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

謝遷和熊繡的軍務策,都是以防守爲主,二者不同之處在於,熊繡對京城山川地勢以及兵力分佈瞭解比謝遷更透徹,這是專業和業餘的區別,謝遷身居內閣,六部事情都有所涉獵,但具體深入就不如六部堂官了。

劉健看了朱厚照的軍務策,發現這是一份以進攻爲主的軍務策,可說是“另闢蹊徑”。

“劉少傅,您……”

謝遷很好奇朱厚照在策問中究竟寫了什麼……還別說,篇幅不少,厚厚一疊一看便知道是長篇大論,雖然字體不工整,中間修改之處頗多,但足以證明太子是用了心的。

劉健眉頭緊鎖,顯然朱厚照提到的東西,引起了他的思考。

李東陽和張懋等人,對於太子軍務策上寫的什麼內容並不關心,在他們看來,無論太子見識有多高,也無法企及兵部侍郎熊繡,否則熊繡還有臉在兵部第二人的位置上幹下去?

劉健看過後,微微搖頭:“太子策問中許多想法,老臣無法接受!”

不說不好,而說無法接受,說明朱厚照寫的不完全是廢話。朱厚照聞言不滿地抗議:“劉先生,您說不好,總要說出個理由吧?京城可沒想象那般大,之前已連續戒嚴兩三個月,城裡的糧草物資最多再支撐幾個月就會出現問題,而城南和城東城牆老舊,朝廷曾有意擴建南城,但無端拖延,現在韃子犯境,若連續攻打其中一門,城牆必不堪重負,若崩塌當如何?”

朱厚照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之前所有人都當他是無知頑童,不會有什麼好見地。結果上來第一句,就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城南和城東城牆老舊急需修補一直是戶部和工部面臨的老大難問題,之前順天府曾奏請此事,工部也向朝廷提出加固城牆,結果朝廷這幾年開銷太大,加上弘治皇帝一直籌備出兵塞外,爲兒子登基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使得朝廷銀根收緊。再加上之前戰事一直是在邊關進行,如論如何也料不到京城會受到威脅,於是城牆修築便被擱置一邊。

修築加固京城城牆的奏本,到現在還留中不發,說明皇帝不是無心,只是暫時沒騰出手,又或者說是沒找到這筆專項資金的出處。

李東陽打量謝遷,目光好似在說,於喬,是你告訴太子這事的?

顯然,現場沒有戶部、工部的人,衆大臣對此事知之不詳,沒有人會對京城城牆加固這樣的“小事”加以留意,熊繡和謝遷在撰寫軍務策的時候,也都沒想過這件事對京城防務有何影響。

劉健臉色不好看,素來被輕視的太子能有此見地讓他面子有些掛不住,當下道:“太子殿下,與狄夷兵馬交戰,歷來以防守爲主,如何能主動出擊與之硬拼?”

朱厚照嚷嚷道:“誰說不可以?我大明騎兵並不比歷朝歷代差,想我太祖、太宗皇帝,就曾出兵草原,打的蒙元餘孽節節敗退。”

“往前數,唐朝有李靖、李績等人滅吐谷渾、高句麗、北突厥,再往前,歷史有那麼多名將,更有漢朝大將衛青、霍去病,主動出擊跟胡虜一戰,功績彪炳千古,爲什麼現在就不可以?”

朱厚照學會了辯論,以前他跟人說話,那是撒潑耍賴,充分利用他太子的身份胡攪蠻纏。但這次他說話條理和邏輯性很強,言語中帶着強大的氣勢,直刺人心,至少劉健和李東陽等人聽來,朱厚照這話沒什麼問題,只是他們所持立場不同,無法苟同。

謝遷出來說和:“太子殿下,世易時移,不能一概而論。本次出兵,乃我大明出兵在先,但因戰局急轉直下,終釀成此禍!”

“出兵有錯嗎?關鍵是看領兵之人是誰!如果是沈先生這樣領兵有方的英才,取勝的一定是我大明,但你們卻派劉尚書去,而劉尚書擅長的卻是防守,朝廷未做到人盡其用,方有此逆轉。本宮只是用最合理的手段,跟韃靼人交戰,沒有正面交鋒,談何守住京城?”

朱厚照侃侃而談,渾然忘記自己纔是個十三歲的少年郎。

劉健和李東陽等人,對朱厚照雖然無語,但有些話卻難以反駁。

土木堡之變後的京城保衛戰,于謙調度兵馬,也是以京城爲根基,與瓦剌人在九門之外展開攻防戰,連戰連捷,最後瓦剌人在進無法攻破九門外明軍大營,退無法拿下居庸關,明朝勤王兵馬又隨時會殺來的情況下選擇了撤兵。

劉健感覺自己無力反駁太子,看向旁邊的張懋,問道:“英國公有何見地?”

