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

前往正陽門的路上,蕭敬不斷找話題,有點兒跟沈溪套近乎的意思,讓沈溪有受寵若驚之感!

畢竟蕭敬現在的身份儼然“內相”,表面上看內閣權力最大,但實際上閣臣做出的票擬,如果在司禮監得不到通過,會被一遍又一遍打回來重新擬定,司禮監纔是最終的決策地,其掌印太監權勢可知。

蕭敬道:“沈大人,您此番領兵出征真可謂勞苦功高,朝中上下,誰都沒想到,您在土木堡這樣荒廢多年的小城堡裡,非但沒被韃靼人難住,反而一次次獲得勝利,把咱大明朝的精氣神給打出來了。”

“尤其是回到京城勤王,僅僅兩戰就把韃靼人的膽子給打掉,韃靼人只能灰溜溜落荒而逃,這全賴沈大人指揮若定,三軍將士用命!沈大人持重有謀,功高不伐,幾可媲美本朝開國的徵虜大將軍……”

徵虜大將軍指的是中山王徐達,這讚譽非常高了,可惜這種恭維自打回到京城,沈溪已經聽了不下十遍,對此已經完全不感冒。

但凡是一個正常人,在知道沈溪建立的功勳後,都會竭盡恭維和巴結之能事,剛開始還覺得新鮮,久了也就膩味了。但伸手不打笑臉人,以蕭敬如今的身份和地位,他說這些沈溪只能乖乖領受,還得一再表示感謝。

此時沈溪心中的疑惑加深了,爲什麼朝廷突然舉行這麼一次獻俘儀式,而之前他一直在等內閣的人來,就算劉健和李東陽不來,謝遷也應該出面纔對,但內閣諸公始終沒有露面,蕭敬對此也是隻字不提。

沈溪心想:“皇帝一向最信任的就是內閣三位輔政大臣,以前這種事,包括朝廷對西北哈密一戰後的獻俘,都是由內閣統調安排,爲什麼這次皇帝卻讓基本不在外走動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來主持?”

“難道這是朝廷政策有變的風向標,意味着皇帝對內閣三位大學士的態度已有所改變?”

蕭敬見沈溪聊天的積極性不高,忍不住又找個了個話頭,笑眯眯地問道:“沈大人,不知您是哪年生人?”

沈溪恭敬地回答:“在下成化二十三年生人!”

蕭敬掐指一算,驚訝地說道:“呀,沈大人,那年是丁未年,原來你是屬羊的啊!這屬相好,真的很好……實不相瞞,咱家也是屬羊的,虛長你四十八歲。怪不得沈大人能在科舉和朝堂上無往而不利!”

沈溪越發地感覺怪異!

沈溪曾聽謝遷介紹過,蕭敬屬馬,比他年長四十九歲,有必要爲了套近乎,連生肖年都更改了?

蕭敬又問道:“沈大人,您在朝中,可有什麼親戚?”

沈溪想了想,自己寒門出身,在朝中怎麼會有親戚?要說唯一的親戚,可能就是在皇宮中的張苑,但那不是在朝中,而是在宮中。

料想是蕭敬在試探自己,想要盤根問底,沈溪不動聲色,微微搖了搖頭,道:“在下祖上曾做過一任府同知,之後這幾代,家道中落,但家中始終有人出來奔科舉,在下經過幾年的努力,這才三元及第,進入翰林院當差……”

蕭敬“哦”了一聲,沉默好一會兒,似在盤算,最後他笑道:“謝閣老應該算是沈大人的親家吧?”

沈溪點頭。

謝遷把小孫女嫁給沈溪爲妾的事情,在朝堂中根本就不是秘密,很多人甚至拿此事來打趣謝遷,落謝遷的面子。

人所共知的事情,沈溪當然不會否認。

蕭敬道:“沈大人這樣,不靠朝中廕庇和人脈,全靠自身能力,短短數年間便躋身朝中名臣之列,實在讓咱家佩服不已。往後陛下有驅馳之處,沈大人可要盡心竭力,不可荒馳……到底皇恩浩蕩啊!”

