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

張煌言急道:“王爺,這可不能輕率,商人逐利,慾壑難填……當以北方晉商裡通外國爲鑑啊。”

wωw●тtκan●C ○

張國維也道:“工商皆本,我沒有意見,可若是讓商人入仕,這行不通。”

吳爭笑道:“諸公太緊張了,我沒有同意商人入仕啊。但無論農、工、商,都是治下百姓,只要不犯法,那就是良民,商人的地位必須提高,唯如此,纔可真正與北方商幫一戰。諸公心裡都明白,北方商幫的強大,僅晉商八大皇商,掌控的財富就有數萬萬兩之巨。非常之時,非常手段,軍隊的正面交戰和商人的暗戰,二者缺一不可。”

張國維、張煌言聽吳爭說明立場,於是頜首認可。

這時,那邊商人爭議還是比較大的,主要是兩點,一是對於各家經商竅門、經驗的公開,二是對於學員日後的分配。

這很顯然,已經與吳爭的提議無關,也就是說,商人們對與北方發動商戰和商學院的設立,已經幾乎沒有異議。

商人們渴望着社會地位的上升,吳爭滿足了他們,雖然依舊沒有入仕的可能性,但所有人都知道,隨着官府認可的商學院成立,這代表着商人將在未來擠進讀書人的圈子。

這一點,非常重要,試想當兩年一屆,無數的商學院弟子充塞於民間,與士族爭搶着生源,而財政司,這個對朝堂舉足輕重的衙門,勢必成爲影響朝政不可忽略的存在。

沒有人反對,哪怕之前對是否同意商虹口區的人,都不再猶豫。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這將使得原本處於社會底層的商人,從此可以與農工並肩。

商人逐利,一倍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三倍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

何況這是改變他們和孫子後代人生的機遇。

席本楨上來施禮道:“我等願意遵從王爺的令諭,只是北方商幫,特別是晉商,得到清廷的暗中支持,這恐怕不是以我等財力可以抗衡的。”

吳爭道:“晉商背後有清廷,江南商會背後,同樣站着本王。本王會提供你們武力上的保障,但有一點要說清楚,鑑於如今雙方停戰,本王無法在明面上給你們支持。”

這是一種變相的保證,商人們聽了,長吁了口氣。

“敢問王爺,意欲何時發動商戰?”

“隨時都可以,記住,打壓對方,搶佔市場,損人甚至可以不利己……。”

“我等明白了。”

在他們告辭之時,吳爭道:“席、程二位留下,本王還有事要囑咐二位。”

將二人引到書房。

吳爭說道:“以下所說的,是本王最大的機密,連大將軍府諸公都不知詳情,二位絕不可向外透露一星半點。”

席本楨、程本原肅容道:“我等定會守口如瓶。”

吳爭斟酌了一下道:“想必二位已經聽說了在外海,有海盜搶劫去往北方的商船?”

“是。”

“本王要告訴你們的是,這夥海盜是本王所派,目的在於打擊清廷和北方商幫貿易。”

吳爭這一句話,讓二人的冷汗滲出,浸溼了後背。

席本楨沙啞着喉嚨問道:“不知王爺將此事告知我二人,是何用意?”

吳爭嚴肅地道:“江南商會海上貿易日益增長,如果僅搶劫去往北方的商船,勢必等於告訴天下人,這夥海盜是我朝所派,或者是我朝所指使。本王告訴你們的目的是,你們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安排一支商隊被劫,而被劫的船上,所有人都必須是可信之人,同時要裝有糧食和日常所需物資,當然,這一切的耗費,他們會給你們足夠的金銀做爲補償。另外還有一點,告訴你們,也是爲了安定你們的心,商戰一起,明裡有水師保護你們的安全,晚裡有海盜劫掠馮方商船,爲你們掃清對方貨物來源。”

席本楨、程本源張口對視一眼,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吳爭拿起之前折下的竹竿,遞給程本原道:“還得勞煩程員外,按之前的方法,將這根竹竿細分成千份,力求一絲不差。”

程本原驚訝地問道:“不知王爺何用?”

“本王要統一度量,以此竿爲基準,爲米,十等份爲分米,再十等份爲釐米,再十等份爲毫米。”吳爭隨口答道。

這話卻讓程本原二人驚駭莫名,“王爺是要廢除丈、尺、寸的度量嗎?”

這確實有些瘋狂,在程本原二人看來,更是瘋狂還沒有必要。

字同文、車同軌是壯舉沒錯,可吳爭麾下僅六府之地,整個義興朝也才十三府之地,合起來不過就是明朝一個承宣佈政司的疆域。

僅以一省之地,廢除已經使用成熟的度量標準,而義興朝之外,有着數十倍的土地都無法去改變,這會引起六府之地的巨大震盪,不僅僅是商人,這還牽扯百姓,甚至所有人。

試想,國內外商人在進出貨物突然改變度量衡方式,這會引起多大的混亂啊?

程本原二人驚駭是有理由的。

看着他們四目圓睜的表情,吳爭呵呵笑道,“二位多慮了,本王只是想在軍工坊改變度量標準,爲得是日後與北方清廷的度量標準區分開來……呃,這與你們無關,不必多問。”

這話是沒錯,一種度量衡的提出,不是因爲它有多麼精準,重要的是實力的支撐。

就算現在吳爭把那竹竿再加長一倍,稱之爲一米,只要推行,就是無容置疑的一米。

吳爭知道,世界以米制的度量公約要在二百多年後在法國簽訂,那麼,有這二百多年的時間,足以讓東方先確立起這個標準來,這就是一種日後難以逾越的差距。

當然,這個標準的推行很困難,特別是現在所轄土地、人口不足的情況下。

吳爭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在軍工坊推行起來,然後再想辦法慢慢擴散開去。

當然,吳爭的目的不僅在此,另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讓軍工坊實現流水線作業。

將火槍、火炮配件化,然後進行組裝,這種速度的提升,將會演變成一場產業革命。

而要實現這種改變,最重要的是度量衡的規範。

只能嚴格的控制度量衡的標準,才能實現配件能裝配在任何一杆火槍、任何一門火炮上。

當然程本原二人是無法理解的,他們聽吳爭這麼回答,心裡總算是鬆了口氣。

“程某願意爲王爺效勞。”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