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妹嘶聲道:“可我終究不姓吳!”
吳爭沉默起來,好久,吳爭澀聲道:“在哥心裡,你就姓吳,你就是哥的親妹妹,哥定會爲你覓得良婿,此事……不許再提。”
說完,吳爭果斷地轉身,大步朝外走去。
吳小妹突然大呼道:“……既然如此,我便……與李海嶽一起自梳罷了……!”
吳爭身形一頓,停了一下,再次動步,頭也不回地走了。
背後吳小妹放聲大哭起來。
……。
“廢物!”
心中長滿了草的吳爭,第一次這麼罵馬士英,還有李顒。
這二人耍起陰謀詭計,都很有一套,可實在對吳爭內院之事,撓破了頭皮,也想不出個轍來。
吳爭的罵,馬士英聽來還沒什麼,卻引起了李顒的強烈反彈。
李顒氣憤地道:“學生之前就勸過王爺,納晉王女並非什麼了不得的大事……王爺若心中對她毫無愛意,也無非是虛與委蛇罷了,給她一個名份留在王府內院任由自生自滅便是……帝王九夫人,王爺既然有逐鹿天下之心,就不必顧慮太多,到了關鍵之時,不得已與晉王反目……亦無不妥!”
吳爭的臉色漸漸冷了下來。
馬士英見狀,知道不妙,連忙插嘴道:“其實我倒是有個主意,只是……。”
“講!”
“是……此事的關鍵在於黃應運,若他能助王爺圓了這事……。”
吳爭眉頭一挑,問道:“你的意思是……讓黃應運回去向晉王撒謊?”
“咳……咳……士英確是這個意思。”
吳爭皺眉想了想,“可李海嶽要自梳……。”
“這不難,派人看住就行……再不濟……圈禁。”馬士英想也不想的回答道,在他看來,圈禁一個晉王王女,竟如小菜一碟。
吳爭瞪了馬士英一眼,“那郡主……也須圈禁?”
“咳……。”馬士英爲難起來,吳小妹可是自家主公的妹妹,哪敢說圈禁二字?“王爺說笑了,郡主豈能圈禁?”
“你也知道?”吳爭沒好氣地道,“這要是傳出去……孤豈不得受家法?再說了,圈禁李海嶽哪有這麼容易,黃應運的嘴怎麼堵?又怎麼不讓李溥興知道……萬一他來探視妹妹,怎麼圓場?”
馬士英被吳爭一連串的問題問得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這時李顒在旁邊輕聲道:“學生倒是有個辦法……以歷練之名,將李溥興調去江北,如此一來,他就沒時間來探視了,再說,如今南北停戰,此去歷練並無風險。”
馬士英一聽大讚道:“此計甚妙。”
“妙個屁?”吳爭沉聲道,“能瞞多久?到時孤把你們扔出去作擋晉王怒火?”
馬士英、李顒低頭不再吭聲。
吳爭想了想道:“李溥興在軍校也不少時日了,是該出去歷練歷練……李海嶽年紀尚小,又不識文斷字,找幾個德高望重的先生,好好學點文化……至於黃應運,去,把他找來,就說孤要請他吃酒。”
馬士英、李顒古怪地互視一眼,擡袖掩嘴,偷笑起來。
吳爭見了,怒道:“笑什麼?”
馬士英頓時正色道:“臣剛想到昨日大將軍府補齊了四個月俸祿。”
吳爭轉頭向李顒,“你也有四個月俸祿補了?”
李顒一本正經地道:“之前學生與馬大人同往鳳陽府,馬大人向學生借了二十兩,今日……還了。”
……。
黃應運興高采烈而來。
他絕對沒想過,吳王會拒絕納個側妃。
也對,無論是門楣還是官位,李海嶽都堪稱門當戶對,甚至正妃都成。
再算上如今二王會盟,這更是喜上加喜的事。
黃應運都已經想好回去怎麼找李定國討賞了。
這次馬士英親自傳話,請自己赴宴,黃應運就沒想過,吳爭會拒絕。
這現實很骨感,黃應運頓時愣住了。
“王爺是說……拒婚?”黃應運使勁地掏了掏耳朵,“這可是我皇賜婚!”
吳爭微笑着,親自爲黃應運斟了杯酒,邀道:“來,孤先敬黃先生一杯。”
“荒唐!”黃應運一端酒杯,“非外臣對殿下不敬,這……這……水到渠成之事,殿下何必要拒人於千里之外?”
吳爭慢慢將手中酒杯放下,看着黃應運道:“孤與晉王之會盟,並非因聯姻而起,實爲聯盟於雙方皆有益、也於國於民有益……如果天下大事,可以用一個女子聯姻來定,那數千年來,就不該再有戰爭……先生以爲然否?”
黃應運越聽越心裡越驚,“殿下此話……是說與我王之會盟,只是相互利用,之後……便會分道揚鑣?”
吳爭心中一嘆,面前這個“破落秀才”確實不是一般人。
“不。”吳爭搖頭道,“孤的意思是說,聯盟合乎雙方的利益……而鞏固聯盟的有效方法,並非只有聯姻一條道,在本王看來,讓雙方利益更爲重疊、更爲一致,方爲鞏固聯盟最有效的方法……譬如,北伐!”
黃應運驚愕地看着吳爭,他吶吶道:“殿下是不信任我王……不,不,我王是雄主,頂天立地的漢子……。”
“我同意。”吳爭點頭道,“在孤心中,這天下能讓孤敬佩的人中,晉王必首屈一指……可正因爲晉王是磊落之人,本王更不能接受……成爲他的女婿。”
黃應運不理解吳爭的話,他吃驚地看着吳爭。
吳爭輕嘆道:“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晉王,必與孤爲敵。”
黃應運突然懂了,他理解了吳爭的爲難之處。
李定國出身義軍,本與明爲死敵,可外敵入侵之時,他遵從他的義父遺命,調轉槍口反清復明,這其實不是李定國真正護民,而是爲了漢人天下。
如果僅從這一點上來看,李定國幾乎與吳爭是同心同德的。
可往往天不從人願,永曆受孫可望挾持,不得不仰仗李定國,這就造成了永曆幾乎將皇權傾囊相授,如果說李定國已經成爲永曆朝另一個“攝政王”,一點都不誇張。
這樣一來,換作是吳三桂之流想要與自己聯姻,那麼,吳爭就可以毫無心理障礙地與之虛於委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