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

老百姓們擔憂了半天,突然之間,多鐸不來紹興了,三萬多叛軍煙消雲散了。

這對於百姓而言,就象做了一場夢,如真似幻。

但不管怎樣,紹興府又活過來了。

閉門納戶的百姓們開始出門,封住的門窗重新開啓,已經逃出紹興府的婦孺也開始返回。

只是氣氛依舊不那麼熱烈,所有人依舊心有餘悸。

也是啊,經過這麼一場驚嚇,魂都沒有回來,加上對未來的擔憂,誰能一下子高興起來。

不過吳爭戰無不勝的名頭,又一次在百姓中流傳,這麼多人都在傳吳爭是武曲星下凡、天神轉世,要不然,韃子豈會放過唾手可得的紹興府,逃之夭夭?

這個說法得到了極大多數百姓的認同,他們更進一步地把吳爭塑造成了戰神轉世。

試想,如果不是戰神,怎麼會讓方國安那三萬多大軍不戰自潰呢?

吳爭卻不知道他已經被百姓神化,他忙得焦頭爛額。

方國安麾下除了沿江部署的軍隊外,他帶來紹興府時的一萬大軍,開小差的那數千人,此時也已經返回紹興府。

他們懇求重新迴歸明軍序列。

對於吳爭而言,手中軍隊自然是越多越好,可問題是這兩萬多的軍隊,紹興府根本無法負擔起這麼龐大的軍隊,哪怕加上杭州府,也不可能。

杭州府已經捉襟見肘,已經有六、七萬的軍隊,加上這些,哪就是十萬之衆。

畢竟銀子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人一兩,一月就是十萬兩。

這就是個無底的坑啊。

可如果拒絕他們,帶來的後果就是整個紹興府亂了。

天知道這幫兵痞會幹出什麼事?

當張煌言趕到紹興府,見着吳爭時,吳爭正苦着臉發愁。

與想象的不同,二人見面也就相互點了點多,與想象中完全不同,二人甚至連該有的禮節都沒有,直接就開始商議接下來要做什麼。

當天晚上,吳爭、張煌言聚集了厲如海、周大虎、沈致遠、陳勝和紹興府留下的幾個官員臨時碰面,商議如何應對這一亂局,如何善後。

這次,吳爭正式公開地提出了更換監國,擁立長平公主朱媺娖監國的建議。

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吳爭的話已是一言九鼎,誰會去反對,誰敢去反對?

當然,除了張煌言有這個資格,有這個魄力。

可張煌言會反對嗎?

自然不會,如果會反對,他早就與張國維、錢肅樂追隨朱以海去了海上。

幾乎是滿票通過,擁立新監國,組建新的朝廷,將杭州府、嘉興府納入紹興府統轄。

如此,集合三府之力,整編三軍。

所有人都很振奮,紹興府從升爲監國臨都以來,第一次擁有了如此大的轄地、如此龐大的軍隊和實力。

可問題來了。

當吳爭與張煌言覲見朱媺娖,將朝廷決議稟告時,朱媺娖拒絕了。

她堅持自己是個女子,不能監國。

這問題就大了,除非吳爭豎旗自立,否則就無法迴避扯虎皮做大旗這一步。

沒有合適的皇室做爲號令天下的旗幟,就無法擁有大義。

這個時候,吳爭要是真豎杆自立,那麼好不容易攢下的名聲,就會付之東流。

世人會指責吳爭是個權臣、竊國大盜。

這個名聲一旦毀了,那麼再想扭轉過來,就很難。

浙東與陝甘、湖廣不同,陝甘、湖廣的民心已經被張獻忠、李自成的大西、大順軍搞得支離破碎,百姓不用說擁護明朝皇室了,幾乎個個都將皇室中人恨得咬牙切齒,恨不能寢其皮,食其肉。

這原因還得從朱元璋講起。

老朱是個生性涼薄之人,無論是對臣民、故交,甚至對妻妾,都比較薄情寡恩,唯有對他的子孫,那叫一個溫柔體貼、慈祥溫暖。

爲了保障他的子孫們能享受榮華富貴,老朱絞盡了腦汁。

開國之後,老朱不急着封賞有功之臣,先急不可待地將所有兒子冊封爲親王,當時他最小的兒子還在襁褓之中,不滿一週歲。

他下旨明文規定,皇族子孫不受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制,諸王宅邸、服飾和親衛,僅下天子一等,公候伯及文武羣臣見之皆須伏而拜謁。

大明官員的俸祿,可謂是有始以來最低標準了。

可老朱給子孫的年俸,卻只唯恐不夠。

一個親王,僅年俸就是一萬石,這是朝堂重臣最高俸祿的七倍,還不包括大片的土地和各種時令、節日的賞賜。

這還不算,老朱還規定,只要是皇族,就得朝廷供養。

出生後,自十歲起,就開始向朝廷領俸祿,成人、結婚、生孩子等都可向朝廷領取宅邸、冠服等費用,哪怕一瞪眼歸了天,家裡還能向朝廷領取一筆數目可觀的喪葬費。

老朱這種無微不至的愛護,可謂前無古人,後也是無來者的。

世人對此感嘆,“我朝親親之思,可謂無所不用,其厚遠過前代甚矣。”

其實老朱想法沒錯,他爲得是江山的萬年傳承。

他出身貧苦,小農思想根深蒂固,他以爲可以繁衍朱家後代,通過血脈來鞏固江山。

可他絕沒有想到,第一個毀滅他幻想的就是他兒子朱棣,靖難之役,朱棣搶了侄兒的江山。

當然,這可以說是個意外,還不足以徹底顛覆老朱的初衷。

可正因爲此事,身爲親歷者的朱棣,自然對皇族起了極大的戒心,他能做,別的親王一樣能做。

於是,自朱棣起,朱家皇帝對藩王的控制,也到了令人結舌瞠目、匪夷所思的地步。

爲了防止藩王勾連地方勢力作亂,藩王們終生只能生活在王府裡,就算只想出門遛個彎,也得專門派人千里迢迢地去京城向皇帝請示、申請。

如果皇帝心情不好,或者起得早,起牀風沒散,那麼藩王就算想在清明給他死去的爹掃個墓,都不可能。

皇帝爲了嚴防藩王之間有相互串連的機會,明文規定,親王之間終生不得見面,這也是著名俗語“二王不相見”的來由。

也正因爲這種奇葩的規定,皇族就動了別的腦筋。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念讓人忽略一切危險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念讓人忽略一切危險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