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

吳爭並非特意來紹興的。

他確實是微報私訪,但目的地並非是紹興。

相較於治下十幾府,紹興、杭州二府是吳爭的根據地,尤以紹興府爲最,政策的傾斜不言而喻,官民的擁護和合拍程度,自然也是非常高的。

對於民衆是否接受農稅徹底減免,私訪對當然不能在紹興、杭州二府進行,至少不該僅僅只是這二府進行調研。

吳爭是路過。

人嘛,總是在以爲已經操控了一切的時候,有一種如孩童般地竊喜,希望自己躲在暗處,去發現一些原本看不到的東西。

正好到了吃飯的時候。

正好邊上有一家酒肆。

正好酒肆中特別熱鬧。

許多的正好,讓吳爭進了“老鄭記”。

溫一斤老酒,切二斤牛肉,上一碟茴香豆。

吳爭與魯進財等人就圍着一個八仙桌,默默地進着餐。

可劇情的演變,絕對不是吳爭能預料到的。

剛開始,吳爭是高興,之後是欣賞,而後微惱。

但吳爭無意去幹涉府縣,一個士兵的陣亡,也入不了吳爭的眼睛。

大將軍府及各衛在評功論過之時,並無過錯,賞功罰過的根本在於,功必賞、過必罰,如此,方可令行禁止、軍令如山。

雖然吳爭覺得,按黃家娃兒述說的情況,譚家兒子該論功行賞,至少應該撫卹,因爲此次吳爭已經責令大將軍府對此戰中陣亡的撫卹、賞賜破例拔高一級。

譬如,黃家娃兒此時受封的是三級縣子,那麼,其實黃家娃兒原來的受爵應該低上一級,爲一級縣男。

譚家兒子死在江都,除了表兄弟的黃家娃兒,再無可證明之人,功如何賞?賞到何種程度?

如果賞了不該賞的人,如何面對二十萬北伐軍將士?

所以,吳爭一直做爲一個旁觀者聽着、看着,哪怕場面確實感人,但律法是律法,不能因爲一個人或者少數人去破例,這一點,與“慈不掌兵”是相同的。

可到了最後,吳爭意識到有些不對了。

譚姓男子在聽完外甥述說,知道自己兒子是殉國,而不是臨陣潰逃死於意外時,首先想到的不是申訴而是息事寧人,這就有些怪異了。特別是他外甥還提醒他向大將軍府申訴的情況下。

要知道,他外甥如今已經是三級縣子,按律是可以越過府縣,直接向大將軍府申訴的,這是他的特權。

當然,吳爭知道,如果找不出第二個證明人,這申訴很可能泥入大海,拖個三、五年不了了之。

但做爲一個父親,得知兒子爲國戰死,且得不到應有的獎賞和撫卹,不該如此淡定。

事有反常必爲妖,於是吳爭出聲阻止了,因爲吳爭想到了此事帶來的另一個後果。

……。

“這位大叔,可否暫留一步?”

這一聲,讓吳爭一桌四人,成了屋內的焦點。

譚姓中年男子轉過頭看了吳爭一眼,原本他無意與陌生人糾纏,正如他說的,家中妻子因長子的死悲慟欲絕,需要趕回去。

可久居上位者身上,總有一股子懾人心魄的氣勢,雖然無形,但事實存在。

特別是象吳爭這樣一個從戰場上滾過來的上位者,說句誇張的話,連目光都可以殺人。

譚姓男子無意識地回身,拱手道:“敢問這位郎倌是在與譚話說話嗎?”

吳爭拱手回禮道:“正是……敢問大叔怎麼稱呼?”

“鄙人姓譚,名奇。”

“譚大叔有禮。”吳爭微微一揖。

譚奇揖身回禮。

“方纔聽譚大叔說到不想申訴……敢問,爲何?”

譚奇眉頭微微一皺,停了停道:“這是譚某私事、家事,不勞郎倌動問……譚某犬子新喪,你若無它事,譚某告辭了。”

吳爭平靜但執拗地道:“觀譚大叔言行,該是讀書人?”

一邊黃家娃兒上前一步,代答道:“我舅舅是崇禎九年舉人……。”

“失敬,失敬。”吳爭淡淡道,“不過按理說,既是舉人,譚叔爲何不想申訴呢……?”

譚奇有些煩了,他冷冷道:“郎倌休管他人私事。”

邊上黃家娃兒也道:“敢問兄臺是何人?”

二人語氣已經不善,要不是吳爭身上有這股無形的氣勢,和身後魯進財三人牛高馬大的,怕立馬就會被驅逐出酒肆了。

也對,譚奇好歹是舉人,哪怕無官職在身,那也是有功名的人,只要這方土地還是明地,那麼,他的功名就無法被剝奪。

而黃家娃兒剛受封三級縣子,見官大一級,就算知府當面,那也得給三分面子。

吳爭神色依舊平靜,他沒去理會黃家娃兒,看着譚奇問道:“譚大叔別拒人於千里之外,我是好意……既然令郎爲國捐軀而沒有得到應有賞賜、撫卹,就該申訴。”

譚奇皺眉不耐道:“譚某說了,這是我家家事……!”

“不!”吳爭一口打斷道,“這雖是你家家事,但更是公事、國事!”

不得不說,能象吳爭這般說話的,確實給人的感覺,非同常人。

譚奇神情也變得慢慢嚴肅起來,“敢問……此話何意?”

“大叔以一己之私,使得軍令名存實亡,豈是家事?”吳爭嚴肅地說道,“令郎是功是過,自有軍法評判,若人人都象大叔一樣,以家事度之,則功必賞、過必罰的軍法就形同虛設……試問功不得賞,過無須罰,那戰端再開之時,還有多少人甘願與敵血戰、效命沙場?”

這話聽起來有些荒謬,可卻是事實。

士兵處於劣勢,無法與上官爭,那麼,所受的委屈慢慢積累,最終使得軍令無法暢通,毀掉的就是一支軍隊、一個國家。

譚奇可以因自身原因,不向官府申訴兒子的賞賜和撫卹,但這事如果傳了出去,坊間就會說,是官府之錯,甚至會傳出有人張冠李戴、貪墨了譚家兒子的功勞。

事聽起來不大,但後果卻會很嚴重。

譚奇驚愕地看着吳爭,他已經意識到,面前的這個年輕人,不同非響,絕非常人。

“敢問郎倌……究竟何許人?”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