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

林黛不說話,也不鬆手,更沒有進一步的動作。其實只要靠着沈溪的肩膀,小丫頭心底就會升起安逸的感覺,就好像擁有了整個世界。

少女只有懷春的心思,只求精神上的寄託,並不奢求別的,再加上林黛對於男女之事並不是很懂,就這樣抱着沈溪已經很開心,不多時人就沉沉睡了過去。

但這可苦了沈溪,男孩子在懂事之後,很多事情是控制不住的。

沈溪一直折騰到很晚才入睡,半夜醒來,林黛仍舊抱得他緊緊的。等第二天早晨起來,依然是昨夜入睡的姿勢,只是林黛沒有昨晚抱得那麼緊了,靠在他後背上,睡得好似八爪魚一樣。

沈溪想把她從自己身上解下來,但只是動了一下,林黛就醒過來了。

“嗯……”

沈溪轉過身,與林黛對視。

小妮子羞赧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纔好,因爲她上身只是着小褻衣,看上去嬌羞可人,春意盎然。

沈溪起來穿衣,林黛好似小嬌妻一樣幫忙,但沈溪卻不習慣被人侍候。

因爲昨夜睡得不好,沈溪起牀後感覺身體像散了架一樣,洗漱完簡單吃了點兒東西便出門去。

蘇通見到後,感覺沈溪舉止有些彆扭,笑着打趣:“都說了沈老弟你要節制一些……”

沈溪瞪了蘇通一眼:節制你娘啊,看不出我這是落枕了嗎?

蘇通的精神很好,他身後跟着於步誠和一位名叫令中傑的士子……今日去拜訪謝鐸,四人同行。

沈溪沒去過謝鐸府上,但其餘三人包括兩名本地士子也不知道,因爲這是謝鐸臨時租的房子,不是親近的人根本不知具體位置。

明代京官可以依品秩高低,配給勤務員、伙伕、馬伕、門衛、抄寫員等皁役,如果不要這些人員的話,可以折算成工食銀歸己有。《玉堂叢語》中曾記錄了謝鐸集資買房的典故:謝鐸一直租公家的房子住,因爲南京的房價一個院子要六百兩銀子,以謝鐸二百兩的年俸根本買不起。

所以謝鐸想了個辦法,就是把朝廷配給他的馬伕、伙伕等僕從全部“折現”,終於把房子買了下來。

但據沈溪所知,此時謝鐸並未買房。

沈溪不清楚是不是因爲謝鐸與他的交集,改變了歷史走向。等到了請帖上註明的地址,沈溪發現謝宅的知客和僕從一概不少,這說明老人家也是懂得享受生活之人,而且他也有財力這麼做。

《禮記·曲禮》中言:“大夫七十而致事。”意思就是官員七十歲以後就得退休。而到明朝開國時,朱元璋下令官員六十而休,開國功臣劉伯溫也是年滿六十就主動提出致仕,得到朱元璋犒賞。

到了弘治四年,朝廷下令:“自願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就在這條法令發出後,謝鐸就興高采烈申請致仕了,當時他才五十六歲,尚未到法定退休年齡,可見謝鐸對於做官實在是沒什麼興趣。

本來弘治皇帝是要清除朝廷的冗官冗員,結果該退的沒退,不該退的卻退了,而說出去的話又收不回,弘治皇帝除了在心裡暗罵這匹夫不識好歹,卻沒任何辦法。

結果第二年閩浙以及兩廣之地爆發瘟疫,弘治皇帝委派欽差探明情況,第一個就把謝鐸給想到了。

你個老匹夫,不想給朕做事是嗎,現在是讓你爲國效命,爲民生服務,你敢違抗聖旨?

