雖然四房有分家的傾向,但他們也不勉強,分就分,不分就不分,我也不跟你爭什麼。

至於五房沈明鈞夫婦,準確地說是周氏,以前是分家的代表人物,現在則是不分家的旗幟。

周氏現在主張不分家不是她對這個家有多麼深的感情,而是她多年媳婦熬成婆,兒子中了狀元,身份地位截然不同,就等着翻身農奴把歌唱,將整個沈家歸於她麾下,讓她可以名正言順來當這個大管家。

五房人各懷心思,平日的大小事情明爭暗鬥,但結果基本是,王氏和周氏自成一體,除了四房外,幾乎所有人都往兩人身邊靠攏。

因爲沈家人不分家的主張佔大多數,王氏大可選擇分家出去單獨過,而在分家中,大房擁有絕對的主動權,這便是王氏的憑靠。

只要沈明文一句話……分家!那就算弟妹有再多意見,這個家多半還是要分的,剩下就是財產分配和老人的贍養問題。

在財產分配上,大明遵循的嫡長子繼承製和宗法制,沈明文的話語權非常大。

而此時,沈明文把這話語權交給妻子,讓王氏來代他說話。

王氏作爲大房媳婦,在家裡有了話語權,變得無比跳脫,她的意思很明顯,分家的話,大宅子歸我們,你們愛去哪兒去哪兒,別跟我提平均分配。

最後或許是發覺這招不太得人心,所以她又改變了分家的主張。她提出,不分家也可以,但沈家上下必須我們大房說了算。

“瞎胡鬧,她有什麼資格當家?她若當家,我們就分家。”

周氏聽說後,心裡氣不打一處來。

王家完全是看在沈溪中了狀元,又輔導王陵之有功的面子上才把大宅重新低價賣回給沈家。

沈家的產業幾乎都是我拿真金白銀買回來的,就連沈家上下這些年的生活也由我供養,現在倒好,你來當家,讓我給你當孫子?

門兒都沒有!

舉行家庭會議的這一天,周氏態度非常強硬,若沈明文和王氏當家,那她和沈明鈞就帶着兒女離開寧化,從此五房跟各房間井水不犯河水。

這下二房和三房的人不幹了,連沈永卓夫婦也覺得這樣不妥。

沈家上下,別人可以分開單獨過,但五房不能,若五房走了,那沈家也就沒存在的必要,連供養你的狀元一家都單獨過自己的日子去了,你們還賴在一塊兒有什麼意思?

本來各房人聚在一起是商量一下誰出來當家作主,到最後就成了王氏和周氏的直接矛盾。

兩個女人心中都有共同的想法……這個家有我沒她,有她沒我!

“我說弟妹,你可真有本事啊,你兒子靠沈家祖宗的庇佑考中狀元,那是把我沈家幾百年來的氣運都用盡了,你回報沈家一點怎麼了?”

王氏臉上帶着嘲諷的笑容,“娘現在還沒死呢,你就敢提出分家?哼哼,說出去就不怕人家戳你的脊樑骨?”

“別忘了是誰拿分家來要挾全家的,不是我,是你!”

周氏針鋒相對地說道,“我兒吃的是我的奶水,不是沈家的。他中狀元,是他自己有本事,當初沈家可是連書都不給他讀,現在中了狀元卻說是祖宗庇佑,那祖宗怎麼這麼不開眼,偏偏庇佑我兒子不庇佑你丈夫?”

潑婦罵街,永遠是要靠動手來解決問題。

王氏本來就到了更年期,與周氏吵上兩句,王氏忍不住大動肝火,上去就要掐架,周氏自然不甘落後,張牙舞爪就想還擊,結果旁邊的人趕緊上前勸說。

沈明新黑着臉道:“大哥、五弟,你們不過來勸勸?”

沈明文面無表情,咳嗽兩聲,站起身,沒有管自己的妻子,徑自往裡屋走:“我還要溫書,你們繼續商議。”

沈明鈞則一臉無奈地看了妻子一眼……讓他去幫忙,實在有心無力!

好說歹說,其餘幾房人終於把王氏和周氏給拉開,然後繼續就分家與否和誰來當家的問題展開商討。

王氏道:“分家可以,你們五房拿出五百兩銀子來,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我呸,憑什麼讓我們拿銀子,難不成是上輩子我們欠了你們不成?”周氏叉着腰道,“老孃就算有的是銀子,也休想讓我拿出一兩來!”

周氏如此一說,沈家上下頓時明白一件事,之前一些傳言非虛,周氏有自己的“小金庫”。

沈明鈞也滿臉震驚地問道:“娘子別瞎說,咱家哪兒有銀子?”

“哎呦,老幺啊,平日裡看不出來,原來你還真是會演戲,可憐娘被你們夫妻倆騙了這麼多年,你們這對吃裡扒外的東西!”

王氏終於找到突破口,一下子佔據道德高地。

周氏也發覺自己一氣之下說錯話了,以前當着強勢的老太太她可從來不敢這麼張狂。這會兒也是覺得在場沒一個人能壓得住她,她就敢把事情明說。

但周氏不是吃素的,在外打理藥鋪多年,早就練就了一張好嘴皮。

“銀子當然是有,不過卻不是我的,但只要跟我孫家的好妹妹開口借便可,還有我兒子如今是翰林官,給皇宮裡給太子上課,他每年光是皇帝的賞賜就有幾百上千兩,加上俸祿,嘖嘖,你男人幾輩子也賺不回……”

吹牛不上稅,沈溪年底確實拿到一些賞賜,但絕對沒周氏說的那麼多。

但沈家上下哪裡知道這些,給太子上課,皇帝富有四海,給先生的束脩能少得了?

本來是說漏嘴,如此一圓場,周氏又把場子給找了回來。

一說起兒子,周氏再次佔據主動權……我兒子這麼有本事,你們跟着我是吃香的喝辣的,跟着這女人你們等着被刻薄吧!

周氏又道:“即便你們大房堅持分家又如何,你們把大宅子要過去,由着你們,以爲少了你們,我們就過不了了?只要我兒有一口飯吃,我們五房就不會餓着,只要五房有一口飯吃,就不會讓沈家上下餓着!”

就好像是競職演說一樣,周氏的話立刻得到二房和三房人的熱烈響應。

四房只是冷眼旁觀,你們有沒有飯吃,我們不在乎,以後如果日子過不下去,讓我們四房人供你們飯吃也不是不可以。

在沈家沒落時,四房和五房人幾乎撐起沈家,沈明文就算當時是廩生有俸米,也是一年有一年沒的。

王氏怒不可遏:“憑什麼不能是你們幺房分出去單過?”

“老幺子之後是小幺子,現在小幺子本事了,就鬧分家,等下我就出去嚷嚷,讓鄉里鄉親知道,小幺子和他爹孃是忘恩負義的主!”

**********

ps:第四更到!

本章爲書友160612081226186大大加更!謝謝您的慷慨!

同時,天子還要感謝自開書以來就支持的三十多萬書友(不知道準不準確,但起點app這麼記載的),謝謝你們的每一個訂閱、每一個、每一張和每一張!天子向你們鞠躬致敬!

最後,本月只剩下最後三天,天子誠摯地求支持!感激不盡!

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二二六章 求畫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三七章 鄉試(下)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九四四章 大賊小賊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問題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一四七四章 兩條路徑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
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六九五章 終場換人(第四更)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二二六章 求畫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三七章 鄉試(下)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九四四章 大賊小賊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問題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一四七四章 兩條路徑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