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

吳爭確實沒有讓鄭森太吃虧。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東藩島的東寧城,正式被更名爲承天府,鄭森以延平郡王之名義入駐承天府,成爲第一任東藩安撫使。

這很荒誕,因爲鄭森是永曆朝的官,卻被吳爭一個義興朝的吳王任命了。

可沒有人去質疑,因爲這裡的吳爭,擁有着對整個東藩島的生殺予奪之權,甚至包括那些受紅毛僱傭的土著治安軍。

而吳爭與李定國的會盟,讓吳爭有了任命鄭森爲東藩安撫使的大義。

當然,這需要鄭森自己的同意,可鄭森能不同意嗎?

吳爭的“威逼利誘”,以結果非常明顯,如果鄭森不接受李定國和吳爭的整編,那麼,鄭家步軍和水師將成爲無根之萍,兩方棄之不顧的結局,就是鄭家步軍被閩粵清軍圍攻、水師被番人聯合艦隊擊潰。

當然,鄭森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向永曆帝上告。

可永曆帝此時絕對寵信救他於危難的李定國,又怎麼可能去幫這個聽調還不聽宣的鄭森呢?

鄭森有選擇的餘地嗎?

沒有。

所謂存在即有理嘛。

雖然遠在海外,但正如吳爭所說,確實是名正言順的一方諸侯了。

自此,三方對於東藩島主權和利益的戰爭,終於以最後和平談判解決的方式平息下來。

所有海商,都爲之大鬆了一口氣,在三方水師、海軍的共同巡航下,南海海貿變得益發繁榮起來。

鄭森麾下步軍隨後被大西軍整編,水師被吳爭整編,王一林的陳錢山水師正式更名爲南海水師,觸角漸漸南擴。

當然,鄭森還是帶走了一部分軍隊,數量還不少,有二萬人左右,隨他入駐東藩,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土著需要被王法教化嘛。

在江南開始進入休養生息之際,大西軍開始了掃蕩湖廣、閩粵清軍殘部。

與其說,是李定國一人在戰鬥,不如說是北伐軍換了身衣服,在與敵搏殺,廣信衛在高一功的率領下,從湖廣一直打到福州。

其部屢戰屢勝,所向披靡,在當時,高一功部因爲軍服的左袖上比大西軍多一條紅綢縛臂,被世人稱爲“紅綢軍”,一時風頭無量。

三個月,僅僅三個月,也就是這年年底時,湖廣、閩粵清軍殘部被一掃而空,黃河以南,洞庭湖以東,半壁江山正式易手,世人皆稱北伐之日不遠矣。

……。

義興三年年末。

新君朱蓮壁改元爲建新,定次年爲建新元年。

無獨有偶,北方清廷也有大動作。

剛滿十四的小福臨祭天告祖,正式親政。

福臨親政之後,隨即頒佈詔令,以嗣睿親王多爾博封藩兗州、英親王阿濟格封藩雍州。

同時,福臨加封鄭親王濟爾哈朗爲叔和碩鄭親王。

還有,擢升秘書院大學士陳名夏爲吏部漢尚書。

擢升太常寺少卿湯若望爲太常卿……等等。

福臨還廢除了諸王貝勒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採取了停止圈地、放寬逃人法等一系列緩和漢、滿民族矛盾的措施,推行洪、範等人一直灌輸給他的人皆平等的主張。

可惜的是,雖然小福臨很想有番作爲,也頗爲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終因他周圍尚未形成一支以他爲主導的強有力的政治勢力,致使他的設想、計劃被無限期地擱淺。

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聖旨出不了宮門。

也對,這朝堂之上,洪、範等漢臣雖然權傾朝野,但京城之中,掌握最大兵權的還是滿人。

想要顛覆滿、漢地位,不是一張嘴,抖嗦幾下就能解決的。

關於利益之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廝殺,不見硝煙,卻比硝煙更烈。

不過,年少氣盛的福臨,終究沒有按捺住他心裡對多爾袞的憎惡。

在他親政後不久,就忍不住動手了,原吏部滿尚書譚泰,被福臨以結黨附逆之罪名,下獄論死抄家。

結黨附逆,結誰的黨,附誰的逆?

自然是攝政王多爾袞了,滿朝文武個個心知肚明,由此,沒有一個人敢出聲,也不願出聲,誰會傻得爲一個死了的人去得罪皇帝?

但一樣沒有一個人落井下石,因爲多爾博就藩兗州,手中十萬大軍,那可不是吃素的,誰能保證,萬一自己在京城落井下石之後,能不能見到明日的太陽?

多爾袞死後形成的權力真空被三方迅速搶佔。

福臨自然是瓜分最多的受益者。

洪承疇、范文程等漢臣位居第二。

濟爾哈朗有幸位列第三。

但有一人,佔了好大的一個空子,那就是錢謙益。

這老滑頭對柳如是用情倒是很深,可惜,柳如是被多爾袞抓捕之後,下落不明。

就連最後剛林、祁充格收了錢謙益大筆的銀子,私縱了錢謙益,柳如是也一樣沒有音訊。

局中人都猜測,柳如是怕是死了吧。

錢謙益“終於”從悲傷中走了出來,也是,對他來說,“悲傷”總該有個度吧?

忠誠也該有個底線,譬如對“大明”。

見縫插針,抱住福臨大腿的錢謙益,於是就得了一個大便宜,從禮部侍郎(其實已經被多爾袞私下黜落,半年多沒去上班了),直升爲禮部漢尚書,可謂一飛沖天啊。

時人都感慨說,這真是個黑心腸的“不倒翁”。

天下大勢,以一種無法看懂的變化按它的軌跡運行着。

但總得來說,從這新的一年開始,華夏遍地的烽火漸漸開始熄滅,混戰了近十年的土地上,難得有了一段與民休養生息的舒坦日子。

只有西北方向,不管是建新(義興)、永曆、清廷都無法左右的大順軍殘部,依舊在與清軍廝殺,爲得就是土地、人口,不過規模都不大,清軍也就阿濟格部在參戰。

雖說是“和平”了,可沒有人認爲是真正的太平了,就連杭州府坊間的賣油郎都知道,北伐,就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相較於當年吳爭帶數百人回到紹興府時,民衆的迷茫和無助,此時的民衆哪個不自信滿滿,似乎,光復順天府,易如反掌,就在彈指之間。

可誰能真正明白,光復之後,又該如何呢?

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二百零六章 這老頭還真有點童趣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
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二百零六章 這老頭還真有點童趣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