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

找個女先生回去,不是朝夕相對,也算瓜田李下,你說不影響我清名就不影響了?

關鍵是你還穿着男裝到我府上,裝扮的是個斯文公子,我後院就那麼大,旁人見了還以爲我往家裡招小白臉。

沈溪略一沉吟,說道:“夫人替本官教授弟弟妹妹,便在驛館後院廂房就是,平日不會有人過來打攪。”

具體商定教書細節後,女子頷首,隨即行禮告退。

沈溪可不能讓她就這麼出去,你進來的時候是公子哥,出去的時候變成姑娘家,光是我督撫衙門的人就可能會嚼舌根子,那些兵油子平日裡沒事最喜歡說三道四。

沈溪讓她用布遮着臉,隨即讓她出了府門。

人走了,沈溪不由一嘆,到頭來還是選了這女人回來當西席,面子何在?

“老爺,可是要派人去送束脩?”朱起進來問道。

沈溪一擺手道:“束脩先不必送,待過幾****來教書,另說吧。”

一個婦道人家,說是爲了一個月二兩銀子的俸祿接這差事,沈溪怎麼都不相信,這女人背後或許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他直接讓督撫衙門的人去查有些不太方便,但可以讓惠娘和李衿幫他調查一番。

等沈溪把事情跟惠娘一說,惠娘對此早有準備,笑眯眯地問道:“老爺還是選了齊小姐爲西席?”

沈溪有些詫異:“惠兒,你什麼都知道?”

惠娘解釋道:“上次妾身跟老爺說過後,便對這事上了心,將這齊小姐的情況打探清楚了。這齊小姐本爲惠州府官宦人家,可惜落了罪籍,有達官顯貴爲她贖籍,後在廣州府找了戶商賈人家嫁了。”

“夫家原本家境還算殷實,但丈夫好賭,沒過兩年便將家產和她的陪嫁輸了個精光,無可奈何之下,她不得不出來拋頭露面,不然連果腹都成問題。但如果僅僅教授女學,畢竟生源有限,並不足以維繫家用,此番應選沈府西席,純屬幫補家用。”

這女子身世倒是坎坷。

官宦之女,從小接受很好的教育,長大後卻因爲當官的父兄犯罪而落爲罪籍,淪落風塵,看來之後是碰到“貴人”。

這位貴人把她贖籍,但沒納進門,等於是玩完了不負責任,能嫁給一商賈人家做正室甚爲不易。丈夫好賭守不住家業,她只能出來給人教書,教的是達官顯貴人家的女兒,但在這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顯然日子過得還是很艱辛。

沈溪見識了這女人的手段,可以說連唐寅和夏寬等人都沒有她這樣的心機和謀略,說她是“女諸葛”可能有些過,但至少算是個聰明睿智有見識的女人。

“你幫忙留意一下。若她接近督撫衙門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提前知會我,我也好有所防備。”沈溪囑咐道,“三月初我會領兵北上,之前會將行運貨物前往桂省的通關文牒給你,以後兩廣生意由你和衿兒負責,地方風聞要你們總結整理。”

惠娘欠身一禮:“是,老爺。”

惠娘此時算不上大腹便便,不過他卻很喜歡抱着懷孕的惠娘在腿上,用手去感受惠娘身體的溫暖,這也算是他長久的努力融化惠娘心頭的堅冰,二人間的感情在往良性的方向發展。

……

……

二月十三,沈溪聘請回來的女先生正式在驛館後院開課。

沈溪把沈運和沈亦兒都送來讀書,爲了讓謝韻兒不用擔心男先生會有損沈亦兒的清譽,私底下他將先生是女子的事告訴了謝韻兒。

謝韻兒聞訊色變,可當她見到女先生所寫文章後,卻不得不由衷地感到佩服,她雖然寫不出華美的文章,但最起碼一片文章的好壞是能辨別得清楚,在她眼裡,僅那篇四書文考個舉人沒問題。

至於沈溪的四格漫畫作文題,則讓她有點摸不着頭腦。

沈運哭了幾天鼻子,這會兒還沒從“痛失老孃”的陰霾中走出來,就得揹着書包,跟着姐姐到衙門後院上課,耷拉着腦袋好像個受氣包一樣,跟姐姐並排坐下,開蒙學的是《三字經》和《千字文》。

《三字經》和《千字文》是這個時代很多學塾開蒙的教材,但不算正式教材,畢竟學的不是科舉的內容,但對於教授學生認字很有幫助,大部分人家的女學開蒙,多是採用這兩本書。

沈運和沈亦兒在後院讀書,沈溪則在前面的中堂埋首寫武俠小說,二者看起來沒什麼衝突,可沈溪聽到那郎朗讀書聲,忽然懷念起自己上學時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

