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

無論官場陋習如何,別人是否會出面舉報指證,也無論朝廷是否會懲罰收受禮物的行爲,沈溪只需做到潔身自好即可。

領着大明的俸祿,皇帝賞賜下來自然欣然接受,別人送的禮物卻不能輕易收下,因爲將來若真有人針對,就會拿這些細枝末葉的事情來說事,而且可以作爲污衊人品的“證據”,到時候說不得就會被人構陷成奸臣和佞臣,偏偏還百口莫辯。

如今粵省地面上的官員都想巴結沈溪,而沈溪恰好也要收攏地方官員,本來接受禮物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可惜卻被他斷然拒絕。

不能收禮,那就只有“送禮”,最好是找機會把官員請到督撫衙門,吃喝一番,再以手信相送,達到拉攏的目的。

當天沈溪就派人去城中各衙門以及官員府邸派發請柬,說是要在督撫衙門開一次新春宴,沈溪爲了彰顯這次宴席的重要,特別申明是爲了遙祝遠在京師的弘治皇帝福壽康寧。

沈溪的算盤打得很精:

作爲欽差,我替皇帝設宴款待地方官員,你們有本事別來,到時候別怪我向朝廷彈劾你大不敬,更別怪我處處針對你,讓你烏紗帽不保!

沈溪的請柬威力十足,就算明知是“鴻門宴”,廣州城中的官員,除了跟他芥蒂頗深的右布政使章元應和按察使林廷選,其餘官員皆都到齊。

就連平日不太參加地方宴會的軍方將領,諸如都司衙門和周邊衛所也都派人前來赴宴,都指揮使李徹甚至親自與宴,

宴席足足擺了六桌,每桌都有七八個人。

彙集於督撫衙門所在的官驛的官員,幾乎囊括了廣州城內所有頭面人物,而沈溪作爲三省督撫,又是宴席的發起者,坐在主位上,與他同坐的是都司衙門的正二品都指揮使、從二品都指揮同知和正三品都指揮僉事,承宣布政使司衙門的從三品參政、從四品參議和廣州府衙的四品知府、正五品同知等官員。

而那些官秩較低的,則依次往後坐,大家齊聚督撫衙門寬闊的前院,能夠聆聽督撫大人的教誨就算是“不虛此行”。

賓客到來後,都第一時間向沈溪行禮,然後恭恭敬敬地拜年。

國人禮數一向周全,就算心裡對沈溪帶着幾分不屑,也不能在面子和禮數上落下絲毫不敬,沈溪臉上難得擠滿笑容,每個人到來他都熱情上去見禮,噓寒問暖一番,讓那些官員背脊發涼。

明明只是個十七歲的毛頭小子,我來之前還跟人說“豎子不足與謀”呢,爲什麼見到他這麼熱情,我卻渾身不自在呢?

十七歲的正三品大員,既非世襲,也非裙帶和蔭庇,走的是科舉之路,大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狀元,也是大明唯一連中三元者。

如果只是個讀死書死讀書的小子也就罷了,偏偏當官也是順風順水,在京城年紀輕輕便成爲東宮講官和日講官,尤其是他在詹事府的時候,升官就跟坐火箭一樣,別人三年小考九年大考,而他卻因功一年兩升;等到了地方跟地頭蛇相鬥,處處佔上風,帶兵平匪也是卓有功績……

這樣文治武功樣樣皆能的大臣,一任期滿,升官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大明自來“升遷”,在左右布政使之後纔會升任督撫,從未有督撫反回去當左右布政使的。就算督撫平級調動,那也是更高一級的督撫,比如從粵省調任湖廣、三邊、南北直隸這些要害之地。

沈溪如今只是右副都御史,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要掛右都御史,成爲名副其實的正二品大員。

沈溪請大家入席,有說有笑,讓人見識到他圓滑世故的一面。

在爭奪地方權利和資源的時候,那是針鋒相對的敵人,我可以囂張與威儀並存,陰謀詭計百出將你等鬥得體無完膚,而輪到宴席上需要講交情的時候,我卻可以放下過往恩怨,讓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見到沈溪在宴席上的表現,這些官員簡直覺得認錯了人,這哪裡是個不通情理只是一味爲功名不擇手段的後生?

簡直是個五六十歲老成世故的人精哪!

落座之後,沈溪拿起酒杯站起身,在場衆文武官員也陸續站起。

沈溪高舉酒杯:“本官到任不過半載,許多地方得仰仗諸位鼎力相助,今日適逢新春佳節,本官特地設宴,一是感念皇恩浩蕩,二是替陛下款待諸位治理地方有功之臣,三是普天同慶,與民同樂。”

“來來來,本官先乾爲敬!”

說完,沈溪將美酒一飲而下,在場官員和武將紛紛飲酒。

一杯下肚,沈溪再度敬酒,待酒過三巡沈溪才又道:“如今天下承平,乃是陛下勵精圖治之功,我等生於明君聖主之朝,實在是三生有幸……好了,諸位難得前來,當放鬆心情,請自行享用美酒美食吧!”

