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

劉瑾琢磨了一下張文冕的建議。

雖然他很不想遵從,畢竟沒有誰是賤骨頭,願意受皮肉之苦,但爲了前途着想,最終他還是依照張文冕,如法炮製,在自己身上弄出些傷痕來。

咬着木棍,讓人狠狠地在屁股上打了幾棍,然後又在衣服上撒了些雞血,裝作皮開肉綻的模樣……原本是要真的打出血,但劉瑾對自己實在下不去那狠手,乾脆作個樣子了事,隨即他便回皇宮向張太后覆命。

張太后讓劉瑾出宮找尋朱厚照後,便一直停留坤寧宮沒挪窩。

當日一些在京的皇親貴胄來到皇宮,參加午宴,順帶恭賀皇帝和皇后新婚燕爾,相當於一次例行照面。

因朱厚照一直沒回宮來,儀式無法順利進行,衆皇親貴胄滯留文華殿,渾然不知乾清宮和坤寧宮發生變故。

劉瑾被人攙扶着出現在張太后面前,張太后看到劉瑾一瘸一拐,身上血跡斑斑,不由帶着幾分疑惑問道:“劉公公,你這是……”

劉瑾在距離張太后尚有兩丈遠的地方,“噗通”一聲跪下,老淚縱橫:“太后娘娘,老奴有負您所託!”

張太后聽到這話,眉頭緊鎖……不必多說,他便知道朱厚照不肯回宮,還將前去傳達她諭旨的劉瑾給打了。

一旦先入爲主,劉瑾之前擔心的事情迎刃而解……張太后沒有再過問劉瑾身上的傷是怎麼回事,因爲在她看來沒有任何必要,反而會讓宮裡的太監、宮女知道她兒子是個喜怒無常,蠻不講理的皇帝。

“啪!”

張太后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憤怒地喝問,“他眼中還有沒有哀家這個母后?”

這話問出來,坤寧宮大殿內鴉雀無聲,沒人敢接茬。張太后沉重的呼吸聲,幾乎傳遍坤寧宮大殿內每一處。

最後,張太后一擡手:“劉公公,你起來吧,哀家不怪你,但你沒照看好陛下,也算是你這個司禮監掌印的過錯,如今就算功過相抵了!”

劉瑾順從地從地上爬起來,聽到張太后的話,開心之餘,不免琢磨開了……因爲自己受傷之事,便由罪過變成了功勞?

他暗忖道:“若這算是功勞的話,早知道就該聽炎光的話,讓人多打幾下,最好血肉模糊見到骨頭……如此一來,太后就不會察覺有什麼問題了。”

高鳳善意地提醒:“太后娘娘,按照規矩,今日要頒賞國丈府。”

張太后吸了口氣,這纔想起皇帝大婚次日有很多事要做,眼下宮裡動靜全無,大臣們難免會生疑。

張太后沉思良久,站起來冷聲道:“今日之事,誰若傳出去,提頭來見!去傳旨吧,讓謝閣老來見哀家!”

劉瑾正沾沾自喜,聽到這話,心裡馬上又緊張起來,擡起頭看向張太后,一時間沒想明白爲什麼要找他的死敵謝遷入宮,不過稍微琢磨一下,便知道張太后此時已經是病急亂投醫了。

劉瑾心道:“只要太后不提廢黜皇位之事便可……但謝於喬此人陰險狡詐,若他趁機針對我,那可就不妙了!”

……

……

皇親貴胄正在文華殿內等候賜宴開席。

乾清宮一直沒消息,皇親貴胄均習以爲常,誰都知道這位登基一年多的皇帝有多不靠譜,平時朝會大多晚來或者乾脆不來,少有準時的時候,如今正值大婚之期,指不定人家夫妻恩愛纏綿,自然也就沒時間來接見……

文淵閣公事房內,謝遷正在跟王鏊談及皇帝昨日離宮徹夜未歸之事。

王鏊有些擔心了:“於喬,你將此事拿出來與我商議,不怕被太后知曉而怪責?”

謝遷沒好氣地道:“這都什麼時候了,哪裡還顧得上這些?如今陛下和皇后不合,若將來陛下提廢后之事,怕是還得你我這些朝臣來擔待……”

王鏊心想,我不過才當幾天內閣大學士,而且隨時都有可能致仕,這些事最好我不要摻和進去。

此時內閣中,王鏊迫切想退下來歸隱田園。

二人正在商議時,戴義匆忙而來,見到謝遷和王鏊同時在公事房,微微一愣。

“這不是戴公公麼?什麼風把您吹到這裡來了?”謝遷明知道戴義前來所爲何事,卻故作不知,笑盈盈迎上前問道。

戴義忍不住看了王鏊一眼,王鏊非常識趣,立即站起身:“我尚有事要辦,你們敘話吧,莫要管我!”

