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

打心裡,吳爭不願認同、相信,甚至不願去聯繫上,那個曾經擁有那一雙清澈眼睛的少女,會有一天向自己這個“大哥”動手。

這並非是吳爭對這女人還有非份之想,吳爭很清楚,自己與她,此生無緣。

吳爭不是個“衝冠一怒爲紅顏”的男人,他也絕對不會想,一旦有一天自己真登上那個位置,還要與朱家有扯不斷地關聯,既然要重建,那就得決絕,一個新的王朝、帝國,需要乾淨,從裡到外的乾淨。

吳爭不在意造“神”,甚至可以將朱氏供起來,享國柞與國朝同壽,但這不代表着,需要以姻親,這種最複雜最具後遺症的方式。

同時,吳爭心裡一直相信朱媺娖在自己面前表明的心跡,她說她不是一個貪戀權位之人,她所要做的,僅僅只是皇權銜接的過客,讓明室不在戰亂中被人遺忘延續下去、然後復興,是她最大的心願。

吳爭相信她,一直都信任她。

可宋安的話,戳醒了吳爭,使得他不得不直麪人性。

沒錯,坐上那個位置的人,哪怕是個女人,也不再是女人,如果有人將她還當成是一個女人,必定死得很慘,慘到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死。

吳爭自然不想這麼委屈地死,所以,他下了一道令,“傳令,方國安部即刻南移,池二憨部西進,陳勝部至鐘山西待命……。”

……。

吳爭畢竟只是個普通人,哪怕他有着後世的記憶。

或許他可以預判到大事的走向,可終究無法去預判瑣事的蛛絲馬跡,特別是一些已經因他而改變的事情。

譬如這一場已經在京中發生,而史上根本不存在的“政變”。

吳爭之所以要親自入京,自然不會是因爲朝廷的權威令他無法迴避。

此時的吳王,恐怕沒有人再可以左右他的意志,皇帝,也不行。

奉旨入京,吳爭有他的用意,譬如之前朝廷二十餘萬大軍在江側按兵不動,坐視北伐軍陷入困境,吳爭不是個寬宏、仁慈之人,就算可以自己不理會,但對那些因此而傷亡將士,要有交待,必須要有交待。

譬如張同敞,經此一役,就算吳爭再認同張同敞在史上反清的真心,也必須治之,懲處之。

否則,難平衆怒,也難平吳爭自己心中的憤怒。

上位者,憤怒無須表達,唯有行動,殺之!

只帶百人入京,不是吳爭太自信,事實上,正如他說的,百人與萬人沒有什麼區別。

吳爭的仗峙是,自己的聲望可以左右朝廷權力的更迭,張同敞是個人,充其量是個有才能的人,但如果失去了權力,就是普通人,普通人殺之如殺雞。

但吳爭預料不到的是,張同敞搶先動手了,他悍然率錦衣衛衝入秦王府,羈押朱存釜,並連夜入宮,取得了皇帝的共識,在天亮前,送詔獄中的朱存釜上了路。

也就是說,吳爭入京之後,失去了最有力的依仗,別的朝廷重臣沒有兵權,幫不上什麼大忙。

這世道,有軍權纔是掌刀殂的大爺,否則,就是魚肉。

……。

吳爭入城了。

一切都是那麼正常,正常到滿城前來觀看吳王風采的百姓,依舊在熱烈夾道歡迎。

正常到滿朝文武在首輔黃道周的率領下,按慣例大聲地宣讀皇帝的嘉勉旨意和刻薄華麗的駢文。

似乎,淳化鎮那血腥的一幕和近二百條人命,從來沒有發生過。

吳爭在含笑點頭示意,每個觀衆都覺得這是吳王在對自己笑,如同春風拂面。

黃道周的臉色有些嚴肅,在繁瑣的禮儀之中,他抽空在吳爭耳邊低聲說了一句,“秦王薨於昨夜。”

吳爭眼中厲芒一閃而逝,扭頭看着遠處的張同敞,露出人畜無害的笑意。

黃道周盡力了。

他兩起兩落,擔着這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內閣首輔頭銜,事實上,能做的主還真不多。

戰亂之時,真正的權力,永遠在武人手中。

能迅速知道朱存釜死,還得仰仗他從隆武朝帶來的班底,否則,也會同這些滿臉笑容來迎接吳王的羣臣一樣,混然不知所以然。

然而,當一切禮儀結束之時。

張同敞上前宣皇帝口諭,“……着吳王、大將軍吳爭及部屬在城外下榻,靜候旨意……。”

此諭頓時讓數百文武一片寂靜。

這不合規矩!

大軍班師凱旋,城外迎候之後,主帥、將領理應至禮部、兵部,之後,主帥及將領還須於天壇接受皇帝嘉勉,並交割兵符,當然,吳爭是不需要交割兵符的。

此諭非常唐突,這讓所有臣子有些茫然,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有了變故。

相較於羣臣,唯有不知情的百姓們還在熱烈地歡呼着。

吳爭依舊在微笑,衝着張同敞微笑。

張同敞也在笑,只有吳爭能看清,這笑容後的沮喪和……猙獰。

吳爭上前一步,“領路,本王即刻就要進見陛下。”

吳爭的話顯然沒有目標,所有的宮中內侍慌張地看向張同敞。

在他們眼中,執掌錦衣衛的張同敞,纔是他們的頂頭上司。

張同敞明顯一愣,他不認爲吳爭敢於當着羣臣的臉抗旨,特別是,吳爭只帶了百人入城的節骨眼上。

“殿下請稍安勿躁,陛下想來是另有安排……。”

“本王不想再重複第三句。”吳爭霍地收斂起臉上笑意,不怒自威地道,“領路,本王即刻就要見到陛下。”

吳爭所站的區域內,落針可聞。

張同敞的臉色開始抽搐。

吳爭冷冷地注視着張同敞。

雙方僵持起來。

黃道周額頭滲汗了,他迅速領悟到,義興朝自建立始,最大的危機恐怕就在眼前。

“張大人,吳王殿下畢竟是凱旋後第一次回京,面聖也是常例……。”

“殿下,張大人也是奉陛下口諭,要不……先安頓下來,再……。”

黃道周依舊想做和事佬,在他看來,讓義興朝一如往常地存在下去,恐怕是他最大的心願了。

氣氛死寂,一個最具實力和聲望的王爺和一個京城最具權力的皇帝新寵信大臣,在大庭光衆之下硬懟上了,這是在場任何人都無法解開的結,因爲,他們不具調解的資格。

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
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