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

“吳爭啊,別客氣,今日你可是大功臣,先請。”說着,張國維將油膩的手指伸進自己的嘴巴里,吮吸了幾下,還咂巴出聲音來。

吳爭有些發愣,這是當朝的兵部尚書?

哪怕是個普通人家的漢子,也不至於有這種待客之道吧?

可吳爭的心中確實涌動着感動。

大難臨頭時,方知人心啊。

果然成名之人,必有可取之處。

吳爭慶幸自己站對了隊列,能與這三人站在一起,是幸運。

是幸運,就該珍惜。

錢肅樂今日不同於往常,對吳爭一向冷漠、苛責的他,臉上笑容幾乎沒有收斂過。

吳爭私下認爲,這與錢翹恭平安有關,也與自己報功時,將錢翹恭部列爲首功有關。

錢肅樂笑道:“吳爭,本官謹以此酒,向你祝賀此戰大捷。”

張煌言也順勢起身道:“吳爭,真沒有想到,我大明朝也有對建州人三戰三捷的一天,無以爲敬,煌言借張大人的酒,聊表敬意。”

吳爭不好意思地起身道:“三位大人言重了,此戰能勝,除了將士用命,說到底還是僥倖。若非沈致遠戰前一策,恐怕此戰我軍的傷亡爲很大,最多也就是個慘勝。如果不是韃子運氣不好,在我撤退之時正好顯露形跡,那麼恐怕已經得手。每每思及這一點,爭心裡冷汗欲滴,惶恐不止啊。”

張國維聞言點頭道:“確實兇險,如果你早撤半個時辰,戰局就會改變。以你六百多人的軍隊,要與一千韃子野戰,恐怕凶多吉少。要是你部潰敗,那麼翻過平崗山的韃子就會進擊紹興府,而紹興府其實已經沒有可抵禦之兵……哎,我大明竟到了這付田地。”

在場另外三人,都明白張國維的嘆息是因爲朝廷的兵力不足,更是因爲六七萬的明軍,皆掌握在興、越兩個國公之手,身爲監國和兵部尚書,竟無法調動。

被張國維這麼一嘆,氣氛就凝重起來。

吳爭勉強笑道:“不過總算是撐過了此劫,離明年開春,還有數月的時間,夠訓練一支可戰之兵了,爭雖不才,可自信帶兩三千人,與韃子決一死戰的勇氣,還是有的。”

張煌言激動地應和道:“經此一戰,煌言也深信,明人之中還有不少象你這樣的可以仰仗之人,只要這樣的人再多一些,大明就還有救。”

張國維再次舉杯邀道:“爲了反清復明大業,你我再飲一杯。”

幾圈酒下來,說話開始隨便起來。

張煌言道:“吳爭,可知道殿下爲何此次絕口不提轉進嗎?”

吳爭搖搖頭,他也想不通,難道其中還有隱情不成?

張煌言苦笑道:“正如你在朝堂上所言,舟山總兵黃斌卿拒絕接納殿下和朝廷,派人回覆,說是除非殿下自卸監國之職,奉隆武帝爲正朔。”

吳爭悄然大悟,這就說得通了。

無處可逃,自然只有“坐以待斃”了。

想到這,吳爭心中有股子抑鬱之氣。

一時間場面就冷清起來。

張國維適時轉換話題道:“對了吳爭,此戰你部至偉,殿下讓我等議功。老夫估算着,至少該讓你升一級纔是。”

吳爭聽了,心中想起趙史的提醒來,便搖搖頭道:“升官晉爵,非爭所願。”

不單張國維驚訝,錢肅樂也面露古怪。

“吳爭,你這是何意?”張煌言不解地問道,“以你總攬此戰之功,升個指揮僉事或者同知,都不爲過。”

吳爭苦笑道:“升了指揮僉事或者同知,能帶多少兵?還不是樑湖衛所千把號人?既然如此,升官何益,爲朝廷省點俸祿,也算是吳爭爲國立功了。”

這話說得有些疹人,朝廷再窮,官員的俸祿總還是發放得出來的。

但話糙理不糙,按朝廷的境況,吳爭升了指揮僉事或者同知,所帶的兵也絕不會比現在多多少。

反而在朱以海和吳爭之間,平添了幾個發號施令的都指揮、僉事指揮使。

千把人,上官卻多了幾個,這種事誰能願意?

張國維、錢肅樂自然能聽懂,可就算如此,吳爭能不爲官位所動,也讓二人心中感慨。

錢肅樂道:“你能這麼想,錢某之前倒是低看你了。”

吳爭笑了,“錢大人還是低看我吧,我倒是想升官啊,可這種有名無實的官,不當也罷。不過官可以不升,賞可以不領,兵還得給我補的。”

說到這吳爭的表情嚴肅起來,“此戰雖然勝了,可明軍傷亡也不少。單我部,三界一戰,錢翹恭、沈致遠部,傷亡也有二百多人,我在平崗山一戰,傷亡也有近二百人,合計起來,四百人左右,已近總兵數之三成,萬一再有敵軍來襲,恐怕戰力就會不支。”

張國維、錢肅樂豈能聽不出吳爭的意思。

文臣之所以可以揚威於朝堂之上,骨子裡還是在於,每個勢力都與軍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再強大的文官勢力,手中沒有掌控住一支強大的軍隊,在朝堂上就沒有話語權。

雖說張國維、錢肅樂三人都沒有什麼私心,但對於這一點,他們很明白。

除了張煌言,張國維、錢肅樂一再對吳爭示好,並容忍吳爭時而的胡言亂語置若罔聞,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吳爭能打,手中有一支虎賁。

這一點很重要,吳爭是不能依仗這支軍隊爲自己爭得朝堂上的話語權,但張國維、錢肅樂能,他們會因此在朝堂上說話響亮,有人聽。

有實力的話,再輕也有人聽。

然後再反過來幫助吳爭壯大,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也是相互利用。

當然,四人的私交也確實很好,這是因爲四人的最根本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反清復明,絕不投降”。

這八個字,足以讓四人建立攻守同盟,互爲犄角。

張國維道:“朝廷現在只有八百壯丁,廖仲平部此次也傷亡不少,按殿下的脾性,你能得到四百人,已經是極限了。”

吳爭微微皺眉道:“吳爭並非是要爭權奪利,只是想在開春韃子南下時,有一支可以抵抗韃子的軍隊。僅憑現在一千多人,恐怕杯水車薪了。”

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
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