本來謝鐸在考察過嶺南瘟疫,開始推行種痘之法後,朝廷準備委以重任,結果老先生一辦完公差,直接寫了奏摺把具體情況稟明,連京師都沒去,又回家安享天年去了。

弘治皇帝很着惱,後面隔三差五就有人在他面前舉薦謝鐸,就好像是他這個當皇帝的把忠臣給逼走似的。

按照大明朝廷的規定,提前致仕的官員,將予以升職晉級的獎勵,一般升一級。謝鐸致仕前是從四品,到了致仕反倒俸祿升了一級,收入不少反多。這樣一來,謝鐸手頭闊綽了一些,加之又是租住公家的房子,所以纔沒有削減隨身的侍從。

謝家宅門外,昨日見過的小廝早已等候。

沈溪投遞名帖時,蘇通有些緊張,怕謝鐸不允許除沈溪之外的其他人入內,誰知小廝只是看過名帖,連問都沒問,直接在前面引路,讓四人進到院落中。

院子簡單樸實,只有前後兩進,前院連個正堂都沒有,過了院子正對的就是謝鐸的書房,後院則是謝鐸和僕從的臥房。

因爲夫人早逝,兒孫也不在身邊,謝鐸幾乎算是一個獨居的孤寡老人,但他的性格開朗,在院子裡養花種草,甚至還開闢了個小苗圃,裡面種植一些草藥。

沈溪不知道這是否跟謝鐸當年考察瘟疫有關。

“四位且稍候,我這就進去通傳。”

小廝恭敬行禮後,把四人留在院子裡,自己進門去了。

蘇通看了院子後不禁有些失望,這簡直是小門小戶人家的院落啊,跟謝鐸的名聲實在不相符。他打量苗圃裡種的草藥,忍不住看了沈溪一眼:“沈老弟,你可知這種的是何物?”

沈溪家裡經營藥鋪,對於草藥當然是門清,但他不想解釋太多,只是搖搖頭故作不知。

至於於步誠和令中傑,也對謝鐸的府邸充滿詫異,這會兒他們簡直以爲自己走錯了門庭,這“謝老先生”不太可能是前南京國子監祭酒謝鐸吧?不然就算謝鐸想低調,朝廷也不斷然不會如此虧待他。

半晌後,小廝扶着個拄着柺棍的老人走了出來。

沈溪看了過去,雖然比之六年前相見時蒼老些許,但沈溪一眼還是認出這就是那個沒什麼官架子的欽差。

至於謝鐸爲何會拄着柺棍,看起來行動不便,沈溪初時以爲謝鐸年老,力不能支,但仔細觀察後,發現謝鐸步伐穩健,手腳平穩,這衰老的模樣多半是故意裝出來的……

或者謝鐸是想讓這幾個後生出去後傳揚,說他的確年老體邁,連路都走不動了,根本就不可能出仕,正好達到其避免少見或者不見客人的意圖。

“寧化舉子沈溪,見過謝老祭酒。”沈溪上前行禮,同時將謝鐸身份言明,打消另外三人的疑慮。

蘇通等人雖然心裡犯嘀咕,但還是上前恭敬見禮。

謝鐸笑道:“你真是當初那個小傢伙沈溪?好些年沒見,一下子長大許多,若你不打招呼,我還不敢相認呢!”

謝鐸對沈溪很親切,就好像自家長輩對晚輩一般。

於步誠滿腹疑竇:“這位老先生看着不像謝老祭酒啊,莫非這兩個福建來人,找人串通好演戲,騙財騙色?”

但隨即想到是自己主動找蘇通請求“入夥”來見謝鐸,對方二人尤其是這個年少的,絲毫也沒有勸誘之語,越發覺得事情蹊蹺。

關鍵是謝鐸怎會跟一個十二歲的後生這般熟稔?難道沈溪跟謝老祭酒之間有親戚關係?

“老祭酒說的是,學生已經長大了,頭年汀州府院試第二,今年福建鄉試,僥倖得了解元。”

沈溪把自己近年的成績彙報給謝鐸聽,怎麼說謝鐸也算對他禮遇有加。人家表現得對你親近,你也要表現得恰如其分,總之是禮多人不怪。

謝鐸滿意地點了點頭,擼擼鬍子:“此事老夫已有耳聞,着實爲你高興。走,到裡面說話。”

沈溪上去攙扶謝鐸,就好像真正的爺孫一般。

蘇通三人跟在後面,就連蘇通也心生懷疑:“沈老弟怎麼可能早年與謝老祭酒相識?這莫非是另一位謝先生?”