張懋道:“紫荊關失守,韃靼人多半會趁機東進,威脅京畿,但也可能會在京師周邊掠奪。如今看來,固守待援最爲恰當,畢竟三邊兵馬差不多已快撤到大同,京師各地只需駐守半月以上,隨着冰雪封凍,不良於行,韃靼人必會撤兵!”

朱厚照嚷嚷道:“什麼冰冰雪封凍韃子就會撤兵,這是僞邏輯!沈……有人說過,韃子地處大明之北,而地勢越往北天氣越寒冷,寒冬臘月韃子在我們大明,只會感到溫暖,比起我們韃子更耐寒!”

熊孩子的見識,遠遠超過在場老臣的想象。

衆人皆都沉默不語,他們在想,太子是從哪裡學來的這些知識?

馬文升道:“爭辯無益,我看還是由蕭公公去奏請陛下,請陛下定奪!”

劉健思索後,無奈地點頭,如今要讓朱厚照安份下來很難,能鎮得少太子的人不是他們這些老臣,只能是皇帝。劉健拱了拱手:“有勞蕭公公將這幾份戰策,交與陛下御覽!”

……

……

七名顧問大臣從文華殿移駕奉天殿,這裡是正統年後朝中舉行大朝會的大殿所在。

此時在京的文武大員均已接到韃子兵臨城下的消息,受詔進宮,等候進一步的消息。

謝遷跟隨衆人進入奉天殿。

此時弘治皇帝尚在病榻上,奉天殿處於無主狀態,衆大臣惶恐不安,都在議論如今京城形勢,很多人甚至談論遷等禁忌話題,可見壓力有多大。

聲音太過嘈雜,謝遷知道此時蕭敬正在乾清宮請示皇帝,結果難料,他不想參與議論,而且自認不會成爲領兵人選,於是閉目假寐。

此時馬文升走了過來,問道:“於喬在想領兵人選之事?”

謝遷睜開眼打量馬文升,隨即將頭低下,繼續保持緘默不語的狀態——在出兵援救土木堡這件事上,馬文升未站在他這邊,對此謝遷有些心結。

馬文升與謝遷並肩而立,言辭間多有感慨:“現在形勢遠不及土木堡後,當初京城尚有二十二萬大軍可供調遣,現在兵馬竟不及當初一半,而韃靼人兵鋒之盛卻又強過也先統率的瓦剌軍,這一仗不好打啊!”

謝遷反問:“馬尚書認爲,此戰有幾成勝算?”

這個問題將馬文升給問住了。

從實際角度出發,戰爭有勝有負,韃靼人已經殺到京城,京城就算防守再穩固,也有失守的可能,此番韃靼人來勢洶洶,大明防禦非常困難。

但站在大明重臣的角度,必須要說十成勝算,因爲如果敗了,極有可能是要落得國破家亡的厄運,華夏文明面臨倒退,再次進入外邦統治中原的悽慘狀況。

馬文升道:“於喬以爲呢?”

謝遷沉默一下,回道:“頂多……六成吧!”

馬文升苦笑不已,心想:“於喬對於戰局分析倒還挺樂觀,如今朝中什麼都一團糟,說五五開已經算是勉強了。”嘴裡卻出言告誡:“於喬此話,切不可被外人得悉!”

“知道又如何,老夫只是根據實際情況分析,並未危言聳聽。”

說到這兒,謝遷喟然長嘆,“之前你也說過了,今日局面遠遜於己巳之變後。韃靼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留在宣府,阻攔我邊軍回撤,一路進攻京城,圍城打援,京師久守必失,馬尚書可有思慮及此?”

謝遷的話,讓馬文升愁眉緊皺,一時間二人皆都陷入沉默。

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一九〇九章 時間差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六一八章 再來五炮(第五更)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三二九章 連環計(中)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七十三章 老爹的秘密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二三四四章 不稀罕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一一九章 大興土木(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二三三章 遊船河(第三更)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二一七七章 堅持,穩住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一九六章 英雄歸來(第五更)第一〇一一章 誰替代誰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一五八四章 結果早已註定第一四六八章 麻煩人一雙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
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一九〇九章 時間差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六一八章 再來五炮(第五更)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三二九章 連環計(中)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七十三章 老爹的秘密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二三四四章 不稀罕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一一九章 大興土木(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二三三章 遊船河(第三更)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二一七七章 堅持,穩住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一九六章 英雄歸來(第五更)第一〇一一章 誰替代誰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一五八四章 結果早已註定第一四六八章 麻煩人一雙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