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

沈溪給謝遷所寫關於跟佛郎機人交換農作物的提議,爲弘治皇帝準允。因爲在奏本中,沈溪提到關於試推行的問題,朱佑樘覺得此事牽涉不大,佔用資金不多,沒必要在朝會上徵求意見,直接就批准了,這也是對謝遷能力的一種肯定。

佛郎機人目前僅能自由到福州港和泉州港通商,具體事宜會由禮部負責商討。

也就是這個時候,朝廷對於南、北直隸鄉試的主考官人選,正式以明文方式公之天下。北直隸內簾主考官共兩名,除了沈溪外,另一位是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靳貴。

沈溪和靳貴屬於老同事,當初沈溪以右中允身份進宮,就是跟靳貴一起當班,這兩年沈溪在詹事府內順風順水,中間幾次出公務,可謂聖眷正濃。而靳貴繼續當着他的左中允,籍籍無名。

對沈溪來說,升官雖不易,但自從進入翰林院,兩年也升了兩級,而靳貴這樣尚未擔任講官的詹事府官員想要升遷,幾乎難比登天。

按照規定,作爲順天府鄉試主考官,靳貴將會跟沈溪在一起參詳出題,還有便是商討考生的錄取甚至點出解元,必須得精誠合作。

彼此已非常熟稔,而且關係不錯,沈溪倒不怕靳貴給自己擺臉色。更爲重要的是,如今沈溪比起靳貴官秩要高一級,沈溪是從五品,靳貴則是正六品,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那這次順天府鄉試就會以沈溪的意志爲主,靳貴只能打打下手。

順天府鄉試,內簾官由朝廷選派,外簾官則是順天府官員。

兩京與十三布政使司鄉試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內簾官選拔的方式不同,確保了兩京鄉試內簾官不會受外簾官太多影響。

從任命到最後入場出題,中間有一個多月的準備時間。

順天府鄉試於八月初九正式開始,而沈溪、靳貴和其他內簾官需要在八月初六便進場。沈溪和靳貴進場後便會召集所有內簾官商定考題,兩天內將試卷印製好,等初九開考後正式下發。

一直到鄉試閱卷結束,在此期間沈溪不能走出考場。

因此,東宮那邊多少會受一些影響,除了沈溪這個東宮講官將主持本次順天府鄉試外,弘治十一年曾經主持過順天府鄉試的王華,還得遠赴南京,主持應天府鄉試。

也就是說東宮同時少了兩名講官。

沈溪是弘治皇帝欽命的順天府鄉試主考官,他獲悉自己擔任主考的時間要比靳貴早一個多月。

本身作爲鄉試主考官,對於翰林出身的官員來說並不難,無非便是在四書五經中敲定題目,但難點在於考試外的“潛規則”。

在這個科舉作爲社會唯一上升通道的年代,鄉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過與不過,就是普通人和士族之間的區別,更別說這還是參加會試的准入門檻。很多人,都會打考試外的主意。

等朝廷的任命正式公佈後,到沈溪府上拜會的人更多了,有走正門的,更多地卻是走後門,而且還是夜幕降臨後,大多帶着禮物,但都被拒之門外。

朝廷爲了杜絕內簾官腐化墮落,很快就給沈府送來一些“實在”的東西,那就是“文幣”,其實就是官方給內簾官的聘禮和俸祿。

順天府鄉試主考官的“文幣”,是用籮筐盛着的銅錢,滿滿一大籮筐,若是一個個細算的話,大概值個五六十兩銀子,抵得上沈溪半年的俸祿。

“文幣”屬於正常聘禮,沈溪可以放心收下。

十三布政使司內,內簾官得到“文幣”後往往要到布政使司衙門致謝,中間便會涉及到鄉試的潛規則,外簾官若是有什麼人要錄取,便會趁此機會跟內簾官打好招呼,或者是指定考題,又或者是商定好暗記。

但南北直隸卻是超脫於十三布政使司的存在,沈溪本身還是品秩很高的翰林官,地位超然,根本不用去順天府打招呼,只等八月初六進場便可。

至於出什麼題目,等進場後再做定奪,但其實題目可以提前敲定,泄題、鬻題大多會在此時發生。

在被正式任命爲鄉試主考官後,沈溪越發檢點,不跟外間之人,尤其是那些士子和有應試考生的家族有任何來往。

但其實沈溪平時經常走動的朝中大員,無非是兩個姓謝的——謝遷和謝鐸。

沈溪爲順天府鄉試主考,謝遷是始作俑者,他對沈溪當不當主考官看得並不是很重,因爲從頭到尾謝遷都沒有想過讓沈溪給自己兒子大開方便之門。但謝遷還是需要避嫌,就算奉旨提點沈溪,但在這種節骨眼兒上他也要考慮外間的反應,不能落人口實。

謝鐸那邊,就沒什麼好迴避的了。

沈溪在朝廷敲定所有內簾官人選後,第一時間便去拜見謝鐸,也是向謝鐸請教一些主持鄉試的經驗。

但謝鐸卻對沈溪沒什麼好忠告的,反而表示要就這種兩京跟十三布政使司鄉試體制不同的事,向朝廷進言。

大明朝中葉,鄉試存在諸多弊端,很多有才學的人被埋沒,主要是各布政使司的內簾官地位太低,有名聲但無官職,而外簾官基本都是各省大員充任,外簾官欺壓內簾官的事比比皆是,更可氣的是布政使司內簾官直接由外簾官推舉並最終決定人選。若什麼人“不識相”,乾脆就當不了內簾官,更做不了主考。

“……老夫要進言陛下,各布政使司鄉試,同樣應該由翰苑之官出任,如此才能杜絕地方鄉試之弊政!”