“換作哪朝哪代,誰人敢對沈大人如此少年,大力提拔重用?只有當今陛下,纔是慧眼識英才之君!”

沈溪心想:“蕭敬說了半天,最重要便是最後這句吧?拐彎抹角的,還跟我談起親戚,不知道的還以爲你要拉攏我當你乾兒子呢!”

太監認乾兒子、幹孫子,在整個大明都屢見不鮮。

太監可日慕天子顏,官品雖然未必高,但因皇帝的信任,他們在朝中的地位可不低,因太監沒有子嗣,他們喜歡找一些朝中不得志的才俊收爲義子,給他們養老送終,而他們也給這些義子政治上的便利,算是互利互惠。

就連蕭敬這樣看似忠厚老實而且不喜歡與人爭權奪利的太監,在朝中也收了三個義子,而且也對義子提拔有加。

這年頭,太監收義子也講究攀比,義子越多,說明這個太監前途越被人看好。而喜歡攀附內官之人,認哪位太監爲義父,也是一種政治投資,全看眼光高低,如果能找到未來能獨當一面的太監首領,那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沈溪這樣身份的人,自然不會認太監當義父,即便是蕭敬這樣的“內相”。不過,蕭敬也壓根兒沒敢想讓沈溪投誠,所以這種交談,更多的是爲皇帝說好話,讓沈溪能效忠皇帝。

一行人往正陽門而去,這一路上,沈溪發現,從正陽門到大明門短短的路途,官兵已經整齊列隊,將道路封死,防止有人出來干擾獻俘儀式。

不過,今天京城的戒嚴似乎有所鬆動,很多百姓都從家裡涌了出來,但也只能站在街沿邊,又或者是街道兩側的樓上。

百姓們都很好奇,想知道朝廷到底要做什麼。

沈溪心想:“這大約是朝廷釋放的一個信號,皇帝要重新樹立自己的威信,那這次獻俘儀式必然很隆重,爲皇帝歌功頌德的人也會很多,現在就看之後內閣大學士有何表現……這別是皇帝對內閣動手的徵兆吧?”

以沈溪的睿智,自然能察覺朝中的風吹草動。

沈溪回到京城後,發覺內閣大學士,尤其是首輔劉健在行政、軍事上擁有的權力,已經到了大權獨攬的地步。

沈溪知道這種情況跟皇帝生病有關,但沈溪同樣知道皇帝曾委命朱厚照爲監國,皇帝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需要把年少的朱厚照推出來做監國?顯然皇帝有用朱厚照來平衡內閣權力的意思。

但內閣,卻沒有給皇帝和太子面子,劉健仍舊我行我素,將太子的權力全部架空,京城保衛戰所有政令均出自內閣,出自劉健之手。

如果皇帝重病時,即便皇帝知道了,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現在皇帝已有康復的跡象,同時還有意將朱厚照栽培成合格的儲君,必然要對內閣大權獨攬的情況進行打壓。

沈溪猜想,這應該便是今天皇帝只派蕭敬主持,讓六部堂官參加而不讓內閣大學士參加獻俘儀式的主要原因。

到了正陽門前,城門尚未開啓,但見城頭上黑漆漆一片,正有民夫和工匠修繕城頭。

沈溪知道這跟當日一場大火有關,而這場大火的始作俑者,正是站在隊伍後面的王守仁。

蕭敬走了過來,對沈溪道:“沈中丞,您乃是陛下欽命的延綏巡撫,入城兵馬曾在您的統率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今日進城儀式,只有您來主持才能服衆!”

沈溪好奇地打量蕭敬,臉上滿是不解:今天的典禮不應該是你來主持嗎?什麼時候輪到我了?

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二十四章 絕色佳人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六四五章 飛來橫禍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八二五章 絕不客氣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三十二章 喬遷之喜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第一六五三章 劉謝之分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堅持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災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
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二十四章 絕色佳人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一九四章 不打,那就撤吧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六四五章 飛來橫禍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八二五章 絕不客氣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三十二章 喬遷之喜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第一六五三章 劉謝之分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堅持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災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