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

膿瘡一旦成形,想要痊癒最快的方法就是將它擠破。

紹興府這小朝廷,積累了兩年的矛盾,就這麼被徹底引發了。

這是一場文武、新老,關於執政理念、利益瓜分的鬥爭。

與外敵沒有絲毫關係,也無須遮掩,它的本質,就是一場內訌。

這內訌的根源來自於前朝,從崇禎朝至弘光朝。

之前沒有爆發,只是因爲外敵強壓,多方人都只能聯合起來,一致抗敵。

儘管如此,也有方國安與王之仁二國公對於軍力之爭,這二人又有聯合起來與朝堂中文臣之爭。

如今,在吳爭的突然崛起之後,又增加了一股新的勢力。

譬如夏完淳等義軍、錢家叔侄和北伐一路,歸附吳爭、投降吳爭的散兵遊勇。

這些勢力雖然各有訴求,但在這個節骨點上,他們擰成了一股繩,成爲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強大勢力,是爲新勢力。

他們原本是之前兩個勢力的附庸,如錢家叔侄。

或者是一直遊離在外的抗清義軍,如夏完淳部。

亦或者是根本沒有資格介入權力之爭的閒散人馬,譬如降兵。

可此刻,他們有着共同的利益代表,那就是吳爭。

在吳爭這個名字之下,他們有了聯合到一起的理由,他們有了表明自己訴求的力量。

他們要爭、要搶,爭搶到他們認爲應該屬於他們應得的權利。

洪武門前,終於醞釀起一場大亂。

至少有四方人馬形成了對峙,雖然還沒有拔刀相向,但數萬大軍加上十萬百姓摻雜在一起,沒有傷亡,那是不可能的。

這是一場悲劇,無法避免的悲劇。

當然,如果吳爭在,可能會烈度減弱一些,但不可能阻止。

吳爭對於新勢力,充其量只是一個利益的代表,具有約束力,並無徹底的控制力。

他可以統率各部與清軍作戰,但他無法去遏制各方對利益的訴求。

如果強行壓制,那必暴發兵變或者分崩離析。

這,也是吳爭抑鬱地在叔叔墓前飲酒失控,痛哭失聲的原因所在。

一個外來者,不到二十的年紀,這一年多的時間,全花了作戰上,可問題是,戰爭暫時停止,吳爭空閒下來發現,朝廷依舊是那個朝廷,百官依舊是那羣百官,沒有人慨然響應他的北伐戰略,有的只是異口同聲地北遷。

北遷,無可非議,無可指責。

既然光復了南京,朝廷自然應該歸返,以正視聽。

可吳爭心裡很清楚,這些居高位者想要北遷的目的,無非是汲取南京城中那份,比紹興府遠遠超過的利益,然後進行瓜分。

或許朱媺娖不是,錢肅樂不是,張煌言、熊汝霖、孫嘉績等不是,可他們無法形成對整個朝堂的影響。

那些人,資格老、閱歷高,凡有訴求,必引經據典,站在道義的至高點,讓你無法反駁。

正象吳爭在平崗山寨被刺之事,雖說這起於鄭叔護主心切,但這代表了很大一羣人的集體訴求。

吳爭不會傻到,沒有察覺這事背後的陰暗。

行刺,確實是鄭叔所指使,可吳爭遇刺,卻在朝廷控制區域內,管轄那裡的不是朱媺娖親衛,而是從豐惠撤入平崗山的一萬明軍。

它們的控制權在兵部,而非廖仲平。

事情顯而易見,結果不言自明。

也就是說,從鄭叔指使親衛軍官開始,到軍官再委派士兵動手,再到現場明軍沒有任何反應,這說明有人,有很多人幫助了這樁行刺案的發生,至少是默認或者視若未見。

這如何不讓吳爭心寒?

如何不讓吳爭心累?

叔叔墓前只是一場發泄,發泄心中的怨和恨,還有對時局無法掌控的無奈。

而洪武門前的這場對峙,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清晨。

越來越多百姓漸漸冷靜下來,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在這種亂軍從中,不過是隻隨時可能被踩死的螞蟻。

他們不再自恃自己是天子腳下的子民,他們開始捨棄那種原本就不被他們擁有過的優越感,他們開始自舔傷口,主動撤離。

百姓的撤離,洪武門前空出了一大片。

而這個時候,四方人馬終於想到了商議來解決這場鬧劇。

洪武門前,草草搭起的小平臺上,陳子龍等一應鴻儒,還有王之仁、錢家叔侄、夏完淳等十幾個實權人物坐成一圈。

當然,以王之仁興國公的身份和掌握着應天府最大的軍力,王之仁當之無愧地坐在了主位。

從開始相互指責對方擅自調動軍隊,到相互爭執究竟擁立何人爲帝。

王之仁一直閉目聽着,連嘴角都沒有動過。

當所有人都爭得口乾舌燥,紛紛請王之仁做出結案陳詞的時候。

王之仁終於睜開眼睛,他冷冷地掃過全場,“擁立新君?你們有這個資格嗎?”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

特別是以陳子龍爲首的鴻儒直接跳將起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我等皆是大明官身……。”

王之仁輕嗤一聲,略帶着譏諷道:“大明兩年前便已亡了。如果真要說,眼下朝廷也不過是殘明朝廷。這一點,天下人皆知,爾等竟裝作不知,不過自取其辱罷了。”

這些就象是捅了馬蜂窩一般,十幾個鴻儒一個個跳着腳,指着王之仁破口大罵。

雖然沒有涉及到王之仁父母,但象“狂妄”、“囂張”、“奸倿”、“蠹蟲”等等字眼充塞於耳。

王之仁反而再次閉上眼睛,就這麼聽着他們罵。

而此時,夏完淳突然起身道:“先生暫且息怒,以學生之見,此等擁立大事,還須等靖海候迎監國殿下進城,共同商議方可。否則,就算我等在此議成,恐怕也是閉門造車,徒增笑談罷了。”

陳子龍勃然大怒,指着夏完淳道:“荒唐!人倫綱常,是爲大義。紹興府原本魯王監國,雖說倫序有差,但魯王總算是皇室,也能說得過去。可如今,竟奉長平公主監國,實爲可笑。我華夏泱泱五千年,除了武周之外,尚未聽說女子爲帝。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今朝廷復歸南京,正是震懾天下,號令萬民、齊心抗清復興之時,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

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
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