謝鐸已經寫好奏本,拿給沈溪過目。沈溪看過後就一個印象,這份奏本前世他在一些古籍中見過。

雖然具體印象不深,但說明歷史上謝鐸的確是進獻過這樣一份奏本,懇請弘治皇帝對鄉試進行改革。

沈溪道:“謝師,不是學生要跟您唱反調,本屆鄉試僅有一個月就要開考,如今上奏,就算陛下準允,最終也只是距離京師近的省份可以受惠,那些偏院之地諸如閩、粵、桂、川等省,當如何?”

“你是想說,老夫進獻奏本晚了?”謝鐸白了沈溪一眼,道,“亡羊補牢猶未晚矣,這句話都沒聽說過?老夫也不求一次就要改變,但至少,不能再讓這種弊政持續存在。你也是科舉一路走出來的,應該很清楚其中的黑暗吧?”

沈溪心想,誰不一樣?

這年頭寒窗苦讀幾十載,就爲了科舉揚名,可偏偏連社會最後一條較爲公正的上升通道,都被那些貪官污吏堵住,就好像自己,原本應該是解元之才,但若沒有劉大夏“特別關照”,就會名落孫山。

如果夠幸運的話,幾屆內遇到“嚴打”又或者新任地方官員清正廉明,方會將他錄取,但誰能保證自己未來幾年鄉試次次發揮得都很好?

“學生只是覺得,南北直隸,再加上十三布政使司,都用翰苑之官的話,是否多了些?”沈溪有些爲難。

翰林體系的官員其實不少,但除了庶吉士和一些下層小吏外,真正上得了檯面的官員也就那麼幾十號人,平日還要兼顧修史、誥敕、值守內閣、內書堂授課、東宮講官以及日講等差事,根本不可能一次調派出去三十個人。

謝鐸想了想道:“那就從六部中挑選出自翰苑、有德望的官員前去主考,總歸是對天下士子有一個交待。”

“謝師,您的建議雖好,但恐怕……困難重重……”

沈溪很想提醒謝鐸,其實由翰林官或者是六部官員前往地方主考也沒什麼用,因爲地方勢力盤根錯節,只要他們勾連起來存心作弊,即便主考官公正廉明也沒轍,因爲其中可以動手腳的地方太多了。

另外,歷史上謝鐸這份奏本,雖然語氣中肯,條理分明,但並未得到朱祐樘的採納。其實按照錦衣衛和東廠對天下的監控力度,再加上科道官員也會不時進言,皇帝不可能不知道下面科舉考試的弊端,但爲什麼不斷然採取措施呢?

或許是皇帝覺得問題不嚴重,沒必要去更改一些潛規則,畢竟朝廷給官員的俸祿低,人家想辦法賺點兒錢補貼情有可原,但沈溪認爲最主要的,還是皇帝不想損害地方勢力的利益後遭到強烈反彈。

相比於貪官污吏對朝廷的影響,皇帝更看重的是朝堂的穩固,一些潛規則存在就存在吧,既然這麼些年了一直都這麼過來的,那就沒必要改變,只有當潛規則影響到皇權時,皇帝纔會痛下決心改革。

“主考鄉試,無非是公正嚴明。”

謝鐸把一些老生常談的道理說出來,“只要本着公心選拔,老夫相信你能做好。我希望在你的主持下,這一屆順天府舉子中能多出幾個未來的名臣,不求威名顯赫,只要能做到清正廉明便可。唉!這世道想找個兩袖清風的官,何其艱難?”

沈溪再次行禮:“謝師擡愛,就怕學生無法勝任。”

“哈哈,聽你這意思,是要與那些貪贓枉法之人同流合污?”謝鐸笑了起來,“不是老夫非要給你施加壓力,實在是你不知這潭水有多渾,即便是天子腳下,也無法免俗。不過你不知道也好,不知者無畏嘛……”

沈溪聽了這話感覺很彆扭,我不知道,就可以傻愣愣地衝進去,染一身污泥出來?

************

ps:這幾天天子養病,醫生開出的藥具有很大的催眠作用,天子每天都渾渾噩噩的,碰到電腦顯示屏就想睡覺。

更新不正常,請大家原諒,等身體好轉,天子就恢復爆發!

含淚致歉!

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六五三章 小丫頭不懂事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章 桃村有雨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二一三章 賄考風波(第六更)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三二二章 同屆考生(求贊)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懷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一八三五章 大勢漸去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一六二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二五三〇章 小試牛刀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
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二二一一章 開花彈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六五三章 小丫頭不懂事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章 桃村有雨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二一三章 賄考風波(第六更)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三二二章 同屆考生(求贊)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懷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一八三五章 大勢漸去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一六二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二五三〇章 小試牛刀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