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

這樣任人屠宰的格局不破,明軍崩潰是早晚的事。

所有將領急在心裡,可一時間拿不出辦法。

形勢萬分危急之時,救星終於到了。

陳勝與池二憨率軍趕到,拯救了明軍於危亡之間。

沈致遠迅速率六百多騎兵,衝擊博洛尾部。

池二憨部一分爲二,一路由池二憨率領增援廖仲平部,一路由陳勝率領由另一面側擊博洛部。

這近六千生力軍的到來,迅速緩解了搖搖欲墜的態勢。

戰局開始平穩,雙方的戰力取得了平衡。

這個時候,錢肅樂終於做對了一件事,他兩次提議將城中三千守軍派出,直擊之前被明軍打得狼狽不堪的前攻城清軍。

而這時,朱媺娖、張煌言都沒有反對,張煌言毛遂自薦,要求親率大軍出擊。

於是,這支三千人的軍隊,成了壓垮清軍士氣的最後一根稻草。

多鐸的大軍被死死地擋在了西面入口,無法加入戰場。

而戰場中,原攻城的清軍僅有四、五千人,加上博洛三千多騎兵,加起來不過八千人。

而明軍扣除廖仲平部和之前傷亡,還有約七千人,加上沈致遠的騎兵和陳勝所率二千人,如今再加上張煌言率軍出城三千人,總計兵力已經達到一萬二千人之衆,而這其中近一半是生力軍。

博洛騎兵雖強,但經過幾次衝殺,馬速已經降低,與明軍步兵形成膠着,很難再發動高速衝鋒。

也就是說,在這個局部之中,清軍已經落在下風。

勝利的天平開始嚮明軍傾斜。

如果真能將這一部分清軍擊潰,那說不定紹興府的歷史還真能改寫。

因爲折損了這一部分清軍,多鐸麾下除了留守驛亭和派駐紹興府的人馬之外,就只有他親率的一萬人了。

這種兵力只能與明軍割據相持,而無法碾壓消失。

可這僅僅是願望,博洛戰場敏感度非常高,他在確認多鐸大軍無法迅速突破明軍阻擊時,就迅速接管了戰場清軍的指揮權,下令以一千騎兵爲先鋒開道,另二千多騎兵殿後阻擊,全軍向北撤退。

這個命令,拯救了戰場清軍。

張煌言率部正在向北的路上,最北面的原攻城清軍此時還未與張煌言部接觸,從容而退。

面對虎視眈眈的清軍騎兵,沈致遠不傻,六百多騎自然不能追擊。

陳勝部接近到沈致遠部後面,停下了腳步。

張煌言雖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停止。

博洛等步兵撤遠之後,才帶着騎兵遠去。

戰場在一柱香的時間內,迅速安靜下來。

西面戰場敵我雙方也在脫離,廖仲平部已經摺損過半,如果沒有池二憨三千人增援,恐怕早已崩潰。

多鐸很清楚,今日恐怕無法得逞了,於是見好就收,率軍緩緩撤離戰鬥。

明軍無力追擊,大戰終於平息。

此戰,敵我雙方前後所派出的軍隊都超過二萬人,傷亡人數也非常接近。

清軍總計傷亡四千餘人,其中三千來自於原攻豐惠的軍隊,這支軍隊,如果沒有多鐸率軍來援,恐怕真有可能被明軍打殘。

從戰前一萬人,到撤退時僅剩不足四千人。

而明軍的傷亡近五千人,傷亡最大的分成兩部分,一是多鐸率軍來援,廖仲平部捨生阻擊,至戰鬥結束時,其部僅剩一千人出頭,不可謂不慘烈,廖仲平也以此戰,論功晉三級,任衛指揮使之職。

另一部分重大傷亡,是被博洛騎兵突擊所產生,短短一柱香的時間,傷亡達八百人,之後博洛率軍來回犁了幾遍,所過之處,明軍傷亡慘重,這部分的傷亡人數,總計在二千人以上。

由此,如果不算池二憨來援的軍隊,明軍基本上可以說是被打殘了。

但道路是曲折的,結果卻是好的,畢竟勝利了,撤退的是清軍。

可沒有人高興得起來,這個時候,就算是絲毫不懂軍事的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豐惠城是守不住了。

滿打滿算,明軍大概還有一萬出頭的兵力,人疲馬乏不說,關鍵是已經失去了後援,能派的援兵已經到了,紹興府周邊唯一還僅有明軍的就是池二憨留在杭州府的五千人,可那五千人動不得,萬一紹興府失守之後,清軍渡江而上進攻杭州城,沒有足夠的兵力駐守,吳爭又無力回援,那之前所付出的心血,就將付之一炬了。

所以,豐惠肯定是守不住了。

這個時候,所有人的心情是沉重的。

此次開戰以來,明軍將士不可謂不英勇,朝廷上下不可謂不齊心。

可還是輸了。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每個人的心中都是這麼一句悲愴的話。

當天晚上,監國長平公主朱媺娖諭令,棄守豐惠,轉進平崗山。

平崗山前的老槐村,一下子涌堵了,上萬人的涌入,令它不堪其重。

好在戰爭之前,陳勝、沈致遠、姜伯禮等已經做了幾個月的戰備工作。

老槐村作爲平崗山寨的最前哨,已經修成了完備的戰略設施。

除了沒有修築護城河,一座半圓依山的一丈高小城,已經初具雛形。

加上吳爭始終有着將平崗山寨建成“諾亞方舟”的想法,日常財力、物力的強力支援。

其中所囤積的糧草和戰爭器械,也夠這萬人消耗上幾個月的了。

而朱媺娖以及錢肅樂等朝廷諸公,進入了平崗山寨,臨時政府依舊完善。

……。

吳爭的判斷沒有錯。

洪承疇一旦決定死守應天府,那應天府周邊的清軍就會被迅速抽調到應天府。

王之仁率水師攻入鎮江城,城中守兵僅八百人。

興國公王之仁以五千步兵,一戰而下,輕取鎮江。

三天後,魯之域派信使傳來捷報,攻克太平府。

由此,明軍對應天府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吳爭在次日拔營向西。

兩天後,丹陽光復。

時間定格在四月十八日這一天,這是南明第一次對應天府發動收復戰的時間。

魯之域部九千餘人出太平府攻應天府。

吳爭率六千人經句容攻應天府。

王之仁率水師一萬、步兵六千人攻應天府。

明軍合計兵力達到三萬一千人。

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
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