李徹阿諛笑道:“沈大人客氣了,您是正主,我們應該向您敬酒纔是。沈大人,末將敬您一杯。”

沈溪笑着點頭,與李徹對飲,隨後別人紛紛到主桌來敬酒。沈溪避無可避,只能使出障眼法,飲酒時用袖子遮面,不停把酒水往袖子裡倒。當官不過四年,沈溪撒酒技術已爐火純青,與在場官員又是一番虛以委蛇,沈溪這纔回座。

酒宴間歡聲笑語,不過在場的官員沒多少心思吃酒,因爲他們都不知道沈溪安的是什麼心。在他們的思維裡,督撫衙門怎麼可能會主動巴結下級官署?之前沈溪於地方施政,包括販售鹽引,地方各級衙門在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授意下給沈溪設了不少絆子,沈溪能這麼大人不計小人過?

肯定是鴻門宴無疑!只是不知道沈溪什麼時候出招。

如果吃喝一半,埋伏的刀斧手衝出來,他們就要先摸摸自己的烏紗帽,再掂量一下能否保得住大好頭顱。

正當衆官員惴惴不安時,沈溪拍了拍手,側門處絡繹進來十幾個人,頓時把靠近側門的官員嚇得不輕,酒杯不慎碰倒在桌子上。

沈溪笑着安撫:“諸位不必慌張,本官只是有些小禮物要送與諸位!小小薄禮,實在是不成敬意!”

話音剛落,馬九便代表沈溪派發禮物。

每人面前都擺放一個小木匣,表面看上去樸實無華,掂一掂重量,就算裡面有東西,很可能也就是一小包茶葉或者是一兩張大明寶鈔。哪個官員拿哪個木匣有講究,馬九根據衆人坐的位置來分發,似乎是要防止出錯。

在場的官員不由心想:“這沈督撫可真夠摳門,雖說‘禮輕情意重’,你也不至於搞特殊化,官大的給三文錢,官小的給一文錢吧?這錢多錢少不是問題,關鍵是噁心人。我家缺你這仨瓜倆棗的還是怎麼着?你非要讓我覺得自己在官職上不如人,難道是想激發我努力向上?”

禮物很快派發完,就連沈溪旁邊坐着的李徹也有一份。

衆人雖然覺得沈溪只是送了一點微不足道的禮物,但還是站起來表示感謝,表現得歡欣鼓舞,似乎對收到禮物感恩戴德。

李徹眼珠子一轉,笑着問道:“沈大人,不知我等是否可打開一覽?”

沈溪擺擺手:“既說是薄禮,諸位還是回去之後再看吧,免得本官在人前落了面子。”

在場的人都想,虧沈大人你有自知之明會難堪,就不能送點兒敞亮的禮物?非要用木匣子裝着!

不過越是如此,在場的文武官員越想知道木匣裡到底是何物。

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在人前公然打開,如此舉動無異於當面打沈溪的臉。得罪朝廷新貴可是非常不智的舉動,想想如今藩臺和臬臺平日那灰頭土臉的樣子就知道了。

酒宴繼續進行。

沈溪一次次起身敬酒,先是爲天子歌功頌德,然後表達對百姓疾苦的感慨,讓在場的官員心裡直呼“太假了”,平生大宴小宴參加無數回,就沒見過這麼“恬不知恥”的官員,說的那些彎酸話語讓人汗毛直立,可偏偏沈溪還沒有自知之明。

宴席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才宣告結束,衆人擔心的“刀斧手”始終未出現,酒宴好歹順順利利結束。

有人想趁機過去給沈溪送點兒“薄禮”,諸如金銀玉器之類,可沈溪一直在跟李徹交談,根本就靠不上去。

沈溪親自把人送到官驛門口。

這臨時督撫衙門前面一頂官轎都沒有,清一色的馬車,甚至馬車數量都不多,很多官員竟然是步行而來。

上行下效,既然沈督撫平日都是乘坐馬車,我再乘着官轎而來,那是不給督撫大人面子,本來是一兩個人耍小聰明,結果來了一看,不單是自己,連別人也都意識到座駕的問題,表現得很低調剋制。

至於武將更簡單了,騎馬而來,既體現武人的威武氣度,又不搞特殊化,正合適。

這場面,讓沈溪有點兒意想不到……你們這些傢伙,不會是把官轎藏在弄巷裡,等走遠之後直接換乘官轎走吧?

人家乘坐什麼來,並不是沈溪關心的問題,他站在官驛大門前,一一行禮作別,顯得跟每個官員都很熟稔,那些官員心裡都在想,這位沈督撫還真會來事。

直到這些人鑽進馬車車廂,才感覺身體暖和許多,陣陣發寒的背脊終於感覺到一絲暖意。

等乘馬車來的、騎馬來的和步行來的官員絡繹離開督撫衙門所在大街,沈溪又與李徹作別,這才滿意地回到官驛前院。

此時親衛正在收拾碗筷和桌子板凳,朱鴻從後院出來,走到沈溪身邊問道:“大人,就這麼把人送走了?”

“不然怎麼着?莫非真要給他們準備一份大禮送到府上?本官也要有那筆錢才行。”

沈溪有些不耐煩,這朱鴻人有點兒渾,沒搞清楚狀況,真以爲自己送出大筆禮物,於是解釋道,“送他們禮物,不過是指派他們做事,用不着心疼。”

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二五〇〇章 老臣遵旨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五章 選人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來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官字兩個口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六一八章 再來五炮(第五更)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
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二五〇〇章 老臣遵旨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五章 選人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一九六二章 人事更迭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來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官字兩個口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六一八章 再來五炮(第五更)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