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一章 是否出兵,這是個問題

沈溪詳細詢問了一下,終於弄明白了情況。

劉大夏的軍事才能還算是比較高的,與韃靼人主力接觸後,立即察覺不妙,且戰且退,準備撤回榆林衛,結果在丁當廟河以北地區,被韃靼人給圍上了,目前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五十里路看起來不遠,但這時代行軍打仗,道路難行,出了長城關隘後,北上之途有紅兒山,還有條韃靼人口中的扎薩克壕的河流,怎麼也要走上一天時間,若再加上運送輜重,行軍速度只會更慢。

一來一回差不多要兩天,朱暉不太敢冒這個險。

若是派出騎兵,救援速度相應會快許多。但最大的問題,大明邊軍騎兵數量太少,戰鬥力跟韃靼騎兵相去甚遠,派出騎兵一旦與敵人正面遭遇,跟送死差不多。

其實派步兵的效果也大致相當。

由於邊軍長期不更新軍械,不管是強弩、火器還是鎧甲,均與開國時有較大差距,再加上訓練不足,一旦兩軍正面遭遇,其唯一的結果就是敗仗連連,久而久之大明官軍就沒了必勝的信心和勇氣,更把打敗仗視爲理所當然。

沈溪在玉娘和英俊侍衛的護送下,到了城北總兵府,人還沒進去,就被門口的士兵給攔下了。

沈溪知道,若表現得太過怯懦,那他在榆林衛什麼都不是。

“讓開,本欽差要見保國公!”沈溪怒目圓睜,厲聲大喝,把這些個值守的士兵給鎮住了。

若是一般的少年,這些個兵痞早將人轟走了……什麼?你不想走?亮出刀劍來看你走不走,不打得你求爹告娘纔怪。

可眼前這位是誰!

昨天才跟韃靼精騎血戰,愣是以不足對方一半的人馬留下近千韃靼人的屍首,立下赫赫大功的“欽差”。

皇帝委派的人也敢攔,那是活膩了!

“大人,您別爲難我們這些守大門的,我們也是奉命行事!”

這些個衛兵也跟侍衛心態是一樣的,覺得兩邊都能要自個兒的小命,只好求着哄着,只盼這位欽差大人自行離去。

沈溪冷笑:“延綏鎮失守,你們可擔待不起!若再阻攔,一律格殺!”

說着,沈溪一擺手,玉娘就把佩劍抽了出來。

沈溪這邊連同那英俊侍衛只有三人,守門的士兵足足有二三十位,愣是沒一個敢吭聲阻攔。

沈溪順利進到總兵府內。

“保國公在何處?”沈溪進入總兵府,周圍都是屋舍,他根本不知道朱暉在什麼地方,立即大聲喝問。

玉娘趕緊提醒:“沈大人,咱們人地生疏,您還是客氣些好。”

“若我客氣,保國公能派兵馳援,那我無所謂,但這可能嗎?”沈溪回了一句。

這下玉娘回不上話來了,事實卻是沈溪只是兵部派來送炮的公差,如果把這個身份拆穿,別說保國公了,就連總兵府門口看大門的士兵也不會把沈溪當回事。現在要的就是這股囂張的氣焰,你不狠,別人不會當你是盤菜。

沈溪大步向前,眼下雖不知道保國公在哪兒,那就往最顯眼的屋舍找,料想朱暉這種人講派頭,無論開會、辦公都會找最大的屋子。

四下尋摸一番,沈溪很快就把目光落在一個戒備森嚴的房子門,那裡有侍衛和官兵嚴防死守。

“大人,您不能進去!”

這會兒城裡沒有不認識的沈溪的,昨天“小英雄炮轟韃靼騎兵”事情已經傳揚開,眼見一位身着從五品官服的少年郎進來,誰都能猜出沈溪的身份。

這次不用沈溪開口,玉娘已經抽出佩劍,沈溪一把過去把劍給拿了過來,指着把門的侍衛和官兵道:“誰阻攔,我讓他血濺五步!”

這些個侍衛和官兵趕緊後退,沈溪就這麼拿着明晃晃的寶劍,大步進到屋子,剛掀開簾子,就見裡面似乎是在舉行軍事會議,黑壓壓一大片全都是身着鎧甲的軍將。

保國公朱暉從帥案後站了起來,驚訝地看着提劍而入的沈溪。

“沈大人這是作什麼?”

朱暉沒有對沈溪發脾氣,因爲他心裡的想法是不要跟沈溪置氣,他現在需要哄着沈溪,讓沈溪自覺地把功勞讓出來。

這可是個剛在戰場上立下大功的香餑餑,就算不救劉大夏導致其全軍覆沒,或許也可以用沈溪這份功勞充當捷報,來個“功過相抵”。

沈溪怒氣衝衝進入會場,不管裡面有多少人,直接喝道:“劉尚書領兵北上,遭遇韃靼兵馬圍困,爲何不救?”

朱暉臉色不太好看,神色間多有迴避:“正在商討。”

“情況已經很明顯了,還用得着商討嗎?若不救,劉尚書所部必然會被韃靼人殲滅,下一步韃靼人士氣大振,定會合兵前來進攻榆林。既然我等見死不救,那其他鎮的官兵,誰會來救榆林?到時候城池有失,當如何?”

沈溪怒氣衝衝,整個大廳中都能聽到他暴跳如雷的聲音,好似這裡他權威最大。

旁邊比沈溪品階高的武將比比皆是,此時都不敢吭聲,眼看着這位朝廷派來的使節喝問朱暉。

“你……你大膽,敢這麼跟公爺說話!”

