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

廣州府,驛館。

這天是沈溪定下的出售鹽引的日子,天剛矇矇亮驛館正門便打開,院子裡設好座位,驛館的人按照吩咐備好茶水,沈溪打着哈欠出來坐鎮,一直到日上三竿,仍舊一個人影都沒有。

別說是士紳和鹽商,就連個來看熱鬧的老百姓都沒有。

布政使司和地方府縣衙門憑藉在廣州城的巨大影響力,愣是把普通商賈和百姓給震懾住了,讓沈溪的臨時督撫衙門成爲了擺設。

沈溪端坐如常,一邊喝茶一邊打瞌睡,唐寅則急得來回踱步,看起來在這件事上他比沈溪還要用心。

唐寅走了半晌後,側身看着閉目養神的沈溪,終於忍不住問道:“沈中丞,現在是否派人出去廣而告之一下……這無人來買鹽引,鹽引可就要砸在督撫衙門手裡了……”

“廣東鹽場的鹽出不去,官府指定只銷售廣東鹽的地區的百姓可就沒有鹽吃了,若因此引發民亂,朝廷豈能善罷甘休?”

沈溪眯着眼打量唐寅,問道:“伯虎兄認爲城中鹽商和士紳不知道這裡要販售鹽引,所以纔不來?”

城中鹽商消息比誰都要靈通,當然知道督撫衙門如今行使的便是原來廣東鹽課提舉司的差事,負責出售鹽引,但因受到地方官府壓力,沒人敢來。

唐寅道:“那也不能如沈中丞這般坐以待斃,實在不行,倒不若如同沈中丞之前所言,讓驛館內暫時拘押的那些鹽商家屬花銀子前來購買鹽引贖人。”

沈溪神情泰然自若,用輕描淡寫的口吻道:“伯虎兄不要把事情想的那麼悲觀……如今尚未到正午,誰知道後續是否會有人來?就算不來,也不能把售賣鹽引當作贖人的條件,否則藩司、臬司衙門一定會向朝廷彈劾我,說我胡作非爲,以官府的名義行那綁匪之事。”

“況且,就算這些鹽商被迫買鹽引回去,他們也大可當這是贖人的銀子,不會冒着得罪地方官府的風險去鹽場提鹽。”

唐寅之前還覺得沈溪強賣給鹽商鹽引這主意不錯,聽了沈溪的話,仔細考慮一番,又覺得沈溪說的不無道理,就算把鹽引強賣出去,那些鹽商也不敢去提鹽,誰會爲了銀子得罪官府?

唐寅心中無比鬱悶:“出主意的人是你,否定主意的人也是你,分明是在耍我嘛!”

沈溪好似沒事人一樣,喝過茶,眼看到了正午,站起來舒了個懶腰,道:“伯虎兄回客棧暫做休息,等午睡後再過來等候吧。”

唐寅道:“這都快火燒房子了,沈中丞還有心思午睡?”

沈溪笑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指不定午睡過後,這裡就人頭攢動了?哈哈,本官先進去吃午飯了,伯虎兄自便。”

唐寅氣得直想追上去踹沈溪兩腳,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他感覺自己就是那多管閒事的太監,也是這兩天所作所爲讓他覺得心中有愧,居然對沈溪和督撫衙門產生了強烈的責任心,否則以他的性格,才懶得理會這些傷腦筋之事。

“你能吃得香睡得着,我就不能?你不急,我急什麼?”唐寅帶着氣憤,出了驛館正門,往不遠處的客棧行去。

驛館和客棧隔了不到半條街,唐寅在路上恰好可以觀察一下外面的情況。街道前後兩個街口確實有官兵設卡檢查,但官府卻派了不少人分散到街道兩側的茶肆和酒樓裡,一旦哪些士紳和鹽商不開眼到督撫衙門購買鹽引,暗中記錄下來,回頭立馬加以報復。

槍打出頭鳥,就算鹽商派人來了也不敢輕舉妄動,沈溪既然能想明白在出具大單鹽引下鹽場不得不放鹽,那些頭腦精明的鹽商同樣能想到,有的鹽商確實想買,但又不想得罪官府,如果只是一家兩家去買鹽引,鹽場同樣可以找理由不放鹽,買了也是白搭。

唐寅暗自嘀咕:“這是個無解的局,除非鹽引能大批出售出去,否則鹽場不會放鹽。可以如今的態勢,就算有幾個人跳出來買鹽引,還是無法做大規模。嗚呼哀哉,看來我要收拾行李準備回蘇州了。”

說是回去吃午飯然後休息,但唐寅卻先回房間收拾東西,想到南下以來的見聞,他又覺得有些捨不得。

男人都有功成名就一展所長的抱負,唐寅也不例外,以前他想的是科場揚名晉身官場,然後官運亨通。

可在科舉之途被堵上後,他已是許久沒有雄心壯志,生活愈發困頓不堪。

雖然跟着沈溪這一路頗爲坎坷,自身還是被“綁架”而來,心有不甘,可在跟沈溪相處兩個多月後,他突然感覺到一種莫名的興奮,這是男兒功在社稷的抱負,就算不能在科場上揚名,同樣可以跟那些權貴相鬥,藩臺、臬臺、都指揮使、知府、知縣……

現在哪個人見到他都不敢小覷,不爲別的,就因爲他是督撫身邊的首席幕僚,就算是考中進士外放知縣,也沒他如今這般風光。

想到這裡,唐寅不由一嘆:“風光又有何用?始終是在別人的影子之下,再者說了,沒俸祿的風光,要了也無用。”

