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

博洛敗李自成、平河南、破潼關、取西安,之後,連續攻克常州、蘇州、杭州,克嘉興,徇吳江,大破明將吳易軍隊,攻下江陰。

以功受封平南大將軍之職,可謂風光無限。

可就在不久前,他與他的主帥多鐸,卻在杭州遭受了滑鐵盧,六萬大軍中,五萬明軍降軍臨陣叛反,使得多鐸不得不選擇撤退轉進。

由此帶來的後果,讓清廷幾乎失去了對杭州及以北數府的控制權。

朝廷申飭已至,多鐸的壓力很重,已經經受不起再一次失敗了,如果再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兵敗,多鐸和自己恐怕就得回京述職了。

所以,博洛很理解多鐸現在所慮,能不戰而下是最好的結果,真要死磕,就算勝了,恐怕在朝廷看來,也是失敗。

因爲多鐸所領三萬大軍,只有六千人是多鐸的嫡系,其餘人馬是從原本應該進攻福建的孔有德徵南大軍中借調而來的。

如果折損嚴重,就會影響進攻福建的戰略目標,這個責任,就算多鐸也負不起。

駐囤北門,困住驛亭守軍,然後逼降,博洛並不認爲多鐸此舉是錯誤的。

可世事難料,總會有一些巧合。

無巧不成書嘛。

就在博洛率騎兵到達北門外時,遠遠看見了一支明軍向西門方向而來。

驛亭有三門,南、北、西,東面臨白馬湖,無門也無路。

連接上虞官道的就是西門。

來的這支軍隊,就是朱以海、張國維、錢肅樂等人所領的紹興府最後二千近衛軍。

但這支軍隊絕不止二千人,有七、八千人。

其中五、六千人,是錢肅樂等人這些天在紹興府各縣剛剛徵召起來的精壯。

驛亭要隘太小,城牆太矮,幾裡的間隔,從北門可以清楚地看清西門的情景。

博洛在發現明軍援軍之後,本能地下令騎兵狙擊這支明軍援兵。

雙方就這麼不期而遇地在驛亭要隘以西幾裡地暴發了一場遭遇戰。

說是遭遇戰,是因爲這七、八千明軍沒有一觸即潰。

反而,打得是有板有眼。

這就奇怪了,什麼時候明軍的戰力變得這麼強大了,七、八千步兵,其中還有大部分是剛徵召的民夫,如何能對抗得了博洛所率八旗騎兵呢?

就算是七、八千明軍精銳,恐怕在五千精騎的突擊之下,也只有潰敗的份。

可事實上,明軍確實擋住了博洛騎兵,不但擋住了,還打得進退有據,攻守俱備。

張國維,字玉笥,東陽人,天啓二年進士。

崇禎元年擢刑科給事中。

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安慶等十府。

十四年夏,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臨、通四鎮兵,護漕運。

張國維爲人寬厚,深得當時士大夫心。

雖說是文人出身,可時值國難當頭,也有十載領兵經歷。

關鍵在於,張國維人雖隨和,可底線從無碰觸。

之前魯王朱以海監國時,越國公方國安叛降清廷,率軍回擊紹興府。

張國維聞知,回家召二子問其生死態度,長子張世鳳即表示決不偷生,次子張世鵬應答稍緩,張國維即以石硯擲擊。

張世鵬泣對,“從容盡節,慷慨捐軀,兒等甘之如飴,唯祖母年邁八旬……。”

張國維聽後,夜裡穿戴衣冠,向母訣別,從容賦《絕命書》三章,又寫“忠孝不能兩全,身爲大臣,誼在必死。汝二人或盡忠,或盡孝,各行其志,勿貽大母死,使吾抱恨泉下!”

後來紹興府因吳爭派軍回援及時,加上方國安所部半路譁變,紹興府才轉危爲安,可這三章《絕命書》卻因此而流傳開來。

時人都知道,張國維張尚書的錚錚鐵骨。

面對與敵騎兵的聚遇,張國維迅速控制了軍隊的指揮權。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隨行朱以海如今只是一個藩王爵位,掛了個參政之名。

張國維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諸般官爵,其地位已凌然於朱以海之上。

尚且以兵部尚書掌控指揮權,更是無可指責。

張國維接手軍權的第一道令,就是讓大軍迅速向道路兩側散開。

這道命令,就是明軍可以抵擋韃子騎兵的關鍵。

江南多河流,更多水田,這一路行來,怕是找不塊旱田的。

水田,顧名思義,自然是田中積水,人踩下去,那就是“咕唧”一聲,直沒膝蓋,就更不用說是千斤重的戰馬了。

張國維的這道命令,拯救了這七、八千明軍,徹底抵消了韃子騎兵的優勢。

將一場本該是鐵血的遭遇戰,愣是打成了一場農夫在田中的羣毆。

瞧那場景,韃子騎兵戰馬深陷泥沼,百驅不得脫身,被明軍的箭矢射得是狼狽不堪。

但韃子反應也快,既然追不上,那麼幹脆就立在原處射箭,這可以他們的強項。

於是,明軍開始出現大量傷亡。

張國維隨即下令,往後撤退百步,脫離韃子的有效射程。

剛徵召的五、六千壯丁,那可是田裡的能家好手,在水田裡奔跑,可比韃子輕泛多了,他們迅速脫離至百步外。

這樣,局勢又穩定下來。

博洛一看這樣下去不對勁,自己就象被捆住手腳的巨人,使不上勁,於是他下令,全軍後退至官道。

這個命令確實解決了韃子騎兵面臨的被動,可同樣韃子也無法再對明軍起到威脅。

雙方就這麼遭遇、交戰,然後迅速脫離,僵持起來。

明軍立在水田裡,韃子站在官道上,雙方虎視眈眈對視着,如果目光能殺人,估計早已屍橫遍地了。

但相對來說,博洛的壓力更大,前面說過,他是知道多鐸所承受的壓力和心中意圖的,博洛知道,如果放任這隻明軍進入驛亭要隘,那麼驛亭的防守力量會更強。

多鐸強攻,就會遭受更大的傷亡。

博洛很清楚,必須將這支明軍消滅。

同時,博洛在剛剛的交戰中,已經清楚地看到這支明軍裡有引起人不一樣,有許多紹興府小朝廷的重臣,還有一個從衣飾上看可能是王爺,而如今紹興府唯一的王爺就是朱以海。

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
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