一個公鴨嗓的太監跑了出來,指着沈溪斥責。

沈溪知道這位是延綏鎮守太監孫易,他連看都不看便道:“本欽差問保國公的話,閒雜人等休得插嘴。”

“你!”孫易怒從心起。

作爲鎮守太監,公爺我開罪不起,屈居於他之下也就罷了,你算個什麼東西,居然敢在咱家面前叫囂!?

朱暉趕緊阻攔氣急敗壞的孫易,勸說道:“沈大人脾氣不太好,我們多理解一下就是。”

“是是。”

旁邊一羣武將終於找到話接茬,連連點頭應是。

這位小英雄脾氣是不怎麼好,昨天進城就劈頭蓋臉罵保國公的事傳開了。衆武將不由心想:“皇帝委任的欽差,剛立下大功,說話就是有底氣,罵完公爺罵鎮守太監,連公爺都跟孫子一樣沒脾氣,我們跟着逞什麼能?在公爺身邊幫腔作勢意思一下就行了。”

孫易指着沈溪道:“公爺不治他無禮之罪?”

朱暉心裡那叫一個不舒坦,這個閹人怎麼非要給我惹麻煩,這位小祖宗說點兒什麼任他說就是,我寧可讓他早日滾蛋,也不想跟他置氣,我還要求着他回去在皇帝面前跟我表功呢!

你把他得罪了,你落不了好,我也沒好處。

朱暉道:“沈大人既然來了,就一起旁聽下商討內容……沈大人請上座!”

沈溪沒想到朱暉對他這麼客氣。

果然是人不狠就沒人怕啊!

既然朱暉等人正在商量救援事宜,沈溪不再發火,提着劍走過去,帥椅他不能坐,旁邊侍衛特別爲他添加了一張椅子,如此一來他可以施施然坐下,而那些官比他大的將領則要站着聽。

“沈大人,不知您可有訓示?”朱暉客客氣氣問道。

沈溪心想,我官不大,還不是帶兵的,我做哪門子訓示?但有一想,朱暉分明是把他當成欽差了,無論他訓示什麼,都等於是在代天子說話。

“沒有。本官就是來聽聽,何時出兵,出兵多少。”沈溪冷聲道。

朱暉本來就沒太多主意,在這種時候仍舊錶現的猶豫不決,擡頭看着在場的軍將道:“諸位意下如何?”

一名叫做李俊的參將走了出來,道:“公爺,沈大人,末將以爲如今固守城池方爲上策,若出兵往援不成,反倒令延綏鎮失守,恐怕韃靼人會趁機南下,肆虐邊境,對我大明危害更甚。”

朱暉沒有回話,側頭看向沈溪。

意思很明顯,這位李參將說的話非常符合他的心意,他想採納其說法,但要先問問沈溪的看法。

沈溪站起來指着那李參將道:“如今延綏鎮未失守,但韃靼人犯我邊境劫掠百姓的事情少了嗎?”

沈溪一句話,就讓在場的將領面露羞慚之色。

大明軍隊也不都是窩囊廢,還是有許多將領卯足了勁兒想跟韃靼人一決雌雄,但上峰的意思則是能拖就拖、能避就避,結果拖避到現在,韃靼人幾乎把北關給搶了個遍,百姓流離失所,宣府、大同、太遠、延綏、寧夏等邊鎮一片蕭條。

城丟了,韃靼人大肆劫掠倒也說得過去,可如今城池都在,韃靼人還這麼猖狂,完全是守領避戰之過。

“這位沈大人,那派出兵馬,救援不成……責任誰來擔待?”

又有位叫做楊玉的參將聽不慣沈溪的語氣,此人屬於中間派,不想避戰但也不想輕易出擊,總要先把責任理清楚了再說,以做到萬無一失。

其實大多數避戰派都是老將,而想戰的則是年輕急於立功的將領。

這就是邊關的現狀,但因老將資歷深職位高,說話頂事的還得數老將,所以現在消極避戰成爲邊關主流思想。

沈溪冷笑道:“那敢問,劉尚書所部若有差池,誰能承擔這個可怕的結果?”

瞻前顧後,是老將的一貫風格,若是出兵先把什麼責任都劃分好了,那就不是打仗,而是玩政治。軍中最可怕的就是將領玩政治,一旦權謀多了,那戰場上的事情顧的就少了。

朱暉道:“沈大人切莫着急,您看這樣如何,我們先……靜觀其變,探探韃靼人兵馬的虛實。這一去一回一百多裡,若我們去時,劉尚書部已經……嗯,兵馬無法及時撤回,反倒讓韃靼人趁機攻佔延綏鎮,實在不可取。”

沈溪真心爲劉大夏叫屈,看看你出征後這些人的嘴臉,你在前面跟韃靼人拼命,後面的這些人則在想辦法推卸責任。

他孃的能不能有點兒血性和擔當?

長此以往,我大明想不亡都困難!

“必須馬上出兵,任何責任……由我來承擔,只要留下的軍隊固守城池,哪怕派出援軍,榆林城也不會有偏差!”

沈溪幾乎是咆哮着發出怒吼,就好似這裡真正的統帥是他。

************

ps:第二更送上!

天子求訂閱、、和鼓勵!

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九六九章 練兵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六六四章 最後的對策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親家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六一四章 誤打誤撞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一二一三章 注意你的言辭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
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九六九章 練兵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六六四章 最後的對策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七四三章 做朋友,但不能做親家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六一四章 誤打誤撞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一二一三章 注意你的言辭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