唐寅把包袱收拾好,心裡已經開始盤算如何跟沈溪討要盤纏回鄉。

你他孃的被朝廷罷官,是要回京城還是回故鄉去結廬而居,跟我沒關係,你至少先給我盤纏讓我可以返回蘇州,繼續醉生夢死的生活。

可唐寅自己心裡也憋屈得緊,這麼走了他實在不甘心,被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以及地方官府擺了一道,一肚子的火氣,過慣有吃有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再讓他回去過那種有上頓沒下頓的困頓生活,覺得無比的窩囊。

“哦,去看熱鬧嘍。”

就在唐寅心裡糾結的時候,就聽到外面一陣喧鬧,他湊到窗口前一看,只見大批人往驛館方向聚攏,上午還門庭冷落的驛館,突然在中午豔陽高照時門庭若市。

唐寅揉了揉眼睛,喃喃自語:“我沒眼花吧?”

唐寅匆忙出了客棧,只見街道兩側官兵設的卡不知道何時已經撤了,他擠進人堆裡,順着人流前行,終於到了驛館前,卻見驛館外臨時架設起了告示牌,上面是沈溪剛讓人張貼出來的,其中一句話看着挺刺眼:“……凡購鹽引者,一律官價平充,若鹽場官鹽不足可以上等私鹽變官鹽行運……”

大致意思是說,鹽引以官價出售,不會有額外的苛捐雜稅,有了鹽引的人如果在鹽場不能提鹽出來,可以把私鹽變成官鹽來出售。

最後還有幾個大字更刺眼:“……一引鹽起售!”

在唐寅看來,這裡的一引鹽應該是一大引,也就是四百斤食鹽,看起來很多,但在八萬大引的鹽引面前,一引鹽什麼都算不上。

督撫衙門這是改批發爲零售,而且起售的數額很低,低到一引鹽就能起賣,那等於說城裡的小鹽鋪都可以先來上一引兩引的,就算是平頭百姓也能幾家人湊在一塊兒買上一引鹽回去。

這鹽多便宜啊!

一斤摺合成本才十四文,而如今廣州府內因爲鹽價上漲,一斤鹽的價格已經到了六十七八文了。

唐寅突然覺得這是在開玩笑,一引一引的賣,那要賣到猴年馬月去?但他是聰明人,心中隱約已經猜到沈溪的用意……這並不是沈溪在給他自己尋找麻煩,而是要給地方官府勾結的鹽場找麻煩。

此時已有督撫衙門的百戶官出來宣告:“諸位鄉親,想必你們平日裡吃慣了貴鹽,如今督撫大人說了,諸位可以自行籌措銀錢,十戶可買一引,記住,是小引,也就是二百斤,平均一戶下來也就是二十斤。”

“督撫衙門每一引鹽補二錢銀子,一小引鹽也就是二兩六錢,平均一戶不過才二錢多銀子,諸位百姓買到鹽引之後自行到鹽場提鹽,若鹽場不放鹽,有督撫大人爲你們做主!但請記住,督撫衙門只有今天和明天接受散賣,所以來買鹽引的人請早,過時不候!”

沈溪不但散賣鹽引,還一引鹽補貼二錢銀子的稅款,等於說督撫衙門賣一引鹽,不但不賺錢,反倒要虧二錢銀子。

百姓從來就沒聽過這種好事。

百姓可沒有鹽商那麼滑頭,在百姓看來,我吃鹽那是頭等大事,如今鹽價騰貴,我去買斤鹽都要砸鍋賣鐵,這下我花四斤鹽的錢,就能買二十斤鹽回去,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廣州府百姓畢竟不是鄉下務農靠以物易物爲生,他們手頭上多少都有一些散碎銀子,在督撫衙門把告示貼出來之後,就已經有小鹽鋪坐不住了,準備進去買鹽引。

一斤鹽摺合才十三文,還是大明朝成色相當好的廣東鹽,說明只賣兩天,這一天已經過了一上午,也就是接下來只賣一天半,過了這村兒可就沒這店了。

“我買鹽!”

百姓當中不知道怎的冒出一個漢子來,一口粵音,嗓門非常大,唐寅一瞅,喲呵,這不是昨天才跟我喝酒的總旗官曹大橫嗎?當兵的怎麼一轉眼變成百姓了?

旁邊又有個人拿出銀子舉過頭頂,同樣是廣州本地的口音,嗓門同樣大:“別搶,我先來,讓開,我進去。”

這位是車馬幫的張小六。

唐寅發現了,最初幾個出來起鬨的,無一例外身上都帶着足夠的銀子,都是他瞧着眼熟的,不用說也是沈溪安排進去挑動百姓情緒的。

等這幾個人進去購買鹽引之後,後續已經有普通的鹽鋪掌櫃和百姓加入進去,驛館正院內瞬間人頭攢動。

“別擠,別擠,慢慢來。”

有官兵在維持秩序,“督撫大人說了,只要是今天和明天來買鹽引的,就算是半夜三更,也絕對會讓諸位買到,但必須要排隊,若有插隊和不老實的,初犯打十杖,再犯二十杖!”

**************

ps:第二更!

適逢假日,帶女兒到公園逛了一下。天子祝福所有書友中秋節快樂,萬事如意,和和美美,月圓人團圓!

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異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五三章 小解元公(第十更)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二四三九章 潛力是逼出來的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
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異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五三章 小解元公(第十更)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九四八章 匪情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二四三九章 潛力是逼出來的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