說完,王鏊出了公事房門往內院而去。

等人走了,戴義立即過去關上房門,回身後向謝遷懇切地說道:“謝閣老,太后讓您往坤寧宮走一趟。”

謝遷裝作不知情的模樣,好奇問道:“坤寧宮?太后不是移駕去了慈寧宮麼?”

戴義顯得很爲難,猶豫良久後道:“閣老到了便知……只要閣老相信咱家,知道咱家不是誆騙您便可!”

謝遷微笑着點頭,跟隨在戴義身後,離開文淵閣後便往坤寧宮而去,沿途謝遷都沒見到一名宮女和太監,感覺宮裡的氣氛極爲詭異。

進入坤寧宮大殿前,謝遷故意問道:“戴公公,老夫可是有言在先……陛下迎娶皇后,六宮有主,按理老夫不應再踏足此處。今日前來,可是您傳話所致,有何偏差得您來擔待!”

戴義急了:“閣老,您這不是消遣咱家嗎?咱家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讓您擅闖坤寧宮啊!”

謝遷謹慎點了點頭,這才整理了一下衣衫,進入坤寧宮,半道正好碰到高鳳出來迎接。

高鳳腳步匆忙,見到謝遷後鬆了口氣,拍着胸口道:“謝閣老,太后已等候您多時!”

“有勞高公公出來迎接!”

謝遷話雖不多,禮數卻十足,等見禮完畢纔跟隨高鳳、戴義進入坤寧宮。

進去後就見張太后坐在鳳椅上,這裡原本爲新皇后準備,只是此時並不見新皇后在,整個坤寧宮大殿,除了戴義和高鳳外,只剩下張太后和謝遷,其他宮女和太監全無蹤跡。

謝遷見禮:“老臣見過太后。”

張太后看到謝遷,精神一振,微笑着說道:“原來謝閣老過來了,謝閣老今日氣色不錯……”

上來便是嘮家常一樣打招呼,謝遷笑了笑道:“陛下大婚,乃是國喜,舉國歡騰,老臣臉色好也是託陛下和太后的鴻福。”

張太后一擺手:“賜座!”

……

……

以謝遷的身份,以前被弘治皇帝和正德皇帝賜座的次數多不勝數,但在坤寧宮內賜座,尚屬第一次,這讓他很不習慣。

坤寧宮是大明曆代皇后居所,這裡算是皇帝“內宅”,平時只有皇帝本人和命婦會涉足這裡,旁人不能造訪。

但謝遷卻來了很多次,今日居然還破例被賜座,讓他很尷尬,不過隨即一想:“如今太后乃先皇遺孀,當年太后跟先皇恩愛有加,後宮除了坤寧宮外,其餘宮殿都已冷落,今日太后在這裡見客,還是當初模樣……”

就在謝遷胡思亂想時,張太后一擺手,高鳳和戴義識趣地退出大殿,順帶把殿門給關上了。

如今正值六月天,又是正午,坤寧宮內不但門沒開,連窗戶也緊閉,顯得燥熱難耐,尤其謝遷爲了過來見張太后還身着一身厚重的朝服,一時間滿頭滿臉都是汗水。

張太后嘆息道:“先皇託孤時那一幕,哀家歷歷在目,現如今託孤之臣,卻只剩下謝閣老一人!”

謝遷張了張嘴,卻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了。

的確,當初託孤大臣中,除了內閣三叉戟外,尚有蕭敬、馬文升和劉大夏,可惜現在除了他外,其餘之人相繼致仕,朝廷與兩年前相比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每個衙門的職位都已換人。

謝遷道:“承蒙先皇擡愛,老臣位列顧命大臣之列……惜尸位素餐,實在有負先皇所託!”

張太后搖頭道:“閣老實在過謙了,以閣老之能,輔佐先皇開創聖明之世,足見閣老能力卓著。可惜現在皇兒年少,對於朝事漠不關心,反倒對逸樂之事沉迷不能自拔,卻不知閣老有什麼好建議?”

