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

大戰一觸即發!

韃靼人已經開始往土木堡城外明軍前沿陣地進發,沈溪在塹壕外圍工事區域佈置了兩千兵馬,其中半數爲昨日剛到土木堡的援軍。

雲柳和熙兒上了城頭,此時就站在沈溪身後,準備隨時準備聽從號令帶兵出城,與韃靼人拼殺。

熙兒武功高強,雲柳相對文弱許多,但也稍諳拳腳,對於上陣殺敵並不畏懼。

“沈大人,今晚北寇兵馬就會發起進攻?”受視野所限,熙兒只能看到遠處的火光,不明白韃靼軍隊的動向,上來就問了一句。

雲柳向熙兒使個眼色,讓她別亂說話,但熙兒仍舊執迷不悟,好奇地打量沈溪。

沈溪隨口問道:“怎麼,怕了?”

“不怕!”熙兒果斷地回答。

“韃靼人兵馬齊聚,他們的最終目的,是拿下居庸關,威逼京師,一定不願意在這小小的土木堡耽擱太長時間,所以對於今日之戰,韃靼人講究速戰速決。”

“在韃靼人看來,今夜取勝自然最好不過,即便不能,明日也必須得攻下土木堡。一旦我們能堅持兩到三日,韃靼人攻擊重點必然轉變,改而攻打居庸關,保持之前對土木堡只圍不攻,圍城打援的狀況……”

沈溪這番分析有理有據,但以熙兒的頭腦,根本就聽不懂,比如爲什麼韃靼人在進攻碰壁後只能選擇放棄,但云柳卻明白過來。

雲柳代爲解釋:“沈大人之意,如今天氣越來越冷,用兵越來越困難,同時現在張家口和宣府失守的消息,想必已經傳到京城,朝廷必然抽調兵馬,增援居庸關和紫荊關,耽誤的時間越久,韃靼人用兵越不利。因此,今明兩天乃至後天,是土木堡最危險的時候,若能堅守下來,就可以把戰事拖下去!”

“這話對,也不對。對韃靼人來說,時間確實是他們最大的敵人,必須要在朝廷反應過來之前,拿下內長城關卡,如此進可攻退可守,可置於不敗之地。但對我們來說,土木堡之戰也無法久拖。”

沈溪繼續解說,“由於之前的連續繳獲,還有大量倒閉的牲口和馬匹提供的肉食,使得城內糧草還算較爲寬裕,但缺水卻是個大問題……咱們儲備的水原本就不足,援軍進城後供水問題更是凸顯出來。”

“如今城中的飲水將會在三日內出現問題,這也就意味着城塞最多能堅守五日,除非老天爺開眼,下一場大雨或者大雪,否則城中兵馬就必須選擇突圍,方有一線生機!”

熙兒嘴巴張了張,她本想問,你不是能掐會算嗎,難道不知道未來幾天是否有雨雪天氣?

但這會兒她學聰明瞭點兒,知道不該問的最好不問,但她神經還是顯得大條,根本就沒想水源斷絕的後果,但云柳卻有很強的危機意識,滿臉憂慮之色。

“嗚、嗚——”

城外的號角聲再次響了起來,眼看韃靼人進攻在即。

這是一場矛與盾的交鋒。

韃靼人驍勇善戰,進攻無比犀利。

明朝人擅長防守,尤其主帥還是沈溪,沈溪具備化腐朽爲神奇的能力,短短時間便將土木堡修築成可以阻擋韃靼鐵騎的鋼鐵堡壘。

鹿死誰手,且看今朝!

……

……

土木堡大戰,終於拉開序幕。

甚至大明朝廷壓根兒就不會想到,一座小小的城塞,所駐不過八千疲弱之兵,能在這種大規模的戰事中發揮什麼作用。

雖然張家口和宣府鎮城失守的消息已經傳回京師,大明朝廷也知道韃靼人的主攻方向是宣府鎮,但從一開始,土木堡就被朝廷定爲可以放棄的城池,就連謝遷百般努力,都未能給沈溪爭取來一兵一卒。

