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

可就算吳爭原本心裡已經有了思想準備,也一樣感到有些失望,連自己絕對控制的軍隊,對於此計都有着不同的聲音,那麼,如果直接將此事放在大將軍府的議事中,會遭遇怎樣巨大的反對聲呢?

吳爭很難想象,來自自己人的反對聲浪。

想到此處,吳爭有些牽怒地掃了一眼此時還跪在那兒的魯之域、吳易二人。

這二人是半路出家追隨自己的將領,也算是有些年頭了。

在吳爭這些年收攬的原明將領中,這二人算是比較不錯的了,至少這二人對於指揮作戰,還是稱職的,魯之域甚至在之前江北大戰中,立下不小的功勳。

可他們依舊在反對,哪怕將反對掩蓋得比較溫和。

但反對終究是反對。

反對,意味的不僅是反對。

這是種態度,姿態,一種顯而易見的服從度。

就象命令就是命令,命令本身沒有對錯,只在於服從和不服從。

吳爭是大將軍,他的意思,就是命令。

都說要民主,可所有都忘記了集中。

軍隊不需要民主,只需要服從!

吳爭平靜地道:“即日起,由宋安權知吳淞衛都指揮使……你二人,去軍校學習兵法吧。”

這話讓所有人爲之一愣。

雖說大將軍府的軍制中,都指揮使是正三品官,可沒有人會懷疑,這三品官會亞於滿清八旗的固山額真(後改都銃)。

可吳爭此時一言罷去了兩名都指揮使的軍職,確實讓所有在場將領心中震動。

方國安猶豫着起身,小心翼翼地道:“王爺之前說過,不以言獲罪……魯、吳二位將軍所言並無過錯,還望王爺法外開恩。”

吳爭笑了,掃視着衆將,問道:“除了方將軍,還有誰願意爲魯之域、吳易說項的?”

堂內一片寂靜。

吳爭又問了一遍,依舊無人開口。

吳爭微笑着將頭轉向方國安,道:“看來方將軍錯了。”

方國安額頭開始滲汗,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了個嚴重的、且低級的錯誤。

這明顯是一次站隊,可惜,自己選錯了。

方國安前幾年數次的反覆,其實早已是個老油條了,只是他被吳爭一向的“溫和”外表所迷惑,他的說詞,其實並不是爲了魯之域、吳易,而是爲了他自己。

他曾經以爲,自己做了軍校總督辦,那麼,但凡從軍校訓練過的將士,那是他的弟子。

這其實真沒錯。

按方國安的觀念,一日爲師終生爲父,怎麼着,幾年下來,桃李滿天下,那時,大將軍府裡能與他比肩的,除了吳王本人,就不應該有其它人了。

可到了今日,方國安發現自己錯了。

吳爭的練兵方法,決定了兵員的獨立性,再不象之前,兵隨將走的格局。

用簡單的話說,就是流水線生產,將新兵按營爲單位(此營非彼營,在這裡營是一個集訓單位,不是一個作戰單位,一營可以是百人,也可以是萬人),組成一個獨立的模塊,等到戰時,進行分割、組合,然後挑選合適的將領去指揮。

按照步兵試行操典,選拔一批戰技優秀者,立爲“肉條例”,然後讓新兵去模仿和超越。

這樣的練兵,基本上排除了軍校主官對士兵的操縱性。

那麼,方國安慢慢發現,自己數年的督辦生涯,什麼都沒得到。

特別是在江北一戰中,軍校組成的軍團,在緊急關頭,服從的不是他總督辦的命令,遠在淮安的吳爭一紙命令,就能否決他所有的努力。

所以,方國安纔有了現在,看起來非常低級的錯誤。如果諸衛失去了一切話語權,那麼,做爲吳爭嫡系的第一軍和其餘各衛之間的份量將會更加離譜。

保留話語權,這纔是方國安爲魯之域、吳易說項、辯白的真正目的。

但現在,方國安後悔起自己的草率了。

因爲他發現,其實今日這個軍事會議,根本他X的不是會議,而是變相的甄別。

吳爭用一種迷惑人的民主,來試探軍心。

方國安甚至懷疑,很可能吳爭在會議之前,已經私下與各衛都指揮使們溝通過了,除了魯之域、吳易這兩笨蛋,還有自己這個倒黴的。

吳爭開口了,與對魯之域、吳易二人不同的是,吳爭溫和地對方國安道:“連年戰亂,軍校是北伐軍將領、兵員儲備的唯一搖籃,這些年方將軍辛苦了……。”

方國安冷汗滴下,他忙不迭地搖頭道:“這是臣份內之事……。”

吳爭用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不容分辨地道:“鑑於方將軍年事已高……這樣,遷右布政司張國維爲軍校總督辦,右布政司之職,由方將軍接任。”

這話一出,所有人一陣迷糊。

原來是升官啊?

於是,衆將中不少人向方國安拱手道喜。

可憐方國安心中一斷地泛着苦水,可臉上還得笑着,一面向吳爭道謝,一面與同僚周旋。

大將軍府設左右布政司使,權力很大,尤以熊汝霖的左布政使爲最,官品爲正三品銜。

說是布政使,實際上權力早已遠超原明布政使了,要知道,大將軍府所轄十二府,如果加上江北新附的揚州、淮安,那就是十四府,大明朝什麼時候有過這樣規模的承宣佈政司?

而軍校總督辦,品銜也不低,爲從三品,可權力相差太大了。

按理說,方國安接替張國維右布政使職務,確實是高升了不是一級兩級。

但方國安心裡很清楚,就算張國維在任時,右布政使權力無限,可到了他接任時,恐怕就成了個空銜了。

吳爭是義興、建新兩朝正兒八經的大將軍,是大將軍府名至實歸的主人。

雖說這些年確實不理政務,但對大將軍府衙門所有官職有着不可置疑的任免權力,那重規劃一個右布政使的職權範圍,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但凡官員們回去之後,想明白了方國安爲何接任張國維右布政使的原因,那麼,方國安從此變成一個被人敬而遠之的高官,是不言而喻的事。

方國安強笑着,在道謝之後慢慢坐了回去。

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工商皆本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五百十一章 火槍陣難敵騎兵衝鋒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
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工商皆本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五百十一章 火槍陣難敵騎兵衝鋒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