可到了謝鐸的書房,等蘇通和於步誠等人見到書架上琳琅滿目的藏書,一個個頓時驚訝得合不攏嘴:宋版書甚至是絕版書比比皆是。

謝鐸是有明一朝最著名的藏書家,成化四年,其父便在家鄉桃溪建“貞則堂”,後來他又於“貞則堂”之東建藏書閣爲“朝陽閣”。第一次辭官後,謝鐸以中秘圖書以及四方所購置於“朝陽閣”中。

有的書如《尚書》、《西漢書》、《韓柳李杜集》殘缺不全,又多方鳩集,與其他收按類收藏。藏書達數萬卷。編有《朝陽閣書目》,並著有《桃溪集》、《伊洛淵源續錄》、《尊鄉錄》等。

如今書屋裡的書,不過是謝鐸近期收集所得,但即便這樣,也遠非一般“老先生”能做到。

蘇通三人咋舌不已:“怪不得當了朝官連房子都買不起,感情把錢都用來收攏書籍了。”

謝鐸對於自己的藏書也很滿意,見蘇通看到書後正欲伸手,隨即意識到什麼馬上又收了回去,不由笑道:

“書本來就是拿來讓人看的,你們若想看,只管翻閱便是,只是不許帶出這屋子。若身上有火信,也先留在門外。”

這年頭的人,很多都會帶着火摺子出門,因爲這書房裡藏書多,屬於易燃物品,裡面別說火摺子,就連燭臺就沒準備。

由此可見,謝鐸不會在這書房裡挑燈夜讀。

蘇通三人很高興,這次來拜訪謝鐸,能一睹許多絕版書的真容,足夠誇耀一輩子了。

謝鐸笑道:“小沈溪,多年沒見,我後院種了幾株外間不常見的藥草,正好你懂這些,幫老朽看看如何?”

“是。”

沈溪知道謝鐸是要借一步說話,恭敬應了,隨謝鐸一起往後院去。

還沒出後堂,謝鐸就把柺杖交給旁邊侍候的小廝,身體站直,腿腳也恢復了靈便。沈溪故作驚訝,謝鐸活絡一下筋骨,道:“可別對外人說啊!”

“學生明白。”沈溪道。

謝鐸感慨地說:“聽聞這屆福建鄉試解元,名叫沈溪,我還驚訝了一下,算了算你年歲,不過才十二三,只想或事有湊巧?但後來又聽說這沈溪是寧化人,便知是你無疑了。福建鄉試解元,真是年少有爲呀!”

沈溪沒想到謝鐸遠在南京,對他的事也打聽得這般清楚,心裡不由帶着幾分感激:“學生初至應天府,本該馬上來見,只是……”

“只是怕吃閉門羹,是嗎?卻也怪不得你。”謝鐸笑道,“若你到了南京,過門不入,我纔不會原諒你。幸好讓家僕找到了……挺好的,你馬上就要到太學,在裡面用心讀上幾年,對你的幫助很大。”

“你府試和鄉試的文章我都看過了,才學不錯……對了,聽說昨日你與祝允明見過面了?”

沈溪心想,謝老先生對外面的事情瞭解得這麼清楚,哪裡有避世的味道?

************

ps:第四更!

天子也想快一點兒,但涉及歷史人物,許多東西要查證,確實快不起來。不過四更也不少了,足足有一萬三四千字,希望能儘快把情節寫順,再次加速。

繼續求訂閱和支持!

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一一九章 大興土木(第一更,求月票)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九十七章 好吃懶做的新掌櫃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六三四章 傲慢的兀良哈人第一七〇五章 誰愛管誰管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彌堅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六十六章 林黛的紅樓夢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八八六章 參觀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六二章 術業有專攻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
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一一九章 大興土木(第一更,求月票)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九十七章 好吃懶做的新掌櫃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六三四章 傲慢的兀良哈人第一七〇五章 誰愛管誰管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彌堅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六十六章 林黛的紅樓夢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八八六章 參觀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六二章 術業有專攻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一七八六章 躲瘟神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