戰事剛剛開打,監軍張永就爬上城頭,他原本躲在指揮所自己的房間內,瑟瑟發抖,但他卻不想閉目待死,所以乾脆到城頭上看看沈溪如何指揮作戰,順帶可以對沈溪的臨戰安排做出一些“指點”。

說白了,張永不想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裡,如果遇到沈溪使用太過冒險激進的戰術,他會堅決反對。

雖然與一線戰場相隔很遠,但韃靼騎兵的馬蹄疾馳時發出的巨大轟鳴,還是傳到了城塞內,讓每個官兵都聽得清清楚楚。

張永見到遠處明滅的火光,知道那是韃靼人手持的火把,不由緊張地說道:“沈大人,您還等什麼?韃子殺來了!快派兵迎戰……”

沈溪瞥了張永一眼,冷冷地道:“本官麾下兵馬,早就調度到位,不用張公公提醒。”

張永有些生氣:“沈大人,我可是好心,土木堡城破,必定雞犬不留,沈大人自己不也要喪命於此?”

張永的話,惹來沈溪的親衛以及城頭駐守官兵怒目相向。

在調兵遣將問題上,三軍將士只會將沈溪的命令當作金科玉律,有人對沈溪指指點點,哪怕是監軍,他們也不會給好臉色看。若非張永有監軍身份撐着,這些士兵早就上去將這老太監按在地上飽揍一頓。

韃靼騎兵衝鋒到距離城塞五里的地方,就不能再繼續前行了,此時曠野上已出現明軍這些天佈置的絆馬索、拒馬、鐵蒺藜以及陷阱,需要有普通的牲口或者步兵上前探路。

韃靼人之前抓獲大批明軍俘虜,此時便讓俘虜在前面負責排除障礙,而韃靼騎兵仍舊沒下馬,而是駕馭馬匹跟在身後,步步跟隨,隨時將那些想逃走的俘虜射殺。

城外戰壕區邊緣一道掩體中,胡嵩躍探明韃靼人的動向,趕緊派人回城稟報,大約一刻鐘後消息傳到沈溪手裡:“韃子下馬了,即將進入防禦工事外圍。”

張永聽到這消息,連忙拍了拍沈溪的肩膀:“沈大人,您聽到沒有?韃子上鉤了,快開炮,是發射紅色的煙火,還是藍色的?那個誰,快放……通傳城外!”

戰爭中只能有一個主帥,張永的話等於是廢話,侍立在沈溪周圍的官兵根本就沒有搭理他,張永安排半天,最後只能悻悻然回來跟沈溪請示。

沈溪卻沒有馬上下令開炮的打算,張永在旁邊嘀嘀咕咕讓人聽了心煩意亂,當下蹙眉道:“如果張公公對本官作戰意圖不解,還非要在這裡提供參謀的話,不如回去好生休息一番……來人啊,送張公公回去!”

張永怒不可遏:“沈大人,你分明是拿着雞毛當令箭,我是朝廷委派的監軍,有權利監督你用兵……放開咱家!”

張永即便發火也沒用,被人拖拽着下了城樓。

此時沈溪仍舊在觀察城外韃靼人的狀況,即便是黑夜,但因爲韃靼人大多持有火把,距離也不算遠,讓沈溪對韃靼人進攻的方向和大概的舉動,有一定的瞭解,可以判斷在什麼時候反擊最有利。

城外的防禦工事雖然修築到五里左右,但其實塹壕區外圍只有幾條零散的坑道,以及少量陷阱和藏兵洞。

真正的防禦工事,主要是土木堡城塞外兩裡的八條戰壕,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防禦圈,明軍的反擊也主要是從這個區域展開。

之所以要在城塞外五里開始便修築防禦,除了能跟原本韃靼人修築的封鎖線相連,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外,其目的不是要殺傷多少人,而是打亂韃靼兵馬的進攻節奏,爲防守和最終的反擊贏得寶貴的時間。

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九十七章 好吃懶做的新掌櫃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四六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上)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十章 童養媳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五四五章 戰時優先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一一二六章 一失一得(第一更)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七五三章 活受罪(第四更)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
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九十七章 好吃懶做的新掌櫃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四六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上)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十章 童養媳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五四五章 戰時優先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一一二六章 一失一得(第一更)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七五三章 活受罪(第四更)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