現在的沈溪是正三品大員,督撫一方,居然爲了哄孩子不得不安坐堂上寫武俠小說這種在儒者眼中“下三濫”的東西。但這是他經營權謀的一部分,除非想一輩子在外爲官,不染指大明至高權柄。

沈溪目前正在寫的是《笑傲江湖》,下筆如飛間,自己都忍不住沉浸在故事裡,朱鴻進來奏稟:“大人,藩司那邊派人來,說要釐定今年春耕稅畝。”

“知道了。”沈溪放下筆,將寫了三十多頁的書稿放下,走出房門,穿過院子,到前堂去與布政使司的人商談公事。

明朝施行“一條鞭法”之前,徵收的苛捐雜稅相對複雜,基本可分爲田賦、差役和兵役三類。

所謂的稅畝,即糧戶需要按照自己耕種的土地數量來徵繳田稅;差役則是官府需要攤派的差事皁隸、民壯,諸如解戶、獄卒、門子、鬥級、巡欄、齋夫、膳夫等等,這些在一條鞭法施行前是不能以錢來代差役的,必須以人服役;兵役則是服兵役。

百姓繳稅用的是糧食,地方衙門徵收糧食之後,需要折換銀子上繳國庫,中間涉及到許多灰色的環節,諸如耗損和銀子的折色,官員有了上下其手的機會。

一直到一條鞭法施行後,一定程度上實現“地丁合一”,按照稅畝來徵收賦稅,而田賦、差役和兵役一律以銀子來代替糧食,不用再向朝廷納糧,而是以銀子來代替丁稅等等,這使得朝廷徵稅的流程大大簡化,也讓勞力可以離開自己的田地而進入城市做工,大力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

一條鞭法其實很簡單,其特徵可以用十六字概括:合併編派,合併徵收,用銀繳納,官收官徵,更復雜一點便是“稅賦合併,量地計丁,田賦徵銀,正雜統籌,稅役銀由地方官府直接徵收”。

一條鞭法其實並沒有改變稅負的總額,也沒有體現儒家財政理念中的“輕徭薄賦”思想,在定額稅這一“洪武祖制”的制度規範下,僅僅改變了徵收的方式,通過擴大稅收負擔面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各類納稅人負擔,形成新的利益格局。

在一條鞭法施行前,地方上已經出現了許多以銀代徭役的措施,諸如在粵省就同時在施行十段錦冊法、綱銀法和均平銀法,可以說,到明朝中葉,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都已經意識到了稅收和徭役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只是缺少朝廷統一的制度來改變現狀,但地方上施行的一些新的制度,也爲朝廷採納。

……

……

如今距離張居正出生還有二十多年,沈溪雖然有意在粵省進行稅賦改革,但又怕觸動太多人的利益。

土地改革傷害的永遠是地主階級的利益,會受到官僚階層的阻撓,因爲當官的大多是“大地主”。

爲官者有權有勢,錢自然也不用愁,能買到更多的土地,並且世代傳承下去,他們把地買回來,但田稅卻少繳納甚至不繳納,國家稅賦重擔完全落到那些普通百姓身上。

改革就需要重新丈量土地,把所有土地按照戶主造冊,把地主私藏的土地都暴露出來,按照土地的實際數量來徵稅。

地主一邊跟百姓和朝廷說,只有現有的制度才能更好地維持國庫收入,維護百姓安居樂業,一邊竭力掩蓋最大的事實,侵佔大量國家和老百姓的財富,所以導致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ωωω ★ttκΛ n ★c○

以沈溪自己爲例,沈家現在已經是地主階層,在寧化擁有上百畝土地,要推行“一條鞭法”或者是“攤丁入畝”,就等於是挖自家牆角,不用朝廷那些權貴來懲罰他,老爹老孃就第一個不答應。

沈溪跟布政使司商議釐定粵省稅畝的數量,是當年粵省需要給朝廷繳納賦稅的重要依據,按照以往規矩,新一年的稅畝田地數量,是在前一年的基礎上增加百分之一左右,爲一省墾荒的數量,但具體數字遠不止於此。

等跟朝廷商定徵收賦稅的稅畝數量後,布政使司衙門會將具體的數額、配額下發到各州府,再由州府配額到各縣,各縣再配額到各里甲,由裡甲配額到民戶身上。

************

ps:第二更,求訂閱和,謝謝啦!

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一九〇九章 時間差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二六五八章 牢房靜悄悄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謀劃(求月票)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一八五章 鬥氣小蘿莉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四二三章 畫中倩影(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九〇八章 封侯不易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二一九一章 督戰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二六三七章 廢后?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
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一九〇九章 時間差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二六五八章 牢房靜悄悄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謀劃(求月票)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一八五章 鬥氣小蘿莉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四二三章 畫中倩影(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一七五六章 掛牌開張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九〇八章 封侯不易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二一九一章 督戰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二六三七章 廢后?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