這問題,把謝遷給難倒了。

讓朱厚照迴歸正途,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很多大臣都在研究,但可惜沒有任何結果。

這課題最大的阻力,來自於朝中閹黨獨大。

閹黨已佔據朝堂,在一些正直大臣看來,如今朝綱敗壞,官場的腐朽已爛到骨子裡去了。

謝遷爲難地道:“回太后,老臣只能儘可能勸誡陛下,除此之外,尚希望陛下早些定下心來……”

張太后點頭道:“實在爲難謝閣老了,若是先皇泉下有知,對皇上現在所作所爲,也一定會深感失望。”

聽到這話,謝遷終於坐不住了,乾脆站起身來,躬身面對張太后,不敢作答。

張太后道:“閣老坐下來說話吧,今日聊聊家常,不必拘束,也是因昨日一件事,讓哀家突然有了如此多感慨……閣老或許不知,皇上昨日傍晚離宮,至今未歸,到此時仍未跟皇后共效于飛!”

謝遷心想,告訴我做什麼,這不是添亂嗎?

謝遷突然跪下來,磕頭道:“老臣未能盡職盡責教導好陛下,實在有負先皇所託,老臣願意辭去朝中差事,告老還鄉。”

張太后聞言有些詫異,趕忙起身:“閣老快快起來,您這是做什麼?陛下有今日,實在是哀家教導無方,跟閣老有何關係?將來陛下造詣,全在閣老輔佐上,閣老這麼做,讓哀家如何自處啊!”

朱厚照那些破事,謝遷簡直一句都不想多問。

身爲大明首輔,很多事謝遷不得不管,但問題是他有心卻無力。此時謝遷想的不是如何解決皇帝和太后,以及皇帝跟皇后之間出現的矛盾,而是想怎麼告老還鄉,躲避責任。

謝遷面對張太后的禮遇,心裡很糾結:“現如今陛下信任的乃是劉瑾和宮裡的閹人,對朝臣的話基本不予採納,這會兒太后讓我去說項,不如讓劉瑾去,到底劉瑾跟陛下間能說上話,讓我去,我能見到陛下?”

“太后……老臣實在力不能及啊。”謝遷就算被張太后親自攙扶,還是做出不肯合作的姿態。

張太后悽哀地說道:“閣老所提困難,哀家都清楚……皇上太過頑劣,閣老只管去跟他說說,若他不肯回頭,哀家不會因此而怨責閣老,請閣老看在我們孤兒寡婦的份上,幫忙出面說和!”

此時張太后欠身行禮,已經算是對謝遷最大的禮遇,謝遷非常爲難,心裡琢磨這件事到底如何解決纔算正途。

謝遷站起身:“既然太后堅持,那老臣便勉強一試。但恕老臣直言,老臣如今怕是連面聖都困難,更莫要說勸陛下回頭了。只怕老臣去了後,會讓陛下心生怨恨,那時老臣將難以擔待。”

張太后在這方面體現出對兒子的信心,安慰道:“不會的,皇上還算是知書守禮,您是皇上的恩師,您去勸說最爲妥帖,換了旁人怕是不行,畢竟閣老是當朝首輔,朝中一切都要仰仗您!”

謝遷暗忖:“我還首輔呢,現在什麼事輪得到我來管?就一個相對獨立的兵部也是在沈之厚手裡,平時我去跟那小子說事,他還顯得不耐煩,讓我前去面聖,簡直是打自己這張老臉啊!”

謝遷不願去見朱厚照,但現在張太后把他當作救命稻草,他自己也不想讓張太后失望。

在謝遷心目中,始終希望太后和皇后能勸朱厚照迷途知返。

張太后突然朗聲喝道:“高公公,戴公公,進來敘話!”

高鳳和戴義都在大殿外等候,聞言一起進入坤寧宮正殿,跪下來向張皇后行禮。

張太后道:“高公公,文華殿內還有諸位皇親貴胄等候恭候皇帝大婚,你去跟他們說,陛下今日偶感風寒,不便相見,至於皇后也已經入住坤寧宮,讓他們吃過酒宴後自行回去吧。”

高鳳領命:“是,太后娘娘。”

張太后再道:“戴公公,你跟謝閣老出宮一趟,去找陛下說一些事……最好帶些內侍和御前侍衛,一定要確保謝閣老見到陛下本人……有你保駕護航,哀家放心!”

任何時候,張太后都希望以自己的仁心和雍容華貴的氣度收買人心,果然,戴義聽到這話,倍感榮幸,連領命時似乎都帶着幾分熱血。

張太后最後對謝遷行禮:“陛下少不更事,讓諸位勞心了……希望謝閣老能勸回陛下,讓陛下可以當一個盛世明君,在這裡,哀家先謝過諸位!”

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五三〇章 利用第一七二〇章 追究到底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一二九四章 這只是小數目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二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二五八章 蛇蠍心腸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
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五三〇章 利用第一七二〇章 追究到底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四六七章 朝中忌諱事(第一更)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一二九四章 這只是小數目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二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二五八章 